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六章 順勢而為、少變多曲
字數:3982 加入書籤
杜英當然隻是和張玄之開個玩笑。
現在的張玄之,是統領參謀司最好的人選,他想要撂挑子,杜英還不見得會同意呢。
張玄之方才所說的,也正中杜英下懷。
杜英輕聲說道:
“那麽水渠應該如何修築才不會讓水漫上堤壩呢?”
“順勢而為、少變多曲。”張玄之微笑著回答。
既應該順應潮流,還要盡可能的減少頻繁的變數以防引起不滿,與此同時還應該盡可能通過蜿蜒曲折的方式一點點的實現自己的目的,實現事務的螺旋上升。
杜英若有所思。
張玄之和梁殊則對視一眼,都督現在已經開始思考這些問題,顯然是為了未來能夠在天下範圍內推行關中新政而準備。
他需要掌握一個尺度,一個能夠讓百姓們欣然接受,並且不會因此而反過來牽著都督府鼻子走的尺度。
張玄之的回答,顯然給出了一個參考答案。
不過他們也相信,杜英的心中應該已經有了一套想法,他隻不過是需要別人的想法作為修飾。
而杜英剛剛就把討論的重點直接落在了“民”上,倒是讓梁殊和張玄之都有些感興趣。
作為一個未來的帝王,也是現在北方山河實際上的土皇帝,都督所考慮的竟然不是應該如何匯聚自己的權柄,而是百姓,順從百姓的想法並且引導百姓的行為。
從古至今,百姓對於皇位上的人來說,其實隻是一個用來塑造自己形象的工具罷了。
這個工具可以是百姓,也可以是臣子。
隻要能夠讓臣子得到好處,那麽就算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樣會有一群人為皇帝陛下歌功頌德。
司馬氏立國以來,走的就是這樣的道路,他們不但讓臣子得到了足夠多的好處,甚至不管他們是自願還是不自願,臣子們得到的好處甚至更在司馬氏之上,而司馬氏的皇帝,隻要做的不太出格,那麽世家們就會盡可能的為其掩飾,爭取塑造出來一個垂拱而治的聖德明君形象。
曆史上,諸如那位道君皇帝,走的也是這樣的路線,至少在那一朝,世事的輿論也隻是認為這是一位風流多才的皇帝,看到的是在他的治理下汴京城呈現出的盛世繁華,卻看不到這繁華之下湧動的狂風暴雨。
所以說的殘忍一些,百姓對於皇帝來說,甚至都不是必須要維護的,臣子完全可以成為百姓的替代,而且隻要皇帝不想要匯聚太多的權力,那麽臣子們是可以幫助陛下把上上下下都打點清楚的,皇帝真的可以實現垂拱而治。
隻不過這樣的垂拱而治下,到底是大同社會,還是藏汙納垢,那就不得而知了。
現在的杜英,在都督府上下看來,顯然是不想走這條道路的,可是杜英若是想要集權的話,也不應該過分的側重於百姓,百姓手頭上掌握的力量多了,就有可能有野心家誕生,登高一呼,保不齊會掀起怎麽樣的風雨。
而臣子們掌權,則是世家上台執政的典型,所以杜英也萬萬不可能允許這種事發生,他可以把權力下放到臣屬們身上,但是也隨時可以把權力收回去。
對此,都督府的官吏們心知肚明,他們既然選擇跟著杜英走下去,就是接受了這樣的結果。
也是因為如果他們不走上關中新政這條路的話,恐怕在世家體製下更難獲得足夠的晉升空間。
寒門子弟,可不配走到如今他們所處的位置上,一言就可能攪動整個天下的風雲。
如今杜英顯然已經在著重考慮“民”在未來關中新政中的位置,這意味著杜英並不打算把民和臣當做維係自己統治的工具。
那麽他打算將民當做什麽呢?
同樣的疑問,幾乎同時在張玄之和梁殊的心中升起。
不過他們現在並沒有細細思索的時間,因為使者們已經陸陸續續走了上來。
走在最前麵的常琚邀功似的指著遠處的劍閣說道:
“劍閣目前在梓潼各家的掌控之下,還請都督稍事休整後,放心前行,我家家主已在劍閣之後的城鎮內設宴等候。”
其餘的使者難免都露出不忿神色,可是也沒有爭辯。
杜英結合之前六扇門傳來的消息,心中了然。
白水關和葭萌關太遠而且已經近乎荒廢,所以劍閣作為現在入蜀的第一道門檻,誰先抵達劍閣並且搶占關城,那麽誰就能成為第一個見到杜英的人。
杜都督肯定會對第一個邀功的人印象深刻,最後保不齊就會倒向第一個人。
常家仗著常琚拜見杜英的時間更早、收到消息的時間也更早,顯然是跑了一個第一,並且還在竭力拖延其餘勢力抵達劍閣的時間,從而導致其餘各家的使者對常家的這般行徑怨憤滿滿。
不過常琚渾不在意。
人在漢中的時候,他對杜英是不是存在更大的野心存有懷疑,但是家中回複的消息表明,家主、族老和家臣們認為,杜英現在於河北還在和鮮卑人纏鬥,在中原仍然和大司馬對峙,其實已經是兩線開戰了,更不要說在敦煌方向上,杜英也可能會有所動作。
所以關中憑什麽支撐起來新的戰線?
再加上杜英表露出來的態度本來就已經很明顯了,所以家中逐漸達成共識:
沒有什麽深層次的陰謀,杜都督隻是想要進行一次武裝遊行罷了。
既然如此,家中竭力歡迎和配合就是。
到時候杜英快快樂樂的走,家中能夠從杜英那裏得到支持,對付世家之中不聽話的那些人也就更加順風順水。
賓主盡歡,莫過於此。
家中的判斷,說服了原本將信將疑的常琚,因此現在常琚屁顛屁顛的跟在杜英的後麵,生怕杜英不知道,衝在最前麵迎接的,正是他們常家的人。
正是因為這種對於家族的信任,導致常琚並沒有察覺到,梁殊和張玄之偶爾投過來的怪異目光。
杜英頷首,表示對常琚的滿意: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今日得見,名不虛傳!得賴有諸位相助,本郡公才能從容入劍閣啊!”
常琚微笑,已然是胸有成竹的模樣:
“都督且寬心,過了劍閣,此去梓潼、南下成都,再無如此險要矣!”
一邊說著,常琚一邊前行帶路。
王師將士們隨他一起向劍閣攀爬。
巍峨雄關,看上去也不再高不可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