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二!三!四!

字數:6290   加入書籤

A+A-




    盡管大明如今被小冰河期籠罩,但是六月的大明,在陽光的照耀下,溫度還是很高的。

    這五千六百名大明皇家軍衛的士兵身體素質不差,但是紀律性,還差好遠,所以,朱厚照講完話之後,李兆同看教導隊的人還沒有跑完,便讓這些人站在烈日下,一直重複那四句口號:

    “我們是最強的!!!”

    “我們是大明最榮耀的天子私軍!!!”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我們要為陛下而戰!!!為大明而戰!!!”

    直到,教導隊的人接受完懲罰,李兆同便讓這些人分成五十六個方陣,開始隊列訓練。

    隊列訓練的內容無外乎立正、稍息、向左轉、向右轉、齊步走、正步走這些內容,這些內容,都是李兆同事先跟教導隊的人說好了的。

    所以,隊列訓練,不需要李兆同盯著,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忙,他在走之前,下達命令:

    五十六個方陣,互相競爭,每天都要接受考核,考核的時候,哪個方陣做得最不好,哪個方陣就受罰,受罰的內容不限於加大訓練量、跑圈等內容,至於該方陣的教導員,接受雙倍懲罰。

    李兆同此舉,是為了刺激這些人更努力的訓練,增加他們的團隊榮譽感的,因為人都是有羞恥心、上進心的,自己落後,自己的團隊落後,總會去更努力地讓自己和自己的團隊不落後。

    另外,雙倍懲罰教導員,則是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一是為了刺激教導員更加努力的訓練士兵,畢竟輸了他要接受雙倍懲罰;

    二是為了讓這些教導員更好的唱好紅臉,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士兵們看到教導員接受了雙倍的懲罰,總會感覺到羞愧,感覺到對不起教導員,這樣才能更進一步拉近他們與教導員之間的關係。

    下達完命令,李兆同就跟朱厚照走了,他們要去參觀陶萬三研製熱氣球,這個研製過程,已經快走到最後一步了,一旦研製完成,陶萬三就會加入林旭和烏魯茲·雷斯的團隊,研究火器。

    畢竟,陶萬三是萬戶的後人,萬戶作為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世界航天第一人,在火器的研究上頗有建樹。

    陶成道之所以被人稱之為萬戶,也是因為陶成道給朱元璋投獻了火器技藝,屢建奇功,然後他被朱元璋封賞為“萬戶”,才被後人稱之萬戶的。

    陶萬三家學淵源,學到了不少祖上傳下來,並經過後人改良的火器技藝,所以,他的專業,在火器一道上。

    至於陶萬三製作熱氣球,是陶萬三認輸之後,李兆同交給他的任務。

    當時,認輸的陶萬三很不甘心,李兆同為了讓他心甘情願地投奔自己,問了他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

    “你想上天嗎?你想完成你祖宗的夢想嗎?”

    陶萬三當然是想的,首先,飛天是他們陶家人的祖訓,其次,他本人也對飛天很感興趣,不然,他也不會繼承祖傳技藝。

    所以,陶萬三就被李兆同刺激到了。

    接著,陶萬三就帶著懷疑,拿著李兆同給他的一些有關熱氣球的資料,開始研製熱氣球,如今,這項工作,已經走到了尾聲。

    “李二,明日的飛天試驗,可不可以帶本宮上天啊?”

    快到午餐時間,李兆同和朱厚照趕回大明皇家軍衛的軍營,朱厚照在路上問道。

    這狗逼太子,看到了快要成型的熱氣球,得知李兆同準備利用熱氣球送人上天,他就來勁了,他也想上天啊,他想到天上去看看,這天上,是否真的有仙?

    李兆同被朱厚照膽大的想法給嚇了一跳,然後他就怒道:“上個雞兒,殿下,你想死,我還不想死呢!你趁早打消這個念頭。”

    說完,李兆同還覺得不放心,因為這狗逼太子有可能會偷溜上去,所以,他看向了貼身保護朱厚照的張永,嚴厲叮囑道:

    “張永,明日熱氣球試驗,看好你家殿下,如果殿下上去了,你是知道後果的!”

    “是!”

    張永知道後果,所以他答應得很堅定。

    畢竟,得罪朱厚照,他不一定死,但是如果他沒看好朱厚照,讓朱厚照上天了,他一定會死!

    畢竟,這可是要上天啊!

    不是陪朱厚照溜出皇宮這種小打小鬧。

    “狗東西,你敢攔本宮?你信不信,本宮現在就殺了你!”

    朱厚照還真就打了偷溜上天的主意,所以,看張永如此堅定地答應李兆同,他怒了。

    “殿下,您如果要上天,還是先殺掉奴婢吧!”張永跪下來死諫道。

    朱厚照這人,還是蠻念舊,蠻講情義的,看到張永坦然就義的模樣,他煩躁了起來:“算了算了!先去軍營吃飯!”

    ……

    教官要與士兵們同甘共苦,這是李兆同要求的。

    但是,由於李兆同事情實在太多,加上他也接受不了那辛苦的軍事訓練,他自己肯定做不到,所以他讓韓文代勞。

    至於朱厚照,他覺得,相比於在軍營裏做那些無聊的隊列訓練,還是跟著李兆同好玩。

    所以,這兩人走了例外。

    不過,雖然不與士兵們一同訓練,但是他倆在吃飯上,還是跟士兵們在一起的。

    所以,快到午飯時間,他們倆個就往軍營趕。

    ……

    大明皇家軍衛軍營,食堂。

    五千六百名士兵以及五十七名教導員全部整好隊形,站在食堂門口,喊完了李兆同要求的四句口號,正等待著李兆同一聲令下:

    開飯。

    “諸位,陛下讓我和太子帶你們玩,自然是要好好玩。今天是陛下讓我和太子帶你們玩的第一天,所以呢,在開始今天第一頓午餐之前,我先教你們唱首歌。”

    李兆同拿著喇叭說道。

    一上午的訓練,還不至於讓這些人不動如山,紀律嚴明,聽到李兆同這個十來歲的教官要教他們唱歌,隊伍還是有了輕微的騷動,甚至還有幾個人笑出了聲。

    李兆同掃視過去,嚇得那幾個人脖子一縮,以為自己想要教導隊那樣受懲罰,不過李兆同也就看了他們一眼,然後,李兆同就開唱了: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

    大明軍營,大明軍營,教會我!

    唱得山搖地也動!

    唱得花開水歡樂!

    一呀麽一呀麽一呀麽一!

    一杆鋼槍交給我!

    二呀麽二呀麽二呀麽二!

    二話沒說為陛下!

    三呀麽三!三軍將士苦為樂,四海為家!

    嘿!嘿嘿!

    哪裏有我!哪裏有我!

    哪裏就有: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戰士的歌!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

    這邊唱來這邊唱來那邊和!

    唱給藍天和大地!

    唱給陛下和大明!

    一呀麽一呀麽一呀麽一!

    一條大路多寬廣!

    二呀麽二呀麽二呀麽二!

    二月春風拂麵過!

    三呀麽三三山五嶽任我走!

    四海為家!

    嘿!嘿嘿!

    哪裏有我哪裏有我!

    哪裏就有: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戰士的歌!

    戰士!戰士的歌!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歌》,原作者創作這首歌的根源,就是因為軍營裏喊的最多的口號就是“一二三四”。

    李兆同選擇這首歌,也是因為大明皇家軍衛從今天開始喊的最多的口號便是“一二三四”,再一個,也是因為這首歌容易,非常適合大明皇家軍衛這些還沒文化的人,方便他們快速上口,快速學會。

    該曲歌詞簡潔明了,層次分明,逐層遞進,既寫出了戰士以苦為樂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也寫出了三山五嶽任我走的戰士情懷,最後的立意是戰士的歌,所以這首歌在幾百年後一出來就深受全體官兵的喜愛。

    李兆同相信,這首歌放到大明,也能迅速得到大明皇家軍衛的這些士兵的喜愛。

    當然,李兆同對這首軍歌的歌詞做了輕微的修改,將其原先的核心內容為祖國改成了為皇帝,不過這並不影響。

    至於三軍,原本意義上是海陸空三軍,現在這裏的意思當然是全軍的意思,因為三軍自古就有,《論語》中就有提到三軍: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所以三軍是沒問題的,不需要改。

    曲,李兆同一點都沒改動,他也沒這個本事,《一二三四歌》的曲已經很好了,該曲是bb宮大調式,拍號4/4拍,采用進行曲的演唱速度,結構是三段體曲式,歌曲的開頭是一個號角性的前奏。

    第一樂段作曲家采用了鏗鏘有力的附點接二八的節奏,表現了部隊戰士堅定、果敢、自信的堅強性格,簡潔、明朗的旋律極富召喚性;

    第二樂段采用了重複的節奏行進,唱起來令人想到在過去戰爭中,戰士們在行軍途中說快板書的場景,旋律近乎於說和唱兼而有之,給人以歡快、靈動、樂觀、豪邁的軍人群像感;

    第三樂段采用一領眾合的演唱形式,伴唱演出時還有表演,其旋律線條短小、精悍、有呼、有應的一小節為一短句,其中穿插著喊口令一二三四的聲音。

    如此完美,李兆同哪有這個本事去修改,除非,他舍得氪命去找係統,可是,這完全沒有必要,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