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激戰
字數:2876 加入書籤
其中元謀古猿是繼祿豐之後在中國乃至亞洲地區發現的數量最豐富的第三紀古猿化石材料。在過去的十餘年裏,有關學者對這批材料做了一些研究並就上述問題進行過探討。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對涉及元謀古猿分類及演化地位的許多問題還不是很清楚,而澄清並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做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工作。劉武等人在1999對在元謀發現的古猿牙齒測量數據與現生大猿及開遠、祿豐古猿牙齒尺寸上的相似與差別程度進行了對比,試圖就元謀古猿與現生大猿及開遠、祿豐古猿的關係進行探討。結果提示元謀古猿在係統分類上與開遠及祿豐古猿接近,而與大猩猩、黑猩猩、猩猩等現生大猿類較遠。在元謀古猿與開遠和祿豐古猿關係的分析方麵提示元謀、祿豐和開遠三處古猿牙齒的尺寸比較接近,其中元謀與開遠更為接近。綜合對元謀古猿牙齒測量數據的統計分析與對比結果,劉武等人認為中新世生活在雲南不同地區的古猿也許在係統分類上比較接近。
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化石和用火遺跡最豐富的遺址,世界上內涵最豐富,資料最齊全的直立人。先後發現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化石,還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共十萬件以上。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發現於北京周口店,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製石器,已會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的生活。有些學者認為,當時已會製造骨角器。除狩獵外,可食的野果、嫩葉、塊根,以及昆蟲、鳥、蛙、蛇等小動物也是日常的食物來源。在北京人住過的山洞裏有很厚的灰燼層,最厚處達6米,灰燼堆中有燒過的獸骨、樹籽、石塊和木炭塊。表明北京人已經會使用火和保存火種。研究發現,北京人通常幾十人結成一群。壽命很短,大多數人在14歲之前就夭亡了。
北京人
發現史聽語音
這處遺址是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質學家安特生和美國、奧地利的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發現的,1927年起進行發掘。1929年12月2日,中國考古學者裴文中在周口店龍骨山山洞裏,發掘出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化石,他興奮地斷定,這是遠古人類的遺骨。此後,考古工作者在周口店又先後發現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還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物品,共十萬件以上。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遺跡最豐富的遺址。[4]
周口店遺址“北京人”複原像
這些考古發明,為研究北京人的體格形態及勞動、生活情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而在此時期所發掘出來的頭蓋骨卻在1941年時下落不明,成為曆史上的一個謎團。現存唯一真標本是1966年從頂部堆積層發現的一個北京人頭蓋骨的模型。後來又發現了石製品、骨角製品。
北京人頭蓋骨化石-額骨發現於1966年5月
當年參與挖掘的中方人員包括後來的院士賈蘭坡先生,隨著他的去世,一批當年挖掘的照片無人整理保管。
範文瀾《中國通史》第一編:“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裏,一九二九年發見生存在約四、五十萬年前的猿人頭骨、牙齒、下顎骨和軀幹骨化石。這種猿人被命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叫‘北京人’)。他們已經知道選取礫石或石英,打擊成為有棱角的石片,當作武器或生產工具來使用。他們居住在石灰岩的山洞裏,用木柴燃火,燒烤食物。
體質特征聽語音
北京人的顴骨高突。平均腦量均為1043[5]毫升。身材粗短,男性平均身高為162厘米,女性平均身高為152厘米,其麵部較現代人稍短,而向前伸出,前額低平,鼻子寬扁,眼眶上緣有兩個互相連接的粗大眉骨,嘴部前伸,牙齒粗大,上下顎骨向前突出,沒有下頦。[3]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北京人的生活聽語音
北京人是用天然火,所謂的天然火不是人工取的火,而是打雷正好擊中幹燥的木頭,點燃了火,又或者是火山爆發和森林火災。晚上輪流看火,他們是用灰來保存火種的。
當時北京人生存的地區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氣候溫暖濕潤。這裏常有動物出沒,如梅花鹿,野馬等,也有豐美的水草。{科學家主要根據出土的動物和植物化石來研究當時的壞境}北京人用石塊、獸骨和鹿角等製作各類工具。他們製作石器的技術比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製方法,製作成不同類型的工具。如尖狀器、刮削器、石錘和石砧等。使用這種打製石器的時代,叫做舊石器時代,北京人使用這些工具獵取動物,采集植物果實。他們結成群體生活在一起,共同進行獲取食物的勞動
那一時期他們用火烤著東西吃,晚上睡火邊,這樣可以取暖,還可以趕走野獸,因為野獸怕火。
那時的周口店一帶,深林茂密,野草叢生,猛獸出沒。北京人用錘擊、砸擊的方法,將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出土的有砍斫器、刮削器、雕刻器等,把樹枝砍成木棒,憑著極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進行艱苦的鬥爭。隻靠單個人的力量,無法生活下去,因此,他們往往幾十個人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
與現代中國人的關係聽語音
許多人之所以接受古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是因為人們在那裏發現了400多萬年前以及150萬年到300萬年前能直立行走的人類化石。50多年來,中國考古學家先後在雲南元謀、陝西藍田、安徽和縣等地發現了60多處古人類化石地點以及千餘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國考古學家認為,從以北京人為代表的直立人到現代中國人,中間沒有間斷,是河網狀不斷推進附帶少量雜交而來的。因此中國的現代人類起源於本土的早期智人。北京人作為現代中國人的直係祖先之一,被寫入中國曆史教科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