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金刀計

字數:3345   加入書籤

A+A-




    有一年大幾十萬兩的貿易額做保證,還有共同的敵人,密約的隱秘性是可以確保的。

    密約簽訂之後的各種公約,則就是一些意義不大、對雙方都不會產生太大影響的。

    一份《禁止本國奴隸公約》,法國雖然搞奴隸貿易,但是本國沒有“奴隸”,加之法國的土地肥沃,實際上也很少有人往美洲跑去做契約奴,就算有,換個名:契約長期雇工就是。

    這個主要輸締約國雙方不得將締約國成員的國人當成奴隸買賣,算是有些用。

    還有一份《海員救助公約》,其實也就是做做樣子,此時並沒有太大用處。

    大順無非是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嚐試著參與一下如今的國際政治,走一個雙軌體係。

    對傳統朝貢範圍之內,保持朝貢體係。

    對傳統朝貢範圍之外,保持平等外交。

    和劉鈺所設想的,並不一樣,全程關注著這一次中法談判的皇帝,有自己的想法。

    劉鈺想的,是奪取南洋,這一點皇帝既然動了荷蘭香料的心思,自然是同意的。

    但劉鈺看到的,隻是攻占馬六甲之後方便查稅,控製貿易的主動權。以及後續奪取棉花產地孟加拉為工業革命做準備,免得大順棉吃人。

    皇帝看到的,卻是馬六甲是一道天然的城牆,可以把天朝和外部世界隔絕開的天然城關。

    到時候,可以將對外貿易的口岸放在馬六甲,隔絕西洋人在內地的影響,尤其是隔絕天主教的傳播,以及一些“無君無父”之言。

    到時候,在馬六甲海峽之內,搞新型的朝貢體係,繼續當天朝上國,確保國人和日本越南等隔絕西洋人的影響。

    對外,則以馬六甲海峽作為窗口,盡可能保持和西方的交往,也能做到一旦局麵超出了自己的控製、威脅到了皇權和統治,就要關閉,從此之後關上門過小日子,繼續當天朝。

    這種雙軌體製的構想,已然悄悄在皇帝心中成型。至於劉鈺在意的印度棉花,劉鈺沒說過,但可能就算說了,皇帝也不會有太大的興趣。

    就像是皇帝曾經和劉鈺說的那番豪言,奪占馬六甲,進可攻取印度、退可經略南洋。

    然而一旦說到有進有退的時候,皇帝的內心其實還是傾向於退的。

    不久之後,皇帝又賜宴款待了法國使團,並且借著機會,宣讀了可以公開的公約和一些不痛不癢的中法條約,真正的密約則被機密的隱藏起來。

    當初說好要雷聲大,這一次宴會的規格不弱於當初俄國使團前來談判貿易和勘界問題的規格。

    能公開的公約就這麽幾份,在京城的俄國特使頓時就慌了神。

    莫爾帕伯爵的級別夠高,大順這邊招待的人級別也足夠高,而且雙方談了將近一個月,結果就談出些這玩意兒?

    說破大天,俄國特使也不會相信。

    現在大順正在和俄國進行西北邊界的談判,法國使節團的出現,徹底打亂了俄國人的陣腳。

    政治上能拿到明麵上說的話,基本都是扯淡。

    尤其是雙方這麽高級別的代表談了一個多月的情況下,俄國很懷疑是不是中法之間達成了某種協議?

    俄國特使緊急求見了英國公,然而英國公卻表示法國人來談的就是這麽簡單,並沒有談太多的內容。

    這些話,俄國人一點都不相信。

    當年圍繞著喀爾喀蒙古和黑龍江的歸屬權爆發的戰爭,俄國人記憶猶新。當時做出的判斷,就是大順的炮兵不錯、輕騎還行,肉搏兵很好,但是火槍兵戰術體係落伍了。

    那場邊境衝突之後沒多久的大順平準之戰,青州軍用全新的戰術體係,在隨行的俄國特使麵前表演了一波變革後的新軍戰術。

    尤其是極快的行軍速度和變陣速度,以及優良的炮兵技術,都給俄國特使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一副政治意味極濃、年輕人誌得意滿的《劉鈺翻越阿爾泰山》的畫作,更像是大順對西域勝利的宣稱,也像是在隱喻“大順已經翻越了陸軍差距的這座大山”。

    五年前大順還是一支三十年戰爭水平的陸軍,五年後便快步超越了俄國。

    平準之戰表現出的驚人的後勤能力,更是讓俄國特使深知這是一個可怕的潛在敵人。俄國是無力在這麽遠的地方集結這麽多軍隊的,後勤就會讓俄國的財政崩潰。

    青州軍的槍械又都是法國槍械,炮上還有很明顯的波旁王朝的奢靡特質,比如那些看著好看但無用的炮尾獸首雕像。

    這一次法國又大張旗鼓地來到了大順京城,俄國特使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中法之間締結了一個針對俄國的盟約。

    圍繞著波蘭問題,俄國和法國之間相當的不對付。法國又是奧斯曼的傳統盟友,這種矛盾日益加深。

    俄國和大順之間又有著漫長的邊境線,在大順得到西域之後,距離俄國的腹地更近。

    麵對這種情況,俄國特使必須要打聽清楚。

    在英國公那吃了閉門羹之後,俄國特使又會拜訪了法國使團。

    可得到的回答和英國公一樣,就是表麵上的那些東西。

    越是這樣說,這種不安就越發的強烈,俄國特使嚴重懷疑大順和法國簽訂了一個針對俄國的盟約。

    這是一位新換來的特使,原本跟著劉鈺去西域的那位特使已經回國了。

    這幾年劉鈺沒有在京城,這個新來的特使也沒法直接去見劉鈺,隻好繞了一圈,找到了已經穿著大順官服的漢尼拔,希望漢尼拔出麵引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