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章:官製

字數:3998   加入書籤

A+A-


    屋外寒風蕭瑟,屋內,李承乾抱著一暖手爐,靠在椅子上腦袋一晃一晃的打著瞌睡,看起來格外的愜意。

    樸二郎侍候在旁,時不時的就看看燒的正旺的爐子一眼,在李承乾搞出火爐沒有搞出蜂窩煤之前,每隔一兩天,就有人因為這火爐中毒。

    那個時候,百姓寧肯凍著,也不願意燒爐子,最後還是李承乾搞出了蜂窩煤後,這種事情才少了許多。

    但樸二郎仍舊是不放心,他生怕李承乾會有個好歹。

    如今的靈州,可以說是蒸蒸日上了,那新花樣新玩意,一天一個。

    每天從各處湧來靈州的商人不計其數,他們的馬車能堵出三裏地去,這種繁榮程度,已經絲毫不弱於長安了。

    按道理這是好事,但最近李承乾不知道為什麽,總是眉頭緊皺,樸二郎也不敢多問,但跟了李承乾這麽多年,他有種感覺,恐怕是要出什麽事了。

    正瞎捉摸的樸二郎剛有這個念頭,門外突然響起了魏征和周方求見的聲音,嚇了他一跳。

    李承乾聽到聲音立馬睜開了眼睛,睡眼惺忪的伸了個懶腰後,便將二人叫了進來。

    “臣等,參見殿下。”

    兩人的小臉通白,身上帶著濃濃的寒氣,李承乾連忙讓人給他們二人上了杯熱茶。

    等他們暖和了一點之後,才道:“兩位,叫你們來是想商議一事,孤想將小吏提拔為官。”

    魏征拿在手中的茶盞立馬抖了起來,而剛喝了一口水的周方,直接被嗆的流起了眼淚。

    “殿下,將小吏提拔為官是什麽意思?”魏征問道。

    “字麵意思,就是給那些小吏給個官身。”

    李承乾的話聽起來非常的兒戲,就好像臨時起意一般。

    “殿下,這種事……”

    魏征本能的就想反對,這種事情,前所未聞啊,這自古以來,官是官吏是吏,提拔一兩個人倒並無不可,但現在,看李承乾的意思,這恐怕不是一兩個人啊。

    但可惜,魏征剛開了個口,李承乾就打斷他道:“老百姓都說官衙是十官百吏,由此可見,這衙門裏到底是有多少小吏了。”

    吏員製度,自從秦始皇以郡縣製一統天下之後,就一直存在至今。

    曆朝曆代,對衙門裏的小吏有著各種各樣的要求,有的嚴管有的放任。

    但萬變不離其宗,最重要的一點,一直沒有人動過,那就是小吏的工資問題。

    在名義上,這些小吏跟朝廷是沒有什麽關係的,他們的工資,朝廷自然也不會負擔。

    而縣令也不可能真的事事都親自去做,所以也不能沒有小吏,但縣令又不可能用自己的錢來給這些小吏發放工資。

    所以,這些小吏的工資,就隻能以縣裏的公款來發放了。

    這就導致一個問題,碰到大方的縣令,小吏的工資自然就高,但這樣一來,縣裏的公款就少了,本來是用來修整水渠或搭橋修路的錢就沒了,這就等於是侵害了百姓的利益。

    而碰到個小氣的縣令,小吏的工資低了,那他們又會想辦法撈錢,搞到最的結果就是,隻要去衙門那就要上下打點。

    最後倒黴得,仍然還是老百姓。

    所以李承乾想要給這些小吏一個官身,等於是把他們從臨時工變成正式工,以此來杜絕一些惡習。

    如今,不論是他還是都督府,都不缺錢,養活這些小吏不成問題。

    魏征和周方也是幹吏,二人自然知道這樣做的好處,但這樣幹,會引發一個最要命的問題。

    一旦這些小吏都為官了,那以後的小吏是不是也要為官?這樣一來,那以後的官員又如何安置?

    這豈不是成了官吏不分?

    這等於就是要動官製呀,不論是魏征還是周方可都擔不起這種事。

    如今能當官的是什麽人?

    朝中為官的,是大世家,地方為官的,是小世家。

    至於寒門,那簡直就是少之又少。

    別看科舉從隋朝到現在,大唐仍然在搞,可能出頭的,那都是世家子。

    寒門每次能中舉的也就兩三個人,要麽依附於世家,要麽就去某個犄角旮旯呆著去。

    動官製,靈州這些官員怎麽可能無動於衷,到時定然是要掀起一場大風浪的。

    “殿下,此事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輕言啊。”

    魏征的態度很明確,如今靈州蒸蒸日上,維持現在這樣就挺好,搞改革,那是可能會把自己玩死的。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也不說話,又瞅向了周方。

    而周方和魏征的態度一樣,甚至他更加的堅決,當感受到李承乾的眼神之後,立馬搖了搖頭。

    “殿下,這等事情,傳出去就是軒然,大不了,以後小吏的俸祿就由都督府負責,但這官身,是著實不能給的。”

    這二人的態度,讓李承乾著實是有點失望,不過凡事有利有弊,這也試出來了一點,就是這兩人還是大唐的臣子,不是他李承乾的臣子。

    他手底下,還是沒有什麽能夠用的人啊。

    李承乾歎了一口氣,但也不準備輕易鬆口:“那就先這樣辦吧,小吏的俸祿以後由都督府發放。”

    魏征和周方暗鬆一口氣,但還沒等他們多高興一陣呢,李承乾又道:“眼瞅著馬上到年關了,不如挑選出來一批小吏代表,給這部分人授官,總不成問題了吧?”

    “這……”

    魏征和周方對視一眼,琢磨片刻後,魏征道:“此事也可,人數就在十人左右如何?”

    李承乾點點頭,也懶得說話了。

    兩人一看這架勢,也知道李承乾是心情不好了,當下就默默告退。

    在他們二人走後,李承乾麵色變幻來變幻去,最終無力的一聲長歎,而後令人找來了邸報使朱元福。

    這邸報,就是每個月在各縣發生的事情中,挑選出幾個典型事件,然後通報全州,算的上是一種內部刊務。

    朱元福以前就專門負責此事,但前不久,李承乾將邸報變成了報紙,仍舊由朱元福負責。

    “殿下!”

    胖乎乎的朱元福進來之後,立馬就感覺到了李承乾心情不好,當下臉上得輕鬆之色迅速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