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唇槍舌戰 顛倒黑白

字數:4850   加入書籤

A+A-


    第356章

    莊義生費了很大力氣,才把雪娘子哄走,麵對這個女人,他感覺壓力很大。

    雪娘子走後不久,綠珠又過來看望,並且給莊義生帶來一個好消息。

    之前他留下命令,讓黃大風培育綠草菇、青皮衣和麻布根,現在幾個月時間過去了,這項研究終於成功了。

    如今已經收獲了不少,就存儲在梧桐山。

    等綠珠將其他藥材送過來,煉製成最強之丹,莊義生就可以回到一邊吃藥一邊修煉的快樂時光。

    自從藥斷了之後,莊義生仍在修煉,但修煉進度卻非常不理想。

    隻要有了藥,自己就可以加快修煉進度。

    他立刻讓綠珠將藥材送過來,自己要琢磨煉丹的事。這是一個好消息,把莊義生其他不快都衝淡了。

    …………

    皇宮之內,又到了朝會的日子。

    相比上一次的一鍋亂粥,這一次卻顯得其樂融融,一片和睦。

    今日朝會的主要目的,便是慶祝戰爭的勝利,然後論功行賞。

    結果是勝利的,那麽凡是參與此戰的人,便都有一份功勞。

    各大世家之間,私底下已經談好了。把各家子弟,安排在合適的位置,這又涉及交換和妥協。

    世家與世家之間,並不是團結的,他們也爭吵了無數遍,才有現在的利益劃分。

    不過最後的結果,還是能令大家滿意的。

    珠簾之後的女帝,一直沒有作聲。

    對於朝會的前半段,她幾乎沒有參與。等已要落下尾聲,她才忍不住開口:

    “為何沒有看到莊義生的名字?”

    大殿之上出現片刻的沉默,然後有人邁步出列:“啟稟陛下,莊義生此戰並未立功。”

    女帝眉頭立刻皺起,道:“你說什麽?”

    即便隔著珠簾,也能感到女帝那滔滔的殺意。這名小官下意識一縮肩膀,不過他本就是被推出來挑事的,此刻隻能硬著頭皮上。

    “啟稟陛下,莊義生此戰不僅無功,反而有罪,是他的失誤,害得三千士兵白白犧牲。臣鬥膽,請陛下降罪。”

    “你說什麽!”

    珠簾後的女帝已經站了起來,殺氣宛若實質。

    壽王站出來道:“啟稟陛下,現在京城議論紛紛,都要向莊義生討個說法,現在民怨紛紛,不將他治罪,怕是難以平息。”

    女帝冷哼一聲:“朕來問你們,臘月關被破之後,是誰聚攏兵將,切斷北燕的後勤。”

    “啟稟陛下,乃是胡遠帶兵所為。”有人站出來道:“此乃真義士,大丈夫。”

    “胡遠?”女帝氣極反笑:“那又是誰兵出奇招,擊潰北燕大營。”

    “當然還是胡遠。”

    “臘月關呢,臘月關是被誰打下來的,我記得胡遠當時還在金水關吧。”

    “陛下,是黃升啊。”

    “那麽,馮厭又是誰殺死的?”女帝的聲音越來越重。

    “自然還是黃升。”

    “一日之間連下兩關,打下黃泥城的,也是黃升嘛?”女帝在壓抑自己的怒火。

    “陛下,那是您啊。”壽王道。

    女帝一張臉瞬間變得煞白,就像虛弱狀態下的莊義生。

    她太氣了。

    這些人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把莊義生整個人抹去了。

    這一場大戰,莊義生掏空心血,守住了離州防線。可在這些世家嘴裏,莊義生卻消失了。

    不僅消失了,他們還要置莊義生於死地。

    “啟稟陛下,莊義生此戰有罪無功,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他不死,將士在天之靈難以瞑目。”

    “因為他的失誤,害得三千將士白死。如果不是他,勝利或許來得更早一些。”

    女帝心底冷哼一聲,如果不是莊義生,北燕的鋼刀,都要擱在你們頭頂上了。

    她本非能言善辯之輩,而這些人的行徑,超出她的認知,讓她愣了好大一會兒。

    朝堂上下的文武,還在紛紛議論著。

    “莊義生這個人,太不中用了。”

    “帶兵打仗是大事,他沒有絲毫經驗,不敗才沒有道理。”

    “我當初就說過,不該讓他去的,沒人聽啊。”

    “請陛下殺了此人,給天下一個公道。”

    廟堂之上,有文武大臣掌控官方文件,莊義生的名字被隱去了。

    廟堂之下,燕國名士紛紛發聲,對莊義生口誅筆伐。

    女帝仿佛看到一口黑鍋像自己蓋了過來。

    黑,真?黑。

    身為一國之君,她真的沒有辦法嘛?

    當真沒有。

    往日,各大世家還給她幾分麵子,而今天,已經接近於明牌。

    不得不明牌,如果真的許了莊義生功勞,看著一尊軍閥崛起,自己這些人那還有立足之地。

    他們又變得團結起來,世家的利益已經受到嚴重威脅。

    女帝氣極反笑,現在看過了,剛才的論功行賞,就像一場分贓大會吧。

    最底層的士兵上陣打仗,卻成了這群人爭奪利益的籌碼。

    便是女帝也感覺到了深深的無力。

    但是,她還有劍。

    嘴上說不明白的事,便用劍來了斷。

    女帝提著劍,從珠簾中走了出來。腰上佩劍,鏘琅一聲出鞘:

    “你們要公道,朕便給你們公道。”

    提著劍向壽王腦袋上砍過去。

    “成何體統,成何體統!”

    “堂堂一國之君,要持天之劍,以高山為脊,長河為鋒,精兵強將忠臣謀士……如此,與一介匹夫有甚區別。”

    “救命,救命啊。”

    這商討國家大事的大殿,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不成體統。壽王雖然也有修為,卻不敢向女帝出手。

    殿中武士也一樣,他們向女帝亮出兵器都不敢。

    大家隻有抱頭鼠竄。

    最後,壽王幾乎是逃出皇宮。

    他心裏一陣陣後怕,好險呐,差一點自己就被哢嚓了。

    “王爺,您最近還是不要上朝了,在家裏躲一躲吧。”身邊的幕僚道。

    “嗯。”壽王點點頭,忽然道:“你說我躲在家裏安全嘛?”

    幕僚不再說什麽,以女帝的脾氣,她提著劍殺上門來,也不是啥做不到的事。

    不過壽王心裏並不沮喪,反而有幾分高興。女帝表現得越失態,她的權威落得越狠。

    那麽權力在世家手中握的越踏實。

    等天下都沒人將她當回事的時候,就可以有人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