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預言,再生變數四
字數:5452 加入書籤
“前些日子,你來報陰德妃子與陰弘智二人野狐落密會,本王便覺奇怪——宮中這麽大,為何偏偏在這兒?
於是便另尋了一路人,去兩處打探。你猜怎麽著?原來那大吉殿裏,楊淑妃安了一個厲害的眼線,便是那劉芍兒的心腹侍女,典櫛盈兒。
此女那日得了楊淑妃的命,正在那劉芍兒著急尋找可供她家主子與宮外兄弟密會的地方時,這盈兒便受了命,刻意引了劉芍兒選擇了野狐落……
楚客呀,你說,那楊淑妃此舉何意?”
楚客想了一想,驚道:“她是有意讓王爺知道陰氏姐弟的密會!別人或者不知,然她卻必然知道,自韋昭容平墳葬於野狐落後,王爺便派了人,日夜守墳!”
青雀含笑點頭,又道:
“這楊淑妃心思縝密之極,本王也是難得一見。是故,本王便想了,她此番計策,在於想讓本王知曉陰氏姐弟密謀,然後量著本王必然出手,收拾了這對姐弟……
那麽,這般心思,這般智計,會是一朝一夕可得麽?”
楚客又想了一想:“她之前,必然也行過這些事計!”
“沒錯……”青雀點頭,冷笑:“所以本王又派人查了一查,當年韋尼子之事……
果然,那向韋尼子獻上鳳麟方的女尼,便是她設計埋入大吉殿內的眼線,也就是說,那陰德妃雖然意在害人,可真正給了她念頭和方法的,或者說操縱著她的思想的……
卻是這楊淑妃!”
杜楚客隻覺渾身如墜冰泉,失聲道:“王爺……此婦如此……當真是為大敵!幸得王爺料事如神,否則咱們隻怕也要走上韋昭容的老路了!”
青雀冷笑:“可不是怎地?到現在了,本王才知道,原來這大仇,卻是落在這賤人身上!正好……一並三發,一起除了便是!”
杜楚客便道:“王爺的意思是要除掉這楊淑妃?”
“早晚要除,不過眼下卻還不能動她——畢竟她現在,還有些利用價值。楚客,良敵為師。咱們也當學一學這楊淑妃的手法才是。”
青雀冷笑。
杜楚客想了半晌,眼前一亮:“王爺的意思是,要借楊淑妃之手,鏟除陰氏?”
“還有,她必然會非常努力地,將承乾從太子位上拉下來!”青雀含笑:“咱們卻得借了她的手,把這些事兒都了了,然後……”
麵容轉冷,半晌獰笑道:
“她既然這麽想當皇後,那咱們便送她下十八層地獄,去尋她那好父皇,替她招了閻羅王做夫婿!”
楚客會意而笑。
主仆又商議一番之後,青雀才道:“現在最要緊的,一是要保得父皇不會立四妃任何一人為後——隻有這樣,我們兄弟三個的嫡子之位才能得保。好在父皇之心,一直在母後身上,加之長孫舅舅攔助,楊淑妃想為後,或者是任何一妃想為後,那都是難上加難。
二,便是要保得這武媚娘,萬不可與吳王之間有什麽私情。否則若她從了吳王……隻怕便要壞大事。是故,咱們需得在宮中安排些得力的人,保證讓她與吳王無甚接觸。最好是能讓她除了稚奴之外,任何一王都接觸不到——這樣一來,無論她是被父皇所幸也好,還是心悅稚奴也罷,對咱們,都是最有利的局麵!沒錯,便是她受幸父皇,有那麽一兩個皇子也無所謂!到時候隻要隨便借了哪個妃嬪的手,除掉這孩子……”
“王爺萬萬不可!”楚客急忙阻止,又將袁天罡關於媚娘血脈衝汙,便化福為禍,還有福可綿三代李氏子孫之語,說與青雀一聽。
青雀一聞便皺眉:“怎麽還有這等事……不過也對,這武媚娘性子,果然是個極剛烈的。一旦毀她子女,隻怕反要受禍……也罷!便宜了稚奴這個傻小子!”
楚客又憂道:“可是王爺,兄傳於弟之般事,豈非於咱們不利……再者世子殿下(李泰長子李欣)也是頗有治世之才,極肖王爺……”
“這便是你不懂了。”青雀含笑道:“本王知道,你是擔心稚奴將來為主之後,不會傳位於欣兒……
楚客,你也是自小看著稚奴長大的,他這般性子最肖母後。便是將來本王傳位與他,他隻會感激不盡,到時隻要稍加設計,這王位,便必然落至欣兒手中。明白麽?”
“可是若那武媚娘適了晉王殿下,依晉王殿下對她的喜愛與天命,所出必為太子,她會肯讓賢麽?”
青雀淡淡一笑:“本王聽說,那武媚娘平日裏,都是靠著些藥物日日保身。且還聽得藥王道,此女年老之後,若離那藥物,七日當死……你覺得,會有那麽麻煩麽?”
杜楚客一怔。
青雀又道:“再者,還有長孫氏一脈與關隴世族呢!到時本王隻要稍作安排,授遺命於這些老臣們……
你覺得他們會幫誰?本王,還是那出身寒微的武媚娘?”
杜楚客喜道:“王爺智計,天下無敵!楚客佩服!”
青雀含笑不語。
良久他才又道:“不過這樣一來,咱們便得想一想,人安排在哪一殿裏最好……”
“王爺不打算安排在錦繡殿中?”
“楊淑妃這樣的手段,隻怕很快便會被察覺。不合適。再者本王還要撮合稚奴與那武媚娘……”
“延嘉殿如何?”
“更是不可!武媚娘厲害,那徐惠也絕非吃素……還是甘露殿為妙!稚奴這傻小子,卻是再不會疑心本王的。再者,人在甘露殿裏,還可以順便探得父皇心思……便是甘露殿罷!”
“可花尚宮卻是個厲害的,還有那德安……王爺,此舉怕是不妥罷?”
“他們不會防著本王的。說到底,這宮內外,最寵著稚奴,最不會害稚奴的便是本王。再者,他們一直保持中立,否則以甘露殿這等近水樓台,本王哪裏還能有這爭儲之望?便是承乾這太子之位,也難再坐下去。所以甘露殿最合適。稚奴沒有野心,花姑姑與德安,自然不會去想著要爭什麽。就這樣……去安排罷!”
“是!”
貞觀十五年五月末。
太極宮。
甘露殿。
今日天氣卻好,陽光普照。
得了花尚宮令,諸侍便將諸般綿著物(被褥之類的)取出,晾於**。
稚奴正巧今日無事,不必去讀書更不必練劍,懶在殿中見狀,又是感慨又是賦詩,便被安寧嘲笑懶得發酸。稚奴一時玩心一起,便追得妹妹滿庭躲避。
德安一邊抱了拂塵站著,正含笑看著兩兄妹玩鬧時,眼角一掃,卻忽見近些日子剛分了過來的一個小淨人抱了些晾了半日,已然燥爽的綿著物入內,不走鄰近的側殿大門,卻偏偏要多走幾步,從西配殿大門而入。
德安眼兒一眯,便不動聲色地吩咐左右照顧好了王爺與公主,自己一甩拂塵,不緊不慢地也從西配殿大門入內。
剛一入配殿,他便立刻察覺有些不對勁——西配殿中一片安靜,可他總覺得,這殿中似乎有些地方有了變化。
想了一想,他的目光放在了西配殿正中央那間小書房裏——這也是稚奴最常呆的所在。
慢慢地,他推門而入,偌大的小書房裏,卻是一片空蕩蕩。隻有開著的格窗中吹來陣陣微風,吹得桌麵上稚奴前些日子抄好,翻開放著的史書一頁頁地亂蕩。
怔了怔,他走上前,合起書來看了看,才搖頭歎息一笑,將這書拿起放好在一邊小架上,慢慢又走出小書房。
臨關上門前,他再次掃一眼室內,從那格窗一直掃到一旁書架之後。這才含笑點頭,關上了門。
“吱呀”一聲,門內又是一片安靜。
良久良久,一道身影才從書架後閃出來——正是那抱了東西走了西配殿的小淨人。
他機靈地左右看了看,便心下一喜,奔向那書架之上,小心繼續翻找著什麽。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轉過身去背對門的刹那,門已然無聲打開,德安帶著兩個小內侍,已然冷笑地走了進來,看著他。
德安站定,示意一下,兩個小內侍立刻無聲無息撲了上去,將這小淨人扭住。
猝不及防間,小淨人張口欲叫,卻被兩內侍一把拿了布巾堵了口,綁好了,拖到德安麵前。
看著他驚惶萬分的目光,德安淡淡一笑,低聲道:
“很奇怪是麽?反正你是逃不掉了,咱家讓你做個明白鬼,也算是為王爺積積德……
那書卷,可是王爺親手抄了,準備送與一位對王爺無比要緊的人物的。平日裏,別說是咱們這些奴侍們,便是王爺自己,也是頭一個愛珍而重。總是要將其放好了……
這麽重要的東西,怎麽會被扔在書桌上不理?再加上你手中抱著的,可是公主殿下寢殿裏的事物。
公主殿下可是宿在後配殿裏的,要去後配殿,從哪兒走都比這王爺所居的西配殿來得快……還用咱家多說麽?”
德安笑著,突然容色一冷:“清和明和,把這廝扔到後麵小殿去!無忌葷素手段,都替師父審清楚了!務必要搞清楚,是哪個不長眼的,敢把主意打到這主上所居的甘露殿來!”
“是!”德安兩個小徒弟,低低一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