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改製封爵
字數:2721 加入書籤
至於周延儒所謂閣臣製約君王的種種規製,朱慈烺比周延儒懂。
說實話,真應該有這樣的製度來製約君王。
否則很多君王真是太不像話,遠的不說,就說神宗,什麽五大征,如果不是閣臣和朝臣製約,這廝能弄出個十大征來,一會讓中原大亂。
有些君王內心膨脹的無以複加,以為自己節製中原強大的人力物力可以無所不能可以肆意橫行。
但是呢,大明的內閣和歐洲的內閣不同。
大明的閣臣來源都是所為的士人,讀書人出身。
這個特權階層因為識字控製了輿論和朝堂,因此愚弄大明九成以上的文盲。
可說是無人可製,他們可以掌控數百年上千年的輿論,如果君王對他們不滿,他們可以毀了這個君王的名譽,如趙頊,趙煦,朱棣無不是如此。
為了維護他們的特殊地位,他們會摧毀一切阻攔他們的人,因此他們的製約的結果十分畸形。
朱慈烺以為隻有國民大多數識字,有了自己對事物的判斷,而不是被這些士人愚弄,才能談及真正的製約之舉,否則這個製約根本就是弄權的工具。
“嗯,好,著晉升堵胤錫為右都禦史,即日上任,離京查勘厘金稅事宜,”
崇禎微笑道。
他很滿意,占得上風了嘛,就是小爽。
至於是否特例,反正現在他是勝利了,誰都有孩童之心,總之現在的天子美滋滋。
“陛下,兒臣聽聞隻有孫應元封爵,其他人的請爵沒有通過,是否有這件事,”
朱慈烺接著道,再接再厲。
‘此事確實,諸臣以為如今大明的勳貴過多,有些因為外戚而封爵風評不佳,今朝廷困頓之時,正當節流,封爵不可過濫,而此番封爵的人數過多了,’
崇禎道。
“殿下,此時朝廷的局麵您也清楚,不同往日,需要節流了,”
周延儒警惕的看著朱慈烺,這個小太子是太能作了。
而且他隻要一回朝,必定起風波,周延儒是太頭疼了。
而且不知道他從那裏起事,周延儒真的應付無力。
“陛下,周相的憂慮不無道理,日後僅僅是因為外戚封爵必須廢止,想想周國丈、田國丈等人所為,嗬嗬,貪婪而卑劣,隻會敗壞朝廷名譽,產生數千怨恨朝廷和陛下的流民,他們這些人就是李賊和張賊最好的幫手啊,”
朱慈烺極盡挖苦道。
周延儒倒是驚訝,更加驚醒,太子能附和他,怎麽可能,有陰謀。
崇禎倒是有些小尷尬,封爵周國丈不就是他嘛。
但是崇禎沒法為周奎發聲,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為他分辨真是髒了自己。
‘陛下,因此兒臣以為大明當改革勳貴製度,以往封爵後隻要混吃等死,沒有錯處其子孫可以躺在爵位上混吃等死千百年,這怎麽可能,想想我大明那些寒門學子哪一個不是頭懸梁錐刺股苦讀經年進士及第,才能成為朝堂棟梁之才,’
朱慈烺向朝臣們一拱手。
以周延儒等為首的幾十名朝臣急忙拱手回禮。
朱慈烺這等褒獎他們實在難得啊,雖然有些不對付,但是這個褒獎必須回應。
“這些大臣為我朝廷盡心竭力,孝敬君王,安撫百姓,維持朝局,而致仕後他們的子孫還得繼續考取功名,他們即使立下再多功勳也不可能讓子孫躺在功勳百年,但是,如此也讓其子嗣越發的上進,而不是混吃等死,因此,兒臣以為以往封爵可傳三代,三代子嗣沒有再立功業,則是依次降爵,如此類推,即使是國公,如果幾世子孫沒有立功者,也會除爵,”
朱慈烺決意將大明畸形的封爵製度刨根。
不說別的,大明覆滅之時,朱純臣等勳貴的所為實在是惡心了他。
可說那個時候絕大部分的勳貴要麽投降李闖,要麽投降滿清,殉國者寥寥。
這樣豢養數百年的勳貴何用,最後都是一些漢奸敗類。
大明豢養勳貴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但是結果卻是加速了自己的傾覆,要這樣勳貴何用。
當然了因軍功封爵可以刺激很多臣子舍命搏殺,還是很有激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