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一時之衰何懼之有
字數:2285 加入書籤
所以杜英穩了穩心神,索性先開口,帶著幾分好奇和打趣的意思:
“大司馬已經位極人臣,還是喜歡用之前的稱呼啊。”
桓溫指了指自己,笑著說道:
“那是因為餘清楚,這個大司馬的位置,隻是琅琊王氏施舍給我的罷了,若是以後有機會重返建康,在朝堂之上號令天下兵馬,那才是真正的大司馬。”
現在桓溫這個大司馬,所能掌管的畢竟還隻是荊州和關中,兩淮和江左是不會聽命於他的。
巴蜀至少現在隻是在民生和經濟上多加配合罷了,隻要益州刺史周撫還在,那麽巴蜀的兵馬就隨時有可能站在桓溫的對立麵。
杜英點頭:“以大司馬之功,屬下期待著那一天。”
“腳下的土地還不穩,更何況天下。”桓溫接著感慨一聲。
剛剛眾將退去之後,不少文吏和幕僚也都很識趣的離開,在場的就隻剩下郗超、羅友和張湛這三個算是桓溫心腹的幕僚。
所以桓溫也並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更何況隻要他一直沒有說出來那一個“篡”字,誰都沒有明確攻訐他的立場。
畢竟這是大司馬,放眼天下,也在情理之中,甚至本來就是桓溫職責所在。
杜英微微挑眉,桓溫說到腳下,自然就是指的長安,這是要自己給他一個關於之前和王右軍會麵的合理解釋呢。
當下,杜英沉聲說道:
“關中初入王師之手,不穩也在情理之內。而今王師北拒氐蠻、南定流民,關中平穩發展,指日可待。”
桓溫一時流露出不滿神色。
他想要的,絕對不是這個解釋。
不過還不等桓溫開口“提醒”,杜英就已經先說道:
“屬下身為長安太守,為大司馬,也為朝廷穩定關中,分內之事。之前已同江左王右軍商議過商貿投資事宜,王右軍願意引江左人才和商賈入長安。
餘和王右軍已經達成共識,江左各家培養出的人才,多數傳承家學,有治國之能,加之而今關中正是用人之際,江左人才不得用,亦然是一大損失。
故長安太守府會請關中書院羅先生以及家師出題,考核江左人才,擇其優而視其能,安排位置,定不會讓這些世家子弟屍位素餐。
另外江左世家畢竟橫行南方久矣,屬下雖亦出身杜陵杜氏,然杜氏家道中落,麵對這些世家子弟,難免低人一等。所以屬下也特求教於大司馬。”
杜英還未說完,人就已經鄭重抱拳。
桓溫原本都要冒出來的責備之話,一下子被堵在嗓子裏。
杜英說的很有誠意,甚至都已經把他和王羲之達成的共識和盤托出,這讓桓溫怎麽也說不出責備的話來。
畢竟他也知道,就算是自己,恐怕也沒有辦法阻擋王羲之想要往關中安插人手的意思。
而至少能經過太守府的選拔,中間就會有很多可以按箱操作的地方。
固然是要選拔合適的人才,但是如果一個來自於江左世家鐵杆和一個來自於騎牆派的子弟處於同一水平上,那桓溫就會選擇後者。
現在杜英求教於桓溫,桓溫也忽然發現,自己好像並沒有什麽更好的方案。
“杜陵杜氏,也不弱於他人,中朝豪門,一時之衰,若要複興,還不是手到擒來,因此仲淵何懼之有?”桓溫微微向前探身,聲音之中帶著上位者的從容和霸氣。
現在杜英的做法他很認可,因此更不能讓杜英輕言放棄。
“屆時幕府上下亦可以幫助太守選擇一二,定不會讓憑借家世而獲得虛名的人進入太守府。”郗超跟著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