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捕風捉影 誓死效忠

字數:8875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文,話說李世民和楚墨風前往馬軍巡視時,從房玄齡口中得知尉遲敬德被屈突通捉了起來,且此事竟然是李淵授意,當下大驚趕忙向著大營奔去。

    二人走進軍帳發現屈突通、殷開山、劉弘基、長孫順德、竇琮等人正在軍帳內商議著什麽,一見李世民和楚墨風聯袂而至,紛紛起身問好。

    隻見李世民略微點了點頭,一言不發地走到首座上坐好,而楚墨風則是饒有興趣地坐在一旁,對門外的親兵喊到“去給本國公找一壇酒來。”

    門外親兵應了一聲轉身離去,不一會抱著一壇酒走了進來,對著楚墨風說到“啟稟國公爺,屬下找遍整個大營隻有這一壇酒了,您先將就喝著,待火頭軍出去采買時再讓他給您帶一些回來存著。”

    楚墨風點了點頭,從懷中摸出一吊錢遞到這名親兵手中,笑著說到“這一吊錢是賞你的,去知會一聲,多買一些回來,稍後去天策軍的駐地找天殺營趙信支取銀錢即可。”

    這名親兵見狀滿心歡喜地接過賞錢,對著楚墨風連聲道謝,楚墨風見狀擺了擺手,示意其將手中的酒壇放在一旁退了出去。

    軍帳內屈突通見楚墨風公然飲酒,不由地眉頭一蹙正待出言嗬斥,卻被一旁的殷開山拉了一把,隻見殷開山搖了搖頭,站起身對著楚墨風說到“國公爺,軍中有規定不得私自飲酒,您看”

    將酒壇上的泥封一掌拍開,楚墨風仰起頭猛灌了一大口,順手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的酒痕,冷冷地望著殷開山說到“我說殷大將軍,你跟我一個管兵的講軍規軍紀,試問咱們這大營內還有軍規軍紀可言嗎?”

    楚墨風此言一出,在場眾人除了李世民之外,頓時一片驚詫,心中暗自揣測楚墨風此言何意,隻見屈突通站起身怒氣衝衝地說到“國公爺,老將試問一句,為何我大唐軍隊已經沒有軍紀軍規可言了?還請國公爺示下。”

    “未經上官許可私自羈押帶兵將領,僅憑一封書信便要捕風捉影斬殺有功之臣,這不是不顧軍規軍紀是什麽?”誰知屈突通話音一落,楚墨風一手托著酒壇,另一隻手重重地拍在身旁的小桌上,或許是因為力氣過大,小桌受不了楚墨風這一擊竟然‘砰’的一聲四分五裂,一聲炸響讓帳內眾人頓時心頭一跳。

    而上首的李世民見此情景,不由地暗自嘀咕到,這小子什麽時候武藝如此精湛了,試問自己使出全身力氣也不可能將那小桌子拍的四分五裂,不錯,不錯,這一下估計把在場這些老家夥都嚇了一跳。

    想到這李世民輕咳一聲,緩緩地說到“整個大唐都知道祁國公愛兵如子體恤下屬,煩請祁國公先暫息雷霆之怒,讓諸位將軍把事情的始末說清楚也不遲啊。”

    聽到李世民的話,楚墨風忿忿地點了點頭,對著屈突通等人說到“諸位,今日之事是不是得給秦王殿下以及本國公一個交待啊?還是說諸位也想學裴寂那廝,無故冤殺朝廷將領啊?”

    屈突通等人一聽楚墨風提到‘裴寂’兩個字,這才想起當年因為劉文靜一事,麵前這位爺可以敢跟陛下當庭叫板的,幾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隻見殷開山起身對著李世民和楚墨風抱拳說到“啟稟秦王殿下,啟稟國公爺,此事就由末將來說明吧。”

    原來房玄齡接到詔令之後,像往常一樣代李世民打開先看,覺得事態緊急,便立即交給屈突通和殷開山兩位重臣閱讀。二人得知消息後十分緊張,畢竟他們早就對尉遲敬德心懷疑慮,現在更是害怕尉遲敬德接到了尋相的密報,突然發動反叛,打唐軍一個措手不及。

    而在此之前,就在唐軍攻打王世充的時候,尋相卻帶著當初投靠來的八千部眾趁夜逃跑投靠了王世充。

    此時見到此詔令之後,殷開山和屈突通甚至懷疑,在這兩軍對峙之際,萬一尉遲敬德和王世充秘密勾結裏應外合,後果不堪設想。

    念及於此二人急忙招來太原起義的老將劉弘基、長孫順德、竇琮,把詔令拿給他們看了,他們也緊張得額頭直冒汗,簡直覺得叛亂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如若等到秦王李世民和祁國公楚墨風回來再處理此事,唯恐叛亂突發釀成大禍。

    眾人便決定立即動手,先把尉遲敬德抓起來再說,於是在屈突通、殷開山的主持下,布置了上百名精銳甲士埋伏在軍帳後麵,派人假傳秦王李世民的命令,要尉遲敬德前來軍帳議事。

    正在自己營帳內擦拭盔甲的尉遲敬德聽聞秦王召見,想起之前尋相叛逃前與自己的那番對話,不由地歎了一口氣,心想此事果然被秦王殿下知道了,看來自己當初沒有上報的確不對,想到這趕忙起身準備前往,想著跟李世民解釋一番,如若秦王殿下要懲罰自己,那也是自己罪有應得。

    隨即尉遲敬德孤身一人來到了軍帳中,誰知剛一進門便被五六名甲士死死地按在地下。而尉遲敬德表現出十分震驚的樣子,沒作任何反抗,被眾甲士綁了個結實拉到後麵看管起來。隨即屈突通、殷開山他們便在軍帳裏等著,隻待李世民回來後一聲令下,便將尉遲敬德斬首,然後準備再用同樣的方式,將尉遲敬德軍中的親信給予解決。

    聽完殷開山的敘述,軍帳內一片寂靜,而楚墨風懷中的那壇酒已然喝了個見底,順勢將手中的酒壇往地上使勁一擲,清脆的碎裂聲在軍帳內顯得如此刺耳。

    隻見楚墨風站起身走到殷開山麵前,冷冷地說到“當年我把你吊在旗杆上三天三夜,把文靜悶頭揍了一頓是因為什麽?因為當年你們隨著秦王殿下出征,不按秦王殿下指令行事,貿然出擊導致大軍死傷慘重,事後依舊對你委以重任,這是為什麽?因為我相信你是一個有擔當有良心的人。”

    聽了楚墨風的話,殷開山頓時一陣語塞坐在了椅子上,而一旁的劉弘基見狀正待起身說話,楚墨風卻轉身指著劉弘基說到“老劉我沒想到此事你竟然也參與了,真是太叫我失望了。”

    “國公爺,這不是事出緊急,而且牽扯到叛亂的問題,末將這才與諸位將軍一同出謀劃策嗎?”眼見楚墨風隱隱有些動怒,劉弘基不免心中有些忐忑。

    “這裏麵最不應該參與此事的就是你,從當年你第一次被俘至今,你自己捫心自問,多少次你身陷囹圄之時,本國公可有曾放棄營救你嗎?當年你再度被俘,就有人對我和秦王殿下勸諫,說你劉弘基屢次被俘,一定是背叛了大唐,你知道秦王殿下是怎麽說的嗎?”伸手指著劉弘基,楚墨風眼神中冒出了絲絲怒火。

    “末將不知,請秦王殿下和國公爺示下。”聽聞其中還有這麽一出,劉弘基不免有些詫異。

    隻見李世民緩緩地說到“當年有人對我和祁國公進言,說你劉弘基意欲背叛大唐,建議本王放棄營救你,本王當時一口回絕了此人,我跟他說劉弘基是自晉陽起兵時就一路跟隨的老人,此人有勇有謀忠誠無比,唯一不會做的事就是背叛大唐。劉將軍,你太讓本王失望了。”

    劉弘基聽聞此間還有這麽多離奇曲折之事,當下對著李世民和楚墨風跪下說到“秦王殿下、國公爺,末將何德何能得您二位如此保舉,末將實在慚愧。”

    楚墨風將劉弘基扶起之後,緩緩地說到“劉將軍,今日之事與當年何其相似,既然本國公和秦王殿下對你信賴有加,您為何不能對別人加以信任呢?”

    此時長孫順德起身說到“國公爺,末將有一事不明,既然您深信尉遲敬德不會叛變,那麽尋相一事如何解釋?”

    “長孫將軍,我知道您是秦王妃的族叔,既然您不相信尉遲敬德不會叛變,那麽本國公在此可以立誓,敬德此人也算是本國公的故交,如若此人日後背叛大唐,那長孫將軍屆時可以以我項上人頭拿去平息陛下的怒火,不知長孫將軍意下如何?”楚墨風聽了長孫順德的話,心想你個老家夥真是不看事,沒看見秦王殿下執意要保住尉遲敬德嗎?一個皇親國戚也出來湊熱鬧。

    聽了楚墨風的話,長孫順德不禁在心中暗自腹誹到,都知道你祁國公現在掌管天下兵馬,而且麾下除了天策軍之外,秦瓊、程咬金、史萬寶、劉德威、史大奈等人均以你馬首是瞻,據說整個江湖多半人都因當年嵩山一事對你青睞有加,我若是屆時動了你,豈不是嫌自己的命太長了?

    想到這長孫順德隻好歎了口氣說到“既然祁國公願意出麵作保,那在下也無話可說。”

    眼見在場五人搞定了三人,楚墨風轉身對著李世民使了個眼色,意思是小爺給你搞定了三人了,剩餘兩個你搞定吧。

    李世民見狀起身笑著對屈突通說到“屈老將軍,如若本王沒有記錯,當年您歸順大唐之時,朝中也有許多人對您持有懷疑態度吧?”

    “秦王殿下,老將知道此事做的有些孟浪了,還請秦王殿下恕罪。”一聽李世民開口,屈突通就知道李世民要說什麽事,趕忙止住了他的話頭,順勢服了軟。

    眼見涉事幾人隻剩竇琮一人,李世民隨即將目光轉向了竇琮,竇琮見狀心中歎了口氣,但是本著對大唐的忠心,還是強打起精神對李世民說到“秦王殿下,既然您與國公爺都認為尉遲敬德不會叛變,不如將其喚來詢問一番再做決定如何?”

    “你快去把他請過來!”李世民聞言斷然對劉弘基下了命令。

    劉弘基帶著幾名甲士走到隔壁,將五花大綁的尉遲敬德帶到軍帳中。一見到李世民和楚墨風,尉遲敬德瞬間低下了頭,眼淚刷刷地流了下來。

    楚墨風見狀走上前,望著尉遲敬德身上緊緊纏繞的繩索,眉頭一蹙右手順勢向著腰間摸去,隻見一道寒光閃過,尉遲敬德身上的繩索隨即斷裂。

    此時尉遲敬德對著二人下跪說到“啟稟秦王殿下和國公爺,敬德有事瞞著二位,請二位責罰我吧。”

    屈突通、劉弘基等人聽到尉遲敬德如此一說,心想這下看你小子還怎麽說,隻見楚墨風將尉遲敬德扶起,冷冷地說到“大丈夫膝下有黃金,好男兒有淚不輕彈,敬德無需如此,有話直說。”

    隨即尉遲敬德抹了一把眼淚,將此前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原來就在尋相準備率兵反叛前夕,曾經來找過尉遲敬德,希望自己能夠跟著他一同離開,誰知卻被尉遲敬德嚴詞拒絕。

    當時望著尋相一副冷酷無情的麵容,尉遲敬德怎麽也想不通他為何要叛變,氣憤之餘伸手指著尋相說到“秦王殿下和國公爺待咱們不薄,你為何要叛之而去?”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鄭王派人私下聯係我了,如若咱們過去,不僅能夠加官進爵,甚是是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望著麵前這個曾經的好兄弟,尋相口吐蓮花像一條毒蛇一般不停地誘惑著尉遲敬德。

    “就為了這個?咱們當初如若不是承蒙秦王殿下和國公爺錯愛,早已是三尺黃土下的一堆枯骨了,而今你竟然為了這些許蠅頭小利就要反叛,尋相,我真是看錯你了。”聽聞尋相竟然是要去投靠王世充,尉遲敬德當下氣憤不已,指著尋相破口大罵“你要去當那反複無常的小人你就走,我與你並肩作戰多年,你救過我我也救過你,自今日起咱們兄弟恩斷義絕,你的兵你帶走,如若你敢蠱惑我的兵,我勢必率麾下兵馬將你斬殺。”

    尋相聞言指著尉遲敬德說到“好,你有種,待有朝一日鄭王一統天下之時,看你還是不是如今日這般冥頑不靈。”說完轉身向著帳外走去。

    待快要走到大帳入口時,隻聽尉遲敬德在身後冷冷地說到“他日戰場上相遇,你我既是死敵,別怪我冷血無情。”

    聽了尉遲敬德話,尋相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大帳,遂帶著其麾下親信共計八千人連夜離開了大堂軍營。

    而聽完尉遲敬德敘述,李世民神色傷痛地對他說到“我知道你不是那種反複無常的人。”隨即把臉轉向劉弘基說到“聽見了嗎?這就是你們口中所謂會叛變之人,如若這樣的人都會叛變,我大唐不必征戰殺伐了,集體洗幹淨脖子等著敵人殺上門吧。”

    在場眾人聞言紛紛默不作聲,此時楚墨風走上前對著尉遲敬德說到“自咱們當年一見,我就知道你是一個正直的漢子,今日有秦王殿下和本國公力保你,如若他日陛下怪罪下來,由本國公一力承擔即可,隻是希望日後你能為大唐繼續開疆辟土就好。”

    望著麵前這個比自己年齡還小的男子,尉遲敬德頓時哽咽的不知該說些什麽了,此時李世民對著屈突通等人使了個眼色,幾人見狀紛紛上前向尉遲敬德致歉。

    隨後李世民拉著尉遲敬德手說到“走,今日本王設宴為將軍賠罪的。”說完拉著尉遲敬德向著大帳外走去,待快要走到出口的時候,李世民像是想起什麽一樣轉身對楚墨風說到“這裏就交給你了。”

    待李世民與尉遲敬德離開之後,楚墨風這才轉過身對著屈突通等人說到“諸位,當年文靜一事以及今日仲文一事,我一直是耿耿於懷,二人皆是忠良之人,一個被裴寂那狗賊陷害,一個中了突厥狗的奸計,奈何陛下竟然”

    說到這楚墨風歎了口氣,望著眾人又緩緩地說到“咱們大唐能夠走到今天,所依仗的就是能有諸位這些忠義之士,我希望諸如此類事件今後不要再發生了。”隨即楚墨風麵色猙獰地說到“至於尋相那廝,本國公定然不會放過他的。”

    眾人聞言這才明白都誤會尉遲敬德了,也知道為何楚墨風會如此據理力爭保住尉遲敬德。

    回到營帳之後,楚墨風寫好了一張字條塞到一隻信鴿腿部的竹管內,將信鴿向著洛陽方向一拋,隻見信鴿振翅向著東都方向飛去。

    午時一過,早已在洛陽潛伏多日的柳非煙等人此刻已然在客棧中沉沉睡去,唯獨顧貞兒此時坐在床上獨自沉思,望著紗衣下自己曼妙的身軀,顧貞兒輕輕地捋著垂下的秀發,喃喃地說到“你都有四個孩子了,人家為何還是如此喜歡你,這難道就是癡情嗎?”

    正在呢喃之際,隻聽窗外傳來一陣‘咕咕咕’的聲音,顧貞兒聞言趕忙走下床,徑直來到窗前,信手推開窗子,一股濃濃的秋意迎麵而來,隻見一隻信鴿站在窗棱處,似乎在等待什麽人一般。

    信手將信鴿抄了進來,顧貞兒取出竹管內的字條,將信鴿向著窗外一拋,隻見信鴿又緩緩地向著洛陽城外飛去。回到床上顧貞兒盤著腿坐在床邊,取出火折子點燃一支蠟燭,對著燭光將字條仔細地看了一遍,隨後又將字條塞到了枕頭下。

    一坐一起之際,桌角不經意地蹭到了自己那傲人的堅挺,頓時惹得顧貞兒麵色一紅,整個人的皮膚也漸漸地泛出一絲淡淡的粉色,感覺到自己的雙頰有些發燙,顧貞兒趕忙取了些水撲在自己的臉上,頓時一股清涼的感覺壓抑住了那種燥熱。

    想到明日還有要事去做,顧貞兒這才吹熄了蠟燭,一個箭步竄到被窩裏,蒙起被子倒頭大睡,夢中自己竟然與那個朝思暮想之人同處一室,耳邊好似傳來此人軟軟的低語聲,隨即二人一番過後漸漸地陷入了沉寂。

    與尉遲敬德一番把酒言歡之後,李世民徹底解開了尉遲敬德心結,未初時分李世民與尉遲敬德率五百名精騎來到北邙山的南麓,在山梁上眺望了一陣東都城內的景況,描畫了一番城裏城外未來戰場的地形。事情辦完後,眾人來到榆窠一帶射獵野物,然後登上魏宣武陵訪古。

    殊不知方才一番縱馬飛馳的景象,竟然被正在東都城牆上巡查的王世充看見了。他緊緊地盯住遠方山脊上那些淡淡的迅疾移動的影子,麵帶疑惑地向身邊人問道“那些都是什麽人,是不是敵人的探子?”

    隨行人員中一名將領開口說到“啟稟陛下,臣覺得應該是秦王李世民,此人素來喜歡親臨戰場偵查敵情。”

    王世充聞言點了點頭,隨即喚過一名軍中的神射手說到“你仔細看一看,那些騎兵的隊伍裏有沒有黑衣黑甲的騎兵。”據小道消息傳言,但凡李世民親臨戰場偵查敵情,對麵那個殺神總會埋伏在周圍,二人大有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感覺。

    這名神射手舉目遠眺一陣之後,轉身對王世充說到“啟稟陛下,騎兵隊伍中沒有黑衣黑甲的騎兵。”

    “哦?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孩子,竟然沒有讓那個殺神陪同,真是天助我也!”王世充的嘴角掛著輕蔑,鷹眼裏閃爍著攫取的光芒,轉身對著身邊的人說到“去把單將軍叫來!”

    片刻之後,東都洛陽北城門緩緩打開,隻見王世充親率一萬步騎悄無聲息地溜出了北門,他們盡量借助地形的掩護,從估計山梁上的人看不見的方向,向魏宣武陵一帶竄去。按照王世充的部署,冠軍大將軍陳智略率精悍的排槊兵趕往正前方的山腳,攔住唐軍的去路。王世充和驃騎大將軍單雄信率騎兵繞到山後,翻山衝下,兩下裏夾擊,爭取將敵人一舉殲滅。

    而此時正在魏宣武陵一帶流連的李世民等人全然不知,一張鋪天蓋地的大網正向著自己兜頭而來。

    跟隨王世充出戰的單雄信聽聞是要去擒獲大唐秦王李世民,心中興奮不已,自己早知道當年眾多瓦崗弟兄紛紛投奔了此人,而此人身邊有著號稱中原大地武藝第一祁國公楚墨風,如若能夠一舉將二人擒獲,自己在江湖上的威望勢必要高漲許多。

    想到這單雄信不由地催動著胯下戰馬向前奔去,待飛馳到背後的山腳下,眾人紛紛下馬人銜枚馬裹蹄,悄悄登上了山頂。

    而此時在山頂負責警戒的哨兵看見了單雄信等人的身影,趕忙大聲示警,此時李世民等人才知道敵軍已至,隨即翻身上馬,向著大營方向跑去,撤退的過程中,隻見李世民從懷中摸出一支響鏢,向著天空使勁一甩,響鏢帶著一陣急促的嘶吼聲頓時響徹雲霄

    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且看李世民引兵後撤,尉遲敬德拚死護主,再看楚墨風守株待兔,祁國公大戰單雄信,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