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利與害

字數:5645   加入書籤

A+A-


    夏日長安,已很炎熱。

    懷孕八月的長孫皇後忽然臨盆,立政殿大亂,沒了主心骨。長樂公主來找了李世民過去,楊淑妃也一並過去。月姑姑想去伺候,青雲則認為天氣大熱,愛惜月姑姑,便爭搶著過去了。

    蓬萊殿裏,本來歡聲笑語,這會兒卻都安靜了下來。坐在各自位置上的人誰也沒有說話,各自沉思。屋外的蟬鳴叫得人煩躁,靜悄悄的蓬萊殿隻有爐子上的水還咕嚕響著,熱氣噗噗從壺嘴往上冒。

    月姑姑一路顧不得什麽禮數,隻抓了涼扇給淑妃送去。爾後,她累得氣喘籲籲地回來。一轉過屏風,就尷尬起來,說:“這事情突然,倒是怠慢了客人。”

    “曉月,這裏都是自家人,沒什麽客人。”蕭後不疾不徐地說著,卻又不自覺地看江承紫。

    “是,是奴說錯了。”月姑姑對蕭後很是尊敬。

    蕭後看對麵的楊政道,說:“湣兒。”

    楊政道立刻站起來,對著蕭後行禮,道:“孫兒在。”

    蕭後看了看李恪,說:“恪兒,雖說這裏都沒有客人,但你表兄自小跟著我流離,又在北地長大,對這長安並沒甚印象,對這滿朝文武也沒甚印象。外祖母便拜托你照顧你表兄了。”

    “是。”李恪很恭敬地向蕭後行禮。

    一旁的李愔插嘴:“三哥沒空的時候,我也可以帶表兄玩的。”

    “你呀,就知道玩。”蕭後笑了起來。

    李愔吐吐舌頭,說:“我才不是隻知道玩呢。我現在每天都認真學習,時間都排得滿滿的。三嫂答應過我,隻要我認真學習,她和三哥會帶我看更廣闊的世界呢。”

    李愔很是驕傲地說,然後又看著江承紫,繼續說:“是不是呀,三嫂。”

    “嗯,是。所以你要努力。”江承紫連忙回答。

    事實上,她內心自從聽長樂說長孫皇後要生了,就緊張起來。可以說,一顆心都懸起來了。

    她前世今生,雖未曾親自生育過,但在資訊發達的年代,她對於生孩子這件事也知道個八九分。

    有俗語說生孩子是“七活八不活”,意思是七個月生下來能活下來,八個月生下來的,活下來的幾率不是很高。

    江承紫不是醫學係的,對於這種說法不知其醫學道理。但這句話流傳這樣廣久,說明這句話很可能是對的。並且,不管七個月還是八個月,都是不足月的。不足月生下來的孩子,就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在那時空,不足月的孩子出生都待在保溫箱裏。如今,這李治居然提前降生,也不知能不能活?最重要的是皇後的身子不好,先前青湮就私下裏說過長孫皇後身子不好,血脈緩而無力,生產萬分凶險的。

    也因有這些認知,王先生、劉軒、孫思邈是設計很多套方案,將該備的藥都備齊了。與此同時,王先生還檢查了楊王氏,胎位正,脈象平穩。於是,王景天就將青湮調入立政殿,而派了另一名弟子在楊王氏身邊照顧。

    長孫皇後的情況本就不適合懷孕,更別提生產了。雖然曆史上,她還能活幾十年。但這已不是她熟知的那個大唐,有些人的命運已改變。比如,武則天就已在年幼時被毒蛇咬死,武士彠一家已悉數獲罪被誅。因此,難保長孫皇後的命運不會發生改變。

    如果今日長孫皇後難產掛了,一屍兩命。那還有什麽影響?

    江承紫在長樂進來報告立政殿的事時,就在分析這問題:

    首先,長孫皇後亡故,對王景天等醫者的命運無疑是個巨大的轉折,即便李世民寬容大度不會賜死他們,但因皇後亡故於他們之手。王景天、孫思邈、劉軒,甚至青湮,他們的自我懷疑不會少,而且會背上莫須有的沉重包袱。

    其次,或者會遷怒於曾往立政殿偷偷送醫者的長孫氏。

    第三,後位空缺,朝堂後宮都會再起波瀾。至少放眼後宮,能擔任後位之人,就隻有楊淑妃一人。若是淑妃成了皇後,李恪就是嫡係。到時候,就算他沒有想法,難保太子不會有別的想法。兄弟罅隙,必定會有。

    所以,李愔跟她說話,她也是敷衍。

    李愔卻是小孩子心性,得到了聽的肯定,立馬就得意地對蕭後說:“外祖母,看吧,我三嫂都這麽說。”

    “好,阿愔是個好孩子。”蕭後和藹地撫了撫李愔臉,又說,“如今你母親有事,你便要自律了。”

    “嗯,我這就讀書去。這頓飯也耽擱太久了。”李愔看了看一旁的銅壺刻漏,立馬嚴肅的跑了。

    這蓬萊殿的大殿隻剩下江承紫、李恪、蕭後、楊政道以及月姑姑。

    蕭後徑直對李恪說:“恪兒,你帶你表兄四處轉轉,我與阿芝說說話。”

    李恪並沒有答話,隻是看了江承紫一眼,得到江承紫的許可,他方才對楊政道說:“表兄,我帶你四處走走,我們說說話。”

    “好。”楊政道站起身來,便與李恪走出了立政殿。

    蕭後則是踱步到了窗邊的案幾前,才招手讓江承紫過去入座,命小宮女拿了茶具燒水,才緩緩地說:“多謝你相救之恩。”

    “外祖母客氣。”江承紫一邊說,一邊讓那宮女去殿外侯著,她親自燒水泡茶。

    蕭後微笑,說:“之前,我就想你是如何一個女娃,今日一見,比我想象中更美麗,亦更出色。這種從容與大氣的格局,比起你姑婆更甚。”

    “多謝外祖母誇獎。”江承紫依舊不疾不徐,洗著茶杯。

    蕭後依舊微笑,頓了頓,問:“不過,適才聽聞長孫皇後就要生產,你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江承紫手一頓,隨後抬眸微笑,說:“外祖母明察秋毫。”

    “長孫那丫頭不能死。”蕭後也不拐彎抹角,接過江承紫遞過去的一杯花茶,徑直就拋出這句話。

    “嗯。她若有事,會改變很多格局,改變很多人的命運。”江承紫也點頭。

    “是啊。真是頭疼,明明身子不好,有倆活蹦亂跳的兒子了,還要生,真是自個兒不珍惜自個了。”蕭後絮絮叨叨。

    江承紫一口茶差點沒噴出來,這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這位的思想還真夠超前的。

    “難道這世道不是女兒以生得多為榮嗎?”江承紫來了這麽一句,忽然又想自己在討論什麽鬼東西呢。現在不應該是跟蕭後一並想想如何處理長孫皇後生孩子的事嗎?

    “嗬。是啊。何其愚啊!”蕭後略帶諷刺地笑了笑,又放下茶杯向江承紫討一杯茶。

    江承紫為長孫氏倒了一杯茶,才說:“這世上的人,畢竟都是糊裏糊塗過一生,更何況是自古就受到人壓製,不許學習的女子呢。這些思想,即便是貴為皇後,估摸著也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的。”

    “嗯。”蕭後點頭表示讚同。

    江承紫趁熱打鐵,就拋出如何確保長孫皇後活著。

    蕭後不答話,卻是看了看江承紫,問:“我聽錦雲、李南乃至淑妃都誇你足智多謀,師承仙者,你先前就沒有過部署?”

    這老家夥居然套話來了。江承紫也不藏著掖著,隻說先前就見過王景天,讓他們務必確保長孫皇後的安全。“你這言下之意,就是讓人不管肚子裏那個的死活了?”蕭後直言直語。

    “看破不說破,外祖母這是要把天聊死了。”江承紫毫不客氣地提醒。

    蕭後一愣,隨後嗬嗬笑,說:“真是個有意思的孩子。”

    “既然外祖母說得這麽直接。我也想直接問一句:依外祖母之見,一個剛出生的嬰孩,又非嫡長子,他的生或死,對朝堂後宮的影響會有多大?”江承紫將茶壺裏的茶倒掉,不疾不徐地問。

    “微乎其微,忽略不計。”蕭後八個字總結。

    兩人都心知肚明,很是了然地對看了一眼。江承紫又泡了一壺紅茶,與蕭後相對而坐,就這茶香看著窗外一片茂盛的翠綠,沉默了良久。

    後來,還是蕭後先打破了沉默,問:“阿芝,其實,讓長孫皇後活著這件事,你也沒有把握,對麽?”

    江承紫誠實地點點頭,說:“我即便有奇遇,也隻是個人,沒有神仙道法的。”

    蕭後輕歎一聲,對江承紫說:“罷了,咱們起身出宮吧。”

    “嗯。”江承紫站起身,吩咐了宮女收拾茶具,小廝去找楊政道和李恪。

    “我先前以為你會想要去立政殿看看呢。”蕭後與江承紫並肩站在蓬萊殿門口,“沒想到你絲毫沒提。”

    “避嫌啊。”江承紫也不多解釋,隻丟了三個字。

    “確實,避嫌。”蕭後點點頭。

    剛回來的楊政道與李恪也是聽說,便也點點頭,說:“是該避嫌。”

    “嗯,那就回去吧。”江承紫說著,將手中的團扇遞給蕭後,說,“我表姨的如意坊出品的,這團扇隻做了三把。今日見到外祖母也沒啥禮物,這團扇就送給外祖母了。”

    “既是阿芝所贈,我便收下了。”蕭後也不客氣,隻命人打了傘,步行出了宮。

    出了宮,李恪與江承紫先送蕭後與楊政道回到他們的住處。李恪又陪江承紫到了楊府。天氣太熱,兩人就回蘭苑去泡茶,沉默著等消息。

    “王先生得其師真傳,皇後不會有事。朝堂後宮都不會改變些什麽的。”江承紫看李恪心事重重,便出言安慰他。

    “哎。朝堂後宮改變不改變,都不關我的事啊。”李恪歎息一聲。

    “啊?”江承紫有些懵。難道這家夥不是在擔心長孫皇後薨賓後,楊淑妃成為新任皇後,會掀起太子爭奪戰的風波,讓兄弟間罅隙滋生麽?(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