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鄭國滅亡 一箭雙雕
字數:11681 加入書籤
書接上文,話說李世民和楚墨風經過一係列的小規模作戰,終於將王世充的都城洛陽圍了個水泄不通,而王世充無奈之下之好拉下臉派遣使者前往洺州,懇求竇建德派兵救援。
竇建德在接到請求之後,一番利弊權衡,決意派兵前往洛陽,同時派出使者李君威來到李世民處進行調和。殊不知李世民早已和楚墨風商議好,趁此良機一舉攻克洛陽,消滅王世充這個心腹大患。
此時的東都洛陽城內,由於大軍圍城,導致糧食越來越少,絹一匹隻能換粟米三升,布一匹隻能換鹽一升,而往日昂貴的古董珍寶此時卻賤如塵土。
餓極了的百姓將草根、樹葉全都吃光後,又把浮土放到水桶裏搖晃,將亂渣石子去掉後,用得到的細泥摻進一些碎米做成燒餅,吃下去的人無不生病,渾身浮腫腳跟發軟,走上一百步便需要半個時辰。
一時間整個洛陽城街頭屍橫遍野,洛水河內皆是餓殍,百姓怨聲載道哀嚎不已,東都已然不複當初之繁華,每到夜晚那些已經化作白骨的屍體竟有絲絲磷火閃爍,若是從上空望下猶如一座鬼城。
當初,皇泰主將百姓遷入宮城,總共搬了三萬家,到現在所剩不到三千家。即使貴為鄭國的公卿,連糠稃都吃不飽,以至於尚書郎以下的官員,弄到一點吃的都親自肩挑頭頂,其中不少人像普通百姓那樣挨餓死去,對此皇宮內的王世充視若無物。
為了防止有人趁機逃走,王世充名各門日夜堅守,如若無故靠近城門者,無需盤問一律以弓箭攢射,至此洛陽各城門處每日總會有那麽幾個倒黴的被無故射殺。
大鄭皇帝王世充已多日不上朝堂,他每日呆在後宮裏,麵前攤著兵書發怔。偶爾打起精神,攤開籌策、龜片,反複推算竇建德的援軍何時可來、勝機何在。擺弄一番之餘隨即又陷入了癡呆狀態。
而王世充的各個親眷,也就是所謂的那些皇親國戚們,一方麵躲在家中等待城破之日來臨,另一方麵則暗地裏搜刮各種金銀財寶,以備如若僥幸不死,還能保證半生富貴。
洛陽文成商號內,掌櫃的麵色冷峻地對著麵前幾個身材魁梧的夥計說到“國公爺此番就在城外圍困洛陽城,至於我收到的最後的指示是,盡量不動聲色地將現在那些不值錢的金銀珠寶,盡數收入商號內,隨後登記造冊等待國公爺前來。所以趁著現在城內大亂,你們幾人分頭行動,但是有一點,如若誰不幸事敗,自己想好說辭,咱們的家人可都在長安呢,諸位心中有點分寸。”
一眾夥計點了點頭,隨後辭別掌櫃各自離開了商號,而掌櫃的則晃晃悠悠地走到商號後院自己的臥室內,將床上的被褥掀起,伸手扣住牆上一塊青石使勁往裏一按,隻見床板向前一劃,露出一個地道口,掌櫃的取了蠟燭走了進去,來到一扇門前,掏出鑰匙將門鎖打開,伸手一推門順勢向兩邊敞開,隻見屋內堆著許多木箱子,隨便打開一個發現,整箱的金銀玉器珠寶首飾就這樣雜亂無序地放在裏麵。
似乎是對這些不感興趣,掌櫃走到一堵牆麵前,隻見牆上也有一扇門,繼續摸出鑰匙將門打開,掌櫃的走進去取了些吃食出來,隨後依次將門關好,就在房門即將合攏的瞬間,透過門縫依稀可以看見,城內此時千金難求的糧食,竟然在這間狹小的密室內堆得滿滿當當的。
三月庚戌日(二十二日),李世民接斥候急報,稱竇建德大軍主力已於前一日抵達酸棗,在此之前,竇建德率軍將盤踞在曹、戴二州一帶的盜賊孟海公一舉剿滅,孟海公在被俘後投向了夏國,其麾下殘餘士兵也被改編為夏軍。
竇建德隨即率軍西進,途中又集結了盜賊徐圓朗的隊伍。到了滑州,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韓洪開門迎接。休整一番之後夏軍又一路攻陷了管州、滎陽、陽翟等地,同時不斷有王世充的部下加入進來。
雙方的兵力合在一起共有十幾萬,對外號稱三十萬,水陸並進且軍糧由船隊運送溯河西上。三月中旬,這支以夏軍為主的聯軍受到了唐軍的阻截,前鋒便在成皋東郊平原駐紮下來。
而可笑的是竇建德沒有忘記他是以國君的身份出征的,一駐下便立即在板渚興建行宮,同時派使者通知王世充援軍已到,要東都方麵作好接應的準備。
辛亥日(二十三日)李世民再次收到竇建德的書信,稱前來調解唐、鄭兩方的爭端,並要求唐軍退回潼關,歸還所侵占的鄭國土地,與夏國重修前好。
收到書信之後,李世民趕忙召集眾將官開會,商討應對夏軍的方略。眾人為竇建德強大的兵力所震懾,紛紛提議回避他的鋒芒。獨有宋州刺史郭孝恪提出異議。
“王世充窮途末路,馬上便要投降了;竇建德這時候才從遙遠的北方趕來救援,未免太晚了些。這是天意要讓兩位梟雄同時滅亡啊。”他走到地圖麵前,右手指向虎牢說到“我軍應該固守虎牢城,堅決地把他的軍隊攔截住,然後瞅準機會出擊,必定可以把他一舉消滅。”
而主簿薛收站起身來,表示讚成郭孝恪的意見,隻見薛收麵色凝重地說到“此時王世充已然窮途末路了,如果這各時候咱們後撤,屆時河北方麵的糧食一旦送入洛陽,那麽此前咱們所做的努力全白費了。”
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沒有說話,而是將目光望向一旁抱著酒壇子喝酒的楚墨風,見到李世民將目光投向自己,楚墨風站起身輕咳了一聲說到“在座諸位暢所欲言即可,不必有什麽顧慮,畢竟這關係到全軍乃至大唐的命運。”說完又坐下繼續閉著眼傾聽起來。
民部尚書蕭蠫被皇帝李淵派來兼任秦王府司馬,他和屈突通、封德彝等人對郭孝恪和薛收的建議表示異議。
隨後封德彝起身,一條條地歸納了他們幾位的意見“我軍久困於東都城下,師疲兵老;王世充據守著堅城,一時不易攻克。竇建德又乘勝而來,兵強馬壯,氣勢逼人。我軍腹背受敵,形勢對我很不妙啊!不如退保新安,等待敵人疲憊不堪時再作反擊。”
聽了封德彝的話,再望著麵前這封言辭真切的書信,李世民不屑地撇了撇嘴角,將書信丟給一旁正在喝酒的楚墨風說到“此事你怎麽看?”
隻見楚墨風放下酒壇子,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目光冷峻地掃視了一下在座的文臣武將,隨後信步走到地圖前,手指戳在地圖上輕咳了一聲,在場眾人都知道這位掛名的兵部尚書要說話了,紛紛正襟危坐望著楚墨風。
隻聽楚墨風朗聲說到“首先我問諸位一句,咱們曆時這麽長時間是來幹什麽的?其次,竇建德遠道而來,雖有書信一封,但是無非是玩的假道伐虢的把戲,一群盜賊土匪組成的隊伍,也敢稱三十萬,實話說了吧,能有十萬就不錯了,如若諸位不敢迎麵對陣”
說到這楚墨風轉身對著秦王李世民行了一禮說到“秦王殿下,既然到了決勝階段,那麽本官懇請將天策軍的指揮權暫時收回。”說完轉身厲聲說到“那麽第一仗由本官帶領天策軍出戰,也好叫諸位見識一番,本官是如何擊退那些土雞瓦狗的。”
聽了楚墨風的話,李世民趕忙起身說到“祁國公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天策軍暫時歸還給祁國公,直至戰役結束。”
楚墨風對著李世民點了點頭說到“既然他竇建德敢來,那麽來了就別走了。”說完指著地圖上的幾個位置說到“明日起全軍分兵兩路,一路繼續圍攻洛陽,在城外深溝高壘,如果王世充出兵求戰,我軍應堅決避戰;另一路由秦王殿下與我親自率領東進,第一步占據成皋整頓好隊伍,等到竇建德的軍隊到達時,我軍憑堅固守,以逸待勞,一定可以在成皋把他打敗。隻要竇建德被消滅了,王世充便可不攻自下。這樣,不過一二十天的時間,便可以擒獲兩大梟雄。”
“王世充的軍隊連打敗仗,糧食也快要消耗光了,他君臣上下離心,不用再費力攻城,我軍便可以坐等他的滅亡。”李世民從容不迫地說,麵對如此重大的軍務,他說話的聲調並不高昂,依舊是那麽柔和、平穩。
“竇建德新破孟海公,將士們都很驕狂,我軍占據虎牢,等於是扼住了他的咽喉。他如果冒險與我交戰,據城而守消滅他很容易。如果他狐疑不決,不敢向我進攻,隻需要堅守半個多月,完全可以將洛陽方向的王世充拖死。”說到這李世民緩緩地望著眾人,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說到“屆時堅守在東都城下的兵力又可以抽調到東線去,在兵力和在氣勢上都將徹底壓倒竇建德。所以,我軍一舉殲滅兩大梟雄是很有把握的,就看我們如何行動了!”
一見兩位老大都發話了,眾人紛紛起身對著二人說到“謹遵秦王殿下及國公爺號令,此戰必定將二賊消滅。”
午時一過李世民留下齊王李元吉和屈突通留守,自己則與楚墨風率三千五百騎兵先行前往虎牢關,而步兵則隨後連夜向虎牢關開進。二人率騎兵飛速向東而去,站在東都城牆上的王世充,望見了這支騎兵卷起的漫天飛塵,但不知它要做什麽,也不敢輕率出擊,心中卻隱隱泛起了一絲不安的念頭。
癸醜日(二十五日)李世民和楚墨風抵達虎牢關,與守將李世順利匯合,從李世處得知竇建德大軍即將逼近虎牢關,二人趕忙連夜研究地圖製定作戰計劃。
第二日李世民再度玩起了誘餌戰術,率輕騎五百從虎牢關出發,東行二十多裏,前去偵察竇建德軍營的動向。而據守城中伺機而動的楚墨風則並沒有想往常那般緊張了,畢竟李世民不傻,沿途早已埋伏了大量人馬,隻等李世民將敵軍引來便可一舉殲滅。
閑來無事的楚墨風信步來到了天策軍駐地,一見自家大帥前來,天策軍眾人迅速集結等待楚墨風訓話,隻見楚墨風對著眾人敬了一個天策軍特有的軍禮,緩緩地說到“我知道你們中間很多人肯定埋怨我,畢竟在沒有通知你們的前提下,我就將你們的指揮權交還給了秦王殿下。”
聽到這話在場眾人不禁議論紛紛,隻見楚墨風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安靜,隨後開口說到“此事我思前想後,確實是我唐突了,所以我問秦王殿下把你們的指揮權要了回來。”
聽聞現在又是楚墨風繼續統領自己,眾人無不雀躍歡呼起來,隻見楚墨風笑著說到“但是,一旦戰役結束,指揮權我還是要交還的,因為我覺得隻將你們一支隊伍訓練成百戰精兵是不夠的,如若有朝一日突厥狗南下,憑借你們這四百人是抵擋不住的,所以我要想辦法將大唐所有的士兵盡數訓練的像你們一樣,這樣對陣突厥之時才有一戰之力。”
眼見眾人神情有些落寞,楚墨風厲聲說到“你看你們現在一個個的,跟打了敗仗一樣,我楚墨風教出來的兵是這樣的嗎?還是說往後的幾場大仗你們不準備陪著我打完嗎?”
聽聞大帥還要領著眾人征戰,在場眾人紛紛大聲喊到“誓死追隨國公爺。”
楚墨風見狀麵色猙獰地笑了笑說到“從現在起,給我好好練練你們的戰技,待秦王殿下回來之後,本國公領著你們幹一票名垂青史的事---活捉竇建德,怎麽樣?都還滿意吧?”
眾人聞言頓時雙眼赤紅,渾身散發出嗜血的氣勢,隻聽楚墨風喊到“現在,給老子跑圈去,三十圈誰跑不完自己吊到旗杆上。”一聲令下四百天策軍紛紛轉身開始奔跑。
而楚墨風則是滿臉微笑地望著亂哄哄的眾人,心想待天下平定之後,你們都得暫時脫離軍籍隱於民間,為日後大事積蓄力量,隨後轉身離開了駐地。
而另一邊紮好口袋的李世民以自身為誘餌,將竇建德的小股部隊引到了包圍圈中,一番衝殺之後,殺死敵騎三百多人,抓獲敵驍將殷秋、石瓚。
回到虎牢關之後李世民迅速提審兩名俘虜,從二人身上李世民對竇建德的軍情有了大致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交戰,李世民已清楚夏軍雖然兵力眾多,戰鬥力與唐軍相比卻有著較大的差距。
隨後李世民令薛收寫了一封書信,派使者送給了竇建德。信中說“趙魏一帶的土地,一開始便為我大唐所有,卻被你強橫地侵奪。隻是看你對淮安王很有禮貌,又將同安長公主送回來了,所以我大唐與你放棄舊怨,共結新好。那個王世充過去曾與你修好,卻斷了交,而今他危在旦夕,盡說些浮言虛詞誘惑你,你竟率三軍之眾,為他人服務,將眾多的資財耗費在遙遠的路途中,你所選擇的實在不是好方略。今天我的前鋒與你的前鋒相遇,你的前鋒立即土崩瓦解。在大戰之前,我們兩家還不互相派使者溝通一下,心裏多少會感到不安啊!所以我暫且按住我的兵鋒,希望你能作出正確的選擇;如果你沒把握好這次機會,恐怕將來後悔莫及!”
收到書信的竇建德當下大怒,率主力全盤出動,進抵虎牢關前,卻被唐軍憑借堅城擋住去路,不得前進一步。
而身在洛陽的王世充得知李世民率大軍前往虎牢關一帶,遂猜到竇建德應約率大軍前來,當即率軍出城與大唐守軍交戰,起初齊王李元吉指揮不當,導致行軍總管盧君諤戰死。
王世充大喜,派出主力猛攻唐軍壁壘,深知楚墨風對於將領陣亡一事頗為反感,當下李元吉拉下身段認真求教屈突通,老將屈突通一番謀劃之後設下陷阱,王世充不疑有詐貿然進攻,結果被斬殺了八百多人,麾下大將樂仁窻以及甲士一千多人都被俘虜。
另一方麵竇建德的十幾萬大軍被阻在虎牢關下不得前進,就地駐紮了一個多月。在這期間,夏唐兩軍進行了幾次小規模的交戰,每次夏軍都沒打贏。
隨後李世民又派王君廓率領一千多輕騎偷襲夏軍的糧道,大破護糧軍,擒獲了夏軍大將張青特。
夏軍將領得知糧道被抄後,心裏產生了恐慌,他們在攻破孟海公的地盤時,弄到了不少財物,很想早日將財物帶回老家。軍中於是紛紛議論起撤退的事。
國子祭酒淩敬建議竇建德轉道北上,以迂回的方式一麵開疆辟土,一麵擴充實力,奈何洛陽方向的使節暗中以金銀珠寶賄賂竇建德麾下將領,以期阻止揮師北上一事。
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收了好處的眾將領紛紛表示應該迅速剿滅虎牢關守軍,按照約定前往救援王世充。
竇建德被眾人說的心動,遂決定繼續與虎牢關守軍對峙,而此時竇建德收到消息稱唐軍草料用完,在黃河以北放馬。得知此消息之後,竇建德決定親率所有兵力出城,勢必一戰解決駐守虎牢關的李世民等人。殊不知這個消息竟然是李世民放出來迷惑敵人的。
五月戊午日(初一),秦王李世民向北渡過黃河,從南麵逼進廣武偵察敵情,乘機留下一千多匹馬,在黃河邊放牧以引誘竇建德,當晚返回武牢。
己未日(初二),竇建德果然傾巢而出,從板渚出牛口列戰陣,北靠黃河,西臨汜水,南連鵲山,連綿二十裏,擂鼓前進。
望著城外黑壓壓一片的夏軍,城牆上的眾將紛紛有些驚慌失措,隻見李世民笑著說到“諸位,這些人從山東起兵至今,沒有遇到過咱們這麽強大的,故而有些肆無忌憚,這一戰咱們就讓那些家夥看看,什麽才大唐雄兵。”
要不說李世民此人戰前動員確實有兩把刷子,一番話將眾人的驚慌頓時擊潰,取而代之的是求戰的渴望。
而城門裏麵全副武裝的楚墨風冷冷地對著身後殺氣四溢的天策軍說到“如若一會兒需要咱們出戰,所有人全力奔襲,記住咱們的目標隻有竇建德一人,在抓住竇建德之前,神擋殺神,佛擋滅佛。”
眾人齊聲應了一聲,隨後各自握緊自己的兵器,冷冷地望著始終未曾開啟的城門。
果然不出楚墨風所料,竇建德十分輕視唐軍,派三百騎兵涉過汜水,在離唐營一裏地方停止。並派人通報李世民說“請挑選幾百名精兵和他們打著玩玩。”
李世民見狀當下應允,隨後摸出懷中一支響鏢丟到空中,伴隨著響鏢淒厲的呼嘯聲,虎牢關那厚重的大門緩緩地打開,從裏麵走出一隊渾身黑衣黑甲的騎兵,為首一人一身造型奇特的盔甲,手中握著一把黯黑的鐵鐧,隻見此人對著城牆上的李世民行了個軍禮,李世民見狀趕忙大聲咳嗽起來。
城牆上眾人見狀紛紛高聲大喊“天策威武,天策威武。”隨後天策軍的滅字旗也高高豎立在虎牢關的城牆上,隻見楚墨風冷冷地說到“滅字旗升起,諸君隨我前行,全軍出擊。”
說完一夾馬腹,倒提著焚天向前衝了過去,四百天策軍猶如一塊磐石緊隨其後。
對麵前來迎戰的夏國騎兵是以竇建德的侄子王琬為首,有賴於竇建德‘毛孩子’思想的灌輸下,王琬此番出戰抱著混軍功的心態前來,在他看來對麵額騎兵應該如叔父所言一般不堪一擊,為此王琬特意騎了當年隋煬帝的坐騎青驄馬,並且還穿了一套嶄新的盔甲。
而楚墨風可不管對麵將領是何人,奔襲過程中目光死死地鎖定在王琬的身上,眼見大唐騎兵衝來,王琬笑著喊到“隨本官上前斬殺一番。”說完挺著長槍向著對麵的大唐騎兵衝去。
此時見王琬帶兵衝來,楚墨風大聲喊到“天盾、天弓以弩箭射擊,天殺、天槍隨我撕裂敵陣,敵將那匹馬別給我砍死了。”
眾人聞言立刻按照楚墨風的指示開始更換兵器,兩軍剛一接觸,王琬挺著長槍惡狠狠地對著楚墨風刺來,誰知長槍刺出竟然刺了個空,正待收槍換招之時,隻覺得身子一輕,整個人被人抓到了半空中。
倒懸在半空中的王琬見到的最後景象是自己的騎兵被那些手持狼牙棒和長槍的黑衣人一番衝殺,戰陣早已潰不成形,而隨後空氣中傳來一陣陣‘咻咻’的聲音,伴隨著這個聲音,自己的士兵紛紛中箭倒地。
此時王琬顧不得形象大聲喊到“快把我放下來,你這樣算什麽英雄好漢?”
隻聽舉著自己的那個人冷冷地說到“你這個沒腦子的家夥,這是打仗要的什麽英雄好漢,你以為這是江湖比武呢?”待此人話音一落,王琬隻覺得眼前一黑,頓時失去了知覺。
整場戰鬥總共沒超過兩刻鍾,這讓交戰雙方紛紛驚詫不已,竇建德見狀趕忙示意麾下士兵前去救援,隨後開口詢問身旁的將領到“對方那名將領是什麽人?能不能想辦法收歸打咱們麾下?”
隻見那名將領死死地盯著遠處那些黑衣騎兵,無奈地說到“啟稟陛下,估計您的想法是不能實現了,屬下差人打聽過,此人正是大唐的兵部尚書兼驃騎大將軍,也是李淵最出色的女婿楚墨風。”
竇建德聞言長歎了一口氣,而前去救援的夏國士兵被天盾、天弓二營一通攢射之下,紛紛抱頭鼠竄,隨即楚墨風率領天策軍返回了虎牢關。
進入關內楚墨風將青驄馬交給了李世民說到“知道你小子喜歡馬,這個給你。”說完將王琬往地上一丟說到“這個也給你。”隨後領著天策軍到後麵休整去了。
竇建德排列戰陣,從早晨到中午,士卒們饑餓疲憊,都坐了下來,又爭著喝水,遲疑著想撤退。
以逸待勞的李世民見狀,命令宇文士及帶三百騎兵經過竇建德軍陣西邊向南奔馳,臨行前李世民對宇文士及說“敵人如果不動,你就帶兵返回,如果動了,就領兵東進。”
宇文士及到竇建德陣前,敵陣果然動了,李世民說“可以打了!”這時黃河灘上的牧馬也已到達,於是下令出擊。李世民率領輕騎先出發,大軍跟隨在後,向東涉過汜水,直撲敵陣。
然而此時竇建德的群臣正在朝謁,唐軍騎兵突然降臨,朝臣都跑向竇建德,竇建德召騎兵抵禦唐軍,因朝臣阻隔騎兵過不去,竇建德揮手令朝臣退下,這一進一退之際,唐軍已到陣前,竇建德頓時形勢窘迫,後撤靠近東麵的山坡。
竇抗見狀趕忙率兵上來圍攻,交戰後形勢稍不利。初次征戰的淮陽王李道玄挺身衝鋒陷陣,直衝出敵陣後方,又重新返回衝入陣中,幾番進出之後身上也中了好幾箭,然而李道玄年輕氣盛勇氣仍然不減,手中長弓連番放箭射人,敵軍皆應聲倒地。
待李道玄的戰馬被射死回來換馬之時,李世民趕忙將他背後的箭矢拔了出來,隨後將自己的戰馬給了他一匹,二人一同殺了出去。
眼見竇建德後方空虛,李世民隨即率領程咬金等人向著後方殺去,行進的過程中李世民再度甩出一枚響鏢,而此時虎牢關的大門再度打開,休整一番的天策軍集結好陣勢再度上陣,向著竇建德的方向衝來。
竇建德的士兵回頭看見唐旗在陣後飄揚,心中大驚失色顧不得抵擋迅速潰逃,唐軍追出三十裏,殺了三千多人,期間竇建德被長槍刺中,逃竄到牛口渚躲避。
就在竇建德死命逃竄之際,楚墨風早已帶著天策軍殺了過來,眼尖的李健發現前方有一個衣著華貴的男子,正在一群人的擁簇下迅速逃竄,當下用牙咬住韁繩,以保證胯下駿馬持續前行,隨後從背後摸出一把長弓,對著此人的坐騎射了一箭。
隻見箭矢像流星一般劃過,正好射在對方的馬腿上,戰馬一個趔趄將此人甩了出去,收好長弓的李健對著楚墨風大喊到“大帥,竇建德落馬了。”
聽到李健的喊聲,楚墨風雙腿使勁一夾馬腹,將焚天往背後一放,對著錢進喊到“長槍!”隨後就見錢進將自己的長槍丟了過來,楚墨風抄起長槍目光鎖定了竇建德,飛速地衝了過去,正待舉槍就刺,隻聽竇建德大喊一聲“住手,我是夏國皇帝竇建德,我要見你們的秦王殿下。”
楚墨風見狀伸手將竇建德抄到馬背上,拉開覆麵對著場上大喊到“你們的陛下竇建德已被我擒獲,速速放下兵器饒爾等不死!”在場的天策軍聞言也齊聲高喊起來,一時間聲音傳遍了全場。得知竇建德被俘,竇建德的妻子曹氏和左仆射齊善行帶著幾百名騎兵趁亂逃回洺州。
次日一早,李世民便率領勝利之師向西進發,到了舊洛陽城,王世充的將領王德仁棄城逃跑,副將趙季卿獻城投降。
李世民隨後與齊王李元吉和行營左仆射屈突通會師。他將竇建德、王琬、長孫安世、郭士衡等人裝在囚車裏,送到東都城下,向王世充展示。
眼見援兵首領都被俘,王世充自知已然無望,遂召集諸將商議突圍,準備南奔襄陽,眾將領都說“我們依賴的是夏王竇建德,如今夏王已被俘,我們就是突圍,最終也無法成功。”
而此時時值五月甲子日(初七),王世充治下的偃師、鞏縣均舉城降唐。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王世充將自己關進了皇宮內,將平日推算命相的卜策、龜片和所有的機密文檔全數燒掉。
丙寅日(初九),關閉許久的洛陽城門盡數打開,王世充身穿白衣帶領鄭國的太子、百官及二千多人到軍營門前投降,李世民按禮節接受他們投降,至此曆時十個月的東征以王世充投降、竇建德被俘告終。
消息傳回長安,令大唐舉國振奮,唯有太子李建成心中憤恨不已,此前自己奉命出征平定突厥作亂,功成回京之後受到李淵的大肆讚揚,而此時李世民一舉平定洛陽,順帶將王世充和竇建德盡數俘虜,頓時將李建成的光芒又蓋了下去,朝堂上每日議論最多的就是秦王殿下、祁國公,甚至是齊王殿下李元吉也時常被人提及。
偶爾旁敲側擊地詢問突厥問題,卻被人告知;怕什麽,既然天下統一了,那麽祁國公會解決突厥一事的。這讓李建成無比憤怒,每日在東宮大發雷霆,思來想去李建成飛鴿傳書至長春宮,待收到回信之後,一條毒計卻悄然形成了
俗話說一子錯滿盤皆輸,且看李世民、楚墨風班師回朝,再看天下局勢驟然突變,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