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人生機會

字數:3895   加入書籤

A+A-


    人工智能是每一位棋手無法逃避的對手。同樣,他也是每一位棋手最忠誠的朋友。
    美籍棋手望著舞台上的“對手。”
    他實在無法想象自己最後比賽的對手,竟然是眼前隻有巴掌大小的微型計算機。
    作為國外的金融精英,他其實一直都很關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
    因為他始終覺得,人類的下一個時代就是人工智能時代。
    他也不免想起了自己人工智能的啟蒙電影——《終結者》係列,在他很小的時候。第一次從電視上看到《終結者》係列的電影,他就一直思考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等到人工智能擁有真正的智慧後,是否會像電影裏的那樣對著人類充滿著敵意?
    那時候的他正處於想象力最為豐富的年紀,也時常幻想著,等人工智能進化出真正的智慧時,自己會以什麽姿態去麵對著強大的人工智能?
    大概是救世主吧?
    畢竟,童年的他從不缺乏做英雄的勇氣。
    可幾十年過去,他長大了,望著現如今所有人都推崇的人工智能,他又歡喜不起來,再也沒有童年時幼稚的想法。因為現在的人工智能更像是一種工具。
    它具有搜索、整合、分析還有計算能力,但它卻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完全依賴著互聯網。
    而自己的同事,一個來自德國的小夥子也經常調侃,若是人工智能真的擁有智慧,對付人工智能最好的辦法就是拔網線。
    久而久之,他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對人工智能充滿著幻想。
    可現在,他望著這最新款裝載著人工智能,不需要聯網就能運行的微型計算機,思緒又莫名其妙的回到了小時候。
    他還能做救世主嗎?
    哪怕世界沒有毀滅,人工智能也沒有進化出真正的智慧。
    但他好像現在正在以人類棋手的身份,去挑戰著像電影裏無所不能的“神”。
    可很快,他又覺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可笑。
    因為他清楚沒有任何棋手能擁有人工智能的算力,並且象棋終究還是有著上限的棋類運動。
    狹小的棋盤讓象棋在充滿著極具觀賞性的同時,也局限著象棋的無限可能性。
    90個交叉點,看上去能讓象棋棋子在上麵演繹出成千上萬種的變化。
    但卻也隻是“成千上萬”種變化。
    人類棋手永遠都無法在這小小的棋盤上去戰勝人工智能。
    因為人類棋手的思想也被局限在這小小的棋盤裏。
    不過,也有好消息。
    正因為這狹小的棋盤,人類其實與人工智能的差距並不大,隻有“馬”的差距。
    無論人工智能怎麽演變,怎麽進化算力,它也不敢讓頂尖棋手雙馬。
    而人類棋手始終好像也邁不過這“馬”的差距。
    ……
    威爾森先生似乎也察覺到這個問題,所以在最後的比賽,他不僅讓美籍棋手還有業餘組冠軍的楊錚先手,還貼心讓了一手單馬。
    這可不是侮辱,也畢竟,在最頂級的人工智能麵前,能憑借著先手加上多一枚馬能下贏比賽的棋手。
    就可以稱得上是人類最頂級的棋手。
    為了不輸的那麽難看,在昨天美籍棋手也托了關係,與一家頂級人工智能進行了象棋模擬對戰。
    同樣是讓單馬,他一共對弈了三局,除了第一局沒有掌握節奏,大意的輸了。後麵的兩局等他掌握了節奏,還沒下到中局,他就憑借多一馬的優勢輕鬆結束了比賽。
    這也讓他對今天的比賽充滿著信心,甚至還有心思與一旁的楊錚聊著天。
    對於楊錚,他有著不少問題。
    比如他的棋早就達到了職業水平,為什麽還是一位業餘棋手。
    他也很好奇,當初楊錚戰勝人工智能的視頻究竟是不是真的。
    不過,他最想問的問題,還是楊錚對今天的比賽怎麽看。
    楊錚很有耐心的回複了美籍棋手大多數的問題,他也在美籍棋手口中得知他竟然還是自己的“師兄”,因此他也對美籍棋手多了些親近感。
    說實話,楊錚看到自己的對手竟然是台上巴掌大的微型計算機,他也有些懵。
    尤其看到那台微型計算機的屏幕,會根據現場氛圍,有邏輯不停的變化著表情。
    更讓他下意識地覺得,這台裝載著所謂最新人工智能的微型計算機,與他所接觸的人工智能有著很大的差異。
    “莫非是樣子貨?”
    不隻是楊錚這麽想,很多現場棋友,以及被最新人工智能這個噱頭,所吸引來的各行各業精英,他們也看著那台微型計算機,有著同樣的想法。
    也不怪他們會出現這種想法,因為現在很多有關於ai的新聞,絕大多數都是誇大其詞的新聞報道。
    其中最出名的還是ai醫院,號稱能診斷300多種疾病,準確率高於三甲醫生,無數自媒體都將ai醫院視為未來的人類之光。
    可仔細去了解卻發現,現如今的ai醫院完全是誇大其詞,裏麵的ai醫生也隻是起了個輔助診斷作用,裏麵全都是數據整合分析,隻有望聞,沒有問切。
    想要真正達到望聞問切這四個字,ai發展至少還需要五到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發展。
    目前已知所有的ai也都是具備整個數據大致分析的能力,遠遠不具備對症下藥的人類醫生邏輯。
    可眼前的微型計算機,據說具備著一定的人類邏輯。
    不得不說,這一定二字運用的很好,因為沒有任何的標準。
    所以對於美籍棋手最後的問題,楊錚並沒有第一時間回答。
    因為他也說不清今天的比賽是否會像以往的比賽一樣,人類棋手會被人工智能一頓沒有邏輯的亂拳打死。
    而且今天的比賽也是表演賽,無論輸贏都不影響之前的結果。
    為的就隻是展現一場精彩的比賽。
    美籍棋手似乎也從這無言的沉默中知道了楊錚的答案。
    他有些失望,可想到楊錚的身份,他反而有些釋然。
    因為他覺得楊錚出生在國內,接觸的強軟不多,也並不像自己一樣,昨天就找好關係,提前準備好了今天的比賽。
    而且身處在國內的楊錚,也沒有太多的遠見,估計也隻是把這場比賽當成主辦方所通知的表演賽,而不是和自己一樣,把這場比賽當成改變人生的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