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宛城保衛戰(一)

字數:7374   加入書籤

A+A-




    劉表就這麽不明不白的死了。荊州也就此被分裂成了兩半,劉備擁護大公子劉琦繼任荊王之位,而二公子劉琮也得到了蔡瑁、蒯越等人的擁戴。但雙方此時的力量對比懸殊,襄陽驚變,大部分世家家主成了劉備的俘虜,繼而不得不選擇支持劉備,而蔡家、蒯家雖在荊州根深蒂固,怎奈失了先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諾大的荊州除了樊城、宛城、新野等幾座縣城還在蔡、蒯兩家的掌握之中外,其餘大部分地區,盡數歸了劉備。

    諸葛亮行事果斷,他的這記斬首行動幾乎就鎖定了勝局。蔡瑁、蒯越僅憑手中所掌握的幾座縣城想要鹹魚翻身,幾乎就是不可能,除非他們可以得到外援。而這外援,除了長安的朝廷,別無分家。

    蔡瑁、蒯越接受了李儒的建議,一麵與劉備派來的使者拖延時間,一麵以劉琮的名義向長安朝廷求救。劉表詐死的事情雖不能對外言說,但想要找個可以服眾的借口,並不難。

    早在李儒動身前往襄陽之前,劉協就已經給了李儒便宜行事的權力。為了方便李儒行動順利,劉協更是將鞠義、高順二人交由李儒節製。眼下荊州人心惶惶,蔡、蒯兩家損失慘重,僅憑手中人馬並不足以保證宛城、樊城以及新野的安全。為此蒯越、蔡瑁主動放棄了樊城與新野,並以此為借口向劉備表明誠意。還別說,這樣的做法還真是糊弄住了劉備,沒有立刻乘勝追擊,徹底解決劉琮這個隱患。

    原本用來守衛三城的兵馬如今都集中在了宛城,而蒯越、蔡瑁到了此時心裏也清楚,當初設想的以荊州為自家晉身之禮的盤算如今已經落空,長安朝廷能在這時接納他們,他們就應該在暗中偷笑,哪還敢奢求太多。

    李儒拒絕了蒯越、蔡瑁主動交出兵權的舉動,安慰二人當今天子已經知道此事,隻是眼下暫時抽不開身,無法與二人會麵。但請二人放心,朝廷不會虧待了他們,隻要他們在此時守住宛城,那就算是大功一件。

    “異度,你說朝廷這是不是在借刀殺人?”無有外人時,蔡瑁忍不住問蒯越道。蔡瑁能夠逃出襄陽也是僥幸,但他的兩個兄弟蔡和、蔡中就沒有蔡瑁的運氣了,在城中與蔡瑁走散,死在了亂軍當中。

    “德珪,若是朝廷不想接納你我,大可袖手旁觀,又何必調郝昭、高順二位將軍前來宛城。你還是聽我一句勸,敦促張允趕緊主動交出兵權,讓郝昭將軍統一調度。”

    “這個,容我再想想吧。”蔡瑁有些舍不得的敷衍道。

    蒯越知道蔡瑁在擔心什麽,如今二人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蒯越也不想看到蔡瑁日後倒黴。便語重心長的勸道:“德珪,你可知眼下宛城對當今天子的重要性?”

    “啊?……願聞其詳。”

    “當今天子興重兵征討曹操,意在滅掉曹操這路對朝廷威脅甚大的諸侯。而宛城,直接影響著漢軍的後方穩定。一旦宛城有失,劉備那賊子與曹操勾連一氣,漢軍後方不穩,勢必就會因此影響天子的大計。把宛城交給郝昭,出了事就不是你我的責任,可你若死抓兵權不放,一旦出了什麽意外,你在朝廷的仕途也就算是徹底完了。”

    “……異度,若是朝廷失利,對你我算不算好事?”

    “算個屁好事,如今除了朝廷,你我還能去投誰?是曹操還是劉備?亦或是江東孫策?”蒯越惱火的反問道。

    “異度莫惱,我也就是隨口問問。”蔡瑁見狀連忙賠笑道。

    “你啊,要認清形勢,還以為如今的蔡蒯兩家是荊州大族?被劉備這麽一折騰,咱們在荊州的根基基本算是完了,想要恢複昔日家族的榮光,唯有依靠朝廷。可你若是沒有一點自覺,朝廷幹嘛要扶持你?”

    “可我妹妹說……”

    “我就知道你是聽了你妹妹的蠱惑。女人懂什麽,頭發長見識短,她勸你緊抓兵權,不是為你,而是為了她的兒子。可就你們蔡家如今手裏掌握的那點兵馬,能跟朝廷的兵馬相比嗎?你還以為你是荊州水軍大都督呢?”

    “異度,別說了,我交出兵權就是了。”蔡瑁臉色有些尷尬的說道。

    “哼,德珪,你莫以為我是害你。記住,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用手裏不足以改變大局的那點人馬來換取朝廷日後的重用,是吃虧還是賺了?”

    “……多謝異度點撥。”

    “回去告訴你那妹妹,想要讓劉琮日後過得好,那就把心思放在如何幫助朝廷守住宛城,別的少想,也不要被劉備派來的人給蠱惑了。”

    “……異度,你,你都知道了?”蔡瑁神色有些驚慌的看著蒯越問道。

    蒯越見狀歎了口氣,“我當然不知道,可有人卻知道。德珪,不要小瞧了朝廷的耳目,李儒托我轉告你,當今天子最討厭的就是首鼠兩端之人,你若是心存疑慮,大可另尋門路,但若是心懷不軌,那也休怪他不講情麵。”

    蔡瑁麵紅耳赤,他這兩日的確暗中與劉備派來的使者見了麵,本以為此事做的隱秘,卻不想早已叫人發現,如今還借蒯越來警告自己。

    ……

    蔡瑁本就不是什麽能做大事之人,以前蔡諷活著的時候,還能為蔡瑁指點迷津,不至於讓蔡瑁行差就錯。可等蔡諷一死,蔡瑁就失去了為其指明人生道路的人。這兩年憑借蔡家的勢力,蔡瑁還能獨自支撐,可等現在失去了家族的大力支持,蔡瑁就變得六神無主。

    好在現在還有一個蒯越願意幫他。其實蒯越幫蔡瑁也不是沒有私心,相比起蔡瑁,蒯越的蒯家這次損失更是慘重。蔡瑁好歹還有一點兵馬作為依仗,而蒯家如今就隻剩下蒯越、蒯良兩兄弟了。拉上蔡瑁,至少可以讓蒯家看上去好看些,不至於顯得形單影隻。

    在逃出襄陽沒多久,蒯良就獨自前往濮陽麵見劉協,倒不是打算求劉協出兵主持公道,而是想要在劉協帳下效力,為日後打基礎。寸功無有,口難開不是嗎?

    按照蒯越的建議,蔡瑁在次日帶著張允將宛城交付給了郝昭,宛城所有荊州兵,皆聽從郝昭的調遣。而郝昭領軍多年,自然一眼就看出了荊州兵的虛實。說實話,郝昭還真不怎麽看得上荊州兵,和自己所帶來的鐵壁軍相比,荊州兵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鐵壁軍是郝昭所率兵馬的番號,昔日袁紹猛攻潼關,郝昭率部死守不退,力保潼關不失。戰後劉協為表彰其功,特以潼關守軍殘部為骨幹,新立一軍號鐵壁,以彰顯郝昭的功勞。

    此次出戰宛城,可說是鐵壁軍自成軍以來的第一戰,郝昭自然希望可以來個開門紅。所以為了避免新加入的荊州兵壞事,郝昭並沒有打散荊州兵的編製,而是將其列入了預備隊,除了有限的幾支人馬外,如今宛城的城頭皆是鐵壁軍將士。

    蔡瑁對此倒是無所謂,或者說郝昭的安排正中他的下懷,雖然交出了兵權,可蔡瑁還是不想放棄這手裏的一點依仗,能夠減少損失是求之不得。不過蔡瑁不在意,卻不表示沒人心裏不痛快。

    魏延一向自視甚高,無論是武藝還是謀略,魏延都自信自己並不輸給旁人,隻是可惜自己一直未遇明主,頗有懷才不遇的鬱悶。郝昭的安排在魏延看來,那就是瞧不起他們荊州兵。魏延承認自己所見的漢軍的確在精氣神上要比荊州兵強。可打仗又不是誰的精氣神強就一定能夠穩勝。

    心裏不服氣,但作為荊州軍主將的蔡瑁、張允都不吭聲,魏延也隻能把這口悶氣憋著。自己的上官王威並沒有從襄陽城裏一同逃出來,估計已經凶多吉少。要不是蒯越見魏延“護駕”有功,魏延現在都不知道該找誰討要糧餉。

    不過也因為糧餉一事,魏延對漢軍的抵觸減弱了不少。當兵吃餉,養家糊口,荊州人當兵的最大目的就是後一條,魏延當年投軍的目的也是如此。但在拿到漢軍發放的當月糧餉後,魏延覺得以前在荊州當兵的日子算是白當了。以前在荊州,魏延作為軍中的校尉,一月所得的糧餉甚至比不上漢軍普通一兵的一月所得,這讓魏延感覺有些情何以堪。

    “朝廷如今已經這麽富裕了嗎?”魏延在領到自己的餉銀後,忍不住問發放餉銀的漢軍校尉道。

    “嗬嗬……朝廷如今其實也並不富裕。但聖上說了,將士用命,豈能薄待,故此漢軍的糧餉一直很高。一般一戶五口之家裏隻要有一人當兵,就不用擔心會有餓死的可能。說實話,你們現在拿的是朝廷正規軍的糧餉,要是地方上的郡兵,拿的就沒有這麽多了。”

    魏延聽到這話不由皺眉問道:“那依你之見,荊州兵與朝廷的郡兵相比,如何?”

    “……我說實話你別見怪,就算是郡兵,恐怕也不是大部分荊州兵可比。朝廷正規軍的將士都是自郡兵中選拔而出。每一名朝廷正規軍的將士,至少都是接受過正規訓練半年以上,並且手中都有人命。而你們的荊州兵……”跟魏延說話的校尉說到這搖了搖頭。

    魏延知道對方的意思,可他也不得不服氣,就如眼前這個討人厭的校尉所言,荊州兵安於現狀,的確不如朝廷的兵馬好戰。同等人數的情況下,荊州兵必敗,而若是超過對方一倍的情況下,勝負則在五五之數。

    不需要魏延去驗證兩軍的戰力差別,因為魏延已經驗證過了。被郝昭編入了二線隊伍,心高氣傲的魏延怎麽能服氣,當時就不顧身份向郝昭提出了異議。好在郝昭並不計較魏延的無禮,反倒答應派人與魏延較量。

    都是一百人,魏延嚐到了敗北的苦果。鐵壁軍將士的個人武藝並不出眾,但他們卻頗為精通戰陣,合擊之術。戰鼓一響,百名漢兵立刻五人一隊分作二十個作戰小隊,魏延雖然奮勇,卻依舊“慘死”校場。

    魏延永遠忘不了他被人抬下校場的那個滋味。不過他也因此因禍得福,被郝昭看重,從蔡瑁手下討要了過來,雖然還沒有正式加入鐵壁軍,但待遇已經和鐵壁軍相同了。擔任鐵壁軍校尉的胡車兒之所以願意和魏延說這些,那也是因為他將魏延視作了自己的同僚。

    ……

    宛城的情況騙不了劉備太久,在穩定了內部人心以後,劉備便決定不再與蔡瑁、蒯越客氣,下令以關羽為先鋒,自己親率大軍十萬,前往宛城征討叛逆。得知劉備大軍將至,蔡瑁一時不由慌了神,這宛城已經是他最後的安身之所,這要是有失,他就真成無根飄萍。

    而與慌了手腳的蔡瑁不同,魏延卻覺得自己這是遇到為自己正名的機會了。死守宛城在魏延看來是下策,唯有主動出擊,方能打消劉備對宛城的野心。為此他找到郝昭,請求出兵。

    “將軍,你就信我一回,此計若是不成,末將願意提頭來見。”魏延為了出戰,纏著郝昭請求道。

    “嗬嗬……文長,別著急出戰,你既然有計可用,不妨說出來供大家參詳,若是真有理,就算伯道不肯出兵,我也支持你。”李儒見狀笑著對魏延說道。

    魏延一聽也不猶豫,當即答道:“軍師說話算話?”

    “你且將你的計策道來。”

    “好。這事還要從三天前說起,當時末將奉命率人出城查探城外動向,路過博望坡時末將發現那裏草木茂盛,極利於火攻。當時末將就想,若是劉備軍殺到,路過博望坡,那我們就可以用一把火先燒他一個灰頭土臉。”

    “你打算在博望坡放火?”李儒有些意外的問道。

    “是啊。”

    “這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當然。”

    “嗬嗬……文長,你是塊璞玉,如今隻是暫未雕琢,我相信你日後必成大器。伯道,火燒博望的事情不如就交給文長如何?”李儒扭頭向郝昭建議道。

    魏延聽的有些納悶,不解的看向李儒,一旁的蒯越見狀笑道:“文長,莫要納悶,你之所想,早些時日軍師就曾對我等提過,隻是我亦沒想到你能想到。”

    “……敢情我不是第一個想到的。”魏延有些失落的說道。

    “文長,誰想出來的不重要的。我能想到那是本分,而你想到,說明你有成為將才的資質。據斥候回報的消息,劉備的大軍距離博望坡不過兩日的路程,留給你準備的時間已經不多,有什麽需要,你大可去尋軍需官領取。”李儒安慰了魏延一聲,隨即催促道。

    魏延聞言抱拳一禮,下去準備。蒯越則偷眼看了蔡瑁一眼,發現蔡瑁流露出一絲失落的神色。蒯越知道,蔡瑁這是後悔將魏延送給了郝昭,隻是如今寄人籬下,而且漢軍收買人心的辦法的確高明,蔡瑁就是能將魏延討回,恐怕也是隻得其人,不得其心。

    “蔡將軍,何以神色沮喪?”李儒忽然問道。

    “哦,那個,看軍師對待劉備大軍如此輕鬆隨意,蔡瑁不由暗想自己對朝廷有何用處。”蔡瑁連忙找了個理由搪塞道。

    “嗬嗬……蔡將軍何以自輕?說實話,蔡將軍若是在陸上,的確比不得我大漢大多數將領,但蔡將軍,寸有所短,尺有所長,蔡將軍在陸上不行,可不意味著在水上也不行吧?我大漢如今步騎皆為精銳,唯獨這水軍,稍欠火候。日後朝廷收複江東,少不得要與江東水軍在水上爭雄,而蔡將軍的作用,恐怕就在此處了。”

    李儒的話讓蔡瑁忽然有種撥開雲霧見明月之感,之前他一直考慮如何在漢軍中立足,光是比較陸上的本事,卻忽略了自己最大的本事。荊州水軍大都督,就算蔡瑁水戰的本事不足,可訓練水軍還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就如李儒所言,漢軍步騎無雙,可想要收複江東,那就必須要麵對江東的精銳水軍,這水戰與步戰的區別可不小。

    蔡瑁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奮鬥的目標,頗有些緊張的問李儒道:“軍師,莫非日後朝廷要建立水軍?”

    “蔡將軍,你這話問的好像有些多餘吧?沒錯,聖上早些年就有意建立水軍,隻是苦於無有精通訓練水軍之人,如今蔡將軍來投,正好解了聖上燃眉之急。不過蔡將軍,醜話說在前,你若是沒有信心為聖上練出一支精銳水軍,日後麵見聖上的時候最好主動請辭,莫要逞能啊,要是耽誤了大事,聖上砍人頭也是一點都不含糊的。”

    “多謝軍師提醒。不過說到訓練水軍,蔡瑁還是有一些心得的,隻要聖上信任,蔡瑁有信心為聖上練出一支不輸給江東的水軍。”蔡瑁自信的答道。

    “嗬嗬……既如此,我就當蔡將軍是答應了,相信聖上得知此事以後也會很高興。”李儒笑著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