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言語交鋒

字數:4543   加入書籤

A+A-




    大日普照下,一名道人緩緩的闡述,將“諸天”的風貌一一道來。

    一尊神人一臉滄桑,負手而立,認真聆聽道人的言語,偶爾回覆幾句。

    玉微凝視下方,緩緩點頭:

    “原來如此,諸天現況是如此嗎。”

    在玉元道人的講述下,他已大致明白諸天的狀況。

    諸天是懸於其他宇宙之外的三十六重天界,據說裏麵仙神無數,高居萬界之上。

    本來,諸天分為四重,有下九天、中九天、上九天以及“上聖九天”。

    可上一紀元,最後一位天帝獨斷萬古,以天帝法旨絕地天通,封鎖了四重諸天的交流,上聖九天更不知所蹤,統治諸天的大勢力也因此消聲匿跡。

    因此,各處諸天紛紛陷入混亂,出現了新的門派統領各天。

    當然,門派在諸天不算真的束縛,因為諸天有無處不在的仙造天道“太上”,隻需要領太上法旨,就可以穿梭宇宙,來往外界。

    傳道者去往外界傳道後,更能以此向太上兌換各種事物,從功法到修為無所不包。

    隨著玉元道人的聲音,玉微在心中進行勾勒出諸天的樣貌。

    也許在玉元道人心中,他所說的隻是常識,卻大大增長玉微對諸天的認識。

    玉微一邊聆聽,一邊心道:

    “如此一來,對諸天便不再一無所知。”

    “就算此刻麵對“太上”的“法旨”,也不再完全被動。”

    玉微金眸微閃,繼續聆聽玉元道人的“解說”。

    這名傳道者依舊講述著一些諸天近況,把許多情報奉送給“傳法仙人”,渾然不知對方的真實身分。

    不是玉微不講仙德,來騙玉元道人情報。

    實在是他對諸天心有預感,不得不提前獲取情報,以免不知不覺觸犯什麽諸天規矩,引來注意。

    而選擇用套話的方式,不像對付武者,神念一掃把記憶看個精光,也是不得已為之。

    其理由之一,當然是玉微講究天庭道德,非必殺的惡人,就會尊重其念頭記憶,不隨便窺視。

    二則是玉元道人境界太高,已是金丹層次,玉微當前讀取不了記憶。

    或者說,金丹修道者,本就極難窺視。

    此金丹,不是武道宗師體內的引力控製玉,而是仙道法體更上一步的狀態。

    金丹,不是體內有一顆金色的丹丸,而是指自身存在渾圓無漏。

    內外無漏,性命一體,渾圓如一粒金丹,方稱金丹。

    這種渾圓無漏,就算在量子領域也稱得上無縫可鑽。

    若說煉法是向下,散化法體合於虛空。

    那金丹就是向上,構成更高層麵的“法域”。

    金丹境界的法域,在時空上做到無漏,能不斷向上層時空扭成結,達成“九轉”。

    想要讀取金丹法域內部的意識,至少要元神境界,達到“念合虛天”的層次,神念從更高層麵的時空向下俯視,才能看見其漏洞。

    玉微如今有仙人真我,在至微之處的靈氣運用更勝元神,神念卻依然是煉法,穿透不了金丹法域。

    那幾名傳道者也很有自覺,都靠攏在玉元道人身邊,身處法域籠罩中。

    傳道者們都知曉,遇上這種未知大能,處在法域之外,等於把自己的意識開放給他人觀看。

    寧假設外人是小人,也不要賭他是真君子。

    至於對方如果真是仙神,連金丹法域都能穿透,那也不是什麽事情,真正的仙神反倒不會跟他們計較。

    真正的仙人,一念掃下來就什麽都知道,肯好好跟他們說話,那必然是真君子。

    於是,某位是仙人,卻失去大部分仙人手段,還對諸天一無所知的天兵就抓瞎了。

    玉微無法、也不想讀取幾人記憶,隻好扮成“傳法仙人”,用玉元道人曾透露的東西,進行套話。

    某種意義上,這也不算謊言。

    玉微也確實是“仙人”,也確實在這方世界對幾個人傳法傳道。

    隻是這位仙人並非曾經的傳法仙人,而是另外一位天庭天兵。

    玉元道人繼續道:

    “?如今太皇黃曾天的天主,依然是五方天宮輪流擔任?。”

    這名瀟灑的白衣道人,一邊侃侃而談,目光也微微閃爍。

    作為一位經曆多個宇宙的傳道者,他也不是全然相信玉微所說。

    畢竟在一次初次執行的“天試”中,出現一尊知曉諸天的神秘仙人,還那麽巧合認識太微天宮祖師。

    就算以天人感應的吸引解釋,也有些太巧了。

    為此,玉元道人言語中夾雜著一些試探。

    這些或許是言語上的漏洞,或是一些簡單的常識卻故意說錯,總之以言語為攻防,想試出這位前輩是否有破綻。

    對此,玉微隻是淡淡一笑。

    仙人真我轉動,冥冥中的天人感應運起。

    仙人的天人感應,甚至能讀取未來的氣機,察覺未來的預兆,是一種逆反因果,在經曆之前就獲得“結果”的特性。

    隻要有所聯係,便有所感應。

    就連念頭產生敵意,或者對玉微打某些算盤,都會產生感應。

    當玉元道人的話語中有陷阱,他總能在每一個字、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話題中找到“不妥”,自然的進行回避。

    甚至玉元道人奮起膽量,直球進行提問:

    “不知前輩所認識的太微天宮祖師,是哪一位?”

    玉微也麵色淡然,線緩道:“是你宮中少垣真人。”

    玉元道人一思索,確實是宮中一位祖師,雲遊萬界多年,也有可能經曆此界,隻能恍然道:

    “原來是少垣祖師!”

    實際上,這也是天人感應的運用。

    玉元道人思索這問題,心中自然轉過幾位祖師的名字。

    因為是思考“玉微認識的祖師”,他當然把祖師和眼前的神人進行對比思索。

    那樣一來,“祖師”和“神人”就產生了聯係,

    天人相互呼應,便有了感應,讓玉微順著感應,知曉這些祖師的名號。

    天人感應,很神奇吧!

    恐怕那些祖師身在諸天,也會莫名其妙,突然發覺自己和一尊莫名仙人多了“緣法”。

    天人感應之奧妙即在於此,有所接觸、有所認知,便有所聯係,有所知曉。

    依靠這種特性,理論上產生夠多聯係,便能抵達通感諸天萬界,一念全知的境界。

    總之,在一番談話試探後,玉元道人的懷疑漸漸打消,開始認可神人真是一位天宮祖師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