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全明星賽 上

字數:4913   加入書籤

A+A-




    我是76人!
    1997年2月7號,安靜的小城克利夫蘭逐漸開始熱鬧了起來。
    克利夫蘭說是小城市可能不是太準確,因為它曾經也是全美數得著的大城市。
    作為連接伊利湖和俄亥俄河的運河通航要地,同時也是鐵路的重要樞紐,克利夫蘭成為大湖區和大西洋沿岸間的貨物轉運中心。
    克利夫蘭也借此漸漸發展起來,成為全美著名的製造中心以及重工業中心。
    在十九世紀,逐漸成形的克利夫蘭財團也是赫赫有名,可想而知當時克利夫蘭這個城市在阿美利加的地位。
    所以,克利夫蘭是為數不多在四大體育聯盟都擁有球隊的城市。
    不過,隨著阿美利加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對製造業尤其是低端製造業逐漸遷移到其他國家。
    美國這專注研發高科技技術而去製造化的政策,給與了克利夫蘭這個城市重擊。
    隨著製造業的不景氣,克利夫蘭的人口也越來越少,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周邊的城市越來越好,而自己隻能沉浸在昔日的光輝當中。
    所以,克利夫蘭的名氣越來越小,對華夏人來說他最有名氣的可能就是克裏夫蘭騎士隊。
    而克裏夫蘭騎士隊要想真正的廣為人知,還要等那個天選之子勒布朗詹姆斯的降臨,尤其是他在16年奪冠之後。
    那次總決賽奪冠不僅讓詹姆斯功成名就,也讓克利夫蘭聞名全世界,並且還打破了這個城市至今無冠的魔咒。
    但是在此之前,美國人將克裏夫蘭稱為
    “比地獄還要糟糕的地方”。
    另外,關於克裏夫蘭,在美國,還有一個著名的段子叫做
    “克裏夫蘭,不要因為你們在美國被所有人嘲笑就太難過,要知道,每個國家大家都會嘲笑一個城市的。
    比如在俄國,我們就嘲笑克裏夫蘭。”
    千萬別懷疑,這就是克裏夫蘭的真實寫照,一個在美國,人人都可以隨意拿來開玩笑的城市。
    哪怕克利夫蘭騎士隊在八十年代末最輝煌的時候人們記住的還是它作為喬丹“theshot”的背景板,分外的悲壯。
    不過就是這樣一座在美國體育界裏一座充滿了悲情色彩的城市,nba今年被曆史銘記的全明星賽就將在這裏舉行。
    對於一個籃球迷來說,李默清楚的知道,1997年的克裏夫蘭全明星賽對於nba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麽。
    這是一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明星賽。
    nba的五十大巨星們將在這屆全明星賽上正式得到聯盟的授勳。
    過往五十年,曾對nba做出過傑出貢獻的籃球運動員們屆時都將齊聚克裏夫蘭。
    無論是賽事舉辦地,還是全明星參賽人員,為了這一屆全明星賽,聯盟可謂是煞費苦心。
    那麽為什麽nba官方會將一次如此具有紀念意義的全明星賽安排在克裏夫蘭這座已經落後還常被嘲笑的城市進行?
    如果你是詹姆斯或者騎士隊的球迷,那你可能就知道克裏夫蘭曾經經曆過的那些事兒,也明白為什麽nba官方會把這屆全明星賽安排在克裏夫蘭進行了。
    在20世紀80年代,克裏夫蘭騎士可是一支逼得聯盟不得不為他們修改規則的球隊。
    80年代初,在泰德斯特皮恩買下了騎士隊後,除了在一年內更換23名球員、4名教練之外,在1981年,他還做了一件令人極度無語的事情。
    或許是覺得當時的湖人還不夠強大,在1981年,皮恩將騎士的首輪選秀權幾乎白白送給了湖人。
    然後,在那個賽季僅打出15勝的騎士就這樣成功幫助湖人抽中了狀元簽。
    而湖人也成為了nba曆史上唯一一支手握狀元簽的總冠軍球隊。
    聯盟高層都坐蠟了。
    但他們又無話可說,因為這都是合乎規定的,所以隻能幹瞪眼。
    在萬般無奈之下,他們隻好為愚蠢的皮恩先生修改了規則。
    規定在那之後,不允許任何球隊連續兩年交換掉首輪選秀權。
    滑稽、搞笑、絕望幾乎充斥著克裏夫蘭騎士隊的隊史。
    沒有未來,沒有球星,就如克裏夫蘭這座城市一般,騎士仿佛從建隊之初,便被打上了注定失敗的標簽一般。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nba高層決定在克利夫蘭舉辦這樣的一屆全明星賽。
    在nba高層看來,能夠更加凸顯出這屆全明星賽的主題——“傳承”的意義。
    給絕望的克裏夫蘭以希望,五十大球星們終將老去,而那些新生代球員們也將陸續從前輩們的手裏接過火炬。
    這樣的意寓,寄托著斯特恩對於nba未來的美好憧憬。
    但斯特恩沒想到的是,nba在他手上發展的是越來越好了,但克利夫蘭的希望,卻還要再等二十年才能實現。
    不過能夠親自參與這樣的籃球盛會,見證曆史,李默已經比全世界大部分球迷都要幸福了。
    ……
    今年的全明星賽喬丹再次成為票王,他兩百四十五萬票也打破了nba全明星賽的曆史得票記錄。
    不僅喬丹,其他人的票數也是創下曆史新高。
    9697賽季,與時俱進的nba正式引入了電子郵件投票的方式。
    而正是得益於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讓球迷們投票變得更加簡單。
    但李默知道,這些票有很多都是重複的。
    因為聯盟高層可能也覺得這個票數太離譜了,在下賽季,nba加大了對全明星賽投票的審查力度。
    喬丹在1998年全明星賽上的最終得票,甚至就連現在一半都不到。
    在互聯網行業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之前,互聯網投票雖然便捷,也同樣漏洞百出。
    未來直到21世紀,nba的網絡投票製度才日漸完善了起來。
    但是從中也可以看出,喬丹這賽季的人氣有多高,票王寶座實至名歸。
    本來喬丹在這次的全明星賽,甚至是這個賽季應該會有一個很完美的結局。
    隻是世事難料!
    在克裏夫蘭全明星賽上,喬丹當時打出了nba全明星賽有史以來的第一個三雙,但是最後的全明星賽v卻評給了格倫萊斯。
    9697賽季,在戰績依舊領跑全聯盟的情況下,喬丹的常規賽v也被馬龍給斷掉了。
    事實上,斯特恩還真不是沒考慮過讓喬丹三連v這件事。
    隻是
    羅德曼踢出的那一腳,影響實在是太過惡劣了。
    在與森林狼的一場比賽中,羅德曼飛到場外撲救籃板。
    結果被攝像機絆倒在地的羅德曼氣急敗壞,起身後直接衝著那位攝影記者的襠部踢了過去。
    正所謂兔死狐悲,記者們天天寫著誇芝加哥公牛的報道,結果得到的卻是一窩腳,你說誰不氣?
    因為羅德曼的那一腳,已經令公牛隊得罪了記者,引發了眾怒。
    若不是知道沒有羅德曼,這支公牛走不到最後,喬丹恐怕早就第一個掐死羅德曼了。
    而那些操作,也是斯特恩對公牛隊的警告,隻是作為公牛頭牌的邁克爾喬丹承擔了大部分罷了。
    要知道,有喬丹的nba和沒有喬丹的nba在兩年前已經體現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斯特恩還是毫不猶豫的給出一些具體的措施來給記者們一個交代。
    沒有記者,nba哪來的輿論曝光度?
    真以為羅德曼的那一腳隻是禁賽那麽簡單?
    在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nba越來越成功的檔口,任何抹黑nba的行為斯特恩都是零容忍。
    更何況還是如此惡劣,不道德的暴力行為。
    所以可想而知,在奧本山宮鬥毆事件發生之後斯特恩有多惱火了,也理解為什麽給出的出發那麽狠了。
    淨化nba的賽場環境是斯特恩一直都在做的事情,隻是他也知道這家事情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