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返京述職,朝堂之上

字數:3993   加入書籤

A+A-




    洛陽,袁府。

    袁基一行已經返回洛陽兩日了。

    今日是大朝會之日,袁基身為並州刺史,鎮北將軍,又是回洛陽述職,所以這大朝會他也是要參與的。

    前往北宮的路上,馬車裏。

    “我兒一切都安排好了嗎?”

    五年不見,略顯老態的袁逢閉著眼睛對袁基說道。

    袁基點了點頭,輕聲應道“父親放心,一切都準備好了。”

    “嗯,若是猜的沒錯,今天對你的安排有兩個結果,一個是九卿之位,一個是司隸校尉,這兩個職位無論哪一個,都比你原先的並州刺史職位要高,但卻都是在京畿之地任職,比不得一方封疆大吏來得自由。”

    袁逢睜開眼睛,看著眼前豐神俊朗的兒子,輕聲說道。

    “父親無需多慮,孩兒心中早有準備和安排,並州永遠會在孩兒手中,不會被任何人拿走的。”

    “恩,你心裏有數就好。”

    這時,袁基想了想又對袁逢說道“父親,關於舉薦董卓為涼州刺史一事,是不是再考慮一下。”

    袁逢看著袁基問道“怎麽,此事有什麽不妥嗎?”

    袁基想了想說道“倒不是有什麽不妥,隻是孩兒認為董卓此人不可信,他並非如我袁家其他門生故吏一般忠心於我袁家。孩兒認為若是給董卓高位,就如同馴狼給肉一般,早晚有一天,貪心的餓狼會因為沒有給足它肉,而反噬主人。”

    袁逢聽後,仔細的想了想,隨即說道“此事,乃是你四叔上次回家親自和我說的,讓我舉薦董卓接替段熲成為涼州刺史。具體你四叔有什麽謀劃,他也沒告訴我,所以為父認為此事,還是按照你四叔的安排進行吧。”

    袁基聽後,心中沉思,“曆史上的董卓就是四叔的門生,也是四叔舉薦他成為並州刺史開始,然後一步步走到權傾天下的太師,難道這就是董卓天命的開始?隻不過因我導致小勢改變,從並州變為了涼州。”

    袁逢看著自己兒子沉思的樣子,當即說道“我兒無需擔心,如今我袁家有何人敢欺辱,更不要說他董卓一個小小的良家子,就算給他涼州刺史的位置,他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聽到父親的話,袁基知道父親以為自己擔心的是董卓,但是他也無法向袁逢解釋天命是什麽,隨即輕笑一下,示意袁逢自己沒事。

    又前行了一段時間,袁逢突然對袁基說道“我兒今年也已經二十歲了,也到了該及冠的時候,等你及冠之後,就要成家立業了,為父再和你確認一次,你當真要娶蔡邕之女為正妻?”

    袁基看著袁逢,他不知道父親什麽意思,這件事不是早就說好了嗎,於是他就這樣看著袁逢沒有說話。

    看到袁基不說話,袁逢隻能繼續說道“前不久得知你要回洛陽的消息後,崔氏的崔烈曾親自上門拜訪為父,說是隻要你願意,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兩脈,各出一名嫡女,一同嫁於你為妻,同時崔氏一族也將唯我袁家馬首是瞻。”

    聽到這裏,袁基知道自己父親心動了,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父親,此事不用再考慮了,且不說崔氏到底會不會唯我袁家馬首是瞻,就說那清河崔氏,就不是他博陵崔氏崔烈能掌控的,雖然兩脈同源所出,但是清河崔氏百年清流,風骨極傲,向來看不起崔烈此人,定不會與之同流。”

    “崔烈為人雖有名望,才學也頗為不凡,但是對於權勢,卻太過於貪戀,早晚會因此出事。”

    袁逢點了點頭說道“我知道崔烈此人確實有些問題,但是博陵崔氏與清河崔氏皆是百年望族,代代皆有良才,而且據為父所知,清河崔氏年青一代的崔琰著實不凡,博陵崔氏崔烈的從弟,崔寔,更是農家下一任首領的候選人,若是能通過聯姻拉攏到農家支持”

    “父親,此事我心裏有數,無需再議,而且農家勢力構成複雜,並不是僅僅一個首領就能左右的。”

    袁基隻能打斷父親袁逢的話,認真的說道。

    看到袁基的神情,袁逢也不再多說什麽。

    很快,馬車就到了北宮之外。

    “少爺,家主,已經到了。”

    顏良和文醜聲音在車外響起。

    話音剛落,袁基掀開車簾,走下馬車,並為袁逢撐著車簾,扶著袁逢走下馬車。

    “行了,你們兩個在周圍轉轉吧,不用一直在這裏等著,估計這次朝會時間不會太短。”

    “諾,少爺,我們知道了。”

    袁基一路扶著袁逢走進北宮,朝崇德殿走去。

    “下官,見過太傅,見過武安侯。”

    “學生,見過老師,武安侯許久不見,比之前更多了幾分英武之氣。”

    袁逢帶著袁基走到百官之首的位置上,一路上不停有人向袁逢問好。

    “袁兄許久不見,這位就是讓袁兄引以為豪,天天掛在嘴邊的麒麟子吧。”

    袁逢父子二人,突然聽到身旁一聲輕笑,轉頭看去。

    見到說話那人,袁逢也隨之笑道“楊兄謬讚犬子了,楊兄之子,文先,才是我大漢新一代的青年才俊,犬子隻知道舞刀弄棒,實在登不了大雅之堂。”

    同時,又對著袁基說道“還不上前見過楊世叔。”

    “原來這人就是弘農楊氏的楊賜。”袁基看到眼前這個麵容溫和的老者,心中想到。

    “晚輩見過楊世叔,家父曾多次和小侄說過,弘農楊氏,忠君愛國,累世賢才,楊彪兄更是我輩學習之典範,小侄仰慕已久,不知何日才能與楊世兄一見。”袁基對著楊賜恭敬的行禮說道。

    袁基說話的時候,楊賜也在不斷地觀察袁基,隨即大笑一聲,對著袁逢說道“哈哈哈哈,袁兄,你這兒子可比你能說會道呀。”

    “哈哈哈哈哈哈,楊兄說笑了。”

    就在這時,一名身材消瘦的中年宦官走進朝堂,輕咳一聲,隨即朗聲喝道“百官肅靜,陛下,太後到,群臣執禮恭迎。”

    殿內所有官員,連忙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對著上方躬身行禮,齊聲道“臣等恭迎陛下,太後。”

    “眾卿免禮。”

    一聲略顯稚嫩的聲音響起。

    袁基抬起頭看向上方,一名年歲不過十六的少年,頗具威嚴的坐在龍椅之上,他旁邊的椅子上坐著一位雍容華貴的中年女子。

    就在這時,劉宏興奮的對著百官說道“朕聽聞,今日武安侯回朝述職,不知武安侯何在呀?”

    袁基先是一愣,隨即,馬上站了出去,行禮說道“臣,袁基,見過陛下,太後。恭祝陛下萬安,太後金安。”

    。