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一場惡仗要打響

字數:8256   加入書籤

A+A-




    “一千萬兩?!”

    弘治皇帝有些咋舌,他暗自思量道,這個銀行,恐怕僅靠他的內帑,是很難單獨做起來了。

    “這樣吧!朕拿出四百萬兩來,占四成股份,太子拿出三百萬兩來,占三成股份,剩下的三成,賢侄你看要不要全部拿下?”

    七三分成幾乎成了弘治皇帝的一個慣性,可能他認為這個比例是個吉祥數字吧,所以基本上提到股權的分配的問題,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七三分成。

    “陛下,您不能厚此薄彼啊!”

    張懋是看好銀行的未來的,所以,當弘治皇帝問李兆同要不要全部拿下,張懋當即不幹了,他可不想以後多花錢買股份。

    “英國公,你不是反對一條鞭法嗎?這銀行可是為了解決我大明缺銀的困境,進而全麵推行一條鞭法而設立的啊!”

    李兆同年少輕狂,脾氣可不算好,張懋之前激烈反對他提出的一條鞭法,雖然被張懋說中了要害,但是,這個“仇”,李兆同是記下了,所以,即便李兆同心裏是希望拉更多的人上戰車,但是,他還是忍不住對了張懋幾句。

    張懋臉皮挺厚的,被李兆同這麽一懟,他也不生氣。

    因為,他能否在銀行占股,不僅關係到他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關係到他以後再銀行的話語權,進而關係到五軍都督府能否在銀行安穩的借到錢,最後關係到他們武將一方能否從文官手裏奪回軍權!

    所以,張懋哪怕心裏被李兆同懟得不舒服,可他臉上還是笑嗬嗬的,而且還和顏悅色地對李兆同說道:

    “賢侄啊!一碼歸一碼嘛!我又沒說錯,難道你覺得我大明不缺銀子嗎?所以,我現在反對推行一條鞭法,是正確的!

    至於未來,我都一把年紀了,而你還小,所以,你將來要全麵推廣,我也反對不了了,不是嗎?”

    “哦。”

    李兆同麵無表情地回應了一句,他知道張懋打得什麽主意。

    想了想,李兆同也沒再為難張懋,畢竟張懋已經將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了,他再懟那就有些過分了,畢竟,他的戰車,還需要把張懋這個位高權重的國公給拉上。

    所以,李兆同思忖著說道:

    “這樣吧,剩下的三成股份,我出一百萬兩,占一成,畢竟,這個銀行,其他人都不怎麽懂,還需要我去組建起來,我需要占股得到話語權,不然我不好參與。

    另外的兩成,其中一成,由英國公您絕對跟那些武將勳貴合夥瓜分,共計一百萬兩,另外一成……”

    說到這裏,李兆同看向劉健和謝遷,問道:

    “劉公,謝公,您兩位對這一成股份的感興趣嗎?”

    “當然感興趣!”

    劉健很快接話道。

    劉健是大家族出身,早在元末時期,他的曾祖父劉紹祖就官至順德路總管,死後還被追贈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

    所以,劉健家裏非常有錢,拿出一百萬銀子來,對劉健而言,壓力真的不大。

    至於謝遷,同樣是大家族出身,他的祖父雖然當的官不高,他的父親也沒怎麽混出名堂,可是,他來自江南地區啊,而且還是江南地區最富庶的地方之一——浙江紹興府,所以,謝家三代積攢下來的財富,也絕對不少!

    所以,謝遷幾乎和劉健同時,說出了“當然感興趣”這句同樣的話。

    他們兩人,腦子都很清醒,心裏很明白在銀行占股對以後的話語權有多重要,所以,當囊中不存在羞澀的時候,他們自然選擇了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那行,那這一成的股份,就由劉公和謝公你們兩個人負責分配了,到時候你們也需要拿出一百萬兩銀子來。

    股權分配的問題,就這麽說定了,接下來,就該討論銀行的名字和新的大明寶鈔的名字了!

    陛下您覺得該叫什麽名字比較合適?”

    “銀行就叫大明皇家銀行吧!”

    自從弘治皇帝以皇家冠名嚐到甜頭之後,他對新的商行的命名,就愛上了皇家這二字,所以,大明皇家銀行這個名字,他幾乎是脫口而出的。

    “諸位愛卿覺得這個名字如何?”

    一個名字而已,劉健等人還不至於因為這個站在弘治皇帝的對立麵,況且,以皇家冠名商行這個戒已經破了,所以,再以皇家冠名商行,他們也就聽之任之了。

    因而,劉健等人紛紛點頭,皆表示大明皇家銀行這個名字不錯。

    銀行的名字敲定了,接下來就是新的大明寶鈔的名字了,弘治皇帝想了想,才有些猶疑地說道:

    “叫大明銀票如何?”

    “不大好吧。”

    李兆同思忖了一下,皺著眉說道:

    “陛下,將來大明皇家銀行肯定不止接受銀子,也會接受銅錢!

    畢竟,如今很多大明百姓,手中壓根就沒有銀子,他們手中,隻有銅錢,而銀行,肯定是要給他們提供服務的。

    所以,為了照顧這些普通百姓,我們不能用銀票這個名字來限製住新的大明寶鈔的發展變遷。”

    這個時代的銀子購買力是很強的。

    舉個例子,李兆同“記憶中”中的《紅樓夢》裏麵寫道:

    王熙鳳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這二十兩銀子,就讓連冬衣都沒有的劉姥姥,過上了好日子,而且足夠他一年,這購買力,夠強吧?!

    有人可能會認為《紅樓夢》就是一本,這應該是作者隨便亂扯的!

    但事實上,曹雪芹壓根就沒有瞎扯過。

    他寫的數字,應該不存在是他隨便亂扯的。

    畢竟,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他的家族正在走向破滅。

    所以,曹雪芹應該很清楚當時的物價。

    畢竟,曹府沒落了,如果曹雪芹花錢還是大手大腳,那他真的有可能會被餓死。

    而曹雪芹生活的那個時代,很多白銀已經輸入到了中國,白銀已經出現了貶值,但是白銀依然足夠堅挺,二十兩銀子就夠劉姥姥這樣連冬衣都沒有的普通百姓過上一年的好日子了。

    可見,銀子的購買力有多強!

    大明的百姓苦啊,銀子的購買力這麽強,這就意味著,他們手裏就基本上不會有白銀了,大多數有的,隻是銅錢。

    因為他們想要賺取銀兩,真的不那麽簡單!

    所以,大明銀票這個名字是真不合適,這會限死大明皇家銀行的發展潛力的!

    “是朕考慮不周,朕隻想到了大明銀票的銀字出自銀行兒子,沒有考慮到銀子的銀。”

    弘治皇帝態度不錯。

    “那叫什麽好呢?”

    “叫大明紙幣如何?”劉健試探問道。

    “不好,這大明紙幣四個字隻要簡寫,就是明幣了,諧音很像——冥幣,很不吉利的!”

    李兆同當即表示反對!

    大明紙幣這個名字,李兆同早就考慮到了,就是因為諧音梗,他才沒有不識趣地提出來。

    現在被劉健提到,他才站出來表示反對,並提及原因。

    “不如叫大明鈔票,怎麽樣?”

    劉健出了一個主意,張懋也不示弱,很快想到了大明寶鈔這個名詞。

    “不行,太俗了!”

    李兆同還沒提出反對,弘治皇帝首先否決了,

    “而且,大明寶鈔和大明鈔票的名字差不多,這對我們贏回百姓的信任,是有損害的,所以,朕認為,這個名字,不妥當。”

    “陛下,那我們應該給這個新的大明寶鈔命什麽名才好?”

    “陛下,那我們應該給這個新的大明寶鈔命什麽名才好?”

    劉健和張懋幾乎同時將這句話問了出來。

    “賢侄你來想一個。”

    弘治皇帝想不出來,他把鍋甩給了李兆同。

    李兆同沉思了片刻,然後建議道:

    “陛下,要不我們不糾結是否冠名大明二字,因為一旦冠名這倆字,諧音梗就很容易出現,然後取一個名字真的難。”

    “不冠名大明二字……”

    弘治皇帝沉吟了片刻,

    “也行吧!那賢侄你有想到什麽好名字嗎?”

    李兆同很想回答rmb,可是,河蟹神獸掃視了他一眼,他當即就慫了,改口道:

    “就直接叫錢票,如何?”

    “直接叫錢票?”

    弘治皇帝思忖了一小會兒,他也不想在這小事上浪費寶貴的時間了,於是直接道:

    “也行吧,那就直接叫“錢票”了!”

    “那陛下,這銀行的事情,大概就說完了,我們重新說回‘一條鞭法’,京城、三角澱、天津衛,已經出現了銀子貶值的情況,您是否同意在這三地試著實施‘一條鞭法’?”

    李兆同還是對“一條鞭法”念念不忘,所以他把有關銀行的事情說得差不多了,他就重提“一條鞭法”,提醒弘治皇帝還沒做出決定呢!

    “試行吧!試行的範圍和廢除保甲製一樣,就定在北直隸吧!”

    搞出了銀行,弘治皇帝就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所以他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

    “轟隆隆——”

    弘治皇帝等人,在三角澱住了三天了,他們沒有立即離開,這其中有兩個原因:

    一是弘治皇帝好不容易出來一次,想好好觀察一下三角澱和天津衛的情況;

    二是這兩天天色陰沉得厲害,不適合趕路,加上李兆同對弘治皇帝說,是時候驗收一些有關大明皇家軍衛的成果了。

    所以,弘治皇帝耐心得留了下來。

    天色陰沉了兩天,這雨終於要下下來了,此時,天空電閃雷鳴。

    不用說,這肯定會是一場瓢潑大雨!

    大明皇家軍衛校場。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大明皇家軍衛的兄弟們,陛下需要你們的時候,到了!告訴我,你們準備好了嗎?!”

    李兆同拿著大喇叭,站在高台上喊話。

    “時刻準備著!”

    “那就好,大家收拾一下,每人前去監軍處領取一件蓑衣,然後馬上就出發。”

    校場上的這些兵,雖然都是天子親軍中精挑細選出來,但這些兵基本上都是京營出身,大部分人,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所以,眼看馬上就要下大雨了,李兆同卻讓他們馬上就出發,饒是他們有一顆忠誠且堅定的心,也忍不住目光閃爍了起來。

    一時間,校場的氣氛有些凝重。

    李兆同感受到了這種的凝重,他需要的,就是這種凝重。

    所以,他才沒先把這次具體要去做什麽說在前頭。

    現在,見這些人凝重起來了,他才微微一笑,然後揭開謎底:

    “你們放心,我得到陛下的命令,把你們集合起來,不是帶你們去上戰場的,而是帶你們去出任務的!

    這個任務,萬分重要,且十分艱巨,所以,你們還是要把這個任務當場一場惡仗來看,要有一顆敢於犧牲的心。

    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

    聽說不是去上戰場,大明皇家軍衛的這些官兵鬆了一口氣,所以,此刻他們的響應,那是如雷般貫耳,氣勢如虹!

    然而,李兆同這個唱黑臉的不當人子,他拿起喇叭,把音量調到最高,喊話道:

    “你們明白個屁!老子連什麽任務都沒說,你們激動個啥?趕著去送死嗎?我告訴你們,我是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要有一顆敢於犧牲的心,但是,敢於犧牲並不等於盲目送死!

    我是絕對不希望你們去盲目送死的!

    包括陛下,包括太子,也不希望!

    為什麽?

    因為陛下、太子,他們在你們身上砸了多少錢,多少心血,你們自己算算,你盲目地去送死,對得起陛下和太子嗎?

    所以,我還是希望,你們在打這場惡仗的同時,要盡可能地保護好自己,保護好百姓,至於其他錢財什麽,那都是身外物。

    保命要緊,明白了嗎?!”

    “明白了。”

    剛被李兆同潑了冷水,這些官兵這一次回應不是很熱烈,他們都強忍著感動,不敢大聲說話,生怕李兆同這個不當人子家夥又來澆一盆冷水。

    然而,這一次,李兆同卻不打算反轉了,所以,見這些人強忍著心中的熱烈,不敢過於激動地回答,他的臉就黑了下來,然後他拿起調到最高音量的喇叭,吼道:

    “我問你們聽明白了嗎?大聲點,你們沒吃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