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有人挑事啊(叫一聲爸爸,給個票啊)
字數:3948 加入書籤
唐王舉劍向天,氣運金龍的出現,瞬間讓將夜世界的人族大為振奮。
大唐的士兵臣民,看到金龍隨唐王而現,高呼唐王萬歲,大唐萬年。
觀禮的使者看到大唐的氣運如此鼎盛,表麵上恭維,暗地裏各自串聯,畢竟大唐的強大已經讓周圍諸國寢食難安了。
少卿之後,金龍消散,唐王收劍。
騰空劍隱入劍鞘之中,再無動靜。
唐王李仲易高座高台之上,揮揮手,一個太監站了出來。
“傳旨吧”李仲易輕聲說道。
太監拿出聖旨開始宣讀“大唐唐王陛下有旨
朕感念天地之功,道門之德,特準許道門修士在大唐境內傳教,但所傳教派須緊守大唐律法,各種稅賦不得免除,欽此”
此召一出,道門修士大喜過望,大唐一直以為都是道門的禁地,雖有昊天道等分支成長其中,但是有書院夫子在,道門在大唐一直沒能廣泛的開始傳教,今日唐王居然特許道門在大唐傳教,這對於教派的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好處。
“多謝陛下”在場的道門修士紛紛行禮,感謝唐王的慷慨。
“唐王陛下,我佛門願意接受同等條件,懇請唐王陛下準許我等在大唐傳教”在場佛門修士大急,麵對大唐如此廣闊的禾場,佛門不能分一杯羹不是太遺憾了嗎?
要知道官方認可和私自傳教根本就是兩種概念,有了大唐皇帝的認可傳教才能事半功倍。
此言一出,道門修士大急,要是讓佛門也加入進來競爭壓力就更大了。
“準”沒等道門修士反對,李仲易就表示同意。
“貧僧多謝陛下”十幾個大光頭一起宣了個佛號,說到。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道門就算有千般不願也沒用。
“近幾日,朕與太廟翻閱皇家典籍,發現我李唐始祖乃是起源自戰國時期有一名大德閑人,名叫李聃,也叫老子,從今日起為老子立廟,每日祭祀不能懈怠”李仲易在此宣布一條消息。
今日朕親自前往太廟祭祀老子先祖。
群臣應是,畢竟李唐自己的家事,想要讓誰當祖宗是人家的自由。
說著李仲易擺駕太廟,早有工匠雕刻好了太清老子神像,一老者端坐青牛,須發皆長,自有一番神韻。
老子像前,李仲易帶著李唐皇室幾乎所有宗室跪在下麵。
“老子先祖在上,後輩子孫李仲易拜請祖先,請先祖護我唐國,國運綿長”三柱通天香,插進了香燭,李仲易帶著李唐皇室三拜,結束了祭祀。
遠方的無名和夫子靜靜的看著,李仲易三跪之後,巨香依然靜靜燃燒,才鬆了一口氣。
認祖宗也是需要資本的,不是你想認就能認的。老子乃是聖人,一念隻三界,如果老子不同意,那麽李仲易的香就點不著。既然禮儀完備,也沒有什麽變故,說明老子默認此事,以後自然會有好處。
來往的各國使節除了感慨唐國的實力強大之外,並沒有特別的感覺,絲毫不知道這幾道旨意之後,對於自己國家的影響。
隻有少數聰明人麵如死灰,歸心似箭,急切的想要把今天的消息傳回故國,讓國君早有準備。
李仲易的幾道旨意,拜老子為祖先自不必說,為李唐找了一個靠山,雖然這個靠山比較遠,但是腿不是一般的粗。
另外的旨意,準許佛道在大唐境內傳教,對於四方諸國來說,這是一個噩耗,要知道四方諸國之所以能存在,那是因為四方諸國裏有佛道勢力的支持,為什麽支持呢,那是因為佛道的信仰根基在諸國。
大唐允許傳教之後,那麽大唐跟四方的諸國在佛道修士眼裏就沒有太大的區別,反正都是可以傳遍信仰之地,就算打來打去也很正常,至少對佛道宗門的利益並沒有什麽影響。
光明殿裏,李仲易高座王座,四方使者在進獻賀禮,新皇登基,必要的心意還是需要表示表示的。
書院的學生聯合起來做了一副內甲,由李慢慢帶頭送給了李仲易。
西陵的神殿送來了千年人參。
佛門的七念送上了佛主手書一份。
劍閣送來了南晉的特產。
月輪國國主送來了兩對美玉等等。
禮物送完之後,由於李仲易身份的緣故,書院的學生除了餘簾和木柚之外,全都前來進行了祝賀。
光明殿裏大擺筵席,四方勢力觥籌交錯,一時之間有種紙醉金迷,盛世歡歌的意思。
酒宴正酣,忽然神殿的代表乃是熊出沒,此時的他還沒有登上掌教之位,此時正好代表西陵前來。
酒宴中,熊出沒忽然起身,對著李仲易說道“唐王陛下舉世無雙,大唐書院也是舉世無雙,夫子和柯先生神功蓋世,我等恨不能一養其風采”
“熊先生客氣,夫子和小師叔乃是神人,自然不會參加我等這種宴會了,但是書院的幾位師兄皆在,足以代表夫子和小師叔的心意了”李仲易說道。
“我等自然不敢奢望能夠跟夫子和柯先生討教,隻是今日我等四方俊傑前來大唐,想要一會書院的眾多師兄,不知各位師兄以為然否”熊出沒轉過身對著李慢慢和君陌的方向問道。
“熊出沒你真可以啊,知命境界竟然挑戰我等連知命還沒入的人”君陌是個火爆性格,知道熊出沒不壞好意,反駁道。
“二先生不要生氣,書院夫子和柯先生皆是人傑,我想他們的弟子越境挑戰什麽的應該不是什麽難事,今日還請諸位讓我們一觀書院風采吧”懸空寺七念和尚說道。
“你,你們敵不過夫子和小師叔居然欺負我們這些修為不足的人,好不知羞”老五範悅說道。
“陛下,您看呢?”熊出沒說著,看向了李仲易。
此時場中形勢有些微妙,四方的修士都想趁書院弟子武藝未成之時,殺一殺書院的銳氣,畢竟打不過老的,打小的也是提高自身影響力的方法,要是書院弟子全都敗了,那書院哪還有臉在大唐廝混。
李仲易有些為難,有心不答應,但是書院和大唐一榮俱榮,根本容不得退縮,不答應一定會被天下人恥笑。可是答應了之後,書院弟子修為太低,今天來祝賀的人中,知命修士至少有三人,懸空寺的七念、神殿的熊出沒還有一隻沒有說話的昊天道顏瑟。
“我書院答應了”正在此時李慢慢站起來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