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第 304 章

字數:7319   加入書籤

A+A-


    晉江防盜。買v章數少於30%的讀者會看到本章, 72小時後替換  對門和旁邊的鄰居早都注意著他們,見捧硯一個留著披肩發的小廝出來, 也沒什麽男女大防可講, 便都出來拉著他問:“這位小哥,你們主人哪是一家的, 是租了進士第的房子讀書的, 還是和王先生一般開蒙學的?”

    捧硯挺胸疊肚地說:“什麽租房子, 我家老爺就是這院子的主人,我是跟著我家大公子回鄉來的。”

    一名老婦人問道:“可是在京當官的崔家老爺?不是聽說他當了五品大員麽,怎麽叫大公子獨自回鄉了?”

    捧硯不願說出崔燮被父親趕出家門的事, 便輕描淡寫地說:“公子是回原籍來應童生試的, 京裏喧嘩,不利靜心念書, 所以提前帶我們回來住。”

    眾人感歎了一陣,一個三十來歲的婦人忽然在人群後尖聲問道:“你家公子多大年紀了?我家大兒可是十八歲就考上童生了, 再考一道就能中秀才,京裏的公子讀書怎麽也得比我們縣裏人強吧?”

    旁邊的人撇了撇嘴說:“張媽媽在我們這群婦人麵前說說嘴也就罷了,那進士老爺的兒子比不上你一個做工的兒子?咱們這條街上如今住的都是讀書種子,哪個不是年紀輕輕就中了童生秀才的。”

    捧硯聽得頭疼, 輕咳了一聲道:“勞煩各位婆婆、嬸子, 我家公子才搬來,院子裏的井水不幹淨, 能否向各位家裏借幾桶水?”

    那些人頓時顧不上吵架了, 爭著說:“打水不要緊, 待會兒叫你家仆人來我們院子裏挑,要多少都行。你家要淘水井的話,北大街上有匠戶市,雇個淘井匠隻消四分銀子一天,若還要修房子,那兒也有泥水匠、裱背匠,一起雇來也便宜。”

    捧硯不敢自己做主,便回院子裏問他爹。

    崔源說:“要淘水井得幾天工夫,你去買酒菜時順便看看有沒有賣水缸的,先買個大缸貯水,湊合過這兩天。那些匠人也得雇,不過天色不早了,先吃飯,吃過飯我跟你去看看。”

    捧硯又出去了一趟,很快就有人抬著大缸敲響了他家門,連同水桶、舀子一並送來。崔源正在上房裏鋪炕席,沒工夫打水,便多給了他們一分銀子,請趙車夫帶他們去鄰家挑水,順便借些鮮草、豆料喂馬。

    崔燮錯眼看見趙車夫直接舀著挑來的生水喝,覺得不衛生,可他自己又不會燒柴灶,隻得去上房叫崔源去燒水。

    崔源以為是他渴了,擱下被褥就去燒水。盛被褥的箱子敞開著放在屋角,他就順手把褥子鋪上。那座炕四麵還嵌著木架子,看著跟普通木床一樣,他順手爬上去掛了紗帳,還在帳角墜了香囊。鋪完自己的到另一側屋裏看了看,隻見南窗下光光一個土炕,便到廳裏翻了翻崔源父子的箱籠,把他們倆的被褥鋪了上去。

    等到崔源沏好茶回來,看自到家的鋪蓋整整齊齊地鋪在上房,嚇得差點扔了茶盞,連聲說:“不成不成,少爺你怎麽能把我們的鋪蓋鋪在上房!哪有家下人住正房的,我這就把鋪蓋挪出去,捧硯倒是讓他睡在你外間,晚上給你斟茶倒水……咳,你怎麽能幹這種下人的活計呢!”

    他撂下盤子就去抱炕被。崔燮不指望著能改變他的思想,索性隻拿錢說事:“你來時不是說,咱們隻剩三十多兩銀子了?京裏還不知以後給不給月錢,這點銀子就得供我養病,念書,能撥出幾兩來修房子?上房肯定要翻新,你們倆若住別的屋子,就得多花一份修房的錢,不如住這裏,又省錢又省事。”

    崔源急急地說:“那也……”

    崔燮抬手朝窗外一指,打斷了他的話:“趙大叔他們在外麵呢,先這樣吧,別讓人聽見咱們吵架。”

    崔源頓時閉上嘴,自己悶悶地歎氣。

    不一會兒捧硯便帶著個夥計,拎著兩個大食盒和一小壇酒回來:一盒是給崔燮的白魚羹、老雞湯、燴鱔絲和時鮮菜蔬;一盒是給趙車夫和崔源下酒的炸鵪鶉、魚鮓、酒浸肉、醋烹脆骨,還有滿滿一大盆香稻飯,酒則是店家自釀的白酒。

    夥計把盒子送到上房,打開盒子,一樣樣把菜搬出來,又替他們錐開壇頭的泥封,說了聲:“幾位慢用,回頭把碗和壇子送回去就行,咱們街裏街坊的,還望小公子以後多關照咱們的生意。”

    夥計走後,崔源看著這桌至少值五六錢銀子的酒菜,又想起剛剛崔燮的“歪理”,忍不住多歎了幾聲。

    崔燮隻當聽不見,叫捧硯端著菜跟自己到炕上吃,讓他陪趙車夫在堂屋喝酒。趙車夫還要趕車,也不敢吃太多酒,隻就著脆骨喝了幾盅,又痛痛快快地吃了四五碗飯,略歇了歇就辭別他們,拿車錢回了通州。

    崔源張羅著收拾了碗筷,把剩菜倒進自家的盤子裏,擱進廚房,悄悄跟兒子說:“你以後勸著點大少爺,他一個大家公子,又不是那等窮書生,哪兒有幫著下人幹活的!豈不是要亂了尊卑嗎?”

    捧硯想到他路遇妖人時先推開自己,回到家也不擺主人架子,心裏其實是極高興的。可聽了父親的話,又覺得這不合大家公子的行事做派,猶豫了一陣才說:“許是大哥這些日子隻跟咱們倆在一起,不大計較禮節。等他去書院讀幾天書,學了聖人的話,自然就好了。”

    父子倆說著話收拾好剩菜,把盤子刮洗幹淨放回酒肆的食盒裏,便準備出門一趟采買日用的東西,連著把食盒還給酒肆。

    崔源臨出門還要擔心少爺幹家務,把從家帶的書箱推到床邊上,叫他閑得無聊了就看看書,千萬別幹活。

    崔燮痛快地答應了:“我就在屋裏躺著,什麽都不幹不就行了?源叔你放心吧,我知道輕重。”

    他們在這裏安頓好,也就該考慮找先生讀書的問題了。前些日子在客棧光忙著搞諜報工作,根本沒時間摸書,得趁這幾天把原身的字仿一仿,還得把入門的基礎課都看一遍——雖說看過不等於能懂,至少腦子裏有個pdf,萬一有人考起來可以照著讀。

    崔源不甚放心地看了他一眼,出去套車了。

    不一會兒外頭大門“軋軋軋”地響了幾聲,崔燮以為他們走了,把頭伸出窗外看了一眼,不想崔源又從二門進來,站在院門口喊道:“我請了隔壁趙員外家人幫忙看門首,天黑就回來,少爺好好歇著,也別看書看得太晚。”

    崔燮連連保證自己哪兒都不去,老老實實地把頭縮回了屋子裏。又過了一會兒,大門被人從外麵“砰”地關上,這間小院才徹底清靜下來。

    他找原身從小用的書箱子,坐在床邊腳踏上慢慢翻看,還真找出一摞原身抄的字紙,打眼就看見一句“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他記得《大學》裏有一句“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那麽這摞抄的八成就是《大學》了。

    內容也看不懂,他就仔細看了一下字體。寫的是顏體,可能是原身年紀尚小,字還寫不出什麽筋骨,但字體豐腴,排列整齊緊密,算是不錯,也並不難仿。

    那堆抄寫的字紙底下,卻是一套半新的《四書章句集注》,一套八成新的五經原文,再往下是略舊的《三》《百》《千》《神童詩》《時古對類》……還有一本翻得極舊的《孝經》,邊上密密麻麻地用小字作了注。

    看來這孩子的工夫都花在孝經上了,難怪學習進度讓劉師爺鄙視呢。但是原身既然愛讀它,他也得往腦子裏印一遍,要是萬一有人要拿這個考他,也能開pdf作弊。

    崔燮抿了抿唇,把剩下的書擺好,翻開《孝經》一字一行地看了下去。

    他看過的書頁在腦內生成pdf,一頁接一頁地向下拉長,並不像他之前想的那樣,每看一頁就生成一份獨立文件。他的眼睛和大腦就像掃描儀一樣:若是看得清楚仔細,腦海裏的文件就印得清楚;若是走馬觀花地掃視,文字就有深有淺,他沒認真看過的部分就會模糊、缺字,甚至整個文字都不可辨識。但隻要認真地重看一遍,清晰版的文字又會覆蓋原來模糊的部分。

    把整本書翻閱到頭後,文檔就自動命名為《孝經正義》,化成pdf圖標,靜靜地躺進了硬盤裏。

    上次寫的那張酒方子和崔源寫給謝千戶的信都排在這本書前麵,卻沒個正經名字,而是用文檔內容的前幾個字命名。

    這些文檔的命名規矩跟word一樣嗎?能刪掉嗎?別回來隨便看個字就生成pdf,白占內存空間吧?

    他舍不得刪掉那麽長一卷孝經,就試著點住燒酒方子,集中精力把它拖到硬盤外,果然就在空中碎成粉末消失了!而且這些文檔的生成也有規律:如果連著翻頁看下去,就會生成連續的文檔;如果看了一頁或是幾行字之後就閉上眼,這幾個字也會生成獨立文檔,自動存入硬盤。

    這也比win10差不了多少嘛。他自得其樂地想著:雖然看書會生成碎片,有點亂,但隻要及時清刪就好。將來把那幾箱書慢慢刻進硬盤裏,什麽時候用到就按著名字打開,說不定還能冒充個過目不忘的天才呢。

    崔燮抓著寶劍跑進去,卻見院內垂花門叫人封了,旁邊倒另開了個夾道。

    他順著夾道走了一陣才進的主院,隻見腳下堆著抓爛的緞子衣裳,砸的粉粉碎的瓷片,還有血紅的胭脂、雪白的鉛粉,糊得一地都是。院邊有幾個赤鼻青眼的仆人,左不是右不是地站著,當中圍著兩個蓬頭垢麵、衣衫不整的年輕女子,正慨然相對。

    他一時竟看不出叫救命的是誰,抓著劍鞘問道:“這是出什麽事了,我報官了!”

    當中站的一個粉衫女子叫道:“報官好!就報了怎地!王項禎你個沒良心的,我也生的眼是眼,鼻是鼻的,一般是個標致老婆,我爹娘也陪送了整整齊齊上千兩的嫁妝把我嫁到你家,你倒好,轉手拿了我的銀子養外宅!咱們就到縣裏說道說道,你王家做的下這等沒天良的事,我正要和你見官哩!”

    另一個穿蔥綠繡襖的也說:“好呀,就去見官,我怕什麽!也叫大老爺看看,天底下還有你這等打罵漢子的惡老婆,問你個七出之罪!”

    崔燮簡直聽糊塗了,抬劍指向那群人:“這裏誰能做主?誰要報官,哪位是剛才說被人擄掠強·奸的?”

    人群中傳來一道嘶啞卻又充滿傲氣的聲音:“誰要報官,誰敢報官!這是我王家的家事,我看誰敢多管閑事!”

    計夥計跟那個看店夥計此時正從店裏出來,看見這一院子的狼籍,差點暈過去,高聲朝那群人吼道:“你們這是鬧什麽,這是我們少東家,朝廷命官的兒子,你們別傷他!王官人,你看這院子鬧的,你當初不是跟我們這麽說的!”

    那群仆人都臉色陰沉地看著他們,兩人嘴上說得厲害,身板兒卻不大直,一副腿肚子轉筋,恨不能馬上跪下的可憐相。

    崔燮把他們擋在身後,眯著眼問:“你們在我家院子裏囚·禁良家女子,我不能管?我是天子欽封的忠義之士,旌表牌坊都建起來了,你們這惡行我豈能放著不管!”

    藏在人群後的主人遲疑地叫道:“你,你是那個崔、崔……”

    “是,我就是崔燮!知道我為什麽被恩封為義民嗎?”他握緊了劍鞘,一伸胳膊把剛跑過來的崔源擋在身後,對眼前那群蠢蠢欲動的人厲聲喝道:“別動,小心我寶劍不認人!我當初可是隨錦衣衛血戰白蓮教妖人首腦,身當數刃,親手打爛了那妖人的臉才得的聖上恩旨表彰,至今刀傷仍在!你們可要試試自己的腦袋比那妖人硬不?”

    他拉開領子,露出肩頭長而猙獰的刀疤,於是那張俊美得有些太過秀致的臉也被襯得殺氣騰騰,凜冽威嚴。

    他手裏的沒出鞘的長劍仿佛也閃露出了精芒,那一家的家仆不禁都縮成了一團。那個聲音傲氣十足的男主人就從人後露了出來,卻是兩眼烏青,滿臉血痕,嘴角一個大長血口子劃到脖子,也不知怎麽還能忍著疼擺出那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隻是正對上他的目光時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計夥計顫得更厲害了,膝蓋一軟,摔到地上再爬不起來,扒著他的大腿苦苦哀求:“東家饒命,我們父子隻是一時糊塗!隻是去年書齋被水衝了,先前的貨款還不上,訂的貨也及時發不出,著實欠了不少銀子。崔家也不管我們,大夥兒餓著肚子,又被催債的勒掯得走投無路,才大著膽子把院子租給這位王大官兒的。”

    崔燮斜了他一眼,並未說話。

    崔源一把拉開他,摜到地上罵道:“你怎麽敢私下租了主人的宅子!”又給崔燮拉上衣領,把那道疤遮住,叫他小心被風拍了,嗓子疼。

    那位穿粉衣的夫人卻朝他們叫道:“這院子還給你,租錢我們也不要了,你把這娼·婦給我打出去就行!”

    男主人大怒而罵道:“你這惡老婆,當著你漢子就要反了天了!”

    夫人上去要撕他的嘴,穿蔥綠的女子反而護住他,跟夫人扭打起來。崔燮覺得這場戲實不大像拐賣婦女的,拎著計夥計的領子往上拽了拽,擰眉問那男主人:“那婦人是你搶來的還是背妻偷娶來的?剛才她為什麽說你強掠她?”

    門後院門“砰”地一響,捧硯領著幾個高壯漢子,滿頭大漢地跑進來,厲聲喊道:“都退下,不許冒犯我家少主人!”喘了兩口氣又對崔燮說:“大哥,這幾位是街上的鄉約正副和裏正,還有幾位肯幫忙的鄰居,我怕去衙裏請人慢了,先請他們來幫助了。”

    鄉正約副看見滿院砸成齏粉,都苦著臉說:“王大官人這是怎地,青天白日地把院子砸了,還要打人?”

    王項禎看著一院子認得的人,連那點傲氣也丟了,臊眉耷眼地說:“這清平世界,離著縣衙沒幾步遠的院子,誰敢強掠民女。實是我這老婆太凶悍,我一眼沒看好,叫她跑來打砸東西……這院子裏的東西都是我添置的,其實也沒砸壞主家什麽。”

    計夥計涕淚橫流地對崔燮說:“咱們鋪子當初叫水衝了,匠人家裏也都遭了災,還倒欠了幾家紙坊和買家的債,東家家裏又不肯給付分文,我們險些沿街要飯去……是這位王大官人替我們還了錢,又不要我們把院子賣把他,隻說是租住幾年,小人實在是沒辦法才幹了這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