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3.第1563章 我想我發現密道了
字數:3907 加入書籤
甚至是足下的地麵都在微微的顫栗。
有情況,有動靜,終於的是有變化了。
沒有錯,姍姍來遲的一切終於是隨著計劃開始正常的運轉了。為了這一刻,自己等的當真的是好苦呢。
來了,來了,是……”
哢,
響動,沒來由的戛然而止。
像是正是喧囂的舞廳裏麵,停電了。
怎麽了?
什麽情況?
好像有些意外。
咦,身下怎麽是空空的?
自己不是在大理石地麵嗎?怎麽這會兒倒是感覺輕飄飄的好像是處在雲端,隱隱的,甚至是感覺到有風在自下而的吹。別,別這樣啊,老是感覺不靠譜。
嗖!
啊。”風聲,在耳畔急促的呐喊,承誌忍不住的喊了出來。
外院。
一人豎起了耳朵,衝著四周警惕的看著。
你有沒有聽到什麽聲音?”
什麽聲音?”
好像是有人在呐喊。”
呐喊個屁呀,我看是你的肚子在打鼓吧。咕咕咕……咕咕咕。”
是,這裏那裏有人嘛,隻有我們幾個而已。”
去,一整天的沒個正行。”說話的那人不放心的四處查看著,像是要看出些什麽來。可是左看看,右看看,卻是又找不到方位,尋不到蹤跡。“可是我……我好像是真的聽到了。”
你是餓的頭昏眼花,所以耳朵幻聽了吧。”
這裏是榆林關子裏麵少有的偏僻,何況是一向守衛森嚴,除卻了我們那裏有人?你說有人喊,誰喊,誰敢喊,那麽的閑得慌。你倒是給我指出來瞧瞧。”
劉哥,你說,你聽見了沒?”
哥肚子餓,哥不想理你們。”
額。”
難不成,當真的是我聽錯了?”
不是難不成,一定是。”
咚,咚,
窸窣,空曠如遠處寺廟裏麵傳來的鍾聲,空靈的好像可以輕易的貫穿靈魂最深處。
別裝死,知道這點高度你摔不死的。”
哎喲,你別拽本公子頭發,壞了本公子發型。”承誌嫌棄的打開了某人的手,“你說話真是一點都不近人情。”
到地方了,快點做正事,接下來該怎麽走?”
接下來?”承誌立起身子,四處張望了幾眼,開始緩緩的觀察起來。
此刻兩人正處在一個類似井道之,仰望,絲絲縷縷的光線自而下的灑落,隱隱的倒是泛著漣漪,像是從水下看世界似的。光線並不充足,但是足以看得見。光線是從頭頂正方灑下的,成一個大大的日字。
承誌記得,當是隻覺的身下一空,然後。
自己是從這頭掉下來的,下高度差約莫十丈。想來是當是自己觸碰到了機關,拿光線處該是先前看到的大理石的背麵吧,自己應該是通過那個口子下來的。而現在,那大理石又重新的合了。這設計機關的人當真的是謹慎的緊,連進金庫的口子都設計成這個樣子,如此一來,即便當真的外人進了來,那麽一時也會被困在裏麵。如果想要出去,那麽這樣的不方便的路途,也是要搜刮點心思重新找方法出去的。
路被封住了,該死。”
進來總是好的,先找票子。”承誌回了句。
視線繼續的左右掃蕩,離開的方式他暫時可沒有心思去理會,好不容易進來,無論如何,走一步看一步,先拿到票子再說咯。視線稍稍的降低一些,這井道下來之後的路途倒是並不複雜,一條約莫足夠一輛馬車進出的寬度的大道筆直的延伸。這樣的路途,在地下來說,想來也是別有洞天的大工程了呢。
路隻有一條,毫無疑問的,財寶想來是在路的盡頭。路的左右、下,四個麵全是用的青石板材鑄造,看去平整而又光潔。牆壁每隔了約莫十步便是單側的鑲嵌一朵油燈,一朵在左,一朵在右,鱗次櫛,如此循環下去。幽幽的藍色火焰一朵一朵的遠遠的看去好像是懸浮在半空的無根磷火,倒是有幾分的嚇人的。
走吧,想來是這邊。”怕是自然的有幾分的怕的,可是當看到這條道路,承誌卻是更加的確定了自己的信念了。這裏想來是金庫所在,而這條路這麽的寬闊,大致的用途他也是能夠猜的到幾分了。
既然的要藏金銀,而且是相對於四海錢莊這般的巨大的體量,其平時運送金銀的數目一定是巨大的。那麽不可能單純的依靠人力了,這裏頭應該放著馬車之類的交通工具,而這路,是專門的為了這而特意的建造的。
走吧,這邊。”
額,來路被封了,我們是不是已經被發現了?說不定,此刻正有大批的人馬趕過來。”
我們……我們是不是先找找出路,免得被人翁仲捉癟?”
你怕了?”
不是怕,隻是。”
好不容易的到了這一步,他們越是隱藏越是證明這裏不簡單,藏的這麽的深的金庫,你能夠想象著其蘊含著多麽的難以想象的天數字嗎?或許,這是一座富可敵國的寶藏。”看到頭頂被關的時候,承誌的心裏也是直打鼓的。然而相起這點恐懼,他更加的擔心的是七天時間一到自己償還不債務會被人給拎著回了家。
隨著越來越是深入這裏,漸漸的,他的好心也是逐漸的升溫。甚至於,有那麽一絲絲的念頭:他並非完全的是為了錢,隻是純粹的想要看看,處心積慮的設計了這麽多的機關、動用了這麽多的人力物力來守護的財富,到底是怎樣的可怕的程度,“這可是天下第一財神柳生家的四海錢莊,這可是他們家的錢袋子,你不打算瞅瞅嗎?”
我。”
走吧,在前麵了。”
啪嗒,啪嗒,
長長的通道一眼看不到頭,仿佛是人生的路一樣,除非是你走到了終點否則永遠的都不知道還有多少步要走。
這裏很是安靜,腳步聲在過道裏麵回蕩。
沿途看不到任何的一個人,路的景致好像是一個模子裏麵刻出來的。一盞燈過去,又是一盞燈,忽明忽暗,忽大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