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開海!開海!

字數:4438   加入書籤

A+A-




    &esp;弘治皇帝和劉健等人回京了。

    &esp;他們是帶著回去的,對於上麵的簡體字和漢語拚音,這五位大佬都采取了觀望的態度,既不幫忙推廣,也不會進行打壓。

    &esp;一切順其自然。

    &esp;他們帶回去的目的,自然是要將這次救災的事情好好宣傳一下了。

    &esp;因為,他們走之前,跟李兆同又進行的一番交流。

    &esp;這次交流的主要內容,是討論軍隊參與救災到底值不值,以及軍隊要不要與百姓和諧相處的問題。

    &esp;李兆同自然是認為值,他是堅定認為軍隊有一個好名聲,走到哪裏,都能得到百姓的歡迎,而且,軍隊有了好名聲,征兵也不會存在什麽阻力,百姓都是自願來報名的。

    &esp;弘治皇帝他們自然不怎麽敢相信這個說法。

    &esp;然後,他們就被李兆同拿出來的數據和證據給打臉。

    &esp;這些數據和證據,就是這幾天前來給大明皇家軍衛主動送禮的百姓人數的統計,以及詢問如何加入大明皇家軍衛的百姓人數的統計,這兩者,前者已經破萬,後者也破了三千!

    &esp;要知道,這才兩天的時間啊!

    &esp;所以,弘治皇帝等人都被震撼到了。

    &esp;然後,他們皆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詞語:民心可用!

    &esp;再然後,弘治皇帝就決定要回去了,他著急回去的目的,就是要攜這股民心大勢,在朝堂上,公開討論在天津衛開海的事情!

    &esp;天津,終於要準備開海了!

    &esp;……

    &esp;紫禁城,奉天殿。

    &esp;“朕這幾日,帶著希賢、賓之、於喬、廷勉,去了一趟三角澱,所見所聞,令朕大開眼界啊!朕萬萬沒有想到,海洋中的魚類,竟然可以如此豐富,在那三角澱,竟然出現了百姓寧可吃白米飯,也不吃魚的場景。

    &esp;這一幕,你們能想象嗎?

    &esp;不能吧!

    &esp;因而,朕決定,以天津衛和三角澱為試驗區,在天津衛,開海,允許船隻從天津衛下海,出海捕撈漁獲,也可出海進行貿易。”

    &esp;弘治皇帝,可不是帶著與大臣們商量的態度來的,他直接就提出他要開海,至於爭辯,這個讓大臣們吵去,現在他攜帶著大勢,就是一鼓作氣,把開海一事兒定下來。

    &esp;所以,弘治皇帝壓根沒有給大臣們開口反對的機會。

    &esp;他直接就宣布道:

    &esp;“朕決定,將天津衛改名天津府,下轄三角澱以及天津衛原來的地方,在天津成立天津市舶司,專門負責船隻出海的事情,凡是想要在天津出海的船隻,都需要得到天津市舶司發放的證件,才能出海。

    &esp;否則,一律視為非法出海。

    &esp;天津市舶司不屬於布政司,市舶司提舉,由賓之兼任。

    &esp;市舶司的主要職責是﹕

    &esp;根據海商的申請﹐發給出海貿易的證明,即公驗和公憑﹔

    &esp;對準許出海的船舶進行檢查﹐察看有無挾帶金﹑銀﹑銅錢﹑軍器﹑馬匹﹑人口等違禁之物﹔

    &esp;船舶回港途中﹐派人前去封堵封存貨物﹐押送回港﹔

    &esp;船舶抵岸後﹐差官將全部貨物監搬入庫﹐並對全體船員進行搜檢﹐以防私自夾帶貨物﹔

    &esp;將貨物抽分﹐細色的珍貴品十取一﹐粗色的一般商品十五取一。

    &esp;另外,征收舶稅﹐三十取一。

    &esp;同時﹐對於來貿易的外邦商船﹐天津市舶司也要采取類似的管理辦法,甚至還要更為嚴格,因為我們要保護我們大明自身的利益,這個由市舶司自行商討相關辦法。

    &esp;還有就是,朕思考了一下,關於我大明允許進口的貨物,我們不做限製,但是,我們鼓勵進口糧食、金屬等我們稀缺的貨物。

    &esp;關於出口的貨物,天津市舶司這邊要做出一個章程來,有些影響到我大明安定的貨物,禁止出口,比如武器、糧食。

    &esp;有關天津市舶司的建立,朕就暫時說到這裏了,還有什麽問題,你們自行討論,另外,賓之,朕建議你多與李兆同進行探討。”

    &esp;“好的,陛下!”

    &esp;李東陽早就知道了自己將會兼任天津市舶司的提舉一職,所以他一點都不驚訝。

    &esp;“但是,陛下,您說區別對待外邦商船,這好像不妥吧,畢竟我大明乃禮儀之邦,萬國來朝,若是區別對待外邦商人,這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大明的顏麵。”

    &esp;“有關這個問題,朕與李兆同商討過,他說,老子曾經問過他一個問題:顏麵這種東西,能吃嗎?

    &esp;這句聖人之言,朕思考了許久,朕不由感歎聖人智慧的強大啊!

    &esp;聖人這個問題,雖然不過九個字,但是,祂卻將我大明與外邦之間該如何交往,說了個透徹!

    &esp;正所謂天天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又所謂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esp;所以,我們對待外邦人,不應該先考慮對方高興不高興,而是應該考慮,我們與他們交往,能得到什麽實實在在的東西,而不是任由對方吹噓幾句,我們就任他們予取予求,這是不對的!

    &esp;另外,這些外邦人,與我大明交往,其實也是為了獲得利益,就比如之前被朕發現的外邦商人假冒使臣來我們大明朝覲,這就明顯是是為了利益,鋌而走險。

    &esp;所以,聖人說的沒錯啊,顏麵這東西,能吃嗎?這是一個關鍵,如果能吃,我們可以禮遇他們,如果不能吃,那就不能吃,那我們為什麽還要禮遇他們?

    &esp;而很明顯,顏麵是不能吃的。”

    &esp;弘治皇帝今天的話很多,這些都是他這兩天思考的東西,在三角澱,他見到了災民的慘狀,讓他知道,所謂盛世,真的很假,哪些都是大臣們吹噓、欺騙他的,如今的大明,哪裏是什麽盛世啊,百姓別說吃飽,就連有沒有得吃,都是個很大的問題。

    &esp;所以,他覺得,是時候抓住這個千年難得一遇的機會——聖人青睞,做出一番偉業,創造出一個真正的盛世來。

    &esp;他才28歲,未來的日子還很長,這麽長的時間,足夠他去做很多事情了!

    &esp;“好了,有關天津開海的事情,就說到這裏,這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大事,很輕而易舉就能辦到!”

    &esp;有關天津開海,弘治皇帝已經與劉健、李東陽、謝遷、朱輔、朱暉等人商量過了,得到了文官和武將之首的同意,再加上對大明皇家軍衛的宣傳,所帶來的大勢,弘治皇帝得顧忌已經不多了,所以,這一次,他鐵了心要開海。

    &esp;因而,他就趁著哪些臣子還在思考的時間,當機立斷,不給他們發言的機會,直接就把開海一事兒定了下來。

    &esp;ps:換了個新工作,而且換了城市,這段時間很忙,所以更新可能會不給力,求理解。

    &esp;另外,感謝突邪惡意的100起點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