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問題找到了

字數:12736   加入書籤

A+A-


    在趙維原本的料想之中,他撒出去那麽多白銀,種出那麽多高產的土豆,是個人就得眼冒綠光吧?

    而新式帆船和小鋼炮橫掃沿海,加上一窩蜂的威力,足以對忽必烈造成一種假象,一種大宋死灰複燃,更在迅速壯大的假象。

    足夠大的利益,還有中原正統的壓力,使得忽必烈不可能不重視扶桑,把目光集中到美洲。

    說直白些,這是一種戰略上的誘導或者牽引。

    之前說過,趙維不想把與元人決戰的戰場設在中原,因為那畢竟是自己的土地。打爛了,對不起祖宗,也對不起百姓。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忽必烈居然沒上套?解決了四大汗國的問題,要專心對四川下手?

    這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忽必烈的自身利益。

    到底是怎麽回事?

    趙維想不通,他腦子有點亂,甚至有些心驚肉跳。

    因為,一旦坐實忽必烈真要攻打四川,那就意味著,這趟美洲之行,趙維白來了,甚至是來錯了。

    這邊所有的計劃,兩年大計也好,銀行金融也罷,都成了笑話。

    而他出生入死,數年經營之下的四川根據地,也絕難擋住忽必烈的雷霆一擊。

    甚至,哪怕他現在就折返回國抵禦元軍,也已經晚了。

    趙維呼吸有些急促,正如他對陳宜中所說的,忽必烈不好對付,這世上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剛剛還誌得意滿的他,有如遭受了迎頭一擊,思緒更是如同亂麻。

    而場中除了趙維,其他人也是麵色凝重,一時之間有些接受不了。

    唯獨謝疊山,皺眉看著趙維,已經看出趙維的心已經亂了,正如在大都之時一樣,有些不知所錯。

    清咳一聲? 冷然聲:“別亂? 該怎麽來就怎麽來,天還沒塌呢!”

    趙維一怔? 對上疊山先生冷冽的眼神愣了半晌? 腦海中不由也浮現出在大都時,老師是怎麽教會他抽絲剝繭的看問題。

    深吸了幾口氣? 恢複幾分清明。

    “不著急。”環視眾人,“咱們還有時間!”

    張世傑也是打氣:“對!還有時間!”

    “元人若真的要打四川? 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大不了? 世傑親自帶兵殺回去!咱們現在兵強馬壯,各式裝備充足,也不見得不能一戰。”

    “隻不過......”張世傑也皺起眉頭,“扶桑這邊的事要先放一放了? 兩年之計要立刻停下來? 所有人力物資都要投入到造船和軍備上麵。”

    等張世傑說完,趙維卻是一擺手,“先不著急下結論。”

    “還是那句話,‘不急’。咱們從頭來,先搞清楚? 忽必烈為什麽要這麽做?這麽做對他有什麽好處?因為攻打四川六城並不符合他的利益。”

    “是的。”

    謝疊山此時也為趙維站台,“殿下說的沒錯? 這個結論沒有任何道理。忽必烈需要六城牽製阿難答,削弱安西王府。他還需要扶桑這塊產銀寶地來填充國庫。”

    “那為什麽不直擊我大宋的核心所在? 而是轉頭去打四川六城了呢?對他沒好處。”

    陳宜中剛加入進來,之前一直沒說話? 此時卻是忍不住了? 也開口道:“如果真如殿下和謝先生所言? 要牽製安西王府,其實也說得通。”

    趙維急問,“怎麽講?”

    陳宜中道:“殿下想想,四大汗國撤出邊境之爭,如果再解決了四川六城,那安西王府就沒有了繼續把持兵權的理由。對於忽必烈來說,可以輕鬆剪除安西王府。”

    “也許對忽必烈來說,四川六城不是威脅,可以放任不管。但安西王府呢?不值得他先暫緩扶桑之行,先平定內部隱患嗎?”

    眾人皺眉,陳與權的分析行得通,也符合邏輯。

    但是,趙維卻有點覺得不對。

    一個毛兒都沒長全的阿難答,真的值得忽必烈暫緩美洲之行嗎?

    況且,他要是想對付阿難答,那幹嘛還放我進四川呢?

    再況且,忽必烈陳兵東瀛六十萬的消息,幾大汗國不可能不知道。

    這個時候,他們怎麽可能放棄幾十年的鬥爭,任由忽必烈解決內部問題?他們憑什麽那麽聽話?

    忽必烈就算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兵不血刃地就搞定幾大汗國吧?

    再再況且,幾大汗國可是知道忽必烈的意圖的啊!也是知道扶桑的啊!就一點都不動心?

    想到這兒,趙維問向趙孟禧,“欽察汗和窩闊台汗向北邊探索了嗎?還有多久能找到進扶桑的路?”

    之前說過,欽察汗國和窩闊台汗國也有能力進入美洲,隻不過速度沒那麽快,要穿越寒冷的西伯利亞無人區。

    隻見趙孟禧搖了搖頭,“別提那兩個蠢國!阿難答的海圖,去年你一交給他,他就給每家汗國偷偷送了一份。到我離開的時候,他還沒給忽必烈送過去呢,足足給那幾家留了近一年的時間準備。”

    “可那幾家倒好,根本沒當回事兒,依舊傻乎乎的該從元朝這邊撤兵就撤兵,該打誰還打誰,連一點要向東探索的意思都沒有。”

    “嗯!?”趙維不由一驚。

    不可能吧?你要說他們不知道遍地金銀的扶桑,不知道忽必烈想幹什麽還好說。

    可是,在知道的情況下,還撤兵,還不行動,這就更說不過去了。

    “不對!”趙維斷然道,“絕對有問題,欽察和窩闊台不可能沒動作。”

    趙孟禧一攤手,苦臉道:“那事實就是真沒動作,要不我能說他們蠢嗎?”

    “不對!”趙維依舊篤定,“不可能。你對幾大汗國的情報還有多少,都說說!”

    “也別我說了,你自己看吧!”

    趙孟禧說完,抬手招呼,幾個隨船而來的水手立時從廳外抬上來數口大箱子。

    趙孟禧道:“這是欽察的,這是窩闊台的,這是察合台和伊爾的。還有這幾箱,是大都,還有東瀛四島的。全在這兒了。”

    他不是和趙維較勁,而是早有準備。

    目前所有的結論都是推斷,是他,還有留宋的張玨、王應鱗三人的推斷。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把所有情報的副本都帶過來了,就是方便趙維他們再推演一遍,以免出錯。

    此時,從大宋過來的謝疊山和趙與芮還好些,見怪不怪。

    但是,張世傑、陳宜中等人卻是眼珠子都快瞪出來,暗自咋舌,“怎麽這麽多?”

    “乖乖...”張世傑都有點不敢相信,哪弄這麽多情報?

    而且,在張世傑看來,那幾大汗國八杆子都打不著,你成箱子收集人家的情報,有什麽用?

    他卻不知道,趙維在情報方麵可是最敢花錢的。在釣魚城最燒錢的,不是致知院,而是錦衣衛。

    大把的銀子撒出去,根本就不知道心疼。

    而且,除了軍事方麵的情報,其它的也一概不放過。

    甚至忽必烈、真金、阿術這些元朝重要人物,早中晚吃了什麽,睡了哪個女人,都一清二楚。

    為的就是,能給總參的人提供更多的參考素材。

    看到眾人的錯愕,趙孟禧很是得意,大金盔子下麵的那張帥臉都樂開花了。

    爺以前是紈絝,現在還紈絝不?別的不敢說,倒騰情報咱可是專業的,什麽事兒我不知道?

    厲害吧?吃驚吧?浪子回頭,你就說帥不帥得了?

    好吧,要是沒趙維,兔兒爺現在的表現堪稱驚豔。可是,和趙維一比,在場的這些人早就無感了。

    “查!!”那邊趙維一聲令下,也是發了狠,“把所有的情報重新過一遍!”

    大夥兒麵麵相聚,“又來?”

    張世傑與蘇劉義對視一眼,大慶殿那一出還記憶尤新呢!

    但是,沒辦法,事關重大。

    如果找不出什麽決定性的情報推翻原本的結論,那就意味著,隻能硬著頭皮接受忽必烈要打四川的事實。

    到時,大洋兩邊的戰略都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趙維實行了數個月之久的兩年大計,也不得不提前夭折。

    “查查查查。”

    最有幹勁兒的是小趙昺,他對這種議事方式很感興趣,反正比坐得筆直,聽一群老臣絮叨要強多了。

    有了官家帶頭,眾人也是一一上手,心知這幾天是回不去了,得在成王府窩幾天了。

    陳宜中也挺有幹勁兒,心說,老爺我這算是打入大宋的核心機構了啊!不容易啊,陸秀夫和江鉦還在外圍吃灰呢,我陳老爺已經進來了。

    可是,轉念一想,不對啊?趙維沒來之前,老爺我本來就是核心機構好不好?

    偷瞄了一眼趙維,心說,這混蛋真不是東西,到了今天才看明白,一直被他耍著玩呢!

    至於陸、江二人,更慘。還蒙鼓裏呢,以為贏了寧王。

    慘...真慘!

    ......

    ——————————

    情報很雜,並不是都有用,有些甚至就是官場八卦。

    想在如此之多的情報中找到一點蛛絲馬跡,就如同大海撈針。可是,在這種推斷行為根源的情況下,這也是唯一的方法。

    就是一份一份的看下來,把所有的情報看一遍,甚至是把主要情報背一遍。

    趙維從欽察汗國的情報開始看起,他的主要懷疑還是在幾大汗國的詭異動向上。

    沒有理由就這麽輕易地放棄與元朝的對峙啊?

    而其他人也是一人抱一箱子,一人負責一塊兒。

    趙昺拿的是窩闊台汗的那一箱,看的津津有味。

    張世傑負責伊爾和察合台。

    陳宜中、蘇劉義則是主攻大都傳出來的消息。

    張簡之和趙與芮負責東瀛四島。

    就這樣,成王府客廳之中,除了悉悉索索的翻找之聲再沒了別的動靜,大夥兒整整看了一天一夜。

    吃睡都在廳中,才把手頭的情報看完。

    簡單休息,聚攏一處,趙維眉頭不展。

    “欽察汗確實一點沒有向東探索的意思,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攻打羅斯國上。應該沒錯,五十歲以下男丁全部出征了。”

    陳宜中則道:“老夫和蘇相把元朝近兩年的財務流出複查了一遍,對東瀛四島的軍費支出,確實不足以六十萬大軍橫渡大洋。”

    張簡之,“東瀛四島方麵,伯顏從祥興四年開始,先後派出了十幾波的探索船隊,其中有七波人到達了扶桑。”

    “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探索到了時宗朝以北的地區,剩下五次都沒有繼續南下探尋。反而向內陸探索數千裏,找到了幾塊適宜放牧和農耕之地。看樣子,似乎沒有速攻時宗朝的打算,反而確實想要深入內陸,大行耕牧之道。”

    趙與芮:“種種跡象表明,元人確實沒有大軍進扶桑的打算,那麽轉攻四川的可能確實很大。”

    趙維低頭不語,沒道理!所有情報都依舊指向一個沒道理的結論,忽必烈要打四川!

    可這說不通。更說不通的是,幾大汗國為什麽撤出邊境?

    謝疊山看著趙維,出聲道:“殿下當早做決斷!”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趙維身上。

    謝先生的意思很明顯,不管說得通說不通,打四川的可能性很大,是做決定的時候了。

    可是,這個決定並不容易下。

    放下兩年大計?放棄收服印第安人的想法?轉頭去鞏固四川的防禦?

    不是不可以,可是萬一忽必烈沒打四川,而是繼續攻略美洲呢?

    那就完蛋了!大宋失去了寶貴的兩年時間,可能麵對的局麵就是一步慢,步步慢。

    沒有在西雅圖布置防線,元軍輕易進入北美大平原,後果是什麽?

    後果就是:再想防禦,再想收服印第安人也晚了,忽必烈不會再給你兩年。

    失去中美洲的的人口屏障,也就是等於失去了一切,失去了南美的金礦。

    四川那邊也掀不起浪花來了,美洲這邊更沒有大宋的立足之地。

    這個結論容易下嗎?

    難!!太難了!!

    “呼......”

    趙維深吸一口氣,強行讓自己鎮定,再鎮定。

    不要亂!雖然打四川的幾率很大,但是還沒大到讓他拋棄一切的地步。

    “找!”咬牙說出一字,“繼續找!”

    看著滿地的情報,“我就不信,找不出什麽東西來!”

    眾人皺眉,已經找了一天了啊!

    不過,也有些理解趙維,這個決定確實難下。大宋現在就是刀尖舔血,虎口爭食,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那就找!”

    現在親爹不在,最支持趙維的是謝疊山和張簡之。這兩位是他的老師,這個時間不支持,什麽時候支持?

    “交換著看,每個人把全部情報都看一遍,也許誰就漏下了什麽,別人就看出來了呢!”

    “幹活幹活幹活!”

    趙昺也咋呼著,他是一點都不覺得累,反而覺得挺好玩的。

    因為,趙昺看到好多八卦啊!比如,忽必烈已經一年沒在皇後那邊過夜了;比如,太子經常和忽必烈吵架。

    三天之後,所有人都是精疲力盡,卻依舊沒有找到任何突破口。

    連趙昺都有幾分厭倦,失去的信心。

    “會不會二皇叔的手下不幹活,漏掉了忽必烈收買各汗國的情報呀?真沒打不出什麽特別的了呀!”

    趙孟禧則是瞪了趙昺一眼,倒黴孩子,質疑你皇叔我的能力?這麽重要的情報,他怎麽可能漏掉?

    陳宜中無力的癱在椅子上,這幾天,大家把所有情報都看了一遍,一層一層的扒,所有情報確實指向一個方向,忽必烈不急於攻扶桑。

    不攻扶桑?那就是打四川!

    現在,唯一解釋不通的其實隻有一點,那就是四大汗國為什麽放棄了內部鬥爭。

    如果還要說別的,那就是幾大汗國向外攻打的問題了。

    可是,情報上沒有理由,沒有這方麵的解釋,也推導不出來。

    反正現在,僵在這兒了。

    但是,趙維依舊不肯放棄,他相信有,或者說,不是相信有,而是不相信要下那樣冒險的決定。

    對!趙維在逃避。

    以往任何一次都沒有這次做決定來的難,他不敢。

    所有人習慣了聽他的,可是真到了這一刻,他才發現,這個擔子太重了,他有些負擔不起。

    一個民族的危亡,全在他一念之間。

    疲憊地揉了揉眉心,隨手拿起一份情報,這是關於東瀛四島,關於伯顏大軍的一份情報。

    來自祥興6年,也就是兩年前。

    情報很雜,有關於東瀛大軍的糧食消耗,駐軍換防,以及將校任命,還有一些探索船隊的探險情況。

    趙維無意識地看著,腦子有點發脹。隻是掃了一眼,就知道這已經是看過一次的了.。

    想放下,卻又不能。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看,不停地看。

    因為別人已經看不動了,都用期盼的目光看著他。隻要他放下,就會有人讓他做決定。

    是放下一切救四川,還是不聞不問?

    所以,他隻能看,裝作發現什麽的樣子。

    “本洲島駐軍萬石....”

    “八月二十一,神風至,毀大小舟船12艘....”

    “八月二十二,第四批探險船歸陸奧港....”

    趙維毫無目的地看著,繼續看著。

    “八月二十九,都尉兀那魯見左相伯顏,獻扶桑俘虜一人。伯顏遣吏押解入京,得帝賞,封工部員外郎,入保定城屬專司繪製山河圖。”

    “嗯?”趙維一愣。

    “兀那魯....”這個名字他剛剛看過,第四批渡洋探險的負責官員。

    隻不過...看了眼時間,“祥興6年8月...第四批?”

    如果趙維沒記錯,第四批探險船是祥興四年從東瀛渡年的。

    兩年...這隊隊伍來回用了兩年?

    下意識問了一嘴趙孟禧,“第七批船隊哪年回的東瀛?”

    趙孟禧耷拉著眼皮,已經快不行了,費力道:“第七批祥興六年五月,第8批祥興六年七月。”

    趙維再愣,“回港?”

    “對呀?”趙孟禧抬頭,“怎麽了?”

    趙維把情報遞給他,“那第四批為什麽回來的這麽晚?”

    趙孟禧接過一看,也愣了,“不,不知道啊!?”

    元人探險的情況和區域都是大宋已經知曉的區域,現在也用不上,所以趙孟禧還真沒在意過這個事兒。

    “這...這有什麽啊?”

    趙維皺眉,“怎麽這麽長?”

    那邊,張世傑等人都看過來,聽著二人對話,趙與芮道:“不奇怪,有一份從大都得來的第四批探險路線,他們是在海岸登陸,向內陸走得最遠的一支探險隊。”

    “內陸,走的最遠?”

    趙維脫口而出,似乎抓住了什麽,“有多遠?”

    大夥兒被他的表情嚇到了,急忙翻找情報。

    張世傑最先找到,端起細看,“好像...很遠,情報上沒寫,不過前後有一年的時間都在向內陸探尋。”

    “一年......”趙維喃喃,繼續看著手中的情報。

    “八月二十九,都尉兀那魯,見左相伯顏,獻扶桑俘虜一人...伯顏遣吏押解入京,得帝賞,封工部員外郎,入保定城屬專司繪製山河圖。”

    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有力。

    “查!查工部職司官員任免,這個俘虜有問題!”

    大夥兒更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俘虜而已,這種土人俘虜元人也沒少抓吧?”

    謝疊山也道:“為了拉攏,也沒少封賞。”

    趙維卻是一挑眉,“那誰見過會畫地圖的土人?”

    眾人一愣,似乎明白趙維的意思,這個俘虜可能有問題。

    所有人瞬間動了起來,開始翻找情報,找那份祥興六年到祥興七年的工部官員任命。

    “找到了!”趙昺最先找到,甩給趙維。

    趙維攤開一看,瞳孔爆縮。

    呼!!

    緩緩把情報展示在眾人麵前,隻見那上麵有一個名字,那個被俘虜的土人名字。

    工部員外郎——卡倫.安德斯。

    趙維惡狠狠地一字一頓道:

    “問題...就、出、在、這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