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16

字數:2366   加入書籤

A+A-


    袁熙策馬上前。大聲喊道。
    「樊稠何物,叫董卓出來答話。」
    樊稠發怒道;「你又是什麽東西。」
    這時,一個低沉沙啞幹澀,難聽的聲音,緩緩的,從樊稠身後發出。
    「汝等為何劫持天子,本將軍特來保駕,你等快快受降,免得受苦。」
    少帝見董卓率大軍前來,不知所措。
    這時的董卓富態,但是還沒有後來的肥膩感,畢竟剛從戰場下來。
    北邙山,又名北芒。北邙山海拔300米左右,東西橫亙數百裏,位於司隸,洛陽城北,黃河南岸,是秦嶺山脈的餘脈,崤山支脈。
    邙山是洛陽北麵的天然屏障,也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但是袁家的動作,還是慢了些。
    董卓的西涼鐵騎,已經控製了這裏,即便,袁紹伏兵於此,以京城少爺兵的戰力,估計也是白給的主,堪憂。
    北邙山是,曆代帝王將相,理想的墓地選址,風水絕佳。
    劉協:有詔,命西涼刺史董卓,立即罷兵,返回澠池。吾乃陳留王是也。ap
    董卓:大王是否受人要挾身不由己。
    劉協:無人要挾,諸人都是忠臣。
    董卓:大王此言差矣,既是忠臣,就該匡正王室,保國安民。這些人,身為國家大臣,不能輔佐王室,致使陛下流亡在外,如今天下大亂,國家動蕩,可見陛下身邊多為女幹佞,故本將軍,誓扶社稷,絕不罷兵。
    袁熙和劉協的小聰明,在大魔王董卓麵前,就和小孩過家家一樣。
    劉協:既此,汝來保駕?來劫駕耶?
    董卓:特來保駕也。
    劉協:今天子在此,爾等何不下馬。
    董卓:西涼刺史董卓,參見陛下。
    劉辯:愛卿,平--身--
    董卓:陛下,臣願護送大駕回宮。
    觀其舉止,非人臣之相。
    袁紹:陛下何在。
    淳於瓊:陛下在此,本初快來救駕。
    袁紹:董大人,你為何突然至此。
    董卓:袁大人,別來無恙乎。
    袁紹:董大人這種陣勢,不怕驚了聖駕嗎?還不快傳令鐵騎撤回澠池。
    董卓:汝手握禁軍,統兵數千,負有護駕、戍衛京畿之責,卻懦弱無能、毫無建樹,讓十常侍乘虛而入,擄劫陛下,大王,還有臉叫我退兵嗎?
    黃巾之亂時,袁紹和董卓爭功,就已經結下梁子了,後來,又因為涼州之亂,政治傾軋,二人矛盾升級。
    袁熙:父親大人,精兵是否已至。
    袁紹:大軍已經分散,去護護諸位大人了。我手下隻有這麽多兵士了。
    袁熙:哎,那就糟了。
    趙萌:眼下這種形式,不如讓董卓護駕回京。隻不讓他進城,當可無礙。
    鮑信:董卓擁強兵,必有異誌,今不早圖,必為所治。此時,西涼兵疲憊,趁勢襲之,可一網成擒也。
    袁紹:陛下和殿下在此,假若大動幹戈,難免有失,我袁紹可擔不起。
    董卓:請袁將軍先行一步,某壓後。
    形勢比人強,袁紹也沒轍。
    袁紹:從此刻起,不許離我半步。
    袁熙:父親這。。。。
    劉協:顯奕,切勿相忘。
    袁熙:哎!殿下擅自珍重。
    袁紹:顯奕,還不快走。
    末代皇帝多為籠中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