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潼關攻防戰(九)
字數:7555 加入書籤
接二連三的失敗,讓袁紹變得謹慎起來。河北家大業大,可也經不起無度的消耗。這次出兵,袁紹好處沒撈到多少,目的也沒達到,可損失卻叫袁紹一想起就感到心疼。將近三十萬青壯的損失,即便是河北兵馬達過了百萬之眾,這種損失也足以讓河北傷筋動骨。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這中間需要耗費十幾年的光景,現在都折在了這裏,讓袁紹即心痛又後悔。本來想要借向朝廷發難之機向天下群雄展示自己的實力,確立自己“盟主”的威望,卻沒想到朝廷這塊骨頭如此難啃,不僅沒有啃下這塊硬骨頭,反倒崩壞了自己的一嘴好牙,若是沒有將目標瞄準朝廷,而是放到占據中原的曹操身上,說不定此時曹操已經俯首稱臣。
可惜這世上就沒有賣後悔藥的。無論袁紹有多後悔,現實就擺在他麵前,損兵折將,得罪朝廷。得罪朝廷袁紹倒是不在乎,反正已經這樣了,可實力受損這個問題,卻直接影響到袁氏對河北的統治。
袁家一統河北,但這不代表河北就沒有了外患,漫長的北方防線,都需要袁家防衛。那些叫人頭疼的草原民族,向來都是信奉強者為尊,對中原漢人所提倡的仁義嗤之以鼻。此次袁家實力受損,袁紹十分擔心會讓鮮卑、烏丸等草原民族對河北生出窺伺之心。那樣一來,自己想要定鼎中原的夢想就不知何日才能實現了。
河北袁家此時占據了大漢四州,幽、冀、並、青。袁紹為了牢牢把持對四州的統治,分別任命自己的兩個兒子以及外甥高幹出任郡守一職。其中青州歸袁譚,幽州歸袁熙,並州歸高幹,至於冀州,則由袁紹親自出馬。
三子袁尚向來受袁紹寵愛,袁紹之妻劉氏也是袁尚生母。這次分任郡守,袁尚雖然落榜,但能被袁紹留在身邊,出征以後更是暫代冀州牧一職,從這種種跡象來看,袁紹已經將袁尚視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袁熙排行老二,又是庶出,所以他對河北之主這個位置不敢心存幻想,老實本分的經營著幽州。而長子袁譚對此就心中充滿不忿了,他是長子,按照慣例,立長不立幼,自己才是袁紹的合法繼承人。可如今,老三袁尚卻是處處顯示著他將是河北下一任霸主的人選。
袁譚跟袁尚不對付已經很久,袁尚覺得袁譚不識時務,而袁譚則是想要保護原本就屬於他的東西。這次被安排出任青州牧以後,袁譚也是兢兢業業,希望可以借此讓父親回心轉意,可讓他失望的是,父親袁紹對他的努力視而不見。
老話說得好,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袁譚本來就對袁尚心存不服,此時身邊又有一個煽風點火的陳宮,袁譚就算想認命都不成。
陳宮歸降袁紹以後,並沒有受到袁紹的重用,沒辦法,河北人才濟濟,袁紹身邊六謀主一個個都不是等閑之輩。沮授、田豐看不起背主的呂布,而郭圖、許攸這些人都一個個嫉賢妒能,唯恐陳宮擠占了他在主公袁紹心目中的位置。
陳宮就在這種排擠中選擇了投靠袁譚。在陳宮眼裏,袁譚也非明主,可他也沒有什麽挑揀的餘地。袁尚自被袁紹留在身邊以後,袁氏大部分文武都對袁尚表示了善意,而陳宮一個降人,就算願意舔著臉去捧袁尚這個小輩的臭腳,也未見得就能找到機會。
而袁譚就不一樣了,除了已經跟袁譚套牢的郭圖、辛評,幾乎沒有多少人願意對袁譚表示親近。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有用,不甘就此平庸的陳宮自然就選擇燒一燒袁譚這個冷灶。
風險與回報往往是呈正比的,風險越高,能夠得到的回報也就越高,當然危險性也是越大。一旦袁譚成功上位,那陳宮立馬就會從在袁氏默默無聞中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
為了幫助袁譚,陳宮說服了侯成和宋憲,一起投到了袁譚麾下。青州此時雖然貧瘠,但兵馬卻絲毫不弱。
袁紹率兵離開河北時,分別給袁譚、袁熙、高幹留下十萬人,給留在鄴城的袁尚則是留下二十萬人。從人數上來看,袁尚要比袁譚強,可實際上袁譚的戰力卻足以讓袁尚頭疼。
袁紹不希望看到兄弟閱牆的事情發生,所以他必須安然無恙的返回河北。但顏良文醜的十萬人馬都叫朝廷給滅了,這讓身邊有十萬人馬相護的袁紹感到沒有安全感,這才有了招大軍前部返回匯合的事情。
韓猛、逢紀率部趕來,這才讓袁紹稍稍感到安心,為了減少損失,袁紹派出數支人馬分散各處收攏袁軍潰兵,為此又多在穀城逗留了幾日。也就是這幾天,給了劉協聯絡史阿的時間。
劉協並不看好曹操的刺袁計劃,呂布再勇,也不太可能在萬軍之中成功狙殺袁紹。所以劉協最終還是拒絕了曹操的邀請,但這並不意味著劉協就此放過了袁紹。
送走了華歆,劉協立刻讓人飛鴿傳書史阿,命他見機行事。史阿在與劉協分開以後便帶著數百名手下分散在了袁軍返回河北的沿途各地。而史阿本人,則留在了洛陽城內。洛陽重建以後,這裏就有了朝廷留下的聯絡點,袁軍占據了洛陽以後也並未進行清除,以至於無人知道史阿此時人在洛陽。想想也是,一座超過十萬人居住的城池,誰會在意突然增加的十幾個人。又不是軍隊,每日都要清點人數。
收到了劉協命人送來的消息,史阿便將手下頭目召集到了一處,商議如何完成劉協交代的任務。在軍中刺殺袁紹極為不智,軍中好手無數,而袁紹又是重要人物,他的身邊肯定有無數高手保護,史阿等人恐怕想要接近袁紹都難。
所以在之前接到劉協的任務以後,史阿等人的打算是一路跟隨尋找機會,若是路上沒有機會,那就隨著袁軍一同去河北,等袁紹離開了大軍的保護,那時候刺殺成功的可能性也會高上一些。
但現在多了一個曹操,既然曹操有意對袁紹下手,那史阿等人是否能夠趁此機會火中取栗,要了袁紹的性命呢?
“袁軍這些時日正在四處收攏潰兵,我們這次帶了一些袁軍士卒的衣物,倒是可以冒充潰兵混入袁軍大營。”祝道沉思了片刻,開口對史阿說道。
“混入軍營倒是不難,可如何接近袁紹,這卻是個問題。袁紹身邊必有高手保護,而且在軍中刺殺,即便刺殺成功,我們自身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史阿皺眉說道。
“史兄若是擔心這個,大可不必。你我既然做了這一行,那對個人生死早已看淡,不如這樣,就如小弟帶人混入軍中,暗帶弓弩,待到呂布來襲,袁軍大亂,我在帶人趁亂衝至袁紹麵前,我就不信袁紹可以在亂箭之下逃生。”
“祝兄不可莽撞。主公並未規定時限,你我可以從容布置,大可不必心急。這次主公來信,來時提醒我等不可急躁,務求一擊必中。若是沒有八成的把握,我是不會同意行動的。”
見史阿這樣說,祝道隻得問道:“那依史兄之見,我們該當如何?”
“先找到呂布,問清楚他的心意,然後再做計較。”
“可如何找到呂布?他如今帶人躲在邙山之中,想要找到並不容易。”
“祝兄放心,早些時候我就派人找尋呂布下落,眼下應該有些眉目了。”
……
史阿沒完全說謊,他的確知道呂布此時的下落,不過他並不是在收到劉協的消息以後才派人尋找,而是在這之前,他的人在無意中發現了呂布的蹤跡。史阿剛知道的時候還納悶呂布好端端的不待在虎牢關,帶著人跑到深山老林裏躲著做什麽?
在讓祝道等人留在洛陽等候消息以後,史阿便跟著向導進了邙山,找到了呂布。故人來訪,呂布也是一驚。等認出史阿以後,呂布這才放鬆下來。
“溫侯,別來無恙。”史阿問候呂布道。
“嗬嗬……寄人籬下,史阿你覺得怎麽樣?”呂布苦笑一聲反問道。
“溫侯,主公一直在等你回來,既然在外過得不如意,何不回來?”
“……沒臉回去。”呂布沉默了片刻,悶聲答道。
“溫侯是擔心主公怪罪你當初舍他而去?”
“不是,聖上寬仁,布心知肚明。隻是當初信誓旦旦,現如今落魄至此,有何麵目再回朝廷。”
史阿不是個合格的說客,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勸說好麵子的呂布重歸朝廷,不過此事他記在了心裏,準備回去就飛鴿傳書告知劉協。
“史阿,你何故來此見我?”呂布問道。
“溫侯,不久之前,曹操派華歆拜見主公,有意與主公聯手取袁紹性命,不過主公已經明確拒絕了曹操。”
呂布一開始聽到曹操準備和天子聯手心裏還有些高興,但等聽到史阿最後一句話,心裏不由一沉,脫口問道:“聖上為何拒絕?”
“主公認為風險太大,成功的可能又太小。溫侯,你雖驍勇,可想要在萬軍之中刺殺袁紹,恐怕也非易事,而且如今袁紹身邊又多了顏良文醜這兩員悍將,溫侯能夠成功的可能就更低了。我來此見溫侯,也是想要勸溫侯莫要逞強,反誤了自家性命。”
“……我自然知道此行凶險,可我也有不得不如此的苦衷。”呂布苦笑一聲道。
“溫侯,你可還記得此物?”史阿說著從懷裏取出半塊鐵牌。
呂布當然沒有忘記劉協在給他送行時交給他的半塊鐵牌,看到史阿手中的半塊鐵牌,微微點頭道:“記得。”
“既然溫侯記得,不妨將苦衷說與我聽,說不定我可以為溫侯排憂解難呢?溫侯,你並非真心歸降曹操,既然是這樣,又怎麽可能會甘心為曹操賣命,這次刺殺袁紹,恐怕是曹操用什麽脅迫溫侯答應的吧?”
“呃……是,曹操答應某,隻要刺殺袁紹成功,他便會放我家眷,容我離開。”
“不知溫侯家眷現在何處?”
“許都。史阿,此事你莫要插手,曹操對某家眷看管甚嚴。某不希望妻兒有事。”呂布警告史阿道。
“……既然溫侯如此說,那史阿就不多事了。隻是溫侯,此時刺殺袁紹極難成功,還請溫侯莫要冒險。”
“多謝提醒,此事我心裏有數。”
一看呂布的神情,史阿就明白自己方才的提醒被呂布當做了耳旁風。史阿了解呂布,知道這人不是個容易聽人勸的主,不過這次見麵也不是一無所獲,至少讓史阿知道呂布如今最牽掛的是其家小的安全,隻要能夠將呂布的家眷自許都安然無恙的接出來,不怕呂布不隨自己回長安。
對如今的朝廷來說,呂布已經構不成什麽威脅了,充其量也就是一員武力值很高的猛將,可朝廷現如今並不缺猛將,呂布即便能排進前五,也別想有一家獨大的可能。
史阿之所以會有勸呂布回歸朝廷的想法,一來是借機削弱曹操的實力,在曹氏集團中,呂布的武力還是很高的,二來則是考慮到自己這次的任務,若是呂布能夠成功那自然是最好,可一旦失敗,那無異於增加了自己完成任務的難度,經曆過一次刺殺的袁紹,對自己身邊的安全問題肯定會比過去更加重視。
史阿不希望呂布打草驚蛇,可又無法阻止呂布去執行曹操的命令,隻得在離開以後匆匆趕回洛陽,飛鴿傳書長安,請求劉協定奪。
……
收到了史阿的情報,劉協高度重視。呂布如今雖然對朝廷來說已經不如以前重要,但他的個人武力還是值得關注的。尤其是劉協已經準備將目標對準曹操的時候,呂布的存在已經變成劉協的障礙。若是可以將呂布拉攏過來,那曹操的實力必定受損。對劉協來說就是一件好事。
想要救出呂布的家眷,在呂布看來是恨困難,可對劉協來說還真不叫什麽事,賈詡、李儒建立的天眼很給力,雖不敢說在許都遍布眼線,但想要從許都救出幾個人質,那還是沒有什麽難度的。
隻是如何安排呂布又成了一個難題,呂布的個人操守似乎不是太好,名聲很臭。按理說以他的能力獨領一軍那是完全綽綽有餘,可他的人品卻會讓許多人反對繼續給呂布獨領一軍的機會,而把他留在身邊又讓劉協覺得有點大材小用。
“主公,正為何事煩惱?”龐統、徐庶聯袂而來,見劉協皺著眉頭,便開口問道。
“啊,士元,元直,你們來得正是,看看這個?”
“怎麽?主公還在為立誰為後而煩惱……呂布?”龐統邊說邊接過情報看了一眼,不由也是一愣。
龐統會有此說也是有原因的。大戰初定,在拒絕了曹操的聯手要求以後,朝廷的戰事至此算是告一段落。等到袁紹返回河北,朝廷就會著手收複失地。不過在這中間的這段時間,朝廷還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劉協的婚事。
或許是為了讓劉協日後行事更加穩重,也或許是為了讓大漢避免後繼無人,朝廷的戰事一結束,以盧植、蔡邕為首的一幫朝中老臣就集體來向劉協“逼宮”了。
劉協倒是不反對成親,終身大事,總是要經曆的,不過他拒絕了盧植等人提議的選秀,而是直接宣布要娶甄宓、趙雨以及步鸞三人。皇帝成親並不少見,可一氣娶仨的就不容易遇到了。
早在大軍出征與袁軍交戰之前,劉協就已經向三女表明了心意。感謝萬惡的封建主義,男子娶媳婦並不受限製,尤其是皇帝,三宮六院,想娶多少娶多少。不過劉協卻沒有打算做種馬,一口氣娶三個,劉協已經很知足。
盧植、蔡邕等人倒也沒在數量上與劉協計較,可立誰為後這個問題,卻讓盧植跟蔡邕起了分歧。劉協見盧植跟蔡邕吵了起來,不僅不勸反而在旁煽風點火。好啊,這幫老家夥不內訌,那挨折騰的就是自己。反正最後拿主意的是自己,他們愛吵就讓他們吵去。
“主公有意重新接納呂布?”龐統放下情報問劉協道。之前龐統對劉協的稱呼還是一口一個聖上,不過在回到長安,正式接受了劉協的任命以後,龐統就改口與徐庶等人一樣稱呼劉協為主公了。
“呂布驍勇,值得一用。”
“隻是呂布的德行……”徐庶皺眉說道。
“元直,呂布自幼便在邊塞長大,他的行事自然多似胡人,不過經過這一遭後,我相信他以後行事之前必會多考慮考慮。不論德行,單論兩軍交鋒時的領兵之能,呂布恐怕也屬於佼佼者。”
“那主公準備如何安排呂布?”徐庶又問道。
“這個,我還沒考慮好,不過就算留之不用,那也不能便宜了曹操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