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居中調度 臨危受命

字數:9193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文,話說李淵再度起複楚墨風,而楚墨風則當堂領命決定出征對陣劉黑闥,隨後楚墨風跟隨李世民回到了秦王府,一到秦王府就看見府門大開,整個府裏的下人都在忙忙碌碌著整理東西。

    楚墨風見狀戲謔地說到“喲,你這才出去上朝一會兒功夫,府裏這是要散夥了?”

    “滾滾滾滾滾,你們國公府才要散夥呢。”看到眼前的場景,李世民心中也是萬分詫異,趕忙走進府邸拽過一個下人問到“這是在做什麽?來來回回的還有沒有點規矩了?”

    隻見這名下人對著李世民行了個禮說到“啟稟秦王殿下,方才宮裏傳來旨意,讓闔府搬到承乾殿去居住,具體情況您還是問問王妃殿下吧。”

    李世民點了點頭,帶著楚墨風繼續向裏麵走去,走到正廳前隻見秦王妃長孫竭羅一手抱著秦王世子李承乾,另一隻手正在指揮著一眾下人打包物品,一見李世民和楚墨風聯袂而至,長孫竭羅趕忙抱著李承乾走了過來,對著楚墨風行了個禮說到“不知今日國公爺光臨寒舍,府上正在收拾物件,亂哄哄的讓國公爺見笑了。”

    楚墨風望著長孫竭羅笑著說到“都是一家人二嫂何必如此客氣,小弟今日與二哥前來是有事商議,無妨的。”待楚墨風話音一落,李世民趕忙開口問到“府上要搬進宮去這件事我怎麽不知道?”

    隻見長孫竭羅低聲說到“今日夫君上朝之後,宮裏就來人傳旨了,說是陛下想念承乾,當初給他起名字的時候就是以承乾殿來的,既然叫承乾卻不住在承乾殿,未免有些不妥。”

    聽了長孫竭羅的話,李世民點了點頭說到“罷了,父皇也是一番好意,我與墨風有要事相商,你指揮著府裏的人著手準備吧。”說完拉著楚墨風向著府內的書房走去。

    “據我所知,李元吉那貨住在武德殿後院,連帶東宮、上台都是有聯通的,所以啊,進宮之後你小心點吧,有什麽事就想辦法出宮商議,畢竟宮裏人多嘴雜的。”一進門楚墨風緩緩地說出了自己的擔憂,隨後一屁股坐到了身旁的椅子上,伸出手笑著說到“我說秦王殿下,結賬吧。”

    李世民見狀無奈地笑了笑,走到書房內的一個書架旁,伸手在裏麵摸索了一陣,轉身的時候手裏多了一個木盒子,將盒子丟給楚墨風之後,李世民緩緩地說到“五千兩黃金上次給了你三千兩,這裏是兩千兩你自己收好。”

    隨手將盒子丟在一旁,楚墨風站起身對著李世民說到“此番出征劉黑闥,依照那些人的齷齪想法,陛下肯定不會允許你第一批出征的,所以你必須現在給我幾個人員的名字,明日我才能上報。”

    李世民聞言激動地說到“為何不讓我先行出征?難道這幫人真的要將我壓的死死的才甘心嗎?”

    “沒辦法,這就是皇家,你以為現在是什麽時候?還是陛下是唐王的時候嗎?醒醒吧,世道早就變了,現在是大唐統治下,你是皇子,戰功卓著的皇子,明白了嗎?”見李世民依舊一副涉世未深的模樣,楚墨風不禁有些無奈,不過轉念一想,或許正是他這副心態,才能讓如此多的人願意追隨他吧。

    想到這楚墨風歎了口氣說到“如若你給的這兩個人能夠一舉平定劉黑闥,也說明你識人有功,如若出師不利,屆時你再上書自薦領兵出征,豈不是妙哉?”

    此刻李世民這才明白了楚墨風的真正用意,轉身走到書架前,從裏麵摸出一份厚厚的名單,遞給楚墨風說到“這裏麵是現在為止明麵上與我交好的將領名單,你看看選幾個人吧。”

    接過名單之後楚墨風並沒有急於打開,而是抬眼瞥了李世民一眼,笑著說到“那份暗裏的名單呢?不要跟我說沒有。”

    “就知道瞞不過你,你現在要看我就拿給你。”說完轉身就要去取另一份名單,隻見楚墨風出聲製止了他,隨後低聲說到“算了,你那份名單上的人我就不看了,過些時日我給你一份名單,裏麵的人不到關鍵時刻不要去刻意結交,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身兼要職,但是關鍵時候能夠給予我們很大助力。”

    聽了楚墨風的話,李世民一臉驚詫地望著楚墨風說到“你從什麽時候開始布置的?”

    “武德元年陛下剛登基的時候。”隻見楚墨風麵無表情地說到“這些日子我會著手組建一個收集情報的組織,這件事我一直在構思中,還沒有最後形成方案。”

    一旁的李世民點了點頭沒有做聲,而楚墨風則是緩緩地展開了手裏那份名單,一個一個仔細瀏覽起來,隨後指出了幾個名字開始跟李世民商議起來。

    八月丁酉日(十二日),劉黑闥親率大軍攻陷虭縣,得知消息之後貝州刺史戴元祥、魏州刺史權威立即率州兵前來征討,然而二人均不是劉黑闥的對手,且反叛軍含恨進攻,最終前來征討的大軍被劉黑闥擊敗,而戴元祥、權威二人也在戰鬥中被斬殺,此役過後有一千多名唐軍在被俘後加入了義軍。

    眼看劉黑闥漸漸勢大,範願、高雅賢等竇建德舊部皆認為大事可成,隨即接二連三地趕來歸附,故此劉黑闥的隊伍迅速發展到兩千人。

    丁未日(二十二日)劉黑闥攻陷曆亭縣,屯衛將軍王行敏被俘,曆亭縣守軍盡數被殺,縣城被搶劫一空。

    大堂內劉黑闥讓王行敏依覲見皇帝之禮向劉黑闥行禮,王行敏當場破口大罵據不叩拜,劉黑闥揚言威脅王行敏要殺掉他。誰知王行敏並未麵露懼色,而是冷冷地對劉黑闥說到“你殺了我不要緊,我的命本來就是我們國公爺的,但是你記住,從今日起你除了要迎接國公爺的怒火,還要提防著點,別再睡夢中被人殺了都不知道。”

    聽了王行敏的話劉黑闥大怒,命人將王行敏拖出去斬首示眾,消息傳到大唐之後不久,江湖上突然又傳來彼岸花夜叉開出高達二十萬貫錢的賞格,被懸賞之人正是劉黑闥。

    得知消息的劉黑闥對此不屑一顧,而手下有原先在大唐效力的人,紛紛萌生了回歸大唐的念頭。

    自劉黑闥的懸賞令一出,江湖各門派紛紛關注起長安的動向,而鑒於‘夜叉’二字在江湖上的分量,不少亡命之徒紛紛背起行囊向著劉黑闥最後的落腳處---曆亭縣走去。

    辛亥日(二十六日)原大唐兗州總管,世襲魯郡公徐圓朗在任城抓住了前來的葛公盛彥師,遂宣布起兵反叛。隨後劉黑闥任命徐圓朗為大行台元帥,兗、鄆、陳、杞、伊、洛、曹、戴等八州的豪強均響應徐圓朗。

    鑒於二人曾經份屬同僚,徐圓朗對盛彥師以禮相待,唯一的要求是讓盛彥師寫信給他的弟弟,命他以整個虞城投降。

    奈何盛彥師在信中寫到“我奉命出使未能稱職,被賊人俘虜,作為臣子不忠,立誓赴死;你好好奉養老母親,不要牽掛我。”

    眼見盛彥師拒不配合,徐圓朗先是臉色一變,卻見盛彥師神色自如,隨後徐圓朗笑著說到“盛將軍很有膽量氣節,不可殺。”隨即徐圓朗命人將盛彥師押下去好生招待。

    九月乙卯日(初一)文登賊帥淳於難請求投降,大唐收到消息欣然接受,隨即設置登州並任命淳於難為登州刺史。

    楚墨風按照與李世民商議的結果,先是上書要求由李世民親率大軍出征劉黑闥,卻被李建成以方才班師回朝大軍應進行休整為理由搪塞過去。奈何這種情況李世民和楚墨風早就預料到了。

    隨後楚墨風欽點淮安王李神通和燕王羅藝親率五萬大軍出征,沿途又下令征調邢、相、魏、恒、趙等州士兵合計五萬餘人共同征討劉黑闥,臨行前嚴令李神通和羅藝二人隨時將戰況上奏京城。

    淮安王李神通率領關內兵到冀州,與李藝大軍會師,隨即二人合議在饒陽城南與劉黑闥會戰,大唐士兵列戰陣長達十幾裏,劉黑闥的人少,隻沿河堤排成單行列陣以抵擋唐軍。

    時值天空大雪,李神通見狀想趁著順風之際加大攻勢,奈何全軍攻勢一發動,風向突然倒轉,李神通大軍頂風作戰,紛紛揚揚的大雪不禁遮擋了眾人的視線,而且不時劃過的大風也讓眾人前進的腳步愈發艱難。

    劉黑闥見狀趕忙借著順風之勢一擁而上,頃刻間李神通大敗,所攜物資也損失了近三分之二。而另一邊對陣高雅賢的李藝此刻已經率大軍擊潰高雅賢部,追擊過程中得知李神通進攻失利,遂下令退守槁城。

    此時劉黑闥;連同高雅賢共同前往槁城攻打李藝,久攻之下李藝也被打敗,其麾下大將薛萬均、薛萬徹兄弟都被劉黑闥俘虜,被剪了頭發供驅使。待薛萬均兄弟逃回之後,李藝帶兵返回幽州,至此劉黑闥的軍勢大振。

    而到了十月,因秦王李世民功勳卓著,前代王朝的官爵都不能夠與之相稱,於是特別設置天策上將,位置在王、公之上。

    隨後李淵下旨任命秦王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樂道大行台尚書令,食邑增加到二萬戶,李世民領旨後建立天策府,開始配置相應官員,並任命齊王李元吉為司空。

    念及國家逐漸平定,李世民遂在承乾殿西側設館,接待四方的博學之人,發布親王教令任命秦王府屬杜如晦,記室房玄齡、虞世南,文學褚亮、姚思廉,主薄李玄道,參軍蔡允恭、薛元敬、顏相時,諮議典簽蘇勖,天策府從事中郎於誌寧,軍諮祭酒蘇世長,記室薛收,倉曹李守素,國子助教陸德明、孔穎達,信都人蓋文達,宋州總管府戶曹許敬宗,均以本人官職兼任文學館學士,分三班每日輪值,供給珍饈美味,禮遇恩寵格外優厚。

    而閑來無事的楚墨風一方麵關注著前方的戰事,另一方麵時不時地前往天策府,為李世民重組天策軍,而李世民也趁此機會上書李淵,將原先留守在長春宮的舊部盡數調回,一時間天策府內人頭攢動,這也讓楚墨風深深地陷入憂慮之中。

    盡管如此,前方的戰事並不會因為天策府的開立而停止,相反卻是越演越烈。

    庚寅日(初六),劉黑闥率大軍攻陷瀛州,殺死大唐瀛州刺史盧士睿,將瀛洲城屠戮一空,隨即殺氣騰騰的奔著觀州方向而去,而與瀛洲相距不遠的觀州城內,觀州老百姓恐劉黑闥破城之後再行屠戮之事,遂商議之後捉住刺史雷德備,舉城投降劉黑闥。

    丁酉日(十三日),毛州百姓董燈明等人因不堪忍受刺史趙元愷殘暴統治,遂殺死趙元愷宣布起兵響應劉黑闥。

    十一月壬寅日(十九日),劉黑闥大軍繼續向前推進,隨即攻陷定州,生擒定州總管李玄通。劉黑闥愛惜他的才能,想任命他為大將,奈何李玄通抵死不從,而李玄通的大部分手下均投靠了劉黑闥。

    身處監牢之內,原來的部下送給他酒肉,李玄通笑著說“各位可憐我身受囚禁之辱,幸以酒肉來開導安慰我,我要為各位一醉方休。”

    殊不知此時李玄通已知脫困無望,早已報以死誌,待眾人酒喝得正在興頭上,李玄通對看守說“我能舞劍,希望能把刀借我用一下。”

    看守不疑有詐遂把刀給了他,李玄通舞完後歎息道“我作為大丈夫受國家厚恩,鎮守一方,不能保全所守領地,還有什麽臉麵苟活於世呢!”

    此時一眾舊部才聽出話中含義,紛紛上前準備搶奪刀具,奈何李神通酒足飯飽力氣恢複了,遂舉刀剖腹而死。消息傳回大唐之後,李淵當堂大哭,命楚墨風在英靈殿為李神通設置衣冠塚,為了安撫其家人,下旨晉封李神通的兒子李伏護為大將。

    庚戌日(二十七),杞州人周文舉設計殺死大唐杞州刺史王文矩,以城響應徐圓朗。

    然而此時幽州發生大饑荒,李藝寫信給高開道請求救濟饑民,高開道遂回複應允,得知消息之後,李藝讓城內的老人小孩到高開道處去求食,高開道都給予厚待。

    見此情景李藝大喜,於是讓三千百姓,帶幾百輛車,一千多匹驢馬到高開道外領糧,誰知人到了之後,全部被高開道扣留了下來,隨即高開道與李藝斷絕關係,對外號稱燕王。

    高開道北麵聯絡突厥,南麵和劉黑闥勾結,帶兵攻打易州,奈何麾下兵員不足沒有攻克,遂大肆掠奪而去。

    一計不成,高開道又心生一計,派遣將領謝棱向李藝詐降,請求李藝出兵援救,李藝出兵接應謝棱,快到懷戎時,謝棱襲擊並打敗了李藝。

    隨後高開道幾次與突厥聯兵入侵,恒、定,幽、易幾州都受他的危害,得知消息的楚墨風親自手書一封差人送至高開道處,稱如若僅僅是內憂,還可饒恕高開道一命,奈何高開道竟然勾結外敵,此時彼岸花的必殺名單上已經把其名字寫上了。

    十二月乙卯日(初三),劉黑闥再度攻陷冀州,殺大唐冀州刺史麹棱。期間劉黑闥親自致函趙、魏兩地,竇建德的舊部紛紛起兵殺死唐朝官吏響應劉黑闥。

    庚申日(初八),大唐派遣右屯衛大將軍義安王李孝常帶兵討伐劉黑闥。卻不料劉黑闥帶幾萬兵馬進逼宗城,唐黎州總管李世勣駐紮在宗城,眼見賊軍勢大難以抵抗,遂決定放棄宗城逃走退守保州。

    甲子日(十二日),劉黑闥追擊李世勣等人,倉皇而逃的唐軍根本無心抵抗,被斬殺了五千名士兵,唯有李世勣隻身逃脫。

    丙寅日(十四日),洺州當地豪強在城中反叛響應劉黑闥。劉黑闥在洺州城東南祭告上天及竇建德,隨即進入洺州城。

    此後十日時間內,劉黑闥趁勢四處出擊,先是帶兵攻下相州,捉住大唐相州刺史房晃,而右武衛將軍張士貴突圍逃走。緊接著劉黑闥向南攻取了黎、衛兩州。

    自劉黑闥起兵反叛至今,不到半年時間就已然恢複了全部竇建德舊地。隨後劉黑闥又派遣使節北麵聯合突厥,頡利可汗派俟斤宋邪那率領突厥騎兵隨劉黑闥征戰。

    而見勢不對。右武衛將軍秦武通、洺州刺史陳君賓、永寧縣令程名振紛紛從河北逃回長安。

    一時間劉黑闥風頭正盛,而消息傳回長安之後,李淵先是在朝堂上大發雷霆,斥責楚墨風用人不當,誰知楚墨風不知為何當堂發飆,咆哮李淵當初聽信小人讒言駁回最初的計劃。

    李淵原本想趁機敲打他一番,誰知楚墨風掏出自己的腰牌,並順手摘了帽冠褪去朝服,徑直離開了太極殿,霎時間整個太極殿一片愕然。

    望著楚墨風離去的身影,李淵氣的跌坐在龍椅上,第二日早朝,李淵收到楚墨風請辭的折子,望著麵前這份言辭鑿鑿的折子,不知道的人看了,還以為李建成與一眾文臣與楚墨風有什麽深仇大恨一般。

    兵部尚書撂了挑子,而前方戰事又刻不容緩,李淵隻好將希望寄托在李世民的身上,隻聽李世民義正言辭地說到“啟稟父皇,非是兒臣不率軍出征,皆因此前的一係列計劃都是又祁國公製訂的,而且他始終關注著戰場的動向,如若沒有他的輔助,兒臣恐不能迅速結束戰事。”

    耳畔聽了李世民的話,李淵也知道之前這些事都不能怪罪到楚墨風的身上,進而有憤恨地望了李建成一眼,隨即緩緩地說到“此事是朕的疏忽,之前聽信小人讒言,應該早就派你兄弟二人出征平亂,奈何哎!”

    聽到李淵這一聲歎氣,李建成頓時猶如墜入冰窖,哆哆嗦嗦地強撐著站在大殿內,而身後的魏征(李淵氣消了之後給放出來了)則信步上前對著李淵說到“啟稟陛下,臣認為既然秦王殿下不願意出征,不如派太子殿下前往如何?”

    魏征的這番話,李淵頓時有些心動,剛要說話之際,隻見齊王李元吉走了出來,對著李淵說到“啟稟父皇,兒臣認為魏大人所言不妥,自大唐立國以來,基本每場大仗都是秦王與祁國公配合完成的,兒臣有幸親身參與了一回,二人的配合可以說是天衣無縫的,此時如若讓太子殿下前往,兒臣唯恐二人會因為無法配合從而貽誤戰機。”

    一見自己的四兒子也出來為楚墨風說話,李淵心想這孩子這是與他二哥和好了嗎?當下心中大喜,遂開口說到“既然元吉也說了此事必須世民與墨風合作,那麽傳朕口諭,祁國公請辭一事朕不應允,責令其速速回朝商議與秦王殿下出征事宜,另待朕與諸位臣工商議之後,再行決定進封其三女一子何種爵位,退朝。”

    當日李淵就派遣王德前往祁國公府傳旨,誰知王德走進國公府邸時,卻看見闔府正在收拾金銀細軟,好似要出遠門一般。

    王德見狀趕忙拽過一個仆人詢問,從仆人口中得知,昨日祁國公上朝回來之後,遂命令家中仆人開始整理一應物件,說是已開去一應官職準備返回張掖隱居。

    聽了這個消息之後,王德趕忙領著四個小黃門往內院跑去,待來到正廳前,發現楚墨風正在院子內抱著一壺茶品著,見王德到來楚墨風趕忙走上前笑著說到“今日是什麽風將王公公吹來了?”

    “叫國公爺見笑了,咱家是前來傳旨的。”王德聞言扯著公鴨嗓子笑了笑說到“國公爺趕緊接旨吧。”

    誰知楚墨風對著王德擺了擺手說到“麻煩王公公回去稟告陛下,就說草民決定輔佐秦王殿下平定劉黑闥,待叛亂平定之後,草民定當攜闔府隱居塞外,終生不回長安。”

    王德見狀正待上前勸阻,誰知楚墨風喚過史寒霜,將一個小包袱塞到其中一個小黃門手中,隨後伸手往門口一指說到“東西給你們王公公拿好,大門在那請恕草民不送。”說完轉身向著屋內走去。

    而後也不知是想讓王德聽見還是自言自語地說到“他若真有心,怎麽不把那個蠢貨太子廢了讓秦王上位?”

    眼見楚墨風離開,王德歎了口氣帶著四個小黃門離開了國公府,走在路上王德冷冷地說到“今日最後一句你們誰也當沒有聽到,如若傳到外麵,小心你們的腦袋。”

    四個小黃門深知皇宮內有些該聽有些不該聽,趕忙點頭稱是,隨即王德將事情回稟給李淵,而李淵聞言隻是笑了笑沒有做聲。

    丁卯(十五日),唐高祖下旨命令秦王李世民、祁國公楚墨風、齊王李元吉率兵討伐劉黑闥,一應大事由秦王李世民決斷

    俗話說用對的人做對的事,且看李世民迅速平定叛亂,再看楚墨風暗中落子布局,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