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杜小雪
字數:2663 加入書籤
城內更一番特色一家商號好似是另擔貨運樣子,貨運物流己具雛形,隔壁又是一家香油加工作坊,香油銷售形勢很好,還有車馬運送,並且貨源充足,己是初具規模了,一棟幾層樓的客棧,門前客人熙熙攘攘,裏麵客人也不少,定是大賈富商住的,過街的一間店鋪還有修麵的,在城內是特別注意儀表的。城市功能真是齊全,吃穿住用樣樣都有,一家綢緞莊店麵很寬,裏麵放滿各色彩綢景帛,可見當時的養蠶織錦相當發達了,送水的生意也很好,地下水好似礦泉水甘甜清爽著呢。就在城內這一小塊地方就有兩家診所,楊大夫精於瘡瘰外科,趙太丞醫術更高明,男、婦、兒科都很精通,各種丸散樣樣齊全,當時醫療水平相當高了。
從內城方向走來一隊人馬,前麵有儀仗開道、好威風的,常言道文官坐轎,武官騎馬,的確是一個武官,後麵還有人替他拿著一把關刀。另有兩人在碼頭兩手拉著嚼口,這是害怕驚馬或失前蹄最有效的方法。5
曲諫
清明上河圖並非隻是簡單的描繪百姓風俗和日常生活,在商業繁榮的表麵之下暗藏玄機,明線下交織著一條令人心悸的暗線,同時又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通過表現驚馬闖郊市為伏筆,鋪墊出全卷矛盾的視覺中心,船與橋的險情和橋上文武官員爭道交織成的矛盾**,還有前後出現的軍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渙散、國門洞開、商貿侵街、商賈囤糧、酒患成災等場景。張擇端以畫曲諫,提出對城防、安全、交通等諸多社會問題的憂慮。6
從文獻中可知,汴京是十二世紀初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達137萬,8廂120坊,絕大多數建築都是磚木結構。北宋經曆了40多次特大火災,因此消防是當時朝野最關注的嚴峻問題。當時汴京的防火措施非常嚴密,每個坊都設有一座望火樓,專門觀測火警。樓下有被稱為“潛火兵”的軍隊駐守,專司消防。餘輝說,張擇端畫了望火樓,但樓上無一人觀望,更誇張的是,望火樓下的兩排兵營被改作了飯館。6
清明上河圖上懶散的兵卒
比消防缺失更可怕的是城防的渙散。畫中,城牆上下沒有一個守衛,土牆上麵也沒有任何城防工事,連射箭的城垛也沒有,甚至連虛設的城防都沒有。原本應該是有重兵把守的城防機構所在的位置,居然是一家商鋪,老板正在驗貨,賬房在記賬。從畫麵上看,整個汴京正沉浸在濃厚的商貿氣氛中,完全是一座不設防的都城。這不是張擇端的有意設計,而是真實地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漸衰敗的軍事實力和日趨淡漠的防範意識。6
畫卷中有很多船,其中大量的是運糧的私家船。表麵看來這是一種商貿興隆的景象,實則反映出當時政府的一項重要失誤:宋徽宗將大量運糧的官船用去運送花石綱,使得糧食運送出現問題。私船趁機而入,並漸漸把持住了城市的糧食市場,進而操控糧食價格。6
城門邊,稅務官指著麻包說出了一個想要的數字,引起貨主們的不滿,一車夫急得張大了嘴嚷嚷了起來,吵聲之高,驚動了城樓上的更夫向下張望。北宋的冗稅製度激發了官民之間的對立情緒,這一場景象征著當時緊張的官民關係。6
清明上河圖上因稅款發生爭執
畫中兩處出現瀆文悲劇,車夫把被廢黜的舊黨書寫的大字屏風當作苫布,包裹著舊黨人的其他書籍文字裝上串車,奉主人之命推到郊外銷毀。反映了當時政治鬥爭的殘酷和對文化藝術的破壞程度。6
卷尾,畫家描繪一個驚險的場麵:兩輛四拉馬車急轉飛馳,橫衝直撞,路人尚未來得及躲閃還出現臨時性的侵街現象,即在城門口有富人占道舉行殺黃羊祭路神送客的情景,足見城市管理之混亂,隨意性泛濫。6
張擇端欲通過清明上河圖向宋徽宗展現一些社會頑疾。由於宋太宗采取鼓勵文人諫言的政治措施,關注社會現實和朝廷政治成為宋代畫家較為普遍的創作趨向。北宋官吏利用繪畫向皇帝表述民情的手法不止一例,如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是北宋的大災之年,光州司法參軍鄭俠借工匠繪製的流民圖請求宋神宗停止王安石的變法活動。遺憾的是,宋徽宗迷戀精繪祥瑞和吉兆,他看出清明上河圖的畫中用意,不願收藏,隻在卷首題簽後就將其賞賜出去。6
鑒賞聽語音
從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幾個非常鮮明的藝術特色:此畫用筆兼工帶寫,設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畫,即所謂“別成家數”。構圖采用鳥瞰式全景法,真實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繪了當時汴京東南城角這一典型的區域。作者用傳統的手卷形式,采取“散點透視法”組織畫麵。畫麵長而不冗,繁而不亂,嚴密緊湊,如一氣嗬成。畫中所攝取的景物,大至寂靜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小到舟車裏的人物,攤販上的陳設貨物,市招上的文字,絲毫不失。畫麵中,穿插著各種情節,組織得有錯落有致,同時又具有情趣。5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虹橋局部
內容
內容豐富,描繪東西繁多。清明上河圖在表現手法上,以不斷移動視點的辦法,即“散點透視法”來攝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廣闊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細到舟車上的釘鉚、攤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諧的組織成統一整體,在畫中有仕、農、商、醫、卜、僧、道、胥吏、婦女、兒童、篙師、纜夫等人物及驢、牛、駱駝等牲畜。有趕集、買賣、閑逛、飲酒、聚談、推舟、拉車、乘轎、騎馬等情節。畫中大街小巷,店鋪林立,酒店、茶館、點心鋪等百肆雜陳,還有城樓、河港、橋梁、貨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