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拓西陸

字數:7875   加入書籤

A+A-




    皇帝禦駕親臨大沽,為南下的艦隊送行。

    這次北洋艦隊剩餘的數十艘戰艦也要傾巢南下。

    他們將會帶去一些糧餉,還有行軍炮和一七式火銃。

    雖然造船已經向東南船廠放開了。

    但是,軍器依舊沒有放開。

    朱慈烺也知道官辦工廠的弊端,容易得過且過,換誰來都一樣。

    給主子或是朝廷辦事,能和自己賺取利潤比嗎。

    主事人的積極性當然不一樣。

    日後大明鋼鐵和軍器的生產還得靠民辦工廠。

    但那是剿滅建奴之後的事了,現在不容流出。

    東南水陸騎軍的火銃還得兵仗局一並產出。

    這支艦隊抵達江南後也要裝運糧秣、丁口南下出海這次是萬裏征程。

    好在現在局麵不一樣了。

    艦隊可以在呂宋、巴達維亞等地停駐修整,補充淡水瓜果等等,也可以讓船上丁口上岸舒緩一下,清理海船的汙穢。

    南洋如今真正如同大明的內海了,這裏基本行走的都是大明的戰艦和商船。

    西夷人的商船隻有葡人一家。

    朱慈烺出京,沒人勸阻。

    誰都知道朱慈烺對海上的執念,也是他的堅持,才有海上的擴張,才有朝鮮、倭國以及西夷人的臣服。

    孫傳庭都沒勸阻,其他人更是噤聲了。

    朱慈烺在大沽北洋水師中軍大帳接見了一個人,鄭森。

    朱慈烺承認鄭家在最初的作戰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可說在大明艦隊沒有真正建立前,是鄭氏艦隊支撐起了大明艦隊的南征北戰。

    當然,朱慈烺自認為他對得起鄭氏,別忘了鄭芝龍結局的悲慘,舉家在西市斬首棄屍,那位所謂仁君斬絕了鄭氏一家。

    他能給鄭家一個完美的結局,這就是改變。

    鄭家還可以在南洋做個富家翁,這就是他的恩典。

    不過,有一個人他沒忘。

    就是另一時空的國姓爺。

    鄭森先後數次大軍北伐,甚至迫近南京等地,在南方鼓舞了眾多抗清義士,讓清朝寢食難安。

    當然,鄭森一心為國等等後世的傳言他是不信的。

    人啊有了機遇當然不會放過,鄭森大約是借助大明的旗號,打算建立割據江南的政權才是真的。

    但是不管怎麽說,舉國士紳投降的情況下,他堅持不降,果敢作戰,就是大漢好男兒。

    朱慈烺自詡為講究人,這樣的人物不能荒廢。

    這也是他召集鄭森入北洋,讓其充任北洋水師讚畫,就是為那一世酬功。

    “拜見陛下。”

    鄭森恭敬施禮。

    朱慈烺含笑看看他,嗯,如果上一世,此時正是鄭森統領鄭氏艦隊攻伐激烈的時候。

    而現在世事變遷,鄭森沒有了這個機緣了。

    他再給鄭森一個機緣。

    “起了吧,賜坐。”

    鄭森恭敬坐在下首。

    “朕此來是為了送行艦隊,此番開拓西陸是幹係朝廷政局的大事,可說幹係朝廷今後二三十年百姓是否安居樂業。”

    朱慈烺的話讓鄭森聚精會神,他知曉此番開拓西陸的緊要。

    但聽聞帝王親自提及能一樣嗎。

    “開拓事物十分繁巨,尤其是涉及百萬人,延續十年二十年的開拓更是一個繁瑣艱巨的活計,可說今後十年,兩洋艦隊沒有安生的時候,都要忙碌開了。”

    ‘陛下放心,將士當會為陛下效死。’

    鄭森躬身道。

    倒不是他諂媚,而是陛下在水師中的威信太高。

    任誰都知道,沒有陛下的堅持,哪裏有水師今日,沒看到那些年水師衰敗到什麽地步。

    看著馬步軍壯大,水師就是後娘養的。

    隻因陛下的堅持,才有今日水師盛況,沒有水師,那裏有遼南大捷,南洋大捷。

    水師隱隱就是陛下頭號心腹。

    朱慈烺看出了鄭森的崇敬,心中也是暗爽,這位可是那個時空的國姓爺,也算是把水師用的出神入化,可惜騎步軍實在不敵。

    “鄭卿家以為開拓西陸是否正當時。”

    也是朱慈烺的考校之意。

    “陛下,我大明內陸雖然廣闊,然田畝有限,而丁口滋長,早就不堪重負,微臣家裏曾輸送閩南流民去小流求開拓就是為此,因此微臣是最了解此事的,南洋當輸送大量流民開拓,必會讓國內田畝重負舒緩過來,”

    朱慈烺頷首,

    “水步軍當何者為先,”

    “陛下,如果是以前當然是騎步軍為先,但如今我大明疆土廣闊,隻是南洋、倭國等地沒有水師鎮守,岌岌可危,因此水步軍當水師為先。”

    鄭森躬身道。

    朱慈烺哈哈一笑,果然有主見。

    不愧是日後主導東南戰局的人物。

    “很好,卿家果有韜略,好生辦事,不要也以為南洋入手,天下承平,記住我大明處於歐羅巴人東西圍困中,東有新西班牙,西邊就是歐羅巴,艦隊依舊是大明中堅,今後大明的安危必須依仗兩洋水師,卿家定會在其中大展宏圖。”

    “謝陛下期許,微臣必定鞠躬盡瘁。”

    鄭森心中歡喜。

    他如何不明白朱慈烺這是暗示對他的看重。

    朱慈烺點頭。

    大明的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鄭森這樣的人物不應該被埋沒。

    呂宋馬尼拉港南洋處置使官署,李乾、張煌言等一眾官員圍坐一處忙碌著。

    官廳裏十分嘈雜,各個吏員時有出入。

    “種糧製備的如何了。”

    李乾問道。

    “上次行文,先後兩次告知南洋處置使留守讚畫唐溢,唐大人應該辦妥了,種糧以耐寒的黍米薯豆番麥為主。”

    一個吏員忙道。

    李乾點頭。

    陛下對開拓十分看重,優先撥款,可說南洋處置使衙門是大明最富庶的官署,沒有疑問。

    有錢采買種糧軍械雇傭商船,一切才能辦的順利。

    “流民登船的情況如何。”

    “南洋水師張大人、唐大人都派出飛剪船告知,流民匯集江南,閩南、粵南,先後在鬆江、杭州、福州、泉州,廣州,梅州等地登船,第一批有六萬八千餘人登船,因運送糧秣,牲畜較多,隻能運送這些人了。”

    另一個官署吏員忙道。

    李乾撚須搖頭。

    “大人,雖然南下艦隊過千艘海船,不過,第一次抵達西陸,運送的糧秣等太多,能運載這些人也是極限了。”

    張煌言笑道。

    李乾哈哈一笑,

    ‘你這個西陸總督都不急,本官更不會心急。’

    其實他知道他還是操切了些。

    他不同張煌言,年紀略大了。

    他希望在他的任上盡快完成南洋西陸的大體開拓。

    這會是極大的政績加成,有了這個成績,他入閣幾乎是注定的。

    堵胤錫的入閣,讓他眼熱啊。

    “下官可是如履薄冰啊。”

    張煌言歎道。

    成為西陸總督,主導西陸開拓,日後開拓功成,他必會青史留名,毫無疑問的朝廷功臣。

    但正因為陛下和朝廷期許極深,他也有些惶恐。

    這些天來,他是日夜辦差,唯恐疏漏什麽。

    到了西陸才發現,那一切都晚了,耽誤開拓大事。

    畢竟那裏距離中原都太遠了,就是距離呂宋也足有數千裏。

    “我等已經籌謀了數月,應該沒什麽漏洞了,但有少許缺損,本官在巴達維亞好生支應就是了。”

    張煌言去西陸開拓。

    南洋處置使官署也會提前到巴達維亞,處置巴達維亞、馬六甲一線的防務、開拓。

    而巴達維亞是距離西陸最近的補給點了,李乾這是給張煌言信心,有他在巴達維亞,巴達維亞定會是西陸最可靠的後方,缺什麽李乾會為張煌言籌集。

    “多謝大人。”

    張煌言躬身。

    接下來,兩人匯集一眾的吏員,勘問了一係列的艦隊運載輜重。

    比如藥材,就有數艘海船專門運送。

    西陸氣候炎熱,疫病的可能極大,藥材必須備足,別看平日不緊缺,但是西陸可是一時間沒法尋找炮製的。

    此外耕具、鐵坯等等都要齊備。

    各式工匠也要招募齊全。

    在哪裏招募,從哪裏登岸,都是要考量的。

    事情繁瑣的讓人抓狂,但哪一件都是緊要的。

    幸虧有呂宋開拓的曆練,南洋處置使官署勉強應付下來。

    好在忙碌了數月,一切總算入了正軌。

    一個月後,隨著北風抵達馬尼拉的是一支有九百餘艘海船的龐大艦隊,其中大明東南沿海招募的海商海船就有七百餘艘,可見這幾年大明海商力量的擴大。

    朝廷出銀子,出輜重,海商們不用自己尋找輜重,他們隻管運送,賺的不少,絕大部分海商都加入了這次大開拓。

    張煌言心情激蕩的在馬尼拉港拜別李乾等人,和張名振一同率領這支朝廷曆史上最龐大的艦隊駛向西南巴達維亞。

    三月後,北風將盡的時候,艦隊抵達了西陸北方。

    李道季身為艦隊先鋒,就是負責領航。

    為了防止萬一,他和手下軍卒分乘了幾艘戰艦。

    好在一路上沒有遇到大的風暴。

    艦隊在巴達維亞修整十餘天後,南下抵達聖誕島,張煌言下令將其改名為晨曦島,寓意就要抵達西陸之意。

    他下令在聖誕島留下數艘戰船,水師將會再次建立補給點。

    從這裏開始向東南,西陸附近的島嶼會建立沿線補給點,儲備糧食淡水。這是建立航線的必須。

    又是一個多月後,艦隊終於抵達了西陸東南最大的海灣,這裏有幾乎是天然的良港。

    也是西陸開拓的始發地。

    是陛下欽定的西陸總督官署所在。

    朱慈烺定下這裏為開拓出發點,那是因為這裏就是另一時空曠闊的悉尼灣。

    是氣候運輸條件都十分適宜的開拓地。

    海港海灣是依靠海上生命線的必須。

    而這裏有一條流水量不甚大,但是流域廣闊的河流,另一個時空的袋鼠國就是依靠這個流域監國擴展的,這裏是袋鼠們最精華的所在。

    西陸哪裏都好,就是淡水稀少些。

    東南依靠這條大河就是最佳的開拓所。

    康永二年三月五日,方圓數十裏的龐大海灣被無數海船填充,大明的旗幟飄蕩在灣口。

    這個灣口被張煌言命名為熙平灣。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