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激烈交鋒

字數:5455   加入書籤

A+A-


    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這是白居易的詩句。

    其實世間的蒼涼,比不上人心的蒼涼。人,有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又哭了。

    李二海仍然在村裏處理虹雨洗滌用品廠汙染一事。村民們所說不無道理,這裏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地方,廠是後建的,毫無疑問,是廠子打破了他們的正常生活。

    “鄉親們,我也是農民的兒子,你們所說,我都能理解。事情已經出了,就不是討論誰是誰非的問題了,我們應該坐下來,好好談談如何解決問題,對吧?”“李縣長,您在老百姓中口碑一直不錯,也聽說過你處理了幾件棘手的事情,我們信任您,自從上次您來調查過後,我們沒有人再去上訪,就是克服困難,靜靜地等待您來處理。”

    “謝謝你們的信任!我有一個方案,請大家看看可不可行,有什麽意見,我們再議。”那個壯漢洪亮的聲音又響起來了。

    “李縣長,您盡管說,隻要能改變我們的現狀,不再遭這個罪,就行。”“好,能這樣想,我們就有信心解決這件事。下麵我先簡單說下我的想法。”

    “縣裏好不容易建成了工業集中區,保住了開發區,現在還成了全省最好的縣級工業區,受到上級表彰的事就不說了,單單就經濟效益來說,已經見到成效,縣裏的收入大幅提高,最近也做了不少改善民生的事情,就是你們這兒,也都修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而且你們村裏也有很多人進了廠子當了工人,徹底改變了這兒當初一窮二白的局麵,對吧?”“現在要想把虹雨廠關掉,顯然是不符合我們當前的需要,也不符合你們村裏的需要。”

    “但你們的問題也是實實在在擺這兒了,不解決肯定也是不行了,上次我就來過,不用說讓我長期住這兒了,就是一天我也待不下去。”“怎麽解決?既不關廠,又能不讓你們再聞這個難聞的氣味。我想用兩條腿走路。”

    “一、限定虹雨廠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技術升級,完善環保設施,排放必須達標。如果不達標,到時必須關停。”“二、我的想法,就是希望你們九戶能夠搬遷,不管以後廠子有沒有汙染,遠離它總不會是壞事,大家看呢?”

    這個方案,真是兼顧雙方兩全其美。“搬出去?搬哪兒去?”

    “說得輕巧,你讓我們搬,我們就搬呀?”“李縣長,你這個方案不是不好,但我們祖輩就住在這裏,這兒是我們的根兒呀,不想搬。”

    李二海知道,他們確實有人不想搬,但那是少數。這兒現在味兒這麽難聞,已經不是人待的地方,心裏巴不得早點離開這地兒呢。這些說辭,無非不過是為了為抬價增加砝碼。

    不動聲色,看著他們在這兒吵鬧。其中那個壯漢最為活躍,不但自己出頭,還不斷暗示其他人跟進。

    胡元柳副縣長看李二海一言不發,就那麽看著,覺得有點奇怪,不知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一把手不發聲,自己也不好多嘴,便在一旁悠然自得地喝閑茶,偶爾拿眼瞟一下情形。

    先前見過的那兩位老農,還是忠厚老實之人,看大家這麽亂囔囔,有點過意不去,其中一人站了起來。“各位鄉親,聽我老胡說兩句吧。”

    李二海這才知道,老人家姓胡。可能這是老胡在村裏輩份大,亦或是老胡年歲大,村裏那幾戶還是給麵子的,很快就都靜了下來。

    “要說誰不願意搬,頭一個肯定是我們家。老漢我在這兒住了六十多年了,這兒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這麽大歲數了,讓我再挪個地兒,按老話講,對我的身體也不好。大家說我想搬嗎?”“還有,你們幾家的地離廠子遠,搬了還沒什麽影響,而我和老張家就不同了,兩家的地基本都在這虹雨廠邊上,搬到別處去,離得遠了,到了收割莊稼的時候,可是要多花不少精力來運輸的。你們說,我願意搬嗎?”

    聽他說得有理,不少人頻頻點頭。“我們鄉裏鄉親的,在一起住了這麽些年,誰不了解誰呀?大家都不想搬,沒事誰想搬個家呀,常言道,搬家窮三年,對吧?”

    “是啊,是啊……”“但是,我更清楚,大家夥兒都在這兒受夠了,其實都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這工業區這麽大,都已經建好了,不是我們幾戶想搬就能讓它搬走的,別看我們囔囔著要上訪,就是真的上訪了,還不是要讓下邊來處理?顯而易見,最好的辦法,就是它不動,我們動。”那個壯漢一聽,這話味兒不對呀,這不明顯拐著彎兒替縣裏說話嘛。

    “老胡叔,您比我長一輩,我不好扯你的臉麵。不過,你這越說越遠,聽得出來,你這是替政府做我們的工作呀。”說著,這壯漢把頭扭向後麵幾人,接著說“老胡叔願意搬,我們大夥兒不反對,但我們不願意,大家說是不是啊?”

    “對,對,對。”老胡一瞧,這不是杠上了麽?有點生氣,麵紅耳赤的。

    “二愣子,你這是想鬧事不成?”“老胡叔,鬧不鬧事,可不是您老說了算的。你可別給我們亂戴帽子。”

    後麵一個婦女也站了起來。“老胡叔,你到底是哪頭的呀?我們世代住在這兒,這廠子是後來的,怎麽著也是我們占著理兒呢,你這麽一說,好像倒是我們做了壞事一樣。”

    那個二愣子一聽,更來勁了。“老胡叔,我們是自家叔侄,不要傷了和氣。您老可能是歲數大了,有點糊塗了。村長也在這兒,你們大家說說,我們住這兒好好的,得罪誰了?你建廠,我們反對了嗎?沒有吧。”

    看了一眼一直不出聲的李二海,二愣子有點摸不透他。“我們是踴躍擁護了縣裏的號召,讓了地給建廠子,可到頭來一看,是給我們引來了一個禍害,弄得我們民不聊生的,現在連氣都不能正常喘了,這麽下去,我們很快就會得病的,誰來管?”

    “是啊,誰來管?”李二海拿眼掃了一下村長,村長也正好抬頭瞧他,二人目光一對,村長就打了一個寒顫。

    是啊,雖然隻是個村長,但他是這個村的父母官呀,怎麽地,也應該由他來處理這件事。前麵什麽情況就不說了,今天這種場合,大家都在激烈交鋒,到現在他卻來了個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不妥當吧。村長嘴巴張了張,沒有聲音出來。

    他是村長,但他也是土生土長的村裏人,和大家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搬遷關係到大家的切身利益,不好說啊。不好說,也得說,今天李縣長坐這兒呢。

    村長緩緩地站起身,似乎十分地不情願。“老少爺們,不要吵了,聽我說兩句。”

    村長就是村長,不是有多大威信,而是村民們經常有事求著他,哪個也不好意思薄他的麵子,屋裏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嗯,今天這個問題呀,我也不是不考慮過呀,廠子也要生產,群眾也要生活,這個矛盾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呀,到底怎麽辦呢,作為一個小小的村長,我還真的沒有主張呢。”

    說的盡是一些套話,沒有一點幹貨。看了一眼李二海,見李縣長連頭也沒有抬,知他不滿意。

    “不過啊,自古就是群眾支援國家,地方支持政府呀,當年要不是山東群眾用小推車為解放軍送衣送糧,怎麽可能取得淮海戰役的勝利呢?大家說對不對呀?”李二海心裏感到好笑,這村長真是夠可以的,撿大話來說,就是不談具體的事怎麽辦。

    “這個事兒呢,不解決還不行,想解決,我還真沒有好主意。好就好在,今天縣領導來了,就好辦多了,這事兒我就放心了。”說完,他就坐了下去。

    李二海想,這家夥真是個滑頭,說了一大段,最後把事兒搞到了縣裏,這個甩手掌櫃做得不錯。他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的嶽父王炳開,那是豐南村的村支書,平時他是不是也這樣處理問題的呢?

    但轉念一想,村裏的工作千頭萬緒,又都是鄉裏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得罪了哪個也不好相處,工作起來確實有難度。想到這兒,也就不怪村長了。

    老胡嘴裏說的那個老張,這時候站了起來。“我讚成老胡說的,事情擺在這兒呢,那麽大個廠子,是我們幾家說拆就拆的嗎?肯定是不可能的嘛。”

    “既然是廠子搬不了,那說到底還不是搬了我們?除此之外,你們還有什麽好辦法?”“要說搬,我也不想搬啊,但不搬,就這麽耗下去?就是我們這些老漢能耗,我們那些娃也不肯耗啊。”

    “我覺得,大家夥兒還是配合縣裏的工作,好在隻有我們九戶,搬起來也不困難。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不就是想多爭取些補償嘛。”“李縣長,我就倚老賣老了,請您給我們安排個好宅基地,讓我們重建家園,另外能不能盡量給我們多弄些補償,畢竟大夥兒是受害者。”

    那個二愣子馬上就吼了起來“還是老張叔說話在理兒!”李二海一看,時機成熟了。

    “各位鄉親,你們的訴求不是不合理,從我的角度出發,我也非常理解。這事兒落在誰家,都是大事兒,無端受到汙染,身體受到影響,生活有了困難,提個要求,發個牢騷,都是正常的嘛。”“這樣子好吧,根據大家剛才所講,我們跟村裏協調,給大家撥好的宅基地,安置大家重建,統一規劃,統一施工,費用由政府出,期間的租房費用,由政府虹雨廠承擔。另外,給每家發放補償金兩萬元。大家看怎麽樣?同意的話,我們就簽協議。”

    話剛說完,那個二愣子就喊了起來“不行,補償金最少要五萬。”下麵又是一陣吵鬧聲。

    正在這時,李二海的手機響了起來,是趙愷打的。“二海,有一個消息要告訴你,你要做好思想準備。”

    李二海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什麽意思?但可以確實的是,不是好消息。“趙書記,你說。”

    “剛剛接到電話,免了你的縣長,稍後文件就到,下午還要專門開會傳達。”李二海的頭嗡的一聲,一片空白。

    過了大約兩分鍾,他緩了緩,站起了身。“各位,剛接到電話,我的縣長被免職了。”

    他掃了一眼下麵,看著大家吃驚的麵孔,又說“其實,我來之前,已經和胡副縣長去了虹雨廠,不管你們搬不搬,都要求他們盡快完善環保設施,必須達到排放標準,否則肯定是要關停的。虹雨廠非常配合,已經從德國進口了高級設備。”“下麵再說你們搬遷的事,我們剛才對你們的安排,已經是溫定縣目前最高的補償方案,沒有再高的,如果你們同意,雖然我被免職了,便免職文件還沒到,我現在還可以代表縣政府跟你們簽這個協議,大夥說怎麽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