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觥籌交錯 家國大事(二)
字數:6988 加入書籤
見李世民突然說出這樣一番話語,楚墨風等人不禁麵麵相覷,一旁的長孫氏發覺氣氛突然安靜下來,趕忙對著李世民使了個眼色。
李世民見狀哈哈大笑一聲,拍著楚墨風的肩膀說到:“兄弟我一番醉話,楚兄莫要當真。”
“世民兄這是說的哪裏的話,今日既然是家宴,那麽在座諸位皆是親人,縱然你我兄弟二人大談國事,這親人們斷然不會傳出去的,所以世民兄大可不必如此,來到小弟府中暢所欲言即可。”楚墨風心想,你小子哪裏喝醉了,攏共三杯酒加起來沒有半兩,這要是喝醉了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且讓我再探探你的口風再說。
念及於此楚墨風嗬嗬一笑,將李世民的酒杯斟滿,伸手摟著他的肩膀說到:“世民兄快人快語,方才的一番話真是說到小弟心裏去了。來,咱倆再滿飲此杯。”說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李世民見狀端起酒杯一仰頭,杯中酒順著喉嚨滑進了胃裏,頓時一股酒氣順著胃部反了上來,見李世民又喝完一杯,楚墨風拉著李世民講起了張掖互市的情況。
聊了幾句之後,李世民開口問到:“楚兄,小弟聽聞張掖最負盛名的特產當屬美酒張掖醉,當時在大興的時候一直是有價無市,很多富商欲花重金求而不得之。家父曾經也是好酒之人,奈何價格太高,所以一直未能得償所願。”
見李世民提到了張掖醉,正不知道如何接茬的時候,史寒霜突然站了起來對李世民說到:“李大哥,說來也巧,方才您提及的張掖醉,此番奴家來晉陽正好帶了一些,您少坐片刻,奴家與夫君去去就來。”說完示意楚墨風跟著自己向著屋外走去。
二人來到史寒霜的屋內,順手將門關上,史寒霜一把掐住楚墨風的胳膊說到:“你瘋了,總是把話茬往張掖方向引做什麽?他總歸是朝廷中人,如若一個不小心,被他查到咱們的過往你說怎麽辦?”
感受著胳膊上傳來的絲絲疼痛,楚墨風倒吸了一口氣說到:“我說娘子,你放心就是了,為夫還是有分寸的,不過我估計他早就知道了咱們的來曆,否則今天這頓宴席他是不會來的。”
“啊?知道了,那這怎麽辦?不如一會兒等他們離開的路上,我和非煙她們找個機會除掉他們夫妻二人?”一聽自己的來曆似乎已經被對方知曉,史寒霜俏臉一寒準備痛下殺機。
“不可,你忘記我父親那封書信上說的了,如果這小子真如父親所說的那樣,此刻我們除掉他不是讓天下的百姓又要受苦了麽?”楚墨風擺了擺手,對著史寒霜說到:“不過話又說回來,你哪裏搞的張掖醉?我怎麽都不知道啊?”
隻見史寒霜在自己床邊的一個木箱子裏找尋了一番,隨後拎出來一個小木箱,打開之後發現,整齊地擺著十瓶未開封的張掖醉,將木箱遞到楚墨風的手中後,史寒霜笑著說到:“這是走的時候青璃姐姐她們讓我帶來的,說是肯定會對你有用,所以我就帶了些過來。”
楚墨風見狀親了史寒霜一下說到:“我的好媳婦兒啊,你真是為夫的救命稻草啊,一會兒吃的差不多了,你和梓瑤引著那個觀音婢去偏廳聊天,我就不信你們六個女人對付不了一個女人,我在花廳和李世民繼續聊聊,再探探他的口風。”
史寒霜點了點頭,隨著楚墨風一起返回了花廳,此時莫梓瑤見二人一去不返,心中不免有些焦急,示意顧貞兒起身去找尋一番,正待開門時,花廳的門突然被人推開,隻見楚墨風和史寒霜二人聯袂而至。
一進門楚墨風對著李世民說到:“讓世民兄久等了,這是一整箱未拆封的張掖醉,權當小弟孝敬令尊大人的,萬望世民兄收下。”說完將箱子往李世民麵前一放。
李世民見狀趕忙起身道謝,對著楚墨風說到:“楚兄真是太客氣了,兄弟我不過是聽到楚兄聊起了張掖的逸聞趣事有感而發,誰知楚兄還真給兄弟拿來了此等美酒,那兄弟我就卻之不恭了。”
“好說好說,日後令尊大人如果喝的習慣,小弟接著給他老人家送就是了。”見李世民收下了美酒,楚墨風趕忙打蛇隨棍上,補了句話拉近了一下距離。
眾人再度落座用膳,期間楚墨風和李世民接連小酌數杯,一旁的史寒霜看時候差不多了,對著長孫氏問到:“長孫姐姐,今日的飯菜是否合您口味?”
“嗯,&sp;晉陽酒樓大師傅的手藝確實沒的說,不僅菜色好,最重要的是味道正宗,若不是二郎現在控製我的飲食,恐怕我還要再進一些。”或許是廚師的手藝對了長孫氏的胃口,言語間長孫氏的喜悅之情濫於言表。
史寒霜見狀笑著說到:“既然如此,那小妹想請姐姐到偏廳一敘,很多私密的問題想請教請教姐姐,順便請姐姐品嚐些時令的水果。”
長孫氏聽聞欣然點頭,隨後幾位女士便聘聘婷婷地離開了花廳,向著偏廳走去。此時花廳內隻剩下楚墨風和李世民二人,將酒杯斟滿之後,楚墨風對著李世民說到:“世民兄,此刻就剩你我二人了,那咱們接著方才那個話題繼續暢談可否?”
“那兄弟我就陪著楚兄暢所欲言,今日之言出自你我之口,入自你我之耳,不足為外人道哉。”察覺到楚墨風有意將一眾女眷支開,李世民心中也沒有了顧忌。
“小弟知道世民兄隨令尊大人接連剿滅了數支起義隊伍,不知世民兄對當下的起義有何見解?”一開口楚墨風就奔著正題而去,心想我得看看你對百姓究竟什麽看法。
“殊不知為何起義總是剿而不盡,如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田耕,這種盛世下誰還會去起義,百姓是水朝廷是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楊廣那小子是不懂的。”聽到楚墨風提起剿滅起義的事情,李世民不免有些慚愧地說到。
“近些年東西突厥各部蠢蠢欲動,大有要將中原大地吞並的勢頭,而朝廷一直在與她們虛與委蛇,不知世民兄又怎麽看?”聽到李世民對朝廷和百姓的見解,楚墨風不禁在心中點了點頭,隨後又開口問到。
“突厥人?外族,虎狼之輩,你越退他們就越得寸進尺,如若朝廷有能力,最好與之大戰一場,現在看似邊疆無戰事,那是因為突厥人也學會了咱們的養精蓄銳,等到他們恢複了元氣之後,必有一場大戰等著咱們。”
李世民自顧自地喝了一口酒,隨後又緩緩地說到:“所以說最好是一次性把他們打怕了打散了,如果有可能的話,嚐試著分化各部,讓他們內部先打起來,屆時朝廷積攢好了兵力,隻需要一招黃雀在後,必能清除此患。”
聽了這些話,楚墨風心中對李世民大概有了一個定論,此時他心中一轉,突然說到:“世民兄,如果讓你做皇帝,你會怎麽去治理這個天下。”
聽到楚墨風這驚世駭俗之言,李世民的酒意瞬間醒了大半,詫異地望著楚墨風說到:“楚兄,慎言,此等言論若是被旁人聽去,你我兩家都逃不了一個殺頭的罪名。”
“無妨,今日此間唯有你我兄弟二人,你不說我不說,何人知曉?世民兄權且一說,小弟姑且一聽,明日酒醒之後,萬般言語皆已記不清了,你覺得呢?”說完楚墨風端起酒杯對著李世民做了個請的手勢。
“也罷,權當為兄酒後醉話吧。”李世民見楚墨風態度堅決,隻好以酒醉為借口開口說到:“治理天下首先要使百姓生活富庶,如何讓百姓富庶呢?輕徭薄賦,讓百姓安定生產,耕作有時,重視農業生產;選拔真正的人才為朝廷服務,清除積弊,對於那些不作為或者胡作非為的官吏,一經查出立刻革職永不錄用,重視商業,破除重農抑商的思想;對待周邊的勢力,采取分化拉攏打壓的政策;而對於中原大地那些割據為王的勢力,則要全力打壓,中原的領土隻能由朝廷管轄,其餘任何妄圖割據的勢力都不應該存在。”
說完這些李世民略有深意地對楚墨風笑了笑說:“作為一個皇帝,要有能聽得進逆耳忠言的肚量,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那些敢對你進忠言的,都是真心實意為了你好的,不能像楊廣那小子一樣,聽了幾句不順耳的話,就把高大人下詔處死了。”
聽到李世民又提到自己父親的事,楚墨風心中不免有些感傷,但是感傷的情緒一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細細地回味著李世民方才說的那些話,心中不禁暗自做了些決定。
此時酒已喝幹,李世民直起了身對著楚墨風說到:“今日與楚兄暢談一番,心中大為暢快,來日還請楚兄到寒舍一敘,天色已晚,兄弟我就不久留了,告辭。”
楚墨風見狀趕忙起身扶著李世民,二人晃晃悠悠地出了花廳,正準備往偏廳走去,隻見史寒霜等人陪著長孫氏走了過來,一見李世民晃悠的樣子,長孫氏嬌嗔道:“你看你,又喝了這麽多,待會兒回府之後看父親大人怎麽說你。”
此時史寒霜見二人皆是兩手空空,趕忙跑到花廳將那箱張掖醉搬出來遞給長孫氏說到:“姐姐莫慌,將此物交給李大人,估計李大人絕對不會責怪李大哥的了。”
“還是妹妹想的周到,那我就和二郎暫且告辭了,改日還請楚大哥和諸位妹妹賞臉過府一敘。告辭。”長孫氏接過小木箱,對著眾人施了一禮,拉著李世民向著府外走去,眾人一直將二人送上大街,直到看著二人進了李府,才返身回去。
進了李府的李世民全然一改方才醉意正濃的狀態,拉著長孫氏向著自己的房間走去,看見長孫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李世民拍了拍她的肩膀說到:“回去說,人多嘴雜的。”
長孫氏會意地看了四周一眼,隨著李世民進了屋內,將房門關好之後,屋內緊接著亮起了一盞油燈。
而楚墨風等人溜達著回到了花廳,此時屋內桌上的狼藉早已被下人們收拾幹淨,囑咐沐沐和昭昭將茶水果品擺上之後,望著圍坐一圈的眾人,楚墨風開口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