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為君之道

字數:2884   加入書籤

A+A-


    “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

    為君之道,在乎究萬事之終始,協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並日月,化行若神,明君可謂臣民之神。

    但這些終究太過晦澀,一言而論之,無非王霸雜之而已,吾將其祥而論之。

    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君主,要注意做到五體,要注意防備五壅。

    五體為:

    設官分職,君之體也;委任責成,君之體也;善斷臣謀,君之體也;寬以得眾,君之體也;含垢藏疾,君之體也。

    這五體若得,明君雖靜退居於上,但對臣民而言,其愛乎如時雨,畏乎如雷霆,神聖不能解。

    君有君人之體,其臣民畏而愛之,此之所謂王道也。

    君之五壅在於:

    臣閉其主曰壅,臣製財利曰壅,臣擅行令曰壅,臣得行義曰壅,臣得樹人曰壅。

    臣閉其主,則主失位;臣製財利,則主失德;臣擅行令,則主失製;臣得行義,則主失明;臣得樹人,則主失黨。

    這五壅都是君主應該引為憂慮之事,也正是你方才怒意之根源所在。

    為了防止這五壅,於是便有了帝王心術。

    分權以使臣下權力分散,防止他們權大擅主。

    製衡以使臣下互相製約,防止他們結成一黨欺主。

    設立監察以使他們監視群臣,防止他們圖謀不軌,結黨營私。

    乃至於在必要時,動用君主無上的權威,對那些奸臣誅其身,散其黨,收其餘,閉其門,奪其名。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心術,這些心術可以保證君主權操於上,不至於大權旁落。

    為了防備五壅而采用的帝王心術,便是君主之道中的霸道。”

    說了這麽多話,張紘有些疲累。

    他不是在背誦,他是先在腦中匯總了他幾十年來所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後,再通過層層組合,抽絲入理的將這些所學,短時間內匯聚為一個係統性的,有條理性的為君理論。

    就像一個武將指揮完一場大戰後會疲累一般,如今張紘也是如此。

    他所耗費的心神很大,而且他年紀也大了。

    他如今暫時停下,是給孫翊好好吸收的時間,也是讓自己歇息會。

    他喝了一口酒試圖驅散疲累,發現效果不大後,他直接站了起來,然後走到孫翊身邊繼續說道,

    “為君之道分王霸,但自古以來多少君王,他們往往隻做到了霸道,而忽略了王道。”

    遠的不提,就如桓靈二帝,論帝王之術他們皆算不俗。

    但他們在位時忽略了為君之道中的王道,專心於帝王之術,醉心於權謀,故而不僅沒能中興漢室,反而致使今日社稷淪喪,朝綱崩壞。

    古往今來,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你很聰慧,帝王心術就算為師不教導你,你隨著在位日長,也會很快領悟這些。

    繼位以來你所做種種,也表現出你正在快速領悟此道。

    但你越是這樣,吾在欣慰的同時,內心也在深深擔憂。

    君可以用陰謀,但不可沉迷。

    君可以用權謀,但不可專信。

    君可以有狠辣,但不可以此為依仗。

    吾怕三郎你有一天,會以為這些就是全部的為君之道,以為有了這些就可以唯我獨尊。

    你是江東至尊,你是要角鹿天下的英雄,你是江東數百萬生靈的根本所在。

    若是你崇尚陰謀,醉心陰謀,那麽久而久之,在你的身邊匯聚的都會是這些人,到了那時,大禍至矣!”

    說到這些,張紘的語氣已經愈發急切,因為情緒的激動亦或是他今天耗費的心神太多,他在孫翊身旁劇烈咳嗽起來。

    咳嗽讓張紘止住了話語,劇烈的咳嗽更讓他用雙手捂住了口鼻。

    張紘的異變讓還在消化這些知識的孫翊,猛然驚醒過來,他下意識的就要起身扶住張紘。

    可是在他要有所動作的時候,已經從咳嗽中恢複的張紘卻將雙手按在孫翊的肩膀上,將剛剛起身一點的孫翊又按回了座位上。

    現在張紘的臉色很蒼白,但他看向孫翊的眼神很堅定,也就是這個眼神讓孫翊沒有再起來。

    “老臣受汝兄長之托要好好教導你,有些話吾不說,以後恐怕就沒有人敢跟君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