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節 戰起(3)

字數:4468   加入書籤

A+A-


    幾十萬的光棍,起碼得需要數量相等的妹子來匹配。
    去那裏找這麽多妹子?
    劉徹也很頭疼!
    “幕南應該可以動員個十萬婦女……”劉徹想了想,勉強找到了一個穩定的妹子來源。
    幕南諸部這兩年連連征戰,人命如草芥。
    大批大批的青壯戰死,這使得幕南諸部的女性比例超標——在戰爭中,最容易活命和最不容易活命的都是女性。
    而通常情況下,戰爭的勝利方都不會對女人下手。
    便是當年以殘暴和凶狠著稱的折蘭人,在擊敗了自己的敵人後,也不會對婦孺下死手。
    是以,幕南諸部之中,現在妹子泛濫。
    根據郅都和灌何的報告,現在漢軍在幕南各地的定居點中,男女比例已經徹底失衡了。
    從各定居點中遴選十萬左右適齡妹子來與漢家移民配對,或者說,作為獎賞,賞賜給那些主動前往河西屯墾的青壯,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既解決了漢家的光棍問題,又促進了民族融合。
    簡直不要太讚!
    但……
    十萬適齡妹子與五六十萬光棍之間,還差了起碼四十萬的缺口。
    去那裏找這剩下的四十萬妹子呢?
    劉徹也是一籌莫展。
    “朕是不是應該派個使團去北匈奴采購?”劉徹撓撓頭。
    從北匈奴進口,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北匈奴控製下的西域各國妹子甚至其兵鋒之下所及的康居、大夏等國的妹子質量都是不錯的。
    金發碧眼的大歐派小姐姐有之,黑發褐目的平胸小姐姐亦有之。
    左右,北匈奴自己估計也是有大量富餘妹子——過去兩年,漢與北匈奴的走私貿易,讓漢室商人從北匈奴之中進口了將近五萬的奴工。
    這還隻是登記在冊的數字。
    那些被商賈們悄悄的帶回長城內,然後束縛在工坊與作坊之中日夜勞作的奴工還不計算在內。
    既然北匈奴自己都在玩奴隸貿易,那麽,順便出口些妹子,也正常的很了。
    戰爭歸戰爭,貿易歸貿易。
    自古資本無國界,利益無種屬。
    大不了,賣點鐵器給北匈奴就是了!
    要換了在四年前,誰敢向北匈奴走私鐵器,誰就等著被殺全家。
    等到了現在,在事實上,漢室官方已經在鼓勵商賈們將生鐵錠走私去北匈奴了。
    原因很簡單——隨著技術進步,漢室本身的生鐵產量,較之四年前已經翻了數倍。
    僅僅是南陽冶鐵基地的產鐵量在今年便已經超過了三百萬斤。
    相當於八年前的全國生鐵產量總和!
    而民間冶鐵作坊和少府的產量還未計算在內。
    若再過數年,等到南陽的冶鐵高爐技術改造完成和新的高爐投入使用,僅僅是南陽的產鐵量,恐怕便足以基本滿足半個中國的農業需求。
    生鐵富足了,當然要賣!
    反正,就算賣一百萬斤鐵給匈奴人,匈奴人還是那個肉雞!
    更妙的說不定,大量的生鐵出口,反而能摧毀匈奴本身的金屬冶煉體係。
    這樣想著,劉徹就決定了下來。
    隻是,派誰去匈奴出使呢?
    這就成了一個老大難了!
    在過去,出使匈奴本就沒有什麽人願意去。
    很多使者,常常半路就跑了,因為他們擔心自己去了匈奴可能被匈奴人殺掉。
    但現在,情況又不同了。
    大家不再擔心去了匈奴可能會死——相反,馬邑之戰後,曆次出使匈奴的漢使在匈奴的小日子別提過的多舒服了。
    要女人有女人,要財帛有財帛。
    匈奴人極盡一切手段籠絡和引誘出使的漢使,企圖將他們拉下馬,讓他們為自己效力或者出賣漢室的情報。
    在這個過程中,不少意誌不堅定或者管不住下本身的渣渣被匈奴人拉下馬了。
    許多人甚至成為了匈奴的間諜,為匈奴傳遞了一些情報。
    然後……
    就被繡衣衛人贓並獲,給推到東市明正典刑。
    而此人的整個家族,都因此蒙羞,甚至有老父母因為養了這麽個漢奸兒子而羞愧自殺。
    而繡衣衛嘛……你懂得,特務政治的陰影下,難保有時候會出些冤假錯案,甚至有些特務頭子看某人不順眼,故意栽贓陷害。
    於是,出使匈奴漸漸淪為了險途。
    正常的士大夫和文官貴族,都不願意出使了。
    甚至有人一聽說自己可能要出使匈奴,就掛印逃跑,跑不掉就喝杯毒酒自殺。
    反正,死也不去匈奴。
    因為比起死,名譽更重要!家族的榮譽更重要!
    繡衣衛也因此事,而在民間落下了許多惡名和誇張的故事。
    若非劉徹護著,恐怕早被‘君子們’給解散和消滅了。
    總之在現在,想湊齊一個正常的使團去匈奴,太困難了!
    滿朝上下,都不可能找到一個願意去的。
    下麵的官吏,也會自動拒絕出使的選項。
    但進口妹子的事情,卻得找一個可靠的人悄悄的去談。
    劉徹思前想後,決定幹脆派個宦官去匈奴。
    反正宮裏麵想出頭搏一把的宦官很多,這些渣渣的節草也就那麽一點。
    更妙的是——他們掌握的情報,也就那麽點,就算被匈奴人腐蝕了,也不可能出賣什麽有價值的東西。
    於是,劉徹就在未央宮裏選了選,然後選中了宣室殿之中一名名為張常的中年宦官。
    此人一直以來頗為勤懇,比較忠厚,最重要的是嘴巴很緊,是個不錯的人選。
    就這樣,張常帶著劉徹的國書和天子節,領著四十多個使團扈從,在九月中旬悄悄的從長安出發,打算從狼猛邑出塞,從龍城前往浚稽山——隻要到了浚稽山,他就可以去找當地的走私商人,然後通過這些家夥與匈奴人接上頭。
    劉徹相信,北匈奴肯定會非常熱情的歡迎和迎接漢家使團的。
    因為上一次漢使抵達北匈奴,還是兩年前的事情了。
    而張常此行除了談談妹子的事情,還肩負著與北匈奴方麵商談一下共同清剿那些在大漠之中出沒的蠕蠕馬匪的事情。
    別奇怪為何北匈奴會與漢室談這種事情。
    二戰的時候,米帝與納粹在戰場上懟的頭破血流,但在瑞士的納粹和米帝外交官卻在咖啡廳裏推杯交盞呢。
    而這些蠕蠕馬匪,現在可是漢與北匈奴共同的敵人。
    這些渣渣,不僅僅襲擊漢家在幕南北部和西部的邊境哨所與商隊,有時候也會襲擊那些北匈奴的商隊與遷徙部族。
    可謂是漢匈共同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