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枕邊之風 深宮毒計
字數:9048 加入書籤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李世民和楚墨風自駐防並州之後經曆連番血戰,最終依靠並州城外那場撼天動地的爆炸徹底瓦解了突厥大軍的攻勢,隨後收到消息的頡利可汗趕忙派遣使者前往長安議和,而後留下小股部隊草草撤軍。
連番大戰之後,秦王府各部將領麾下士兵損傷無數,而遠道而來的天策軍也有所減員,在代州都督藺謩派兵駐紮並州之後,李世民和楚墨風率大軍返回長安。
回到長安之後,楚墨風徑直回到府邸,而李世民則隨著李淵的禦輦返回了承乾殿。
東宮偏殿的一處房屋內,早先一步從豳州返回長安的太子李建成,此刻正與自己的親弟弟齊王李元吉圍坐一起大肆吃喝著。
將手中的酒杯重重地往桌子上一頓,李建成歎了口氣說到“這次又讓那兩個人撿了個大便宜,一場大戰間接促使突厥人退兵,這是多大的功勳啊。”
望著一臉忿忿不平的李建成,李元吉抿了一口酒,緩緩地說到“大哥,你說這突厥人也是,怎麽這麽沒用,若是”
李元吉的話還沒有說完,李建成豎起手指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隨即側耳傾聽了一番,發覺四下無人之後,這才壓低聲音說到“既然他回來了,那麽一段時間之內父皇應該不會派他出去征戰了,咱們得好好想想怎麽對付他。”
“尋個由頭說他意圖謀反?”李建成思索了片刻,有些陰險地說到“畢竟他秦王府現在儼然一副小衙門的模樣,府內應該會有豢養的死士。”
聽了李建成這一番看似精明實則愚蠢的話語,李元吉沒好氣地瞥了他一眼,心想大哥你真是有點慌不擇路了,這種白癡一樣的想法你也能想到,一個為了大唐拚死拚活的人,你誣告他謀反,難道你覺得父皇跟你一樣愚蠢嗎?
想到這李元吉先是一笑,隨即端起酒杯對著李建成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略有深意地說到“其實無論告他什麽罪,此事都不能由我們或者是我們手下的人出麵,最好的辦法是那幾位。”說完對著後宮方向指了指。
李建成見狀心領神會地應了一聲,隨即麵色詭異地笑著說到“那此事是你去說還是我去說?”
隻見李元吉露出一副‘我都懂’的表情,略帶打趣地說到“前些日子大哥不是才去了嗎?這次無論如何也該輪到弟弟我了。”
李建成聞言心有不甘地點了點頭說到“好吧,那一切就拜托弟弟了。”說完與李元吉借著無邊的夜色暢飲起來。
就在二人密謀合計之時,殊不知房門外一個瘦削的身影早已將二人的對話一字不落地記在心裏,而後又悄然裏離開此地,隱沒在無邊的夜色中。
第二日早朝,大唐皇帝李淵下令對此次各府道抗擊突厥的有功之臣大肆封賞,而位列榜首的正是駐防並州的秦王李世民和祁國公楚墨風,對於秦王李世民的封賞,李淵卻是頗為為難。
畢竟武德四年(年)十月,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且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此時因抵禦突厥再立新功,一時間李淵卻不知道該如何封賞。
望著龍椅上麵露難色的李淵,李世民赫然上前一步對著李淵說到“啟稟父皇,兒臣是父皇的兒臣,父皇既然是天下的主君,那麽作為父皇的兒臣,替父皇征戰是兒臣分內之事,何談封賞之事。”
眼見李世民如此上道,李淵當即眉頭舒展笑著說到“二郎此言差矣,如若每個人都像你這般不要封賞,縱然父皇心中有些欣慰,但是也不能寒了諸位的心,既然如此,那朕就提高你麾下將士們的賞賜吧。”
聽了李淵的話,李世民當即下跪說到“兒臣替麾下將士們謝陛下隆恩。”
望著麵前這個身材瘦削的年輕人,李淵心中不免有了一絲愧疚之意,從隨軍將領口中李淵得知了並州三場戰役的慘烈,自己這個兒子默默無聞地在外征戰,回京之後卻拒絕封賞,這是多麽優秀的品格啊,而自己卻始終對他有所猜忌,想到這李淵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悔意。
而一旁束手而立的楚墨風,看見李淵臉上的表情,心中不免暗自笑了起來,看來李老二的演技確實很好,竟然真的把李淵給騙到了,隻有這樣才能讓李淵在心中有愧疚的同時,不會被李建成和李元吉那兩個混蛋給蒙蔽。
想到這楚墨風臉上露出了一絲喜悅之情,沒曾想被回過神的李淵捕捉到,當即輕咳一聲問到“祁國公為何始終麵帶微笑,不知何喜之有?”
“啟稟陛下,臣方才聽聞秦王殿下不要賞賜,不禁想起了當時在並州城內秦王殿下說過的一句話。”聽見李淵點自己的名,楚墨風趕忙閃身出來,對著李淵拱手說到“此番我大唐將士上下一心,加之陛下天恩庇佑,這才將突厥人擊潰,想到我大唐在陛下的領導下國力日漸強盛,故而才喜由心生。”
李淵問言麵色一怔,詫異地問到“不知二郎說了什麽話能讓你小子記住?”
隻見楚墨風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朝服,對著李淵朗聲說到“秦王殿下說‘凡我大唐男兒死戰不退,犯我中原大地者雖遠必誅!’”
聽了楚墨風這番鏗鏘有力的話語,在場眾人無不為之動容,而李淵則是一拍龍椅噌地站了起來朗聲說到“好,好氣魄,我大唐子民就應該有這種氣勢,這句話說得好,朕甚是高興。”
眾人聽了楚墨風的話,不禁在心中暗自腹誹到,誰說這小子隻是一個會打仗的武癡,你看這一番話不僅點明了秦王在並州的功績,還間接地拍了陛下的馬屁,你看給陛下樂得已經合不攏嘴了。
隨後李淵笑著說到“我大唐子民皆知,但凡你與二郎領兵作戰,始終都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朕聽聞民間早已將你奉為軍神一般的人物,此番駐防並州之事朕也聽說了,你幾番率兵衝殺在前,數次身陷險境卻死戰不退,朕能有你這樣的駙馬也是朕的榮幸。”
隻見李淵側了側身子對身後的王德說到“傳朕旨意,晉封祁國公楚墨風為張掖王,食邑兩萬擔,一應儀同依例而行,爵位世襲並賜予丹書鐵券,準許其保留原有姓氏,朝廷不再加封國姓,同時將州治所張掖縣賜予其作為封地,封地內大唐子民免除三年賦稅。”
此言一出頓時驚起朝堂一片,李建成此時已然怔在原地不知所湊,一旁的魏征見狀趕忙上前一步說到“陛下,自古異性不封王,臣懇請陛下三思。”隨著魏征的話音一落,一眾李建成的附庸紛紛出列下跪說到“魏冼馬言之有理,臣等附議,望陛下三思。”
望著下麵跪著的一幹大臣,一絲不悅的神色在李淵臉上一閃而逝,正待說話之際,隻見時任禮部尚書的陳叔達走出隊列,向李淵拱手說到“啟稟陛下,臣以為陛下此舉並無不妥。”
說完對著一眾下跪大臣說到“諸位同僚不要忘了,此時是大唐武德八年,而如今天下的主人是陛下,你們一句自古,是否依舊對前隋念念不忘啊?”
此話猶如誅心一般,聽得在場眾人無不心驚膽戰,如若繼續勸諫,不是正應了陳叔達的話,對前隋念念不忘,屆時陛下雷霆大怒,自己小命都不一定能保住;可是如若不繼續勸諫,太子那邊又不好交代。思來想去伸頭一刀縮頭依舊是一刀,頓時讓跪在地上的人犯起了難。
誰知魏征眼珠一轉對著陳叔達說到“陳尚書貴為禮部尚書,那應該知道一應封賞應該依禮而製,既然此前沒有這個禮,那麽陛下更不應該開古人之先河,而陳尚書如若不遵從禮法,未免有些失職了。”
一句話頓時將陳叔達噎住了,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而一眾跪地官員見狀心中不免欣喜萬分,魏征見狀不由地笑了笑,正待繼續開口勸諫,誰知長孫竭羅的親哥哥長孫無忌突然站出來對著魏征說到“魏冼馬,本官說一句不該說的話,此時是陛下準備賞賜自己的駙馬,論起來這算是陛下的家事,魏冼馬既不是皇親又不屬國戚,肆意幹涉陛下的家事,未免有些僭越了吧?”
聽了長孫無忌的話,陳叔達霎時間組織好了語言說到“魏冼馬,你若要跟本官論禮法,那本官問你一句,陛下是天下的主人,你我都是陛下的臣子,臣子既為仆人,什麽時候主人需要看仆人的意願做事了,況且你隻是太子洗馬,如若陛下旨意不合禮法,也應該是由我這個禮部尚書進言勸諫,你是不是有些越權了?”
長孫無忌和陳叔達一番連珠炮頓時將魏征噎得啞口無言,而朝堂上的李淵則是在心中隱隱叫好,望著堂下依舊跪著的大臣,李淵心想你們這群人,隻要朕賞賜楚小子和二郎,你們就跳出來反對,以為朕不知道你們早已唯太子馬首是瞻嗎?你們如果能擊潰突厥人,朕絕對不封賞他們,自己沒本事隻會在這裏大呼小叫的,一群飯桶。
想到這李淵冷哼一聲說到“陳尚書言之有理,朕是大唐的皇帝,古人沒有的禮法,隻要是合情合理的,朕願意開之先河,詔書就按照朕的旨意頒發,今日朝堂上下跪的諸位,連續三年俸祿減半。長孫無忌、陳叔達二人言之有理,賞賜玉如意一對,絲帛二十匹。另外準許鑒於邊關依舊戰事頻發,準許張掖王派遣部下代替自己前往封地治理。退朝。”說完一甩衣袖向著後殿走去。
隨著李淵離去,朝堂上依舊下跪的幾位如喪考妣般癱坐在地,眼神空洞地望著地麵不知道在想些什麽,而束手而立的太子李建成,臉上則是青一陣白一陣地不停變換。
隻見李世民徑直走到楚墨風麵前,伸手捶了他一拳說到“行啊小子,異姓封王且賞賜封地,你這在大唐還是頭一個啊。”
誰知楚墨風瞥了一眼遠處的李建成,隨即拉著李世民向外走去,來到大殿外楚墨風這才對著李世民說到“我的秦王殿下,你還嫌事不夠大是嗎?沒看方才太子的臉上像開了染坊一樣,你還刺激他。”
“唉,說這些做什麽,走走走,今日你得了封賞,該著你請客了。”李世民見狀露出一副不屑一顧地表情說到“快好好想想咱們去哪裏小酌幾杯?”
楚墨風思索了片刻說到“我建議你邀請陳尚書和長孫大人一同前往,今日之事看似他二人是在幫我,實際上卻是在幫你,畢竟我得了實惠對你才能有幫助,所以你理應對他二人當麵致謝。”
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與楚墨風二人徑直來到諸位大臣的官轎處等候,不一會隻見長孫無忌和陳叔達二人聯袂而至,一見楚墨風和李世民站在原地,陳叔達笑著對長孫無忌說到“長孫大人,還是您能掐會算,果然秦王殿下和張掖王殿下在此等候。”
隻見長孫無忌笑了笑,對著李世民說到“去哪裏你們說吧,注意避開一些人的耳目最好。”
李世民轉頭望向楚墨風,隻見楚墨風詭異一笑說到“去東市吧,那裏有幾家不錯的館子,而且絕對安全。”
三人點了點頭,各自踏上官轎,隨著楚墨風向著東市走去,來到東市內一家懸掛著無名匾額的酒肆內,李世民三人遣走了轎夫,隨著楚墨風徑直走了進去。
一進門酒肆掌櫃趕忙上前招呼到“楚公子、還有這幾位客官裏麵請,小店有來自西域的美食,還有胡姬歌舞表演,諸位是需要一個單間還是就在大廳內落座呢?”
望著大廳內熙熙攘攘的食客,楚墨風對著酒肆掌櫃點了點頭說到“給我們一個寬闊點的單間吧,另外今天米珊娜姑娘不會又沒有時間為我表演歌舞吧?”
隻見酒肆掌櫃微微一笑說到“楚公子哪裏的話,米珊娜可是念叨了您好幾日了,稍後小人就去跟她說的。”
楚墨風見狀點了點頭,隨即領著三人徑直上了二樓的一個單間內,而就在李世民與酒肆掌櫃擦身而過的時候,驚奇地發現此人正是此前長安爆炸案的莫利羅,當下正準備驚呼,卻被楚墨風一把拽住拖上了樓。
進入單間之後,長孫無忌笑著對楚墨風說到“殿下似乎常來這家酒肆啊,看掌櫃與你如此熟悉,常客吧?”
隻見楚墨風對著長孫無忌笑了笑,露出一副是男人就懂的表情,而一旁的陳叔達礙於年齡的緣故,無奈地搖了搖頭。
四人坐定之後,不一會兒就有幾名侍女端著各色美食走了進來,將食物布置好之後又緩緩地退了出去。楚墨風見狀端起執壺給三人斟滿酒,隨即舉起杯子說到“今日還要多謝二位大人在朝堂之上為在下出言力爭,這杯酒在下敬二位大人。”
三人聞言隨著喝了這杯酒,此時門口突然響起了一陣清脆的敲門聲,楚墨風聞言趕忙問到“何人在外麵敲門?”
隻聽門外傳來一個帶有西域氣息的糯糯的聲音說到“楚公子,奴家米珊娜前來為楚公子以及貴客表演歌舞。”
話音一落隻見楚墨風信步走到門前,伸手把門打開,隻見門外站著一個頭戴麵紗身材妖嬈,一身胡姬打扮的女子,身後還跟著兩個拿著樂器的女子。
隻見為首這名叫做米珊娜的女子微微一笑說到“楚公子好久都沒有來酒肆了,方才聽掌櫃說您到了,米珊娜心中掛念著楚公子,所以就迅速趕來了。”
聽了米珊娜的話,楚墨風笑著將三人迎了進來,隨即關上門對著陳叔達三人說到“不要小看這間沒有店名的酒肆,自打開業至今,長安城但凡有點名頭的富家公子,皆是這裏的常客,蓋因米珊娜姑娘的舞蹈千金難求,很多人就算是有錢都未必能欣賞的到。所以今日你們三位是有福氣了。”
誰知聽完楚墨風的話,米珊娜卻盈盈一笑說到“幾位貴客不要聽楚公子抬舉奴家,奴家一屆蒲柳之姿,這舞蹈隻為有緣人跳的。”
隨後楚墨風笑著說到“那今日就有勞米珊娜姑娘了。”說完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伴隨著歡快的西域樂曲開始欣賞起米珊娜的舞蹈。
就在楚墨風以李世民的名義宴請長孫無忌和陳叔達之際,大唐水凝宮內,李元吉此刻正在尹德妃處做客,此刻除了門外兩個侍女之外,整個水凝宮的仆人盡數被打發去休息了。
那張隻有皇帝才能登上的繡榻上,此刻正在上演著肮髒的一幕,兩個著上身的軀體糾纏在一起,隻見李元吉摟著尹德妃低聲說到“我和大哥的意思是想個辦法在父皇麵前數落秦王一番,但是此事我和大哥又不能出麵,隻好來求你了。”
李淵最寵愛的妃子之一尹德妃此刻蜷縮在李元吉的懷中,絲毫沒有羞恥感地說到“無妨,隻要你大哥記得當初承諾我和張婕妤的事情就好。”
“放心,你這麽會疼人的小妖精,大哥怎麽能忘了你了。”隻見李元吉伸手捏了一下尹德妃的下巴,麵帶猥瑣地說到“縱然大哥忘記了你,我可是忘不掉的。”
隻見尹德妃嬌笑一聲,隨即又與李元吉糾纏在了一起。
大約過了一個多時辰,李元吉離開了水凝宮,隻身前往了水絮宮麵見了張婕妤,隻不過水絮宮內並沒有上演方才那不知廉恥的一幕,這倒不是張婕妤此人潔身自愛,而是今日恰逢張婕妤身子不爽利。
沒有了那些繁瑣卻美妙的過程,李元吉直接說明了來意,聽完李元吉的話,張婕妤麵色凝重地說到“此事不能操之過急,想當初本宮央求陛下將那些良田給了我父親,奈何那秦王先行一步將良田賜給了李神通,導致我父親始終鬱鬱寡歡,所以說我對秦王恨之入骨,隻不過他此番大捷歸來,短時間內無法對其下手,此事容本宮與尹姐姐商議一番再說。”
李元吉點了點頭,隨即離開了水絮宮,或許此時該著他命不該絕,李元吉前腳剛走,李淵後腳就駕臨水絮宮,得到消息的張婕妤趕忙命人將宮內收拾一番,隨即等著李淵的到來。
李淵進入水絮宮之後,接受了張婕妤以及一眾宮女仆人的參拜,隨後徑直走到床上躺了下來,而張婕妤很自覺地給李淵按摩起來。
隻聽張婕妤輕聲問到“陛下今日怎麽得空來臣妾這裏了?”
“朕在禦書房批閱奏折有些煩悶,突然想起愛妃,便想著來看看你。”閉目養神的李淵,透著無盡的疲憊說到“命人準備午膳吧,朕用過之後在你這裏休息一番再回禦書房。”
聽聞李淵要在這裏用膳,張婕妤趕忙命令身邊的宮女前去準備,而後坐在床邊為李淵按摩手臂,佯裝不經意地說到“陛下,臣妾給您講點事情解解悶吧。”
李淵點了點頭沒有說話,隨後張婕妤輕聲說到“前些日子臣妾家人進宮探望臣妾,給臣妾說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說是山東一帶最近有人在以大量的財帛招募當地豪強,臣妾家人多方打探得知,這些人來自京城,被招募的對象不經意間透露,說是來人是要招募人進京城做大事的,臣妾也不知道這京城有什麽大事可做,不過臣妾的家人倒是打聽到雇主的名字,聽說叫做什麽張達的,而他的哥哥似乎是秦王府麾下的叫做張亮。”
誰知張婕妤的話音剛落,李淵突然睜開雙眼直起了身說到“此話當真?”
張婕妤見狀先是被嚇了一跳,隨即一臉無辜地說到“陛下,臣妾怎麽會誆騙您呢?”
說來也巧,李世民麾下確實有一個叫張亮的,而此人也正有一個弟弟叫張達,張達此人長期在山東一帶招募江湖人士,但是並不是給李世民招攬,因為張達算起來也是遊子中人,招攬江湖人士是為了填充到天策軍中,但是此事卻被隱藏在秦王府的奸細告訴了李建成,李建成隨即通過李元吉告訴了尹德妃和張婕妤。
此番張婕妤的話一出口,李淵心中頓時大怒,心想二郎你小子枉我如此信任你,沒想到你背著我竟然私自招募人手進京,為了做什麽?能在京城做的大事除了篡位沒有別的了,想到這李淵下了床滿臉憤怒地離開了水絮宮。
望著李淵離去的身影,張婕妤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且看禦書房李世民百口莫辯,再看太極宮楚墨風語出驚人,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