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今日拜將,何時封侯?

字數:7440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我滿腦子都是曆史典籍 !
    元光五年,十月二十三
    辰時
    高密縣南二十裏
    一座五米高的拜將台聳立在那一片空曠的土地上。
    騎兵騎著馬,步兵拿著長槊,黑壓壓的軍隊將拜將台圍得水泄不通!
    雖然人很多,但是,這裏卻異常安靜!
    在到達之後,三軍就接到了一個命令:拜將之時,嚴禁交流,違者,八十軍杖!
    在懲戒製度下,三軍做到了令行禁止!
    白明哲一身銀白色甲胄,頭戴黑色頭盔,身後還有一件白色披風,靜靜地站在大軍尾部,等待拜將台上的召喚。
    麵對這個場麵,要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他站在原地,不斷地跺著右腳,希望可以放鬆自我。
    即使經過了這麽多大風大浪,也無法消除拜將帶來的激動。
    他的心髒“砰砰砰”的跳動,宛如安裝了一個電動馬達似的。
    好男兒,當拜將封侯,位極人臣!
    如今,他實現了一半,成為了一名將領!
    雖然不是上將軍、大將軍這種頂峰將領,但好歹不是伏波、中堅、鷹揚這種雜牌將軍。
    在他的身後,馮駒、葉楚平皆身穿甲胄,腰別佩劍,靜靜侍候。
    ……
    拜將台
    劉棄疾清點著上方的祭品,確認無誤之後,便站在一旁,靜靜地等待占卜得來的時間。
    受三代影響,拜將之事,需要在黃道吉日的吉時進行,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
    案幾之上,六玉齊聚,六玉之內,皆放有與玉器同色的牲畜、束帛。
    六玉者:蒼璧、黃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
    半個時辰之後,鍾聲響起。
    “當!當!當!”
    劉棄疾手捧劉徹詔書,走到拜將台中央,麵對案幾,高呼道:“卑臣奉天子之詔,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六玉至,神明臨!”
    話音剛落,一旁的甲士就開始敲打鑲嵌著金絲的牛皮鼓,“咚!咚!咚!”
    鼓聲有序,由弱至強,呼喚著天空的神靈。
    劉棄疾靜靜佇立,等待九輪鼓聲結束。
    “咚!”
    最後一道鼓聲落下,他繼續高呼,“陛下忙於蒼生,皇後失德而廢,棄疾不才,得陛下重任之托,以攝政之名,行拜將之事!”
    霎時,拜將台下方的傳來了盛大的奏樂。
    鍾鳴:“當當當當當!”
    罄響:“噠噠噠噠噠噠!”
    塤聲陣陣:“嗚嗚嗚!!”
    長號傳八方:“轟嗚,轟嗚,轟嗚……”
    ……
    劉棄疾用渾厚低沉的聲音高呼,“陛下未至,棄疾為攝!獻豆、籩,代皇後!”
    話音剛落,一名穿著甲胄的侍從端著一個托盤,走上拜將台,將豆、籩放在案幾上。
    侍從下去之後,劉棄疾忽然轉身,他拱手作揖,彎腰行禮,對眾將士一拜,神色嚴峻,聲音朗朗,“諸公,受棄疾一拜!”
    周禮雲: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帥執事而卜日,宿滌濯,蒞玉鬯,省牲鑊,奉玉齍,詔大號,治其大禮,詔相王之大禮。若王不與祭祀,則攝位。凡大祭祀,王後不與,則攝而薦豆籩徹。大賓客,則攝而載果。
    他這是在拜大賓客!
    李沮、蘇建、張伯等人,對劉棄疾拱手作揖,紛紛高呼,“見過攝政!”
    劉棄疾抬起右手,示意鼓聲繼續!
    “咚!咚!咚!咚!咚!”
    突然,鼓聲變得急促有力!
    “當!當!當!當!當!”
    鍾聲也加入了這一場宏大的“音樂慶典”,與鼓聲混合,彰顯帝王威嚴!
    隻聽劉棄疾暴吼,嗓子都變得沙啞了,“請黃鉞、白旗!”
    “咚!咚!咚!咚!”
    都司空令、都司空丞,前者在右,後者在左,各端著一個暗紅色托盤,走上拜將台。
    黃鉞在右、白旗在左,麵向全軍!
    跟隨劉棄疾的動作,二人將承載黃鉞、白旗的托盤高高舉起。
    “黃鉞、白旗至,殺伐之事至!”
    “太原君——白明哲,何在!”
    原本將拜將台圍得水泄不通的士卒忽然以拜將台中央為線,左側向左,右側向右,各移動一步的距離。
    “轟!”
    地麵被這萬人大軍,跺的“轟隆”顫抖。
    一條三米寬的路出現在三軍中央。
    而白明哲,正站在這條路的盡頭,與拜將台上的劉棄疾對視。
    劉棄疾再次高呼一聲,“太原君——白明哲何在?”
    將心中的激動情愫壓製下去,白明哲用嘹亮的聲音,回應道:“卑臣在!”
    “登台!”
    “諾!”
    在馮駒、葉楚平二人地跟隨下,白明哲邁著緩慢的步伐,衝著遠處的拜將台走去。
    “噠!”
    “噠!”
    “噠!”
    他每走一步,都會向兩側看一看,臉上沒有絲毫表情。
    身上的甲胄,左右搖晃,上麵的鐵片撞擊出清脆的音樂。
    “嘩啦!嘩啦!”
    劉棄疾並沒有催促,他在靜候!
    為將者,得封之時,應當謙讓,不可表現出急迫的心情。
    將士皆屏住呼吸,注視著這個身穿白袍的少年將軍。
    當年甘羅十二歲拜相的場景,他們今天也算見識一次了吧?
    聽聞,這個將軍,才十八歲!應該說,剛剛十八歲!
    漢以十月為歲首,十月剛剛到達,意味著,白明哲,又年長了一歲!
    隻可惜,他當時忙於趕路,根本沒有機會見識長安隨手時候的活動!
    白明哲“噠!噠!噠!”的腳步聲,成了這裏最大的聲音!
    小半炷香後,他踏上了拜將台的台階。
    禮樂下次再次齊鳴!
    “咚!咚!咚!”
    “當!當!當!”
    “嗚嗚嗚嗚嗚嗚嗚!!”
    他走到祭祀天地的案幾麵前,雙膝落地,跪了下來。
    劉棄疾捧著詔書,開始誦讀劉徹向上天的禱告!
    “朕聞之,有才者,委以重用,為聖王之道!昔日,高祖拜淮陰侯為將,最終破霸王,奠定大漢之基業!”
    “今,北有匈奴為禍,東有衛氏朝鮮不敬蒼天!朕居於長安之中,衣食無憂,然邊境之民受匈奴侵擾,常年受苦,衛氏朝鮮暴殄天物,令蒼天蒙羞。”
    “朕度德量力之後,知德薄,力微,需良將協助,才可致聖王之位!”
    “白明哲,長安人士,祖籍太原,武安君之後!其精通兵法,得孫武、留侯真傳,乃才能之上之人,實乃良將!”
    “今日,朕祭告蒼天,明內心之意,得蒼天之佑,以學聖王之道!”
    “朕聽朝中諸卿所言: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然後殺,賜圭瓚然後為鬯。未賜圭瓚,則資鬯於天子。”
    “朕羞愧,忙於政事,於長安之中不可外出,唯有以宗正卿為攝政,持黃鉞、白旗,代君拜將!”
    劉棄疾“嘩!”的一聲,將詔書合上,“太原君,接旨!”
    白明哲將雙手平拖,高於頭頂。
    劉棄疾將詔書放在對方手心後,繼續說道:“太原君,今日,本王,代陛下,行拜將之事!”
    他神色莊嚴,拖著長腔,“今日,陛下、本王、敕封汝為南仲將軍。”
    “南仲將軍,秩兩千石,領大漢南仲軍!”
    “以黃鉞、白旗為證,賜殺伐征戰之任!”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
    鍾鼓齊名九聲!
    都司空令與都司空丞走下去,將黃鉞、白旗交給馮駒、葉楚平。
    這次,劉棄疾換了稱呼,再次高呼,“南仲將軍何在!”
    白明哲抬起頭,高呼,“末將在!”
    劉棄疾大呼,“接虎符!”
    隨即,他將一塊虎符放在了白明哲的手心!
    “接佩劍!”
    “啪!”
    白明哲接過一把由絕頂工藝製作的佩劍。
    輕輕拔出佩劍,“嗡!”
    劍鋒與空氣接觸,不斷地嗡鳴,好像興奮到了極點,捧腹大笑的孩子。
    “啪!”將劍插回劍鞘,他依舊跪在地上。
    劉棄疾從案幾上拿起三炷香,通過一旁的火盆中的火焰,將香點燃。
    “祭祀蒼天!”
    “諾!”
    白明哲盯著那三炷正在燃燒的香,緩慢起身,接過香,然後插進了麵前案幾的小鼎中。
    煙絲嫋嫋,將劉徹拜將之意,傳達於天!
    祭祀完畢,他站起來,轉身,麵向諸將士,聲音不大,但是眾人聽的卻格外清楚!
    “本將宣布,今日,南仲軍成!”
    “嗡!”他拔出南仲將軍劍。
    將劍高高舉起,大聲說道:“接下來,吾下達三條軍令!”
    “軍令其一: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其二:南仲軍士卒,不拋棄任何一名同袍!”
    “其三:令行禁止,不可侵擾百姓!”
    “此三者,亙古不變之軍令!軍在,令在,軍亡,令亡!”
    白明哲將劍尖對準南方,用盡全身的力氣,高呼,“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南仲軍的士兵,都是從邊境來的,他們常年和匈奴作戰,都有血腥氣,都有傲骨。
    麵對一個十七歲的將軍,很難接受。
    但,當聽到白明哲的三條軍令,心中突然有一股共鳴。
    尤其是李沮,他已經忍不住了,握緊拳頭,大聲喊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所有人開始重視這位南仲將軍,皆麵紅耳赤,高聲呼喊,“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
    “雖遠必誅!”
    白明哲將劍插回劍鞘,抬起右手,示意安靜。
    霎時,全場寧靜了。
    他目光炯炯,高聲呼道:“聽吾命令!三軍開拔,目標,即墨城!”
    “諾!”
    “轟!”塵沙滾滾,
    將軍令、三軍動!
    南仲軍集體開拔,直撲即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