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潼關攻防戰(十五)

字數:7843   加入書籤

A+A-




    袁紹退兵了,朝廷正在收複失地,但這不表示劉協就會輕饒了上門找事的袁紹。司州四郡的百姓正在朝廷的安排下返回故鄉。劉協不會去找那些百姓的麻煩,但那些在袁紹來時主動投靠過去的世家,劉協沒打算輕饒了這些人。

    那些牆頭草也知道這回自己家族是出血方能平息天子對他們家族的怒火,所以在收到了杜畿、楊阜、張既等郡守的暗示後,紛紛以半價將手中所掌握的一半土地賣給了朝廷,以祈求天子的既往不咎。

    劉協雖然巴不得將這些世家全都抄家,可他同樣也清楚這是不可能的。天子又如何?雖然這些世家的確幹了通敵的勾當,但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將其鏟除,痛快是痛快了,可同樣也會導致其餘世家人人自危,從而對劉協敬而遠之。劉協想要江山穩固,從目前來說就不能過分削弱世家,遠沒到與世家翻臉的地步。

    自光武帝借世家之力滅王莽奪位以後,世家大族就已經成為了大漢的中流砥柱。其中就是劉姓皇室,其實也是世家的一員。如今的世家掌握著大量的人力、物力,劉協這時候動世家,那無異於是在跟樹敵添堵,將那些世家推到對手那一邊。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劉協當然知道世家對大漢的危害,可就算是知道,劉協也不能任性妄為,隻能徐徐圖之,因為此時擁有世家背景的謀臣武將太多,和世家翻臉,那純粹就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世家幾乎壟斷了大漢的高尖端人才市場,劉協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教育,打破世家對官員的壟斷。但凡是能做官的人,那基本上都是讀書人,而在此時的大漢,想要讀到一本書並不是後世那樣去書店就能買到。由於文字載體的局限性,大部分有名的書籍多是各個世家大族所珍藏的孤本,尋常人根本就看不到。也正是借著這個優勢,世家擁有數之不清的念書人。

    劉協想要改變目前世家對官員的壟斷,那就必須打破世家對知識的壟斷。可直接動刀子是不可取的,唯有一點一點的挖牆腳。世家對知識的壟斷,所憑借的就是家族中那些孤本珍藏。劉協想要挖世家的牆角,首先要幹的就是加大對知識的傳播。

    知識的傳播,要麽口傳心授,要麽記載於紙上。劉協手下有馬鈞這個三國時期的大發明家,改良蔡侯紙降低造紙成本這種事一點都不難。而紙張有了,接著要解決的就是印刷,要是單純依靠讓人抄寫,雖說比在竹簡上刻字要簡單,但一個人一天又能抄寫多少。

    劉協知道活字印刷術,可他不知道怎麽製作印刷所需的工具。而這個時候,黃承彥來了。原本黃承彥來長安一是為了避開紛爭,二是受了長安太學的邀請。可等劉協找到黃承彥將自己的想法一說,黃承彥立馬就不走了,整日裏就待在屋裏研究如何實現劉協口中所說的活字印刷術。

    還別說,就在劉協跟袁紹在潼關死磕的時候,黃承彥在女兒黃月英的協助下,竟然真把活字印刷術給搗鼓出來了。劉協隻說了一個概念,而黃承彥卻是真的將其實現。所以在親眼見識了活字印刷術的工作流程以後,劉協當即宣布將這種活字印刷術命名為黃氏活字印刷術。

    但凡是個人,誰不希望青史留名,黃承彥知道後大喜,同時也堅定了留在長安的想法。

    活字印刷術出來了,接下來就是具體要刊印什麽書籍。而這時候,就用上蔡邕了。蔡邕這人愛書如命,家中藏書達到四千卷之多。雖然在董卓遷都時多有遺失,但蔡邕這人沒死,而且蔡邕藏書可不是裝點門麵,而是沒事就細心研讀,四千卷藏書雖然沒了,可蔡邕卻還記得七七八八。

    當初時局不穩,蔡邕也無暇去回憶自己那些藏書的內容,但等劉協掌握了大局,荀彧出任司徒以後,蔡邕就急流勇退,將朝堂交給了年輕人,而自己則多半時間待在家中憑借記憶複寫那些藏書。尤其是在劉協將改良過的蔡侯紙奉上以後,蔡邕更是扔掉了刻刀,拿起了毛筆。等到劉協登門求書的時候,蔡邕家中的藏書已經有了將近一千卷,並且還在增加當中。

    “聖上今日怎麽有閑暇來老臣這裏?”蔡邕得知劉協來訪,不免有些納悶,

    劉協也沒客套,拿出隨身帶來的一本論語,遞過去對蔡邕說道:“蔡師,你先看看這個。”

    蔡邕不解,伸手接過隨意翻了幾章,猛然像是發現了什麽,抬頭看著劉協問道:“聖上,此物從何而來?老臣不記得代人寫過?”

    “嗬嗬……蔡師,這是印刷出來了,蔡師覺得眼熟,那是因為字模所用的字體正是蔡師所創的飛白體。”劉協笑著解釋道。

    “……黃老頭成功了?”

    “蔡師,黃先生的確成功了。”

    “那聖上來此……”

    “聽聞蔡師家中藏書頗多,我想借來一用。”

    “聖上要用,盡管拿去,隻是不知聖上打算用這些書做什麽?”

    “讀書人求學不宜,尤其是想要看那些孤本藏書更是不宜,我想將蔡師的那些書批量刊印,然後發行天下,讓所有想要讀書的人都可以盡情讀書。”

    蔡邕聽後大為感動,他本不是那種喜好爭權奪利之人,說是書呆子也不為過。聽到劉協說想要讓天下想讀書之人可以盡情看書,自然表示支持。

    “聖上,這書本刊印出來以後,不知聖上打算作價幾何?”蔡邕在答應了劉協的要求以後忽然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連忙問道。

    “讀書人看不到書,要麽是那些世家大族敝帚自珍,要麽就是囊中羞澀。那些世家大族的做法我們幹涉不了,唯有這作價上可以給予方便。蔡師,你覺得兩大錢如何?”劉協想了想,問蔡邕道。

    蔡邕聽後連連點頭,兩文錢,大多數讀書人都是可以掏得起的,隻是這樣一來,劉協可就要賠本了,不過劉協的這個決定蔡邕那是絕對的支持。

    等到劉協讓人將蔡家的藏書搬走,聽到消息的蔡琰急忙趕了過來,原本她還以為是自家父親得罪了劉協,所以劉協跑來報複,隻是看到父親半點都不惱,蔡琰也不由有些納悶,出言問道:“父親,你沒事吧?”

    “昭姬,為父能有什麽事?”蔡邕笑著反問道。

    看到蔡邕笑眯眯的樣子,蔡琰心裏不由咯噔一下,暗自嘀咕是不是自家父親見心愛的藏書被搶,精神失常了?

    “昭姬,為父很正常。你看看這個……”一看女兒那神情,蔡邕就知道自家女兒想歪了,笑著搖了搖頭,將劉協留下的論語遞給蔡琰道。

    “這是……父親所寫?”

    “字是為父的字,但卻非是為父親手所寫。昭姬,你那黃伯父成功了,而這就是成果。”蔡邕笑著將劉協的來意對蔡琰說了一遍。蔡琰聽後先是驚喜,隨即又點頭道:“看來聖上還真是好算計。”

    “唔?昭姬,這是何意?”

    “父親,隻用兩大錢便盡收天下士子之心,這難道還不是好算計?”蔡琰微笑著解釋道。

    ……

    與蔡琰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隨著那些書本被商販運往各地進行售賣,劉協所說的話也就被眾所周知。江東的周瑜,中原的郭嘉,還有河北的田豐,荊州的諸葛亮,等等等等,那些聰明人都看到了這兩大錢背後劉協的“險惡”用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劉協是漢室正統,這本身就自帶加成,容易收攏人心。像那些平民百姓,君權至上的觀念根深蒂固,可以說隻要朝廷不苛待,百姓就會自然而然的選擇劉協。更何況如今生活在劉協治下的百姓可比其他地方的百姓要輕鬆的多。穿的雖然還有些破爛,但吃飽肚子卻是沒有多少問題了。隨著西北日趨安定,百姓自然也就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雖然清苦,但卻有個盼頭。

    這回兩大錢事件,明顯就是劉協在收攏士子之心。像周瑜、諸葛亮這類家境富裕的人對求學之事還沒有什麽深刻體會,但對郭嘉來說,當初的求學經曆可是記憶猶新。那種想要借世家藏書一讀所經曆的刁難,現在想想還叫人感到無奈心酸。

    世上有窮就有富,而窮人還是占了多數。寒門子弟想要博覽群書,隻能低聲下氣的去那些世家大族登門借讀,有時候往往還借不到。可現在不用了,兩大錢一本書的價格,讓那些寒門子弟可以盡情閱讀自己想要看的書籍,而對堅持兩大錢一本書的劉協,心裏自然是感激。

    若是將朝廷與世家擺放在一起讓士子選擇,就憑這兩大錢,大部分士子都會選擇為朝廷效力,而不是聽從世家的擺布。

    世家之所以被稱為世家,其一就是掌握著巨額的財富,其二就是擁有大批可用之才。而這第二點,更是世家能否延續的根本所在。留財失人,人財兩失,留人失財,才有可能人財皆得。

    劉協用區區兩大錢挖了世家的牆角,但凡有眼光的世家並不是看不出來,可就算看出來了又能如何?強行阻止,那隻會死得更快。通過劉協這些年的表現,眾世家已經看出當今天子不是善茬,雖不能說睚眥必報,可也不是肯輕易吃虧的主。

    麵對這個天子,擺在世家麵前的路就剩下兩路,要麽頑抗到底,要麽同流合汙。劉協並沒有將世家的出路堵死,隻是不滿世家的勢力過大。而這點,劉協早已和荀彧說過。荀彧身為荀家的家主,說白了其實也是世家名流。但荀彧又不是那種食古不化的人,在與劉協開誠布公的深談了一次過後,荀彧也覺得有時候擁有的太多也並非好事。

    家大業大,難免就會叫人眼紅,更容易招致猜忌。荀彧可以保證自己對漢室忠心耿耿,可他也不敢斷言自己的後輩兒孫也會如自己一般忠心漢室。袁家前車之鑒,令荀彧不得不考慮這其中的厲害。

    劉協並未隱瞞荀彧自己對世家的看法,世家可以存在,但不能貪得無厭。這就是劉協的基本態度,也正是因為知道劉協的底線,荀彧對荀家的將來也有一定的想法,不過現在天下並未一統,現在就施行為時尚早。

    不管荀彧究竟打算如何安排荀家,此時的劉協正在接見劉循。一個多月過去了,劉循再次出現在劉協的麵前。相比起一個多月前的那次見麵,這回劉循看上去比上回要胖了一些。

    “小劉啊,看上去氣色不錯,長安是不是比南中要好討飯一些?”劉協打趣劉循道。劉循聞言不由臉上一紅。這劉洪是真的確實執行了劉協的命令,除了派人暗中保護劉循別有性命之憂外,對於劉循的吃飯問題是真的撒手沒管。

    沒了劉洪這張飯票,身無分文的劉循差點餓死街頭,最後終於忍不住向路人伸了手。這既然伸了手,那伸一回和伸兩回也就沒區別了。劉循的臉皮也就在一次次向人討飯的過程中鍛煉了出來。

    不過聽到劉協打趣,劉循還是漲紅了臉辯解道:“聖上,我不是要飯的。”

    “嗯,嗯,吃過了沒啊?要不要來點?”劉協一邊點頭一邊問道。

    劉循:“……”

    劉協並不打算將劉璋父子怎麽樣,對劉協來說,欺負這麽兩個人不僅不會對自己的大業有什麽幫助,反倒容易影響自己的名聲。同情弱者是所有善良人的天性,劉璋父子已經慘成這樣了,劉協繼續不依不饒,反倒容易叫人看輕。要劉循在長安討飯一個月,那也是為了饒恕劉璋父子先前響應袁紹一事,畢竟身為漢室宗親,還是朝廷封的蜀王,不站在宗室這邊反倒幫著外人,這怎麽說也說不過去。

    不過眼下劉循既然已經受了罰,那此事也就可以揭過,反正劉協現在是有錢人,就算養著劉璋父子也沒絲毫問題。

    “念在你父子誠心悔過的份上,這次朝廷就饒過你們。不過王位是不用想了,給你們父子一個富足生活還是可以的。你先在驛館休息幾日,然後就回南中帶你父親到長安來,安全不用擔心,朕會下旨命黃忠派人沿途護送。”

    總算是聽到了劉協既往不咎的話,劉循心裏不由暗送口氣,不要個人顏麵的在長安向人乞討,總算是有了一點回報。

    “多謝聖上寬恕,隻是……”

    “唔?你還想跟朕提條件?”

    一聽劉協語氣不對,劉循趕忙解釋道:“罪臣不敢,罪臣隻是想要問問,聖上打算如何處置嚴顏?”

    “嚴顏?他還沒離開你父子?”

    “是,那些隨我父子去了南中的人陸陸續續都離開了,唯獨嚴顏未走,其實若不是嚴顏堅持不走,我父子未見得能活到現在。聖上,嚴顏乃是忠義之人,還請聖上善待。”

    “他忠的是你父子,又不是朕。”

    “聖上容稟,嚴顏並非不能忠於聖上,隻要聖上能夠赦免嚴顏,罪臣願意勸其歸降。嚴顏在益州德高望重,若是聖上能令其歸心,對聖上治理益州定有幫助。”

    “……也罷,能讓你這個自身難保的人為其說好話,那朕就給那個嚴顏一個機會,你回去以後,可以帶他一同前來長安。不過他若是執迷不悟,那也休怪朕不講情麵。”

    “聖上放心,罪臣一定勸嚴顏同來。”

    ……

    命人將劉循帶去驛館安置,劉協隨即又讓人招來李儒。李儒、賈詡,是劉協起初建立天眼的主要負責人。如今巴蜀基本到手,李儒繼續留在巴蜀已經沒有多大意義,劉協便將李儒召回了長安。一是長時間不見,劉協想要見見這個助自己取下巴蜀的大功臣,二來也是想要詢問李儒的意見,是否有意走到台前。

    “主公,莫要為儒的安排操心,儒自知過去得罪人太多,名聲不好,而且也習慣了躲在暗處。”李儒笑著拒絕了劉協的打算。

    劉協見狀說道:“也罷,人各有誌,你既然不願拋頭露麵,那就隨你。”

    “多謝主公體諒。”

    “別說什麽體諒不體諒,既然你不願留在長安,那你就替我出趟遠門如何?”

    “不知主公要讓儒去哪?”

    “西域。”

    “西域?”

    “嗯,上次征西,由於韓遂勾結徹裏吉作亂,雖然有些成果,但西域還有不少餘孽。最近收到乞活軍稟報,說是那些餘孽似乎有些不安分了。文優,我有意命呂布為帥,你為軍師,替我教訓教訓那幫西域人。”

    “……主公有意啟用呂布?”

    “當然,猛虎豈能困於籠中?”

    “……主公難道就不擔心呂布反複?”

    “呂布此人的人品雖不怎麽樣,可他對自家的家眷極為看重,隻要將其家眷留在長安,自然不用擔心他會反複。而且讓他坐鎮西域也就是三年的時間,我不相信他能在三年時間內就拉出一支對他忠心耿耿的隊伍。”

    “既如此,儒願往,還請主公賜儒專斷之權。”

    “可以,不過如非必要,文優不可反對呂布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