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覲見

字數:4749   加入書籤

A+A-




    安定門,為出兵征戰得勝後收兵之門,位於北京內城北垣東側,與西側德勝門相鄰不遠。

    京城九門,七門甕城內均建關帝廟,唯德勝、安定二門建真武廟塑真武大帝像,既祀北方大神亦取蕩魔之意。

    崇禎七年四月初,京營由安定門進入內城。

    當然,這隻是向征意義,京營兵打這兒過一次後,大部份將返回豐台、西山等駐地。

    葉宰領頭,商輔明、王樸、王重華、趙匡等跟在其後,依次給真武大帝上香。

    隨後,行人司宣旨。

    旨意中先闡述了一番流寇導致陰陽不諧的道理,然後褒揚葉、商、王等人十戰十勝的戰績,最後才是獎勵,絹十匹、金花銀五兩,其餘用具若幹。

    至於具體的官階、職位升賞,由吏、兵兩部商議後報於內閣,另有旨意。

    送走天使,葉、商、王三人互相告別。

    商輔明要回宮複命,王樸要帶兵歸營,葉宰則要去東華門外錫拉胡同某間客棧住下。

    葉宰在京中有住宅,為何要住客棧?

    其實住家裏也可以的,隻是葉宰現在是待召狀態,住東華門外不是離皇宮近一點嗎?

    如果京裏沒有住宅的官員怎麽辦?

    隨便住。會館、客棧、親戚家、朋友家、道院、寺院均可。

    反正不住賢良寺!

    賢良寺是“我大清”封疆大吏入京時才住的地方,在明朝沒這地兒。因為賢良寺的前身是明代皇子就藩前的集體住處,叫“十王府”,清代前期改為貝勒府,後期才改為賢良寺。到了現代,則叫“王府井”。

    王樸先告辭了,他心急著把兵帶回去,然後去兵部跑關係。

    葉宰和商輔明留了下來。葉宰再次拜托商輔明一定要給陛下稟報,“小臣這兒得了個祥瑞,請獻於君前。”

    商輔明也不當個大事,蓋因打著祥瑞幌子求皇爺歡心的事兒,他見得太多太多了,而且商輔明還知道,皇爺非常厭惡此類事此類人。

    於是,商輔明隱晦地忠告了下葉宰。

    可葉宰依然一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模樣,商輔明也隻好答應下來。

    …………

    焦急地等了三天,宮內風平浪靜,既沒有傳出皇帝召見的消息,商輔明也沒有出現。

    葉宰在客棧房中轉來轉去,不禁捫心自問難道這步棋走得太急了嗎?

    旋即又飛快否定,不急不行啊!

    好像今年還是明年,東虜將第二次入寇。如此便引起連鎖反應,調走了三邊兵力,增加了百姓的困苦,客觀上又幫了流寇的大忙。

    正因為沒有軍隊壓製,方才導致流寇看到明廷虛實,以至星星之火再次燎原。

    大明失血可以,但不能兩脅插刀一起失血!

    如果能避免一刀隻挨一刀,葉宰寧願選擇流寇。因為流寇暫時代表的是農民階級,葉宰需要驅使他們給大明洗牌。

    東虜絕不允許!

    他們就是破壞者、掠奪者,根本沒有任何建設性,就算入主中原學得還得明朝那一套。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麵性。

    清朝奴化人民兩百餘年,後來又導致華夏黑暗一百多年,但他也帶來了豐厚的嫁妝——漠南漠北、東北、西域、烏斯藏、青海、灣灣……

    由明末實控300多萬平方公裏膨漲到1100多萬平方公裏,幾乎翻了四倍。

    後世的國土麵積便是以此為主。

    但現在葉宰來了,不再需要他們了,這些事葉宰一樣能做到,而且會做得更好。

    四月初九,一個小太監鬼鬼祟祟摸進客棧找到葉宰。

    小太監是葉宰的熟人,當初跟著商輔明一起去河南的其中一人。

    他帶來了商輔明的消息

    進宮那天,幹爹得皇爺召見,詳稟河南的消息。皇爺起初還很高興,但當幹爹說起葉宰要進獻“元寶石”時,皇爺拉長了臉。

    正好當時方正化也在。

    可能是出於嫉妒,也可能是害怕幹爹頂了他的位置,方正化便擠兌幹爹,說幹爹明明知道皇爺討厭祥瑞還要說出來,恐怕幹爹私下與葉巡撫交情不淺。

    皇爺當場便變了顏色,內外交通可是大罪!遂喝令大漢將軍打幹爹三十杖,幸得秉筆兼提督東廠曹公公及時趕到,向皇爺求情才免去二十杖。

    饒是幹爹武人體格身體精猛,十杖下來也打了個皮開肉綻……

    葉宰關切道“商公公怎樣了?”

    小太監張開一隻手曲起拇指比了個四,眼圈泛紅哽咽道“躺了足足四天,四天才能將將下地……”

    葉宰心裏急得不行,麵上卻隻能做出悲痛的樣子,再次插言道“那祥瑞之事?”

    “哧溜!”小太監抹了把鼻子,唏噓道“幹爹對葉巡撫真好!他老人家今早拖著病體去乾清宮當差。皇爺看在幹爹平時恭謹的份兒上,主動給了幹爹一個麵子。”

    “所以?”葉宰差點繃不住笑出聲來。

    “皇爺的習慣是未時至文華殿處理國事,在這之前會先在後殿更衣。到時,請葉巡撫抱著東西候在那裏。”

    “好,本官必不會誤了。煩請小公公幫本官給商公公帶句話,‘他是本官最好的朋友!”

    “小的定然帶到。”

    “這是本官給小公公的心意,拿去喝茶。”

    “多謝葉巡撫,啊……五百兩?這……這……”

    “好叫小公公得知,本官最喜交朋友了。隻要真心待我者,我必真心待人。區區五百兩而已,小公公以後多與本官走動,別說五百兩,便是五千兩五萬兩也不過浮雲。”

    “小的小的……”

    “小公公不必多說,朋友貴在相知,一切盡在不言中。”

    小太監麵目堅毅走出了客棧,平素塌著的腰杆好像挺直了許多。

    …………

    午時末,內閣成員齊至文華殿外殿,站於一處溜溜達達甩手甩腳。

    溫體仁轉了一會兒,看向獨坐於繡橔上的徐光啟,笑眯眯道“徐閣老,聽說葉巡撫在河南尋到個寶貝要獻給陛下?”

    此話一出,其他幾個閣員便齊齊看向徐光啟。

    吳宗達、王應熊微微撇嘴,何吾騶、錢士升則麵無表情。

    曆史上,徐光啟應在崇禎六年冬天去世。但這個世界不同,他服用了葉宰送的青黴素,現在仍然活得好好的。

    不過畢竟是七十二歲的老人了,須發皆白,臉上脖子上布滿了老人斑,氣息也很微弱,時不時還要咳嗽兩聲。

    此時徐光啟便咳嗽了下,緩緩搖頭道“元輔,此事老夫不甚清楚。”

    “徐閣老不知道?”溫體仁笑了笑,揶揄道“看來你那小友並未將你放在心上嘛,待會兒陛下就要在後殿接見他,他居然沒和你說?”

    徐光啟瞟了眼溫體仁,淡淡道“老夫隻是和葉巡撫在火器上比較談得來,哪裏算得上朋友!不告訴老夫很正常,不忘告訴元輔就行。”

    溫體仁頓時無語,因為葉宰獻寶的消息是他聽宮裏交好的太監說的,可這事兒拿不到台麵上來說。

    於是不得不默認下來,轉過身去與吳宗達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