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搬弄是非

字數:2691   加入書籤

A+A-


    下雨天,大家不用出工,但是想要賺工分的人可以到村中心位置的倉庫位置去幫忙幹活。

    至於幹的活兒嗎?

    當然是編東西。

    張大嫂一個人坐在角落裏編東西,下雨天公社小學不用上課,所以張冬生和張小雨跟著張大嫂一起過來。

    正好在玩碎竹簽,搭房子,和村裏別的小孩一起。

    張大樹送張小秋去縣城了。張大哥也出門去了,張大嫂問也不回答。

    八成是上山去了。

    至於為什麽上山還不是想看看有沒有什麽東西,可以給兩個小家夥補補。

    昨晚吃了一頓紅燒肉,兩個小家夥激動的好久才睡著。

    睡前還在嘀咕著能夠再吃一次肉就好了。

    自己的孩子,自己心疼。

    外麵下著雨,山上路滑,也不知道張大哥怎麽樣了。

    張大嫂心緒不寧的編著籮筐,周圍坐著也在編籮筐相熟的女人。

    環顧了四周,沒有看到張小秋,就跟張大嫂搭話。

    “金花,怎麽沒有看到你家小姑子。”

    張大嫂姓楊,名金花。

    是張家村本村的人,張家村一共有四姓人,因為姓張的人多一些,所以建國前叫做張家村,建國後因為政策的原因,又叫做張家生產大隊。

    其餘的三姓就是楊,吳,劉。

    女人話音落下,旁邊的婦女也跟著嘀咕。

    “是呀,平時這種時候她都會過來幹活的。”

    楊金花心神恍惚,想到自己男人因為一點吃的大雨天還得冒著雨上山。

    姑子一個女的,就是因為念過書的原因,就可以進城當工人去了。

    心裏不痛快,順嘴就說了一句。

    以後她都不會來幹活了。”

    周圍的人聽了楊金花這話心裏都產生疑惑,卻是都豎起耳朵聽著,沒人開口問。

    話說張大樹家的閨女雖然與張家村的閨女不同,是念過書的,但是畢業以後,每天都會給家裏上工的人送飯,時不時的打豬草還有編籮筐賺工分。

    張大樹這人是疼閨女,但是還沒有疼到沒邊,什麽活也不幹。

    楊金花這一副不痛快的樣子說出來,怕是有貓膩,想到人家張小秋是念過書的初中畢業了。

    想來是有了其他的出路,不用靠著那麽點工分吃飯。

    所以,楊金花這才如此的不痛快。

    如此便解釋的通了。大家就更加疑惑了,張小秋為什麽以後都不幹活了。

    第一個忍不住的就是富貴嬸。

    本來就氣張夏立搶了自己兒子的工作,現在聽到楊金花的話,哪裏還能不發作?

    “咋滴,大隊長的女兒就不用參加勞動了呀?”

    旁邊一樣得紅眼病的人聽了富貴嬸這話還不得急忙附和。

    “就是就是,老首長都說了勞動最光榮。”

    這話說的楊金花心驚膽戰,不用幹活的那是什麽人?舊社會的地主,壞分子楊金花是對公公婆婆的有些做法不滿。

    但是到底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一個人不好,全家誰也別想好過。

    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楊金花急忙解釋,忘了出門前張大樹交代了的等張小秋工作穩定了些再聲張的話。

    “不是,她到縣城製衣廠當記貨員去了,今天一早就走了。”

    這事情一攤開來說,大家都眼紅了,縣城製衣廠呢,那可是進城當工人了呢。

    一時周圍都是酸言酸語了起來。

    “喲,製衣廠工作的呀,一個月得不少錢的吧?”

    “可不是。”

    “怎麽說最少也得十五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