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零章 震驚天下(三)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身旁自時刻跟著忠心耿耿的幕僚湯化民。
可惜抬頭仰望星空半天,王延齢也看不出任何,隻是心中實在被震驚住了。
一旁湯化民同樣知道王延齢不懂看什麽星象,就隻是在感歎而已,自也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畢竟那位趙大人實在太……
實在太什麽,突然湯化民也不禁詞窮,不知道該怎麽熊蓉那位趙大人。
結果半天王延齢才是一歎道:“唉!我們都猜到了那李元昊會死,可卻沒猜到那劉蛾跟趙治竟有如此魄力,一夜間夜襲西夏,竟然趁著李元昊死,沒藏訛龐發動宮變大亂之際,突然兵入西夏,一舉拿下西夏。
我王延齢,還是小看了那趙治啊。”
湯化民頓時也不知道接什麽好,自知道王延齢這次是真心要向那劉蛾、趙治低頭了,於是猶豫一下也幹脆小心提醒道:
“大人,既然決心要低頭,往後稱呼當還需注意點,以免不小心脫口而出,反再得罪那太後與趙大人。”
王延齢自瞬間一點就懂,趕忙點頭道:“你說的對,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了,往後記得提醒著我點,不可再直呼二人之名。”
湯化民微微一禮:“是,大人。”
王延齢則似乎是仰頭仰的累了,也不禁低下頭道:“我也是沒想到,我們那位趙大人,簡直是讓我等汗顏,當初李元昊十萬兵馬,我大宋連花錢買和平的錢都沒有;
不想那趙大人掌了權,卻哪怕就是被擒去西夏,都能如此運籌帷幄的將那西夏一舉拿下,永除大宋西北邊患。”
說完王延齢也再次一歎道:“如此功績,如果不是那趙大人起來的太快,也足以黃袍加身了。”
湯化民同樣輕聲道:“大人說的是,趙大人根基終究還未牢固,眼下如果就黃袍加身,的確是有些倉促了。”
王延齢兀自忍不住咀嚼一下:“根基牢固……的確,那趙大人眼下還沒有根基,等回來想就快要有了。唉!那尹若朝還真是好命。”
所謂根基牢固,自是說的趙治還沒有後,而且如果眼下就黃袍加身,也的確是太倉促了,還可以等根基再牢固一下,到時卻就是水到渠成。
而同一時間的尹若朝府中。
尹若朝則正一盤紅燒肉,麵前一瓶九糧液,加一口香噴噴的紅燒肉,不由滋一口小酒,開封府自也有著少尹、判官、推官。
不過那判官、推官跟尹若朝卻都隻是同僚關係,還不如王朝馬漢兩個貨親近,也早已是被尹若朝公差私用,不然尹雨柔就不是兩個貨看著長大的了。
所以尹若朝平時喝酒,很多時候也都是兩個貨陪著的,卻是既能陪酒,又能做個下人用,何樂而不為?這公私有時卻沒必要分的那麽清。
三人卻才是真正的知己!
王朝也小心滋一口小酒忍不住小心道:“大人,這姑爺等回來……”
王朝試探的語氣,卻故意不繼續說下去。
尹若朝則眼皮都不抬一下,淡淡道:“不該想的不想,不該問的不問,不該知道的就不要知道,我平時教你們的都忘了?”
王朝立刻臉一苦:“大人,這姑爺不是不是外人嗎?”
尹若朝終於太太眼皮:“什麽不是不是?”
馬漢立刻眨眨眼睛:“王哥,陪大人喝酒就行,這大人心情好,就肯定是好事。”
王朝直接趕蒼蠅一般道:“去,我這不是想提前問問大人,姑爺這次回來會不會封王?”
尹若朝再抬抬眼皮道:“大宋有異姓的王爺嗎?”
馬漢直接接道:“姑爺也不是異姓啊。”
尹若朝直接被堵住:“你!他就是異姓!就不是一個趙。”
說著尹如朝再夾一塊紅燒肉。
王朝趕忙提醒道:“大人,小姐吩咐了,這紅燒肉要少吃,不能天天吃,姑爺這不是開疆拓土了嗎?怎麽就不能封王?”
尹若朝也幹脆酒勁之下忍不住激動道:“太早了!明白沒有?”
王朝馬漢似懂非懂點頭:“大人,啥意思?”
尹若朝再次被堵住:“你們!唉!就是現在封王太早了,太早的話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明白沒有?現在又沒有人爭,可以慢慢圖謀,等到最後水到渠成,自然就跑不了。”
馬漢再次眨眨眼睛道:“大人,姑爺還要圖謀什麽?”
尹若朝眼睛一翻:“滾!立馬給老子滾,要敢說出去一個字。”
王朝立刻眨眨眼睛:“大人,消消氣,消消氣,來喝一杯,這姑爺就要回來了,說實在的小的也挺想姑爺的。那包黑子太忙,沒空搭理我們兩個。”
因為趙治的關係,結果兩個貨表麵還能叫包拯包大人,但隻要一扭頭,就立馬改口包黑子,身後有姑爺為厚度,自也是絲毫不怕包拯的。
結果這一夜。
大宋皇宮中太後劉蛾失眠了。
尹雨柔失眠了。
張小娘子同樣忍不住激動期待失眠了,那位趙大人會不會不喜歡自己?自己卻就隻是個女大夫。
郭槐同樣笑都能笑醒,往後自己卻就是趙大人的親人,幫趙大人照顧好了太後娘娘,還照顧好了太後娘娘腹內小的。
而宮中的小太監、宮女們,同樣也都是忍不住激動興奮了。
汴京城百姓反而好一點,因為似乎跟自己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但汴京城的商賈同樣激動興奮了,因為那位趙大人回來,說不定就又會有什麽掙錢的東西出現,然後自己卻要提前找好門路。
明顯鏡子、香皂、琉璃的銷售渠道也已是逐漸穩定下來,但同樣是供不應求,每天都有著穩定的二百萬兩銀子左右的收入。
而百官同樣激動睡不著了,等那位趙大人回來,大宋的天下卻也就要變天了。
一號衛所中,包拯、歐陽修、狄青一眾人自也都是忍不住激動,西夏竟然就這樣被趙大人拿下了?
並同一時間的汴京城外水泥作坊中,遼國駙馬都尉、五皇子耶律吳哥,以及一眾的遼國百官俘虜,也是很快收到大宋的捷報。
當然對於大宋是捷報,對於十萬的鐵騎俘虜卻有如五雷轟頂!不僅自己十萬鐵騎成了那趙大人的俘虜,陛下也死在了那趙大人手上,不想西夏皇帝李元昊竟也死了。
而且屹立幾十年的西夏,連遼國、大宋兩國都不放在眼中,竟然僅僅因為那趙治被擒去西夏幾個月,便亡國了!
於是這一日,十萬的俘虜反而都是不由沉默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