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光似箭,回首望時已百年六十三

字數:3587   加入書籤

A+A-


    夜漸深沉。

    太極宮,立政殿寢殿內。

    媚娘坐在榻上,看著麵色微白的李治,內心殊不平靜——有些事,真的是需要她認真想一想,好好想一想了。

    到底何等的事,才是真正的重要?

    她就這般坐著直到天明。

    直到李治醒來。

    李治睜開眼,第一個看到的,便是守在自己身側的媚娘,不由寬心一笑。但看著媚娘憔悴的神色,又不由斂眉微歎。

    “睡一會兒罷!便是一會兒,也是好的。”

    李治徐徐起身,與媚娘並肩抱膝而坐,輕聲道。

    媚娘轉頭望了他一眼,一笑,卻不語轉頭看著前方,好一會兒才淡淡地道:“治郎是知道了的罷?那些事。”

    “我知道的事有許多,你說的,是哪一樁?”李治心知她欲問的,但說到底,有些話還是讓她自己說出口來要好一點。

    “……很多。比如……那些所謂的謀逆證據,全是‘他’一手炮製的。又比如……那些所謂的證據,全數都帶著媚娘的影子,總在有意無意間,把一切都指向媚娘,指向立政殿。”

    媚娘一笑,可說出口的話,卻似冬日青杏一般涼而澀。

    李治沉默了許久,起身,在清和明和的侍奉下洗漱梳戴,更衣理冠。而媚娘就這般坐著,一語不發。

    好一會兒,李治把自己整飭齊整,才一邊兒理著衣袖,一邊兒淡淡地,頭也不回地回答她:“媚娘,你什麽都好,隻是太習慣將別人的目光瞧得重了。你莫忘記一件事。”

    他停下來,回頭看著媚娘:“如今的你,已不是宮人武昭,是皇後武氏。如今的我,也不是晉王稚奴,而是大唐李治。”

    一句話,說得媚娘愕然轉頭,與他對視良久。

    李治卻隻是平靜地看著她,好一會兒,才溫柔一笑,俯下頭來,在她額頭輕輕一吻,然後垂眸看著她呆怔的麵容,笑道:“別忘了我說的話兒,好好休息一番。”

    然後,伸手將她扶躺在榻上,替她拉好被角,再凝神看她好一會兒,又輕輕一吻落在唇角,這才起身,留給她最後一個溫柔的微笑,轉身離開。

    媚娘則呆呆地躺在帷帳之內,目送著他離開,然後……

    閉目,真如他所希望的那般沉沉睡去。

    ——他說的是對的,現在的她,真的需要好好休息一番。

    好好地休息一番。

    殿外,緩步走向玉輅的李治停下了腳步,若有所感地回頭,看著寢殿方向一笑,然後頭也不回地撩衣登輅,坐下,聽著清和高呼起駕,感覺著身子隨著被抬起的玉輅一起微微搖晃著……

    “清和。”

    李治低聲一喚,卻也沒躲開了清和的耳朵。

    快步上前,清和一禮,便聽得李治低聲吩咐道:“去傳狄仁傑。”

    “是。”

    “記得,別走了風聲。”

    “是。”

    清和頜首,便自轉身找人吩咐去。

    一個半時辰之後,太極宮太極殿,尚書房中。

    李治看著麵前狄仁傑呈上來的折疏,好一會兒沉默不語。接著,他抬頭看向狄仁傑:“便隻這些麽?”

    “目下知道的,也隻有這些。但便是隻這些,也足以斷定,這一切的幕後主使,必是‘他’無疑了。”狄仁傑目光平靜地回複。但語氣神態,卻不複往日的精神煥利。總似有一種看破一切的放下之感。

    “媚娘昨日召你入宮,想來你是已然把這些給她看過了。”李治不意外地揚了一揚手中折疏。

    狄仁傑垂首,輕聲道:“盡管‘他’如此行事,可‘他’畢竟……”言至此處,狄仁傑卻再不多說什麽,隻是沉默。

    李治歎了口氣,點一點頭:“朕知道你的心思,也知道你的心痛。但盡管如此,你還能把這些事辦好,隻此一樁,便說明媚娘真的沒有錯看了你,你也真的配得起她那一聲肱股之材。”

    狄仁傑聞聲隻是苦苦一笑,卻並不多做解釋。

    李治搖一搖頭:“‘他’在朕身邊這些年,朕對‘他’的性情也最是了解。這些事,必然都是‘他’意欲以借力使力之法,叫皇後真的動手。可以說,‘他’對皇後的性子了解之深,也不下朕於‘他’的了解之下。但是不同的是,比起‘他’,朕到底還是更能明白皇後的心情,也更知道皇後會做什麽樣的選擇。”

    “但是主上,這一次,您不得不說,‘他’所行之計,卻是兩得之法。若能激得皇後娘娘動手,引來天下誹議,那自是‘他’如願以償;若不能,那‘他’也可借此番之法,逼得皇後娘娘自行退了朝局,永不過問政事,同時也一並將不利於主上,不利於太子殿下,不利於整個大唐朝局的一切人物,一網打盡……”

    狄仁傑說到這裏,不由深深一歎:“所謂老謀深算,不過如此。”

    “是啊,不過如此。不過‘他’算盡了一切,卻唯獨算漏了一個人。便是你,懷英。”李治溫厚一笑:“‘他’漏了你。這便是‘他’此計之中,最大的敗筆。”

    “臣?臣又能做些什麽?”狄仁傑淡淡一笑,笑容之中頗有些苦澀之意:“這樣的人,這樣的事,臣所能為者,不過耳耳。”

    “你所能為者,乃是為大唐匡扶正統,力挽狂瀾,這樣便是大材;你所不願為者,便是如‘他’一般,將一身智謀韜略,全用在對付一個女子身上,這樣便是大德……所謂大材大德,必可彰然天下,立為國之棟梁。這天下如屋,朝臣如柱。若是自即日起,個個都如你這般正直無私,耿介為國……哪裏還會有柱歪屋傾之險?”

    李治長笑一聲,起身,負手而行,步下台階,走到狄仁傑身邊,自信一笑:“懷英需記住了。這天下間最高明的陰謀,也永遠敵不過明略。朝日升空,自然暗影無蹤。你之於這大唐天下,整個朝局,便是那輪初升朝日。隻待你想明白了這一點,這一局中,便再無什麽事,可以難得倒你了。”

    狄仁傑怔忡地看著李治,表情疑惑,又帶著些感動與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