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奉命

字數:3439   加入書籤

A+A-


    (horch spezial roadster 855是英戈爾斯塔特(ingolstadt)奧迪汽車博物館中最光彩奪目的珍品之一。由茨維考(zwickau)的汽車聯盟霍希工廠於1939年生產。當時僅生產七輛,價格為22,000德國馬克。車身由當時著名的gl?ser公司創意,該公司總部設在德累斯頓(dresden)。這輛車造價22,000德國馬克,相當於當時的一套獨立住宅的價格。為了再現horch spezial roadster 855昔日的綽約風姿,奧迪曆史文化部耗時兩年,花費了5000多個工時將其修複。所配備的直列8缸發動機油箱容量達4944立方厘米,輸出功率強達120 馬力。)

    奧迪公司

    1910年,由霍希創辦的新公司——奧迪公司生產的第一輛奧迪牌汽車出現在市場上。在1912年至1914年之間,在世界上公認的最艱難的長距離汽車拉力賽——國際奧地利阿爾卑斯汽車拉力賽中,奧迪汽車連連奪冠,贏得特別讚譽。一戰以後,奧迪首創汽車方向盤左置技術,並將排檔杆移至汽車中部,使得駕駛更為方便。從此,奧迪在眾多汽車品牌中脫穎而出。1923年,第一輛六缸奧迪汽車問世。該車有一個空氣過濾器,這在當時是開先河之舉。幾年後,空氣過濾器成為汽車的必備設施。同時,奧迪在德國汽車製造廠家中率先應用了奧迪獨家設計製造的液壓四輪製動係統。1927年,奧迪首席設計師heinrich schuh將第一輛被稱為“imperator”的奧迪八缸汽車推向市場。不巧的是,這款豪華車推出時正遭遇豪華車市場迅速下滑。

    (2002年,奧迪家族史上又喜添“舊丁”:奧迪 type p型車重新麵世。這款車首次於1931年投產。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奧迪是大功率豪華轎車的代表。為了擺脫世界經濟危機,公司也開始嚐試生產小型轎車,奧迪 type p型車由此誕生。該款轎車結合了dkw 4=8發動機(意為'具有八缸效力的四缸機')與標致peugeot30馬力4缸發動機。但是,經濟蕭條阻止了這款轎車取得市場成功。該款奧迪type p型車共生產了327輛。後來在德國路德維希堡(ludwigsburg)人們發現了這款久被遺忘的汽車。)

    dkw公司

    喬爾根·斯卡夫特·拉斯姆森(j?rgen skafte rasmussen)出生於丹麥,曾在米特韋達(mittweida)學習工程,畢業後在薩克森設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1904年,他在開姆尼斯建立了一家設備工程公司。三年後,他來到厄爾士山脈(erzgebirge)地區的zschopau,並從1916年開始進行蒸汽驅動的汽車實驗。盡管沒有通過這些實驗製造出一些特別的車型,公司卻由此確定其名稱為dkw-蒸汽驅動汽車的德文名稱(dampf kraft wagen)的縮寫。1919年,拉斯姆森從hugo ruppe手中獲得了兩衝程發動機的設計,這是一個名為“des knaben wunsch”(意為“男孩的夢想”)的玩具發動機的微型版本。這種微型發動機迎合了高層次消費者的需求,並作為輔助衝程發動機,於1922年被改進成“das kleine wunder”(小奇跡)摩托車發動機。在拉斯姆森、經理carl和首席設計師hermann weber的努力下,dkw成為20世紀2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商,同時也成為世界上占據領先地位的發動機製造商。

    1927年,拉斯姆森從detroit汽車公司獲得6缸和8缸發動機設計方案和生產設備,隨後推出了分別配有這兩款發動機的新型奧迪車。但是豪華車市場迅速下滑,拉斯姆森意識到了這一發展趨勢,開始轉向小型汽車的製造。dkw最早生產的汽車是後輪驅動,在berlin-spandau製造。1930年末,拉斯姆森委托茨維考工廠開發具有下列設計特點的汽車:兩個氣缸,容積為600cc的兩衝程摩托車發動機,皮革裝飾的整體木製底盤,前後擺動軸,以及前輪驅動。由奧迪設計師walter haustein 和oskar arlt設計出符合以上要求的汽車,被命名為dkw front,並在1931年柏林汽車展上的首次亮相中引起轟動。dkw front在奧迪工廠生產,是當時德國產量最高、最受歡迎的小型汽車。

    (auto union 1000 s coupé經濟奇跡的魅力:戰後dkw憑借前輪驅動、三缸雙衝程發動機等顯著技術優勢,取得了極大的市場成功。這些車型的設計造型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流行的流線型理念相吻合,並由此誕生了dkw所有三缸發動機汽車的原型——type f 9車型。1957年法蘭克福汽車展上,公司宣布將“auto union”作為汽車商標,推出了容量增大1000 立方厘米的三缸發動機。同時,仍舊將“dkw”作為低價位車型的品牌,而“auto union”則專屬於那些技術含量更高,檔次更高的車型。1959年秋季, auto union 1000 s coupé(如圖)問世了,這款轎車的設計上有驚人之舉——其全景擋風玻璃令人心動不已。從1959年到1963年,位於英戈爾斯塔特的汽車聯盟股份有限公司一直生產該款轎車。)

    漫遊者(wanderer)公司

    漫遊者這一名稱的使用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與1885年建立於開姆尼斯的winklhofer & jaenicke工廠製造的自行車有關。1902年漫遊者開始生產摩托車,1904年第一次試生產汽車。1913年,漫遊者開始批量生產一款名為“puppchen”的小型汽車,而且深受大眾喜歡。但是直到配有30馬力1.5升發動機的漫遊者w10汽車在1926年首次亮相時,該款小型車的第二代才推出市場。該車型綜合了當時世界汽車工業的所有最新開發成果,如方向盤左置、中央排檔杆、多用途幹板離合器、整體鑄缸發動機和變速箱,以及四輪製動係統等,在市場上十分暢銷,供不應求。為了應付供不應求的局麵,公司在siegmar市的開姆尼斯郊區成立了一個新的汽車製造廠。汽車部件繼續在原有工廠內生產,然後鐵路運輸到新工廠。零配件直接從車箱卸到組裝線上。這種準時製生產方法在20世紀20年代末正好適應了生產的需要:位於siegmar的周轉倉庫最多隻能容納一天的汽車生產量——25輛汽車。

    因為漫遊者牌汽車性能可靠、質量很高,所以造價也很高。20世紀20年代末,漫遊者試圖用更現代的車型設計和更高性能的發動機來擺脫開始出現的經營危機,但汽車產量仍然下滑,經營也出現了赤字,這導致整個公司的摩托車部門被nsu和jane?ek公司收購。此後,漫遊者最大的股東——德累斯頓銀行——又賣掉了汽車部門,轉向生產可盈利的機械工具和辦公設備。

    聯盟成立

    20世紀20年代,奧迪、霍希、dkw和漫遊者四家汽車公司各自應對不同的細分市場,相安無事。但流水線組裝和現代化機械設備的使用使生產能力迅速上升,進而要求企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