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農業專家

字數:2930   加入書籤

A+A-




    鬆雞佬回到家裏,脫了衣服,扛著工具,隨手拿了個月餅,一邊吃一邊又回到田地上去助草。
    臨近中午時候,鬆雞佬累得滿頭大汗,又渴又困,於是就走上石坑大堤壩上,找個竹林休息。
    鬆雞佬坐在竹林裏,望著河灘舀到排水管上,緩緩地流到石坑村前的那片稻田上,澆灌著即將抽穗的水稻。
    水車前麵,有兩檔的網紅在做直播帶貨。其中一檔就是寡婦來銀,她這段時間都在帶貨賣罐裝茶葉,賣茶餅,送茶具。今天不見她女兒夏家燕過來人幫忙,也不知道是跑到哪裏了。而旁邊的黑鬼三正坐在大獅鼓上抽煙,-邊抽煙一邊望著對麵的來銀,心裏麵在想些什麽就不大清楚了。
    因為臨近中秋節的緣故,水車工地副總夏木狗利用中午休息時間來給黑鬼三送月餅了。因為黑鬼三是夏木狗老婆的親表哥,禮尚往來是必須的,況且黑鬼三怎樣說以前都是個人物,現在雖然靠拄拐杖走路,但虎老雄風在。
    夏木狗走近黑鬼三,把月餅禮盒放到獅鼓上,叫了聲“三表哥,送盒月餅給你吃的。”,黑鬼三就說:“送個六七咩,現在的月餅好個六七吃的?我早上才丟了兩個去喂狗。”夏木狗就說:“好不好吃就另外一回事,但作為親戚,這個禮數就是不能少的。”說完就遞了支煙給黑鬼三。黑鬼三把煙叼著,也懶得去點火,夏木狗見了,就“啪”的一聲給黑鬼三點上了。
    夏木狗問黑鬼三現在做網紅賣茶葉能揾到吃沒有?黑鬼三就說:“別人就不知道,反正我是掙不到錢了,如果沒有份低保,我早就要出去做乞丐了。所以我現在都經常停播,粉絲也開始一天天的減少了。看來我是不適宜在網上混了。今天我就是在這裏等跛腳七過來,把這口大獅鼓拉回村裏麵的。”
    夏木狗就問黑鬼三回村之後有什麽打算?黑鬼三說自己現在腿腳不靈便,做什麽都不方便,就算是做鬼也不靈了!
    夏木狗就鼓勵他不要灰心,天無絕人之路,你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的。
    就在這時,跛腳七的三輪車駛過來了,在河堤壩上停了,就下來扛大獅鼓。剛把獅鼓扛上河堤,就來了個人,原來是水車工地上的範東廉,他正捧著飯兜在吃著午飯,問跛腳七這口大獅鼓賣不賣?跛腳七拿不定主意,就問黑鬼三:“三哥,這個四眼仔問你這個獅鼓賣不賣的?”
    黑鬼三就說:“賣六七咩,又不是我自己的,是我們下朗村集體的,我怎敢賣?你都混七帳的!”
    跛腳七把獅鼓推上了三輪車,又扶黑鬼三上了車,又把拐杖和夏木狗送的那盒月餅丟了上去。然後問黑鬼三:“下一步怎麽樣走?”黑鬼三就說:“先回思源農莊,把那煮飯架罉也帶上,順便給夏有財打聲招呼,來個好聚好散。”
    跛腳七發動了車子,車尾庇股冒煙,然後就向著思源農莊而去。
    現在河堤上站著夏木狗和範東廉,夏木狗問範東廉你想賣這個獅鼓有什麽用途?範東廉就說是打算用來做展示物品,村裏麵準備搞個文化展示廊,叫我負責策劃,我隨便問問的,他不賣就算了。
    範東廉捧著飯兜,打算回到往日自己一直坐著吃飯的那個竹樹頭,但走近一看,那裏已經是坐了個人,這個人正是鬆雞佬,他鋤地累了,專門過來這裏休息的。
    範東廉見有人占用了位置,隻好坐到旁邊的的大鵝蛋石上去吃飯了。
    範東廉扒了幾口飯,望了望鬆雞佬,鬆雞佬也望了望範東廉,覺得有點麵熟,就問範東廉:“四眼哥,望牛嶺的補鍋生你認識嗎?他還在嗎?”
    範東廉就說:“他是我老爸!還在。”
    鬆雞佬就說:“我果然是沒有猜錯,原來你真的是他兒子。告訴你吧,我跟你爸是小學同學。”
    範東廉聽說是老爸的同學,於是就摸了包煙岀來,遞了支給鬆雞佬,問他吃過午飯沒有?鬆雞佬就說剛吃過月餅,還飽,午飯就不回家吃了,放到今晚和晚飯一起吃。
    鬆雞佬問範東廉現在做什麽行業?範東廉就說在水車工地上掄大木錘打木樁的。鬆雞佬就說:睇你又戴眼鏡又斯文,應該是個文化人,怎麽會來打這牛工的?
    範東廉不回答,過了會就問鬆雞佬來這裏幹什麽的?鬆雞佬指指農業。”
    範東廉就說鬆雞佬有眼光,能把握好機遇,說自己也是看好農業的,說農業是這行是永久的,是無可替代的,具有長遠的發展前景。
    鬆雞佬就說:搞農業好是好,但就是難找到接班人。現在許多農田都荒廢了,田地上就隻剩下我們這批60後老骨頭在苦苦支撐著。估計等我們這批人走光了,這田也會沒有人願意去耕種了。四眼仔,你說為什麽會出現這種狀態的?
    範東廉說現在有一種專家專門研究農業生產的,你可以通過正規渠道去谘詢下,了解下具體的情況的。
    鬆雞佬就說:“現在公家真的是養著一批從未下過田,但又專門從事研究農村農業的專家嗎?他們在這方麵有什麽研究成果沒有?”
    範東廉就說:研究成果肯定是有的,如果沒有成果,他們也不好意思拿工資補貼五險一金啦。他們提出了在農業界前所未有的觀點:鼓勵農民進城購房居住,把農村的房子出租,白天在農村耕田,晚上開車回城亨受都市生活。又有專家提議在山上開辟梯田,從江河引水灌溉,加大水稻種植麵積。也有專家提出農業是高利潤行業,要增加某項稅收……
    鬆雞佬實在是聽不下去了,就問這些專家住哪裏的?我叫北水大嬸擔尿去潑醒他們。丟他鹵味,他們從未在農村生活過勞動過,根本就不了解農村的實際情況。他們憑什麽當上了這個專家,隨便叫個農民去當,都比他們好一萬倍!
    範東廉“籲”了一聲,意思是叫鬆雞佬別說了,田地可以隨便怎麽樣鋤都可以,但真話真的不能亂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