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破氐蠻易如反掌
字數:2358 加入書籤
不少之前就和關中盟做生意的商賈,心中都忍不住嘀咕。
又是約法三章?
他們是知道杜英當時建立關中盟的時候,是和各家塢堡約法三章的。
隻不過人家漢高祖的約法三章,那是三條規矩,簡單明了,而且在這些精明的商賈們看來,如此粗疏的說法,實際上就是三條底線而已,而在這底線之上,是有很多小利小惠可以獲得,也有很多空檔可以鑽來鑽去的。
然而杜英當時的約法三章,甚至都直接把晉律給搬出來了,隻是作為其中一條。
這那裏是三條規矩啊,這簡直都能夠寫成三大本規矩了。
至於一些初來乍到的商賈,麵麵相覷,這約法三章是什麽意思?
畢竟上一個這麽做的人,後來正是以關中為跳板,成就了四百年霸業。
杜太守此舉,可有深意?
於是,在一道道複雜的目光之中,杜英沉聲說道:
“其一,商賈行商,當恪守行規,忌強買強賣、哄抬物價。
其二,長安城中商賈,既享受長安太守府之優惠,自當聽從太守府的調度,如有需要之處,當鼎力相助,日後亦有重謝。”
前兩條說出來,大家不由得露出些輕鬆的神色。
這些都是可以理解並且也能接受的。
他們享受太守府的好處,在軍中需要糧食和物資或者市場物價需要調控的時候,配合行動也是應當。
而且以關中盟之前的信譽,杜英也必然會相應彌補他們的損失。
杜英則接著說道:
“其三,長安商貿,匯聚八方,但是敵是友,應請示於太守府,未經同意,不得私自販賣貨物於敵寇。
氐蠻、河北鮮卑、仇池等,目前皆在此之列,否則將視為通敵賣國,以叛亂之罪判決!”
簡而言之,守行規、聽調遣、不通敵。
看似簡單,但是做起來又豈是那麽容易?
堂上氣氛,登時微微一冷。
大家不辭辛勞前來關中這等戰亂之地,看中的還不是關中重要的交通樞紐位置?
若是不能把生意做到這些地方去,那他們前來關中還有什麽意義?
關中可就變成邊角之地了,難道隻為了方便繞過荊州來聯係巴蜀和江左麽?
王猛開口解釋道:“而今王師和這些胡人仇寇還在廝殺之中,若是後方的糧草物資都轉運到了胡人手中,那豈不是拿著自家的貨物支持胡人殺害王師將士?
不過這並非完全不讓諸位同河北、中原等地的胡人有任何的貿易往來,隻不過這些都需要提前向太守府報備,由太守府統籌押運,前往和胡人已經商議過的榷場。
最後獲得的利益,太守府會按照貨物的數量和市價全部返還給各家。當然如果日後諸位願意在長安定居以及開設商鋪、工坊的話,那麽如何返還,甚至是直接把貨物售賣給太守府,都可以商榷。”
並不是沒有路,隻不過太守府想要把控住這條對外貿易之路。
商賈們釋然。
王師提出這樣的要求,已經很給麵子了,而且這其中如果真的沒有貓膩和克扣的話,大家的確可以接受。
畢竟對外貿易本來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尤其是把南方的絲綢、茶葉等售賣到草原上去,更是很有市場。
現在有太守府代勞並且派遣兵馬護送,無疑還能減少很多風險。
“而且諸位不需要擔心,氐蠻掌控安定、岐山等地都隻是暫時的。王師平定各處州郡之後,從長安向河西,便是一條坦途,勾連西域,絕對不是說說而已。”杜英接著道,“諸位的商隊,日後也有機會出現在西域古老的商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