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44

字數:2326   加入書籤

A+A-


    關羽:如弱不勝,敢請盟主斬我。
    曹操:壯士幹了這一杯,再行出戰。
    關羽:酒且放著,某去去就回。
    曹操:此人不凡,真乃豪傑也。
    袁術:區區弓馬手,能有多大本事。
    ~~~~~~~~~~~~~~
    曹昂:顯奕,你說這關羽能行嗎。
    袁熙:子修,怎麽,你不信我?
    曹昂:額,不是,那個,我是說。
    看著這一幕,包括袁熙在內的眾人,雖然口上不說,但還是被關羽,外放的氣勢,所折服,暗暗稱奇。
    盟軍帥帳內,沒有袁熙和曹昂什麽事,於是,他們在關前觀看了,二爺戰華雄,這華雄倒也不賴,扛了二爺幾刀。
    不過在第三回合時,關羽開始發力,華雄逐漸勢衰,終於被二爺抓住空擋,一刀斬於馬下,盟軍將士無不震撼。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一旁的夏侯惇,也是被關羽給鎮住了。
    不過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夏侯惇還是有點不服二爺。
    後來,關羽被殺後,夏侯惇素敬,二爺之忠義,於是收養了,二爺幼子關索,為關家留下一條血脈。
    而且,荊襄一帶,民眾自發祭奠關羽,宣武帝想要禁止,不過民意不可違。
    於是,在劉曄的建議下,袁熙為關羽,在江陵城外,建立忠義祠。
    斬殺華雄的關羽,回到了帥帳,將華雄頭顱扔到地上,然後,接過曹操手中酒樽,一飲而盡,瀟灑地回到了,劉備身後。曹操呆呆地看著,摔到地上的酒樽。
    從上邊的熱氣,可以推斷出,這酒還是溫的,默然良久後,曹操略有深意地,看向了關羽,關羽也點頭致謝。
    而座上的劉備,自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話,也沒有一絲表情變化,好像這一切,本該如此。
    劉備這養氣功夫,確實不一般,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不愧是蜀漢昭烈皇帝。
    此時,劉備才剛三十歲,袁熙覺得有些可笑,身為袁家公子的他,竟然在這織席販履的劉備身上,感受到了淡淡的壓迫感,他是曹操後第二人。
    張飛:俺哥哥斬了華雄,不如咱們直接殺進去,活捉董卓那廝如何?
    袁術:哼,我等大臣尚且自謙,你一縣令手下小卒,怎敢在此耀武揚威,來人啊,把他們給我趕出去。.
    曹操:公路且慢,之前盟主說過了,有功當賞,有罪當罰,公路你又何必,如此在意,別人的身份呢?
    袁術:哼,孟德,既然,你隻重視一區區縣令,那我當告退,告辭了。
    曹操:公路,大事為重,切莫用氣。
    袁紹:伯珪,你先帶三位先下去吧。
    可惜了,曹操不是盟主,也沒有袁紹的威望,以袁家兄弟,這等容人之量,盟軍分裂隻是時間問題了。
    不過,讓袁熙訝然的是,即使在這種羞辱下,劉備仍舊雲淡風輕的,施禮而退,真乃梟雄之姿也。
    董卓:該死的袁本初,老夫饒他一命,現在竟然讓人,殺了我大將華雄,誰敢替我,滅了袁紹這廝?
    呂布:如義父不棄,布願提一萬兵馬,剿滅袁紹,獻其首級於帳下。
    董卓:哈哈,我兒神勇,吾心甚慰。
    李儒:主公不可,袁紹乃疥癬之疾,關東諸侯才是大患,不可舍本逐末。
    董卓:那依文優之見,我該當如何?
    李儒:文優以為,主公首先應該,加強朝廷內部的控製,防止內外勾結,如遇到可疑投敵的,寧可殺錯,不可放過,主公別忘了,袁家的袁隗。
    董卓終於要,對袁家動手了,因為一旦袁隗,和盟軍勾連,那麽董卓將腹背受敵,這個風險他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