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十四章 估值差別

字數:3895   加入書籤

A+A-




    “boss,醫院方麵已經有多家大型企業和大大小小幾十家國外財團或者是企業跟我們合作了。”

    “哦?我們的要求他們都全盤接受了?”

    管家一號似乎也感慨事情的順利,“沒錯,也許是醫院的設備給了他們太多的驚喜。”

    陳洋雖然覺得這件事情落實下去是必然的,但是也沒想到速度會這麽快。

    他們都小瞧了所有人對於生命健康的渴望。

    這是生物的最終命題,掌握了它,也就掌握了未來。

    一切的未來,沒有健康長壽的前提,那就都是虛妄而已。

    “目前在136個國家談成合作,下麵就是具體的展開了。勞煩boss要多加派一些人手下去,而且在建築方麵,我們得自己多下功夫。”

    現在陳洋手裏隻有一個幼稚施工隊,不過要想在100多個國家都幹好這個活的話,說快不快,說慢也不滿。

    以他現在的身體素質,搭配勘探裝甲,全世界滿地飛都要不了多少時間,而幼稚施工隊的效率更是高的離譜,一晚上搞定一百多個醫院……都沒什麽問題!

    “那就快點進入下一階段,將前期準備工作都做完,需要多少團隊,場地建設,都向我匯報!我來安排時間人手!”

    “好的boss!”

    在一百多個國家同時建設那麽多醫院,陳洋不想引起太大的反應,隻能布滿煙霧彈,比如在建設的時候盡可能多的將投影技術應用在幻境上麵。

    讓群眾們覺得這裏開工了相當一段時間,而不是一天的時間就搞定了,那樣實在太過驚世駭俗。

    “這100多家醫院隻是個開始,全球對於醫院的需求量至少達到幾萬座,在接下裏的時間裏,我們可能還有的要忙。”

    而對外的技術在合同裏顯示的也不是如同大家所想的那樣,跟紐約這家醫院一樣。

    陳洋打算的是,在剛開始,他們隻做醫療檢測、緩慢療養方麵的工作,然後開放適當的名額,治療一部分人,等在當地有了部分成果,得到政策扶持,然後再大力起飛!

    不然能治療絕症的消息一旦有了突破口,那麽憑著當前他們的醫療條件,是絕對來不及治療那麽多病人的!

    屆時反而會引發一些亂象,對他們的計劃絕對不是好事。

    先將自己打造成一個權威診斷機構,才能為接下來的事情做準備。

    當然,合作不僅僅隻限於醫療方麵,某些大公司對其他方麵的合作也非常感興趣,比如說……怪獸係列的汽車!

    花旗集團就很有誠意的想要拿下加拿大和歐洲等地區的代理權,陳洋想了想,並沒有答應他的要求。

    有這方麵想法的不單是他們一家,蛋糕不大,但是份額其實是不小,一家投行想要這樣子獲利,顯得有點貪了。

    光是怪獸係列的磁懸浮電動車一個項目,未來的發展就不可限量,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裏,傳統汽車的市場會被進一步的壓縮。

    原本汽車行業幾百上千個品牌啊,現在要跟一個怪獸爭奪市場!

    可想而知這個市場的龐大!

    “一個投行就想代理一個區域是不可能的。”陳洋搖搖頭,他是想分蛋糕出去,但是他不是冤大頭,不會讓你一家公司吃的撐了肚子。

    “同時讓幾家大公司都入股吧,傳統汽車行業的,如果也有合作意願,就看他們有多少的誠意了。”

    基本麵上,想要不迎來巨大的反撲,就隻有誘之以利,從分化開始,然後給甜頭,最後衝擊,打垮市場。

    如果可以,他希望讓各大企業都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分一杯羹,當然,政府必須除外,任何公司但凡是粘到了一點政府屬性,那離完蛋就不遠了,就算是不完蛋,那跟自由和發展也沒什麽關係了。

    “福特、雪福來、梅賽德斯、通用等,隻要他們想加入,我們就給他們加入的機會。”

    既然汽車係列千奇百怪,品牌多樣,他為何一定要逼死這些人,不讓他們發揮一些創造力呢?

    以後汽車還是他們的磁懸浮,但是可以貼別人的牌啊,設計成各種樣子啊,核心科技在他們手裏,下遊公司必然隻能隨便他們拿捏,根本沒有反抗的辦法。

    與此同時還能掌握其他國家的公司命脈,一石二鳥。

    “boss,我覺得事情可能沒有這麽順利。”管家一號搖搖頭,據他對這些國際大公司的了解,他們不會輕易放些自己的架子,有些公司因為家大業大,態度已經傲慢的驚人。

    並不是所有公司的都非常全麵且聰明的,比如通用公司的前任就是個例子,他將其他汽車公司都比喻成垃圾,將自己稱為王儲,稱通用公司為一個帝國。

    當然,他有一定的商業能力,可惜,有這種想法得人注定也走不遠,在生意上也不會有什麽朋友。

    果然,沒過幾年,他就被解雇了。

    被解雇以後,他懷恨在心,處處說通用的壞話,但是心底裏卻無比渴望回到那個位子。

    陳洋攤手道,“我隻是給出個建議,至於他們要不要這麽做,看他們自己的選擇。”

    他從來沒有高看自己,這個項目也許也有可能失敗,不被世人接受,也許大家以後還是更加願意開傳統汽車,誰知道呢?

    是生意,就有風險,不是嗎?

    市場形勢,瞬息萬變,經曆多次經濟危機以後,華爾街的投資人對於各種生意已經非常謹慎。

    初代宇宙怪獸項目尋求合作的消息一經傳出,各種風投公司蠢蠢欲動。

    “我覺得電動汽車必定是未來的趨勢!”

    “重點在於磁懸浮吧?你要投電動車的話,可以選擇特斯拉!”有人調笑。

    特斯拉交車一拖再拖,一經拖了兩年,口碑已經每況愈下,甚至有網站開了盤口,賭他們公司什麽時候倒閉。

    倒是怪獸汽車的火爆帶活了特斯拉的一陣風評。

    “怪獸係列的未來不可限量!如果這個時候不上車,以後就再沒有機會了!”

    “可是你看看那個價格和條件,也太過離譜了吧!”

    “沒錯,這比專業估價公司給出的價格高出太多了,我看他們是想錢想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