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夫妻密謀
字數:2252 加入書籤
孫策傷重,想來命不久矣,那麽迫在眉睫的便是立嗣問題。
向來立嗣講究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孫策長子孫紹今年不滿二歲,若是承平之時,尚且有可能承繼父業。
但如今江東基業初創,群狼環伺,小小稚童根本不在考慮範圍內。
既然父死子繼不可行,那麽便隻有兄終弟及了。
孫策諸弟中,孫匡多病難保,孫朗乃是庶出,皆不會被立為嗣,能在孫策考慮範圍內的隻有孫權和孫翊而已。
其中孫權居長,且孫策渡江以來,常隨左右,仁而多斷之名在江東一地多有流傳。
孫策對其也寄予厚望,十五歲就令其為陽羨長,治守一方,今又被孫策命為行奉義校尉,常在軍中議事。
相反孫翊今年已十七歲,然孫策卻並未委以任何位分,隻是每次出征時,多令孫翊留守護家而已。
由此看來,孫翊想爭一爭那江東之主的位子,似乎不太可能。
但徐氏因為常伴孫母身邊,卻知道一些孫翊不知道的內情。
孫翊長得很像孫堅,按照孫母來說,足有七分相似。
而且孫翊的脾性與孫堅、孫策頗為相似,都是一樣的英武不凡,一樣的果斷敢為。
外貌相似,性格又有重合之處,這讓孫策每次看到孫翊,都會有種看到孫堅的恍惚感。
沒有人知道孫策對孫堅的感情有多深,孫策在孫堅遇難後,曾多次哀歎,當日他若在父身邊,斷不會讓孫堅遭此死難。
因此之所以孫策不讓孫翊上陣,並不是不重視孫翊,相反的他很看重。
孫策隻是為了保護孫翊,他不想孫翊上陣,因為他擔憂如此相像孫堅的弟弟半路夭折,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事!
“諸弟中,伯符最許三郎矣。”
這是孫母對徐氏說的話,知兒莫若母,孫母的話不會有錯。
而且因為孫堅壯年而亡,那時諸弟年幼,孫策幾乎對弟弟是如兄如父般拉扯長大。
軍中多言三公子類兄,試問天下間的父親,有誰會不喜歡孩子類己的呢?
若不喜歡,孫策不會讓孫翊類己之類的話流傳,相反的,孫策從未因此懷疑過孫翊。
而且軍中宿將如程公、韓當、黃蓋等,因為孫翊相像孫堅,對孫翊都頗有好感。
好感在此時,是有可能會轉化為支持的!
所以明麵上看來孫翊勝率不大,但其實是一半一半,但最為重要的,還是孫策的心意。
百般思緒隻在徐氏腦中一閃而過,徐氏很開心孫翊能對其說出心意,這代表著信任。
夫妻之間,不就是信任最珍貴嗎?
既然自己的夫君有意爭上一爭,那麽作為妻子的自己,自然會傾盡全力扶助。
徐氏對孫翊說道,“當此之時,立嗣之事皆在君侯一念之間。但既如三郎所說,君侯性命垂危,依妾淺見,此時的君侯乃是孺慕之情最重的時候,以情動之,或有奇效。”
徐氏的一句話令孫翊恍然大悟。
是呀,人之將死,對什麽看的最重,自然不會是權位了,而是身後事。
具體到孫策這裏來說,那就是親情!
孫策是極重親情的人。
在孫堅死後,孫策身為家中長子,承擔起了照顧家中老母幼弟的責任,那時他才十七歲!
可是徐州牧陶謙多次逼迫,弄得孫家人四處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