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82

字數:2986   加入書籤

A+A-


    190年,魯陽,袁術大營。
    “主公,孫堅,兵進洛陽了。”
    主簿楊弘,拿著文書,走進大帳。
    “什麽?孫堅這個莽夫,怎麽不和我,商量一下,沒大沒小的,萬一,被袁紹抓住把柄,怎麽辦?”
    對孫堅的行動,袁術大吃一驚。
    “主公,那我們要不要,追回孫堅,以免交惡盟主。”張紘出言勸說道。
    “這是什麽話,我還怕他不成,孫堅是我的人,我保定了。”袁術怒道。
    “主公,那盟主袁紹,如果責問此事,又當如何?”楊弘不怎麽讚成。
    “哼,他一個庶出的,還管上我了?這樣,楊長史,你為我休書一封。”
    袁術敲著案幾,想著應對之法。
    “哦?主公請示下,我當如何回複?”
    楊弘入座,打開文書,開始執筆。
    “嗯,你就說,孫堅兵進洛陽,是我的主意,就按這個意思,你寫吧。”
    袁術組織了,一下語言,決定道。
    “諾!!!”楊弘開始,編寫文書。
    “孫堅,我隻能,幫你到這裏了。”
    ?袁術起身,走向了,大帳之外。
    袁術:孫堅,你要爭氣,給我掙點兒臉,千萬不要讓我,失望啊。
    袁術,雖然混蛋,但是,他對孫堅,著實不錯,後來,他北上,逃亡時,袁術將女兒,托付給了孫家。
    也因為此,孫堅感念,這份情誼,為二子孫權,納袁術之女為媳。
    190年,虎牢關外,盟軍大營。
    “盟主,如今董卓已經,逃亡長安,正可趁勢追擊,望盟主速速決斷。”
    這次,曹操出列,再次進言說道。
    “昨日,鏖戰一天,兵馬疲憊,此時,冒然追擊,恐怕難以成功。”
    主位之上的袁紹,幽幽地看著曹操。
    “如今,董卓焚毀洛陽,遷劫天子,海內震動,此乃,大漢存亡之秋也,諸位豈可自為家計,而不戮力討賊?”曹操十分沉痛地說道。
    袁紹並沒有,接曹操的話茬。
    而是,看向了,下首的各諸侯。
    見袁紹有意,詢問的樣子。
    眾諸侯紛紛,低下了頭顱。
    其實,他們也不想去。
    見諸侯們,如此表現,曹操失望了。
    “爾等誤家誤國,豎子不足與謀。”
    曹操憤慨著,轉身出了大帳。
    當夜,曹操整備軍馬,獨自進軍。
    率領本部軍馬,追擊董卓而去。
    夫英雄者,處世當行,天下之大義,而曹操,當得起,英雄二字。
    袁熙看到,拔營而去的,曹家父子,心中五味雜陳,他敬佩曹操。
    袁紹:別看了,曹操走了。
    袁熙心情很差,於是,他向袁紹請命,在洛陽周邊,巡查敵情。
    袁紹雖然擔心,袁熙的安全,不過還是,準了袁熙的請求,知子莫若父。
    袁熙不高興,袁紹看得出來。
    因此,袁熙帶著,部分兵馬,往洛陽而去,隨行將領,他隻帶了許褚。
    有些事,別人跟著,他不方便做。
    比如說,那可能出現的,傳國玉璽。
    路途之中,滿目瘡痍,斷壁殘垣。
    袁熙心中,很不是滋味,畢竟,這裏可是,他長大的地方,觸景生情。
    很快,袁熙一行人,到達了,洛陽外城一帶,本應天寒,但這裏並不冷。
    畢竟,還有一些建築,還沒有燃燒殆盡,偶爾還能聽到,哭啼之聲。
    不過,並不見人影,不會是冤魂吧。
    他不是很肯定,隻能打馬而進。
    以前那個,繁華無比的洛陽,再也不見了,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
    袁熙想要,趕在孫堅之前,發現玉璽的下落,他努力回憶著,皇宮位置。
    如果此行,能夠得到,傳國玉璽,那麽,袁家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是袁熙,這次的圖謀。
    如果,袁家能夠,獲得玉璽,那麽,袁家的地位,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傳言,代漢者,當袁家。
    玉璽對於別人,或許意義不大,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是,對於袁家,那代表著,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