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開府

字數:2345   加入書籤

A+A-


    亂世之中意外時常發生,孫翊身處其中,更加無法可以保證自己可以沒有意外發生。

    所以他要未雨綢繆。

    不然萬一孫翊發生意外了,到時那可就有趣了,合法的繼承者起碼有四五個。

    各有各的法理,這瞬間就能讓江東勢力分崩離析。

    於是乎,在此情況之下,孫翊想出了改封爵位的方法來。

    隻要孫堅改封為吳侯,那麽孫家的世係就一下子清晰起來。

    孫堅是第一代吳侯,孫策是第二代,孫翊是第三代,很清楚明了。

    這條世係,會成為孫家唯一的一條世係。

    就算孫翊哪天發生意外,他的兒子會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兒子若是因為年幼或者其他原因都不行,那麽世係會回到孫策這一係,再不行的話,才會輪到孫翊的兄弟。

    隻要有這樣明顯的先後順序,這才可以保證在意外發生時,江東不至於分崩離析。

    而且這一點孫翊還有一個用意,那就是削弱孫策這一係的法理影響力。

    明定世係後,孫堅作為第一代孫家基業肇始之君的地位,就會更加確立。

    而從整個孫家的發展史來看,孫策隻是繼承了孫堅,在他的基礎上開創了江東六郡的基業。

    孫翊雖然是兄終弟及,但他最開始,最重要的法理來源就變成了孫堅。

    孫翊繼承江東基業變為了父死子繼、弟承兄誌,他本身的繼承法理會變得牢不可破。

    而孫策後人的法理影響力,會在將來的時間內不斷削弱。

    隻有這樣,將來孫翊才不會因為顧忌,而對孫策地位的確立心有疑慮。

    這一點對孫策的後人也有好處。

    法理影響力削弱了是在保護孫紹,將來孫翊也會有兒子,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孫翊不想蕭牆之亂發生在下一代。

    不謀一世者,不可謀一時。

    官位將來可以通過建功立業獲得更高的,但要求明定世係,可不是什麽時機都能獲得的。

    不過半個時辰,劉琬就已經書寫好了新的敕封詔書,回到了大廳。

    回到大廳後的劉琬,來到了孫翊身前,他將詔書遞給了孫翊,然後說道,“快些召集群臣,吾宣示完詔書內容就回許都。”

    孫翊拿過詔書仔細的看了起來,見內容真有改封爵位這一條,他放下心來。

    他又把詔書回遞給了劉琬,然後他讓穀利出廳喚群臣進來。

    孫翊起身來到廳中,群臣在重新入廳之後紛紛站在孫翊身後,而劉琬則站在吳侯座前,張開墨香猶存的詔書開始宣讀了起來。

    詔書的內容不多,前半部分都是誇孫翊的,後半部分才是真正的內容。

    而當劉琬念道封孫翊為將軍,襲爵吳侯,會稽郡守時,眾臣心中都詫異不已。

    君侯在廳內和劉琬私談了這麽久,怎麽還把將軍位談低了?

    但劉琬念到最後一項內容時,眾臣才知道孫翊想要的是什麽。

    “今改封故破虜將軍孫公文台為吳侯.......

    布告天下,鹹使聞之!”

    念完這句話,這封敕封詔書的內容也就念完了。

    張昭、秦鬆、陳端、周瑜、虞翻等臣聽到最後一項內容時,瞬間恍然過來,原來孫翊要的是這個——改封爵位,明定世係!

    這些臣子都是機敏之人,也都頓時明白了孫翊此舉的深意,但就算如周瑜這個與孫策感情深厚的人,都對孫翊的做法沒有半點疑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