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蒯越之謀

字數:2975   加入書籤

A+A-




    荊州襄陽,鎮南將軍府。

    在許都曹操接到孫策的死訊不久後,劉表幾乎在同時也得到了這個消息。

    當時正在和荊州當地名士談經論道的他,臉露喜色,眾名士不解,問之,劉表答曰,“南州之惡,已被天收矣。”

    得到了這個消息後,劉表也顧不上與眾名士談論經義了,立馬就回到了鎮南將軍府召集群臣商議此事。

    在劉表的召集下,荊州文武很快匯集一堂。

    高坐上首的劉表高冠寬袖,身長八尺的他,姿貌甚偉,又因為久居上位,一舉一動皆具有一番氣度,令人心折。

    這時劉表臉上已經沒有了剛接到奏報時的喜色,隻是言語中的輕鬆卻顯露無疑,他對著下列的一位臣子說道,

    “子柔,如今孫賊遇刺而死,幼弟繼位,江東動亂不安,東邊之事無複所憂矣。”

    要說天下諸侯中誰對孫策的死感到最欣喜,莫過於劉表了。

    孫策孫翊兩兄弟之父孫堅,當年雖是死於劉表部將黃祖之手,但當初於峴山設伏誘殺孫堅一計就是劉表親自謀劃的。

    因此江東孫氏與荊州劉氏之間有化解不開的血仇。

    孫策渡江後在江東異軍突起,威震東南,劉表一直深為憂慮。

    就在去年冬季,孫策率大軍征討江夏,劉表命侄兒劉虎與大將韓晞率五千長矛軍支援黃祖。

    在這一戰中,孫策大敗黃祖,黃祖隻身逃走,其妻妾兒女七人被俘。

    劉虎韓晞二將全都戰死,劉軍共死傷二萬餘人,赴水溺死者達一萬餘人,戰果之慘烈,氣的當時的劉表想拔劍把黃祖殺了。

    氣憤之餘,劉表心中還有不為外人所知的恐懼。

    孫策如此驍勇,與其父相比不遑多讓,江夏為荊州東部屏障,若是為孫策所破,後果不堪設想。

    不料還未半年,孫策遇刺而死,而繼位的隻是其一個十七歲的幼弟,劉表心中瞬間如釋重負。

    被劉表喚作子柔的男子是荊州名士蒯良,是劉表最為信任的謀士之一,他拱手慶賀劉表道,

    “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生亂者,義不足也,孫策為刺客所刺,蓋因他暴虐而少仁義,有今日之禍,咎由自取矣。”

    蒯良的一番話說得劉表連連點頭。

    荊州眾臣中的一位臣子緊皺眉頭,似是不滿蒯良的這番空話,起身向劉表諫道,

    “當今之世,豪傑並爭,天下之重,在於爭地。今江東生變,群情不安,正是我荊州大有可為之時。

    今將軍何不乘其弊而起,命大軍順流而下進討江東,江東方有內亂而吾大軍臨境,土崩之勢已可見也。

    屆時將軍地跨荊揚,虎視南方,漢室之興,指日可待。”

    對劉表諫言的是如今荊州別駕劉先。

    聽了劉先的諫言,劉表凝眉沉思,然思索一番後,還是搖搖頭道,

    “孫策雖死,然周瑜、太史慈等將皆在,吾非不欲伐之,隻是兵者,大事也。非有萬方之時,不可為之。”

    劉先聽後又再勸道,“此二將雖為人傑,然孫翊初登大位,君臣未必一體,此時伐之,必有奇效。

    今將軍手握十萬旌旗坐而觀望,孫翊若愚尚好,孫翊若賢,待其從容平定內亂,吾恐去年江夏一戰又會重演矣。”

    聽到劉先提起令自己引為大辱的江夏之戰,劉表臉上閃過怒氣,但想到劉先背後的家族,劉表生生壓抑下怒氣,隻是語氣沒有那麽好了,

    “去年江夏一戰,是那孫賊趁我內亂而行之,今孤已平定荊南張氏動亂,全據荊州,帶甲十餘萬,縱使孫策複生再來攻吾,吾亦不懼,況其幼弟乎?”

    劉表所提及的內亂說的是建安三年時,長沙太守張羨率零陵、桂陽三郡叛逆劉表。

    當年劉表親率荊州主力南征,卻連年征之不下。

    張羨死後,張羨部將奉張羨兒子張懌為主,劉表趁此時機終於攻滅了張氏勢力,全取荊南三郡,擴地數千裏。

    去年孫策攻打江夏就是趁荊州內亂的時機。

    在劉表看來,去年江夏一役敗的那麽慘,孫策驍勇無雙固然是重要原因,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荊州主力都在荊南平叛。

    因此劉表隻派了五千援軍援救黃祖,如今自己全據荊襄,帶甲十餘萬,錢糧無數,若是孫策再來攻,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呢。

    劉先見劉表執意自守,況且劉表所言也在理,如今荊州的整體實力是強於江東的,他知道已不可勸,無奈之下隻好退下。

    在劉先退下後,堂中又出來一人,對劉表說道,“明公所言甚是,但如此良機明公也不應錯過。江東越亂,對吾荊州終究是益事。”

    劉表看向堂中的這人,這人是蒯良族弟蒯越,現任鎮南將軍長史的蒯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