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李儒

字數:7324   加入書籤

A+A-


    閻行頭上的冷汗戚戚而下,直接單膝一跪,寒顫地衝著韓遂言道:「回稟主公,此事末將憋了好久,今日卻是不得不對您言之確實,袁熙之勢力強大,手下能人眾多,其本人又是亂世奸雄,身具怪才,行事不合常理,非等閑之人,主公若是再這樣懷著二心的與之僵持下去,隻怕後果未必得善,不如誠心歸附,助其收複關中,日後當也是其坐上重僚,實乃上善保身之道,主公,依末將之見,您還是………」
    「夠了!」隨著一聲淒厲的怒吼,閻行的話被韓遂重重的吼叫聲給壓了下去。
    抬頭望去,卻見韓遂已然是滿麵血紅,雙目圓如鍾鼓,牙關緊咬,瞅著那模樣,似是恨不得能平吞了閻行。
    「彥明,枉你也是我金城的第一名將,如何卻說出這般令人喪氣的話來?你真是辜負了老夫多年來對你的栽培和期望!袁熙何許人?袁紹之子!豎子而已!他老爹與我乃是同輩之人,你讓我真心的歸附於他,做他的座上客?老夫死都不可能!況且那小子算計我,此仇不報,老夫我枉為一方之主!」韓遂厲聲說道。
    「哎!。?」
    閻行沒有想到,韓遂的反應竟然是如此之大,有心再勸勸,卻也是張不開口,隻得無奈地長歎口氣,緊口不言。
    二人就這麽尷尬相對,如此慢慢的過了許久之後,方聽韓遂冷冷然地開了口道:「彥明,我念你是我手下第一良將,你這次的話,老夫就當做沒有聽見,若是日後再讓老夫聽到你說出這般沒有誌氣的話,定斬不饒,知道了嗎?」
    「主公恕罪,末將省得了。」
    袁軍大營。
    卻有一名西涼軍斥候飛奔而來,衝著袁熙猛一拱手,高聲言道:「啟稟大將軍,在下奉馬將軍之命,特來向袁公表誠,馬將軍已經下令,所有西涼軍從此刻起,盡皆為袁公下屬,包括馬將軍在內全部為袁公調遣,隻請袁公無需多慮,有何軍命,隻管派人吩咐就是!」
    袁熙聞言先是一愣,接著感慨而言道:「槐裏侯,真乃是當世良臣,不愧是漢室的忠臣啊!」
    袁熙帶齊兵馬和隨從,在鞠義占穩腳跟後,連夜進城。
    馬家宅院外,馬騰父子出門迎接袁熙等人。
    袁熙帶著賈詡還有許褚,趙雲太史慈等人來到馬家。
    「安狄將軍馬騰,攜犬子馬超,參見大將軍!我父子二人先前違抗天兵,與大將軍抗衡,阻撓大將軍複漢大計,罪不容誅,今特來請死!」
    但見袁熙帳前的馬騰,著身子,背上背著荊棘,做一副沉痛之狀,跪倒在袁熙的麵前,似有請死之意。
    不管馬騰此舉是真是假,袁熙也絕不能真的在這裏治他的罪,卻見踏上前的袁熙急忙起身,快步走到馬騰身邊,雙手將其扶起。
    袁熙搖頭言道:「事情的經過我已經全部知曉,此事乃是韓遂期間作祟,非馬將軍之過,馬將軍實乃是大功之臣,何罪之有。」
    「如今該叫馬仆射了!」袁熙對著馬騰道。
    「大將軍!」馬騰施禮致意。
    袁熙笑著領眾人進入府中,馬騰也安排上了酒宴。
    「馬仆射,今後我等就是同朝為官的同僚,你年長我不少,是為叔父輩,還請日後對我多加提點和照料。」袁熙客氣說道。
    但袁熙越是如此,馬騰才越是覺得自己沒有壓錯寶,跟對人,又長揖拱手,信誓旦旦的言道:「大將軍客氣了,小兒繼續駐守關西,那才要大將軍照料。老夫代替犬子便多謝袁公了……孽障,還不多謝大將軍!」
    馬超麵有不忿,但礙於馬騰在側亦是隻能無奈地微一拱手,道:「多謝大將軍。」
    袁熙看向一旁神色有些為萎靡的馬超,暗歎一聲後問道:「馬孟起,你可知敗在什麽地方?」
    馬超聞言抬起頭,眼中桀驁之氣稍減,沉聲道:「是馬某技不如人,還有大將軍算計高明。」
    袁熙搖搖頭,解釋道,「你並非技不如人,隻不過輸在爭強好勝之上。須知為將者最忌貪勝爭強,軍爭也並非憑一人之武勇。」
    西涼之地民風彪悍,習武鬥狠風氣濃厚,馬超等人自幼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自信武力是再平常不過地事。
    袁熙見他一副不置可否的神情,再道:「兵法武藝其實多有相通之處,寧可拙而速,不求久而巧。你太重招數跟勇力,這就是輸於趙將軍地地方。」
    馬超張張嘴沒有答話,但似有所悟地點點頭。
    趙雲淡淡笑了笑,說道,「馬孟起是我見過最有資質的青年才俊之一,若是經過打磨淬煉,成就不在我之下。」
    馬超聞言神色終於鬆動,能得到趙雲這種強者地承認。使他自信恢複不少。
    而看著袁熙旁邊一眾武藝不輸於自己的高手,馬超又多了幾分感歎。
    西涼畢竟太小,中原大地人傑地靈。高手輩出,自己往日小瞧了天下英雄。
    賈詡似乎猜到馬超所想。說道:「馬少將軍,我也是西涼人,從前一直以為西涼很大,能在西涼幹出一番成就,那就不枉此生。但自從進入關中後。才增長了眼界跟才識。跟隨大將軍去了青州跟河北,才知道天下是如此之大。英傑是如此之多。能追隨大將軍某就一番曠世大業,那才是不枉我西涼男兒本色。就像你的先祖伏波將軍那樣,征戰的足跡遍布南北。」
    賈詡觀心之術可謂十分厲害,一番話切中馬超的心神,聽得感同身受似地連連點頭。
    袁熙看著賈詡勸說馬超,他淡笑不語,能將馬超收複最好,不然讓他跟閻行和楊秋等人互相牽製,那樣再派來個強幹吏主持,關中還是在自己控製下。大軍終究不能四處分派。還是要在當地招募兵馬才行。關中西涼也不例外。
    因其地用其人,善之善者。
    袁熙看著馬家父子,突然察覺不對。於是問道:「馬將軍,不知李儒何在?」
    「他去阿城傳龐德回來。」馬休答道。
    「什麽時候去的?」袁熙追問道。
    「就在大將軍入城之時。」馬休有些疑惑道。
    「快,派人將李儒追回來,四麵道路都加派人手!」袁熙急令道。
    「休兒,你親自帶兵前去阿城,見著李儒就將他帶回來。」馬騰吩咐道。
    馬休離開後,馬騰讓家中舞姬上來獻藝,眾人推杯換盞,氣氛也高漲起來。
    過了好一陣,馬騰問道:「大將軍打算如何處置韓遂,讓他獨領關中?」
    「馬大人覺得韓遂此人如何?」袁熙將目光從舞姬身上收回,不答反問道。
    「文約,他,他是西涼名士,當年被北宮伯玉和李文侯挾持,之後一直領兵來回於關西和涼州。」馬騰支支吾吾道,對這個曾經地結拜兄弟,他不太好評價。
    袁熙也不點破,再問道:「馬大人看韓遂可是會忠心歸順朝廷之人?」
    「這個,韓遂這幾年來野心膨脹,口上也對陛下和朝廷有所不恭。」馬騰含糊其辭道。
    袁熙笑了笑,說道,「既然馬大人都說他是不恭朝廷的叛逆,那我也沒有什麽可以顧慮的。」
    「報!楊弘帶自稱大將軍部屬的人求見。」傳令兵稟報道。
    「讓他們進來!」袁熙吩咐道。
    在馬騰等人驚訝地目光下,楊弘帶著閻行楊秋、侯選三個韓遂地部將走進廳室,他們每人手中捧著一個盒子。
    「末將閻行,前來拜見大將軍,特獻上逆賊韓遂與其子地首級。」閻行跪拜道。
    楊秋侯選也一起跪拜,同時將手中盒子攤開,將裏麵地首級給袁熙看。
    馬騰等人皆是心驚,這袁熙也太風雷厲行了,前頭才接收馬家的歸降,後腳立即讓韓遂部將斬了他首級送來。
    「你們立了大功,但是要好好處理韓遂舊部,不能讓他們反水。」袁熙吩咐道。
    「喏!」閻行、侯選、楊秋三人領命道。
    袁熙不顧馬騰等人震驚的神情,問起西涼的事務,還有漢中張魯地動向。
    「西涼各個小勢力遍布,但都形不成氣候,隻要謀劃得當,先將他們分化,再領一支大軍開去,就能收拾西涼。」馬騰答道。
    袁熙賈詡用心記下馬騰所說的一些細節。並盤算今後用兵地方法。
    馬騰接著說道:「漢中張魯,他費去朝廷的冊封,自立為什麽師君,有聚齊無知鄉民數十萬。那些無知百姓都變得唯他命是從,若任其發展下去,怕是要成為第二個張角。」
    袁熙隻聽不答,馬騰說的帶有自己濃厚的主觀性,其實張魯跟張角性質有有所不同。
    涉及到五鬥米教還有張魯,問題看似複雜,其實解決起來也不難。
    中國根本沒有真正的宗教信仰。儒道釋混雜影響中國人的文化,還有常倫思想,。
    即便是曆史上佛道盛行的南北朝,也並沒有其他國家那樣的宗教氣候。何況這時佛道剛剛處於發展時期,有很強的可塑性。若是利用得好,可以很好地為當權者服務。
    袁熙將馬騰父子安撫一陣,讓鞠義駐守長安,然後自己回到大營。
    「大將軍,北營弟兄抓到個貌似奸細的人。可能就是李儒。」顏良出現在袁熙大帳中。
    很快,幾個兵卒將一個鄉民農夫打扮地中年帶上。
    袁熙當年在洛陽並沒有見過李儒。於是問道:「可是逆賊李儒?」
    「正是李儒。」那個中年答道,「想不到還是落在大將軍手中,雖然馬騰不聽我計,不過李儒輸地心服口服。」
    袁熙讓顏良等人退下去,隻留下許褚幾個近衛,還有賈詡跟從韓遂大營回來的郭嘉。
    「你出了何計?」袁熙問道。
    「都敗於大將軍了,不說也罷。」李儒搖搖頭,「大將軍才是氣魄非凡,前麵才將曹操擊敗,後頭立即從武關奔襲長安。出人意料!」
    「不是我等手法多高明。隻是韓遂馬騰火拚,我隻是占了便宜罷了。」袁熙笑道。
    「當年你行刺董大師。就給我太大震撼,這些年來我也一直關注你地消息,從入主青州到中原大戰,無一不是精妙絕倫地行動。當年董太師掀開大漢混戰的序幕,想必能收拾殘局,成為新一代霸主地就是你吧。」李儒感慨道。
    「你即便說我的好話,也不能饒恕你的罪過。」袁熙說道。
    李儒笑了笑,朝袁熙拜了三拜,然後轉身背對袁熙等人,說道:「就請大將軍賜我一死吧。」
    「你這是為何,為何拜謝我?」袁熙問道。
    李儒聲音有些哽咽,接著說道,「雖然大將軍殺了我嶽父董太師,但當年呂布殺我一家,大將軍又誅殺了呂布,算是為我報了仇,李儒恩怨分明,當然要謝你。」
    「你當真不怕死?」袁熙突然問道。
    「不怕死就不會逃走,但以大將軍的身份,李儒自知無活命可能。」李儒說道。
    「帶下去!」袁熙對許褚一揮手。
    不過從這以後,太宗宣武帝袁熙有了一個製衡影衛暗衛的機構,名為錦衣衛,聽說首領叫李涅,但是有點和李儒相似,帶著一塊麵具。
    等許褚將李儒押解出去,袁熙向眾人問道:「接下來該如何收拾關中殘局?」
    「關中各方勢力錯綜複雜,除非大軍開進,否則難以一時完全掌控,如今最好的辦法是分而治之。」賈詡說道。
    「如何個治發?」袁熙問道,他知道賈詡是西涼人,對西涼跟關中的事很有獨特地看法。
    「可將韓遂馬騰部將的兵馬錯綜安置,讓他們比鄰屯駐,如此兩部兵馬互相牽製,他們還是能受命於主公。再次,留下鞠義率一部兵馬監控關中,作為韓遂馬騰舊部地協調。陳宮此人可以收服,派個冀州幹吏率大軍入駐潼關以東,如此洛陽一帶就在主公掌控中。」賈詡建議道。
    「很好,說到底還是將他們分化,然後逐個收服。」袁熙讚同地點頭。
    「可讓楊秋跟馬超率部奔襲左馮翊,將韓遂部將程銀等人收降或剿滅。」郭嘉建議道。
    「文和先生,關中形勢十分複雜,如你說需要留下一支兵馬駐守,而且非要一個熟知本地事務的幹才不能理清。」袁熙說道。
    賈詡一下就明白袁熙的意思,答道:「賈某願意留下主持關中事務,希望能在兩年內將關中和西涼各勢力徹底收服。」
    袁熙雖然不舍得賈詡離開,但關中卻是需要這樣高智商者才能理清。
    「休整兩月,再由鞠義牽頭,帶馬超閻行等部人馬進駐關西,同時我再讓陛下向張魯招安。等我率軍回冀州後,也會派一些兵馬跟幹吏過來。」袁熙說道。
    「上次跟主公舉薦的那個梁習不錯,可將他派來。」賈詡建議道。
    袁熙想了想,呂虔、梁習那一批曹操舊部,如果能收為己用,那還真是一方幹吏,隻有回鄴城後多做拉攏了。
    為您提供大神巴奀月的《袁閥》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318李儒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