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天下一統(二)
字數:1873 加入書籤
盧遠自己都沒想到殺了四大聖僧,還會帶來這種效果。
他原本想的隻是站在李唐一邊的高手太多,先殺幾個讓他們少點人,沒想過還有讓慈航靜齋同李唐之間產生矛盾,加劇李唐內部矛盾的效果。
但李唐出現問題,對盧遠卻是一件好事,趁李唐和慈航靜齋沒反應過來,盧遠發兵吞並了林士宏好大一塊地盤,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再次擴張了很多。
林士宏被李唐打殘,李唐沒得及消化完這塊肉,卻被盧遠占了便宜。
到嘴邊的肉被人搶了,李唐對此本該暴怒異常,卻詭異地保持了平靜,甚至還向盧遠派來了使者,傳達他們的善意。
這批過來的使者很有意思,都是自李唐而來,卻分為兩批三方。
一批是李淵和李建成派來,光明正大地代表李唐的使者,這名使者來頭不小,乃是博陵崔氏出身,崔家子弟崔仁師,也是一位名留青史之人。
另一批是李世民的使者,來頭更加不小,一人是“房謀杜斷”之中的杜如晦,另一人則是師妃暄,這二人雖同為李世民使者,但師妃暄又代表了慈航靜齋。
因此是兩批人三方勢力!
兩批人不是同一時間趕到的揚州,但雙方都心知肚明對方的存在。
崔仁師、杜如晦分別帶來了李淵和李世民給盧遠開出的條件。
李淵格局沒李世民大,李世民給盧遠開出的條件比他老子優厚多了,隻要盧遠肯俯首向李唐稱臣,那麽他可封盧遠為江南王,世襲罔替,並允許盧遠在南方搞自治,朝廷不會插手幹預。
李世民的意思其實就是:隻要你在名義上向我李唐稱臣,我便可以允許你在南方世代為王,搞自治,當南方的土皇帝。
當今天下,除了殘餘的幾個小反王,李唐隻剩盧遠這一個對手,便可一統天下、
李世民之意是讓盧遠向李唐稱臣,隻要盧遠稱了臣,那麽李唐便在名義之上完成了天下一統,成為繼隋室之後的天下正統。
因此,李世民才向盧遠許諾,可封他為江南王,允許他在南方自治,李唐朝廷還不會插手幹預。
李世民派使者來做這件事,有幾個潛在的目的,一、若事情做成,他可獲得巨大的聲望;二、他在李唐會更有話語權,因為他促成了李唐在名義上一統天下,這份功績,即使李淵也無法無視;三、盧遠是他的使者勸降,那在其他人眼中,盧遠也就等同於站在他李世民這邊。
但李世民許諾雖好,可在盧遠看來,隻是個既不好看,也不中用的口頭支票,現在他不用李唐封他為什麽王,也是南方的土皇帝,南方本就在他的管轄之內,何須他李唐承認?
何況,隻要向李唐投降稱臣了,李唐就會放過他?那李密和蕭銑是如何死的?
李唐現在能給他開條件,願意封他為王,那是因為李唐一時半會兒沒法攻打他,不能實際一統整個天下,所以才先追求名義上的一統。
等到李唐準備充足,覺得有能力收拾他時,肯定不會容忍他在南方逍遙快活,仍舊會派兵攻打,到時,之前許諾的種種好處全都是在放屁。
而且,這稱臣也很要命,一旦盧遠向李唐稱臣,便表示認了李唐為主,李唐為正統,日後盧遠和李唐再起矛盾,那盧遠在名義上便是造反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